君临渊的营帐内,灯火彻夜通明。空气中弥漫着墨香与凝重的肃杀之气。
桌案上,摊开着君逸辰的密信,旁边是几份从平谷县张谦处搜出的、与“招募”“军械”相关的残破信笺和模糊不清的账目碎片。君临渊端坐案后,玄衣衬得他面容愈发冷峻,深邃的眼眸如同寒潭,倒映着跳动的烛火,也倒映着信纸上那些触目惊心的字句。
他提笔蘸墨,狼毫笔尖悬于特制的、用于书写密奏的坚韧纸笺之上。落笔如刀,字字千钧:
“儿臣君临渊,百拜叩首,谨奏父皇陛下御前:”
“京畿疫患,赖陛下洪福,祖宗庇佑,及将士医者用命,黎民同心,已近平息。然儿臣坐镇疫区,肃清宵小之际,惊闻肘腋之患,其毒更甚瘟魔,其祸恐倾社稷,不敢不冒死上陈!”
“查,二皇子君承昊,于其封地安州及毗邻之平阳、河间、武清三郡,借‘流民匪患、保境安民’之名,行大肆扩军之实!其招募青壮之数,远超亲王卫队定制何止十倍!且所募非散勇,皆以‘乡勇团练’为号,实为私兵!由王府退役边军悍卒统带,日夜操演战阵,其法森严,其势已成!”
“更骇人者,其私兵之甲胄、弓弩、刀枪,皆精良异常,非州府武库所出,疑有隐秘渠道供给,耗资巨万!安州刺史王焕、武清郡都尉赵猛等,或为其羽翼,或受其挟制,为其遮掩行迹,提供便利。商行‘隆昌号’、‘四海通’等,涉为其转运军械粮秣,背景诡谲,正待深查!”
“凡此种种,证据链初具,其心叵测,昭然若揭!名为靖地方,实为蓄逆谋!值此国难方平、百废待兴之际,二皇兄不思忠君体国,反拥兵自重,磨刀于卧榻之侧!此风若长,国将不国!儿臣忧心如焚,夜不能寐!”
“五皇子君允熙,于防疫期间,其门人勾结地方官吏,克扣赈灾粮药,中饱私囊,儿臣已行钦差之权,斩首示众。然其行事,与二皇兄扩军之举,一明一暗,互为犄角,恐非孤立!儿臣斗胆揣测,二五之间,或有更深勾结!”
“儿臣身处疫区,手握重兵,本应即刻提兵安州,查抄逆证,擒拿首恶!然虑及国体,恐生更大动荡,故未敢擅专。特以八百里加急密奏,冒死上达天听!伏乞父皇圣裁!社稷安危,系于陛下一念之间!儿臣临渊,顿首再拜,涕零待命!”
奏折写罢,墨迹淋漓,字里行间充满了刀兵之气与沉甸甸的忧患。君临渊放下笔,仔细将奏折、君逸辰的密信原件、张谦处的残证副本整理好,装入特制的铜管,用火漆密封,盖上自己的亲王印鉴。
“来人!”他沉声道。
一名心腹亲卫无声无息地闪入帐中:“殿下!”
“将此密奏,八百里加急,直送御前!交予陛下亲启!沿途若有阻拦,格杀勿论!务必亲手交到陛下手中!”君临渊将铜管递出,语气森寒。
“遵命!”亲卫双手接过,如同捧着一座山岳,肃然退下,身影迅速消失在黎明前的黑暗中。
做完这一切,君临渊并未感到轻松,反而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走出营帐,清冷的晨风拂面,远处隔离区的灯火已稀疏许多,取而代之的是重建家园的袅袅炊烟。他信步走向萧云倾所在的临时医署。
医署内,萧云倾同样一夜未眠。她正在灯下伏案疾书,整理着此次防疫的详细报告。桌案上堆满了各种记录:病患症状分类、用药记录、康复数据、死亡统计、防疫措施执行情况、物资消耗清单…她要将这场惨烈战役的经验与教训,系统、清晰地呈报上去,为后世留下借鉴。
听到脚步声,她抬起头,看到君临渊站在门口,玄衣被晨光勾勒出冷硬的轮廓,眉宇间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凝重。
“殿下?”萧云倾放下笔。
君临渊走进来,目光扫过她案头厚厚的文稿:“在写疫情总录?”
“是。”萧云倾点头,“疫情虽平,但经验不可废。需将疫病特征、传播途径、有效防治之法、用药心得,以及官府初期处置失当的教训,详实记录,上呈朝廷,并广发各州县,以作防范。”她的声音带着疲惫,却异常坚定。
“你做的很好。”君临渊看着她眼下的淡青色,语气难得地温和了一瞬,“此役能胜,你居功至伟。你的防疫之策与医术,救活了数万百姓,更挽救了天圣国本。”
萧云倾微微摇头:“是殿下运筹帷幄,将士用命,万民同心之功。云倾不敢贪天之功。”她顿了顿,敏锐地察觉到君临渊眉间那抹凝重并非因疫情,“殿下…可是有烦忧?可是京都那边…”
君临渊沉默片刻,没有隐瞒:“二皇兄,趁朝廷忙于防疫,在其封地及周边,大肆招募、训练、装备私兵,规模庞大,装备精良,其心…叵测。七哥密报,证据确凿。我已写就密折,八百里加急,呈送御前。”
萧云倾瞳孔微缩。她虽知夺嫡凶险,却也没想到二皇子竟如此胆大包天,在国难之际行此大逆之事!这已非简单的争权,而是赤裸裸的谋逆准备!
“殿下此举,正当时!”萧云倾立刻道,“此等狼子野心,必须早除!否则必成大患!”她看向自己案头的报告,心中一动,“殿下,我的疫情总录即将完成。其中详细记录了地方官吏(如周安、张谦)在疫情初期的瞒报、失职、甚至与某些势力勾结(暗指五皇子)克扣物资、导致疫情扩大的罪证,以及最终在殿下铁腕下拨乱反正的过程。此录,或可为殿下密折中关于吏治腐败、地方失序的佐证,更可彰显殿下力挽狂澜之功!请殿下允许我将其附于密折之后,一同呈送御前!”
君临渊深深看了她一眼。她不仅医术仁心,更心思缜密,懂得借势。这份疫情总录,不仅是医学报告,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政治筹码,用血淋淋的事实为他作证,将二五皇子一党的罪证钉死在耻辱柱上!
“好!”君临渊颔首,“你的总录,同样是功在社稷!待你完成,我命人一并加急送入京都!”
当第一缕朝阳刺破云层,洒向历经劫难、正在复苏的清河县城时,两匹背负着沉重使命的快马,如同离弦之箭,一前一后,踏着官道上尚未干透的晨露,向着京都的方向,疾驰而去!它们背负的,不仅是一份揭示阴谋的密折和一份总结防疫的功勋录,更是一场即将席卷朝堂的巨大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