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好仃站在厂区门口,手里拎着一个印着“团队建设”四个字的红色帆布包。天还没完全亮透,空气中带着一点晨露的湿气,他深吸了一口气,感觉整个人都精神了不少。
今天是团队活动的第一天——户外拓展。
队伍陆陆续续地来了,有人打着哈欠,有人还在揉眼睛。小赵背着相机,一边走一边调试镜头,嘴里嘟囔着:“希望别下雨。”
王师傅叼着根棒棒糖走过来:“你这相机可得保护好,摔了我可赔不起。”
“放心吧,我可是专业摄影爱好者。”小赵挺起胸膛,“虽然只拍过猫和食堂的鸡腿。”
刘好仃笑了笑,没说话。他看着大家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心里有点紧张。毕竟这是第一次正式实施团队建设方案,能不能让大家真正放松下来、融入进去,还是个未知数。
大巴车来了,大家陆续上车。车厢里一开始还有点安静,但随着车子开动,有人开始哼歌,有人讲笑话,气氛渐渐热了起来。
目的地是一处郊区的拓展基地,四周绿树环绕,空气清新。教练是个皮肤黝黑的年轻人,穿着运动服,笑容爽朗。
“欢迎来到‘挑战自我’拓展营!”他一开口就让所有人打起了精神,“今天咱们不是来上班的,是来玩的!”
众人一阵哄笑。
第一个项目是“信任背摔”。一个人站在高台上往后倒,其他人要在下面接住他。这项活动的关键在于信任。
轮到三号线的小李时,她站在台子上犹豫了好一会儿。
“没事的,我们接着你。”刘好仃在下面张开双臂,语气坚定。
小李深吸一口气,闭上眼,往下一倒。
几个人齐心协力接住了她。她落地后第一句话就是:“我居然真的敢!”
人群里爆发出一阵掌声和欢呼声。
接下来是“盲人方阵”,需要蒙着眼睛完成任务,靠队友指挥配合。这个项目考验的是沟通和协作能力。
王师傅被选为指挥官,他在旁边喊得嗓子都快哑了:“左转十五度!再往前半步!对!停!”
最后大家顺利完成了任务,摘下眼罩时,所有人都忍不住击掌庆祝。
午餐时间,大家围坐在草地上吃便当,笑声不断。
“你们猜我刚才以为自己要摔断腰了。”小李边吃边说。
“那你现在不还好好的?”王师傅夹起一块土豆丝塞进嘴里,“看,这就是信任的力量。”
“说得跟真的一样。”小赵笑着拍照。
刘好仃坐在一旁,默默地看着这一幕,心里踏实了许多。
下午的活动安排是“团队搭建”——用木棍和绳子搭出一个稳固的结构。这个项目不仅考验动手能力,更考验分工与协作。
大家分成了几组,各自领到了材料。
刘好仃那一组一开始有些混乱,有人负责剪绳子,有人扶木棍,但谁也没听谁的,结果搭了半天,结构歪歪扭扭。
“这样不行。”刘好仃站出来,“咱们得分工明确,谁负责固定,谁负责测量,谁负责整体协调。”
大家点头,重新分配任务。这一次,效率明显提高了。
最后他们组的作品稳稳地立在那儿,连教练都夸:“这结构设计得不错,稳定性很强。”
小赵赶紧拍照留念。
傍晚时分,活动结束,大家坐上返程的大巴。车上比早上安静了许多,不少人靠着窗户睡着了。
刘好仃靠在座位上,回想着今天的种种细节。原本担心大家会抵触这种活动,没想到很多人投入其中,甚至主动参与组织。
他拿出手机,在备忘录里写下:
“信任建立起来了,下一步是持续维护。”
晚上六点半,一行人抵达了预定的餐厅。这是一家本地口碑不错的粤菜馆,环境干净,价格合理。
大家落座后,服务员开始上菜。锅气腾腾的白切鸡、香喷喷的炒青菜、还有香气扑鼻的老火汤,看得人食欲大开。
“这汤味道真绝了。”王师傅喝了一口,连连点头。
“可不是嘛。”小赵夹了一块鸡腿,“我都快忘了办公室的味道了。”
饭桌上,大家聊的话题也从工作慢慢转向生活。有人说起周末去哪玩,有人分享家里小孩的趣事,还有人吐槽最近的天气。
刘好仃注意到,平时不太合群的阿杰和小周竟然坐在一起,正热烈地讨论着什么。他悄悄记下了这一点。
吃完饭,大家走出餐厅,夜风微凉。
“老刘,下次还能这么整吗?”王师傅拍拍他的肩膀。
“当然能。”刘好仃笑了,“只要你们愿意参加,我们就一直搞下去。”
回到厂里,已经是晚上九点多。
刘好仃走进办公室,打开电脑,新建了一个文档,命名为:“团队活动总结_v1”。
他开始整理今天的照片和笔记,记录每个人的反馈和表现。窗外的灯光映在玻璃上,折射出一片温暖的光晕。
键盘敲击的声音在空荡的办公室里格外清晰。
写着写着,他忽然停下来,看向屏幕上那句“信任建立起来了”。
他想了想,又补了一句:
“但信任,也需要不断地浇灌。”
小赵推门进来的时候,刘好仃刚保存完文档。
“你怎么还没走?”小赵有点惊讶。
“马上走了。”刘好仃合上笔记本,“你在忙什么?”
“我在整理照片,准备做个视频,发群里给大家回顾一下。”
“好主意。”刘好仃点点头,“记得把阿杰和小周那张合影放上去。”
小赵一愣:“你注意到了?”
“当然。”刘好仃拿起外套,“有些变化,是从一顿饭开始的。”
他说完,拉开办公室的门,夜风扑面而来,吹散了屋里的咖啡味。
走廊尽头,灯还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