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好仃站在车间门口,手里拿着一沓打印好的培训资料,纸张边角有些卷起,显然是他反复翻阅的结果。阳光从铁皮屋顶的缝隙里斜照下来,在地面上画出几道细长的光带,像极了小时候家里的晾衣绳。
“小王,你把最后一份案例也打出来没?”他头也不抬地问。
“刚弄完。”小王拎着打印机出来的热腾腾的纸堆,“这回真全了,三十六个真实故事,一个不落。”
刘好仃接过资料,随手翻开一页,看到标题写着:“冷却塔水温异常引发废气超标——2018年7月15日,二号炉班后四小时。”
他眯了眯眼,手指在日期上停顿了一下。
这个日子,他记得。
“那天是搬迁后的第一次环保检查。”他说。
小王愣了一下,没接话,只是默默点头。
“准备一下,明天开始第一轮培训。”刘好仃合上资料夹,语气平静,“地点就在食堂。”
“食堂?”
“对,那里宽敞,大家吃饭前也能坐得住。”
小王看着他那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忍不住笑了:“您这是要趁他们肚子饿的时候灌输环保知识?”
“不是灌输,是让他们记住。”刘好仃转身朝办公室走,“吃东西的时候容易放松,人一放松,就愿意听点真心话。”
第二天中午,食堂还没到饭点,几张桌子拼成了临时讲台,椅子摆得整整齐齐,像是要开表彰大会。
工人们陆续进来,有人低声议论:“又开会?不是说好今天休息吗?”
“这次不是会,是讲故事。”刘好仃坐在前面,手里拿着一份名单,“你们谁愿意先听听自己班组的事儿?”
人群里一阵骚动。
“我先说一个。”刘好仃翻开资料,“2019年3月,除尘器滤袋漏换,导致排放超标。”
他抬头扫了一圈,目光落在角落里一个中年人身上。
“老李,你当时在场吧?”
老李一愣,点点头:“我在。”
“你说说,那次为什么没换滤袋?”
老李皱眉想了半天,才开口:“因为……我以为还能撑两天。”
“你以为。”刘好仃重复了一遍,“但设备不会‘以为’,它只认实际数据。”
现场安静下来。
“后来呢?”有人问。
“后来我们被通报了。”刘好仃继续说,“虽然没罚款,但厂里花了三天时间调整流程,影响了生产进度。”
“这不是小事。”他站起身,走到中间,“你们觉得环保是应付检查,但它其实关系到每一个环节,包括你的工资、你的岗位、甚至你能不能安心回家。”
食堂里一片沉默。
刘好仃没有继续讲,而是把资料分发下去。
“每人一份,都是你们身边发生过的事。”他说,“看完之后,咱们聊聊。”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没人说话,只有纸张翻动的声音。
偶尔有人发出一声轻叹,或低声念叨一句:“哎哟,这事儿我也干过。”
等大家都看完了,刘好仃才开口:“有没有人想说说自己的看法?”
没人举手。
“那就我来提个问题。”他说,“如果现在让你再做一次选择,你会怎么做?”
还是没人应声。
“没关系。”刘好仃笑了笑,“我知道你们心里都明白该怎么做,只是有时候,习惯比道理更顽固。”
他顿了顿,接着说:“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改变制度,而是改变习惯。”
“怎么改?”终于有人开口。
“很简单。”刘好仃拿起一张纸,“每天上班前五分钟,读一遍‘环保提醒’;每次操作前,问自己一句‘这样做合规吗’;遇到问题时,别急着动手,先确认流程。”
“听起来挺简单。”那人点点头,“可真能坚持吗?”
“能不能坚持,不是我说了算。”刘好仃看着他,“是你说了算。”
说完,他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字:
真正的改变,不是知道,而是做到。
几天后,培训进入第二轮。
这次不再是单纯讲故事,而是加入了一个新环节:模拟事故复盘。
刘好仃请了几位曾经参与过事故处理的老工人,让他们还原当时的场景,其他人则分成小组讨论应对方案。
一开始还有人笑:“这也太假了吧?”
“假不假不重要。”刘好仃说,“重要的是你们有没有想过,万一这事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怎么处理。”
于是,大家开始认真起来。
有人提出疑问:“要是当时没人发现怎么办?”
“那就是责任不明。”刘好仃立刻接话,“所以我们得建立一套追踪机制,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人负责。”
“那万一责任人不在呢?”
“那就必须有人顶上。”刘好仃回答,“环保不是一个人的事,是所有人的事。”
这句话说完,现场安静了一会儿。
然后,有人说:“我以前总觉得环保就是上面的事,跟我没关系。”
“现在呢?”刘好仃问。
“现在……”那人低头看了看手中的资料,“我觉得我也有责任。”
刘好仃笑了。
他知道,这不是一场演讲带来的改变,而是一次又一次真实的对话、一次次被戳中的痛点,慢慢累积起来的信任和认同。
这才是真正的培训。
不是教你怎么做,而是让你明白,为什么必须这么做。
培训结束后,刘好仃回到办公室,打开电脑,准备整理下一轮计划。
小王端着两杯茶进来,放在桌上。
“你觉得这次有效果吗?”他问。
刘好仃喝了口茶,想了想:“至少,有人开始愿意听了。”
“还不够?”
“当然不够。”刘好仃摇头,“但这一步,我们迈出去了。”
他看了眼窗外,阳光正好,风不大,吹得厂区里的标语轻轻摇晃。
“环保不是检查,是你我责任。”
那行字,写得很大,也很清楚。
刘好仃站起身,走到窗边。
风吹进屋内,带着机油与玻璃碎屑混杂的气息。
他深吸一口气,嘴角微微上扬。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但他也相信,只要开始了,就不会停下来。
他转过身,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一行字:
真正的改变,不是知道,而是做到。
这句话被他圈了起来,旁边画了个小小的箭头,指向未来的方向。
笔尖还未完全离开纸面,外面忽然传来一阵喧闹。
“刘哥!刘哥!”有人在门口喊,“快来看看,他们在食堂吵起来了!”
刘好仃眉头一挑,放下笔,大步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