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回廊”坐标的锁定,如同一块投入战略天平的重磅砝码,彻底改变了秩序联盟与“织网者”战争的态势。此前,联盟一直处于被动防御和有限反击的状态,敌人的巢穴如同隐藏在浓雾后的噩梦,无从触及。如今,噩梦有了清晰的坐标,尽管前路依旧渺茫、危险重重,但一个明确的目标已然树立——直捣黄龙,终结威胁的源头。
这一转变,首先在最高统帅伊芙琳身上体现出来。她眼中以往的凝重与权衡,逐渐被一种更为锐利的决断光芒所取代。指挥中心的星图被重新校准,巨大的“虚无回廊”区域被高亮标注,无数代表舰队、资源、科研力量的箭头开始隐约指向那个遥远而黑暗的方向。
“溯源远征”计划从草案阶段迅速提升为联盟最高战略优先级。一个跨文明的、由最优秀战略家、舰队指挥官、后勤专家和科学家组成的“远征规划委员会”成立,直接对伊芙琳负责。委员会面临的第一个,也是最残酷的问题,就是远征的规模与“文明火种”计划之间的资源分配。
“要穿越未知的‘虚无回廊’,并在其深处与‘织网者’主力决战,我们需要的是一支规模空前的舰队,囊括联盟最精锐的战舰、最强大的武器、最先进的‘共生秩序场’护盾和‘秩序锚定’系统。”雷恩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陈述着军事层面的冷酷需求,“这意味着,我们将抽空‘铁幕II’防线后相当一部分的机动力量,甚至需要从各文明本土防御中抽调精锐。联盟本土的防御将降至历史最低点。”
“而‘文明火种’舰队,为了确保其在漫长旅途中能够自给自足,并在未知星域立足,同样需要大量的资源,包括最先进的生态船、知识库、工业模组以及保护他们的护航舰只。”负责“火种”计划的星灵遗韵长老曦光,声音空灵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持,“他们是文明延续的保证,是哪怕我们失败,秩序之火亦不熄灭的希望。他们的需求,不能削减。”
会议陷入了僵局。资源是有限的,加强远征军,意味着“火种”舰队的规模和安全性可能要打折扣;优先保障“火种”,则远征军的力量可能不足以突破“织网者”在巢穴周边的重重防御。
最终,伊芙琳做出了一个艰难而充满魄力的决定。“溯源远征”必须拥有足以完成任务的兵力,这是对当前所有联盟成员的责任;“文明火种”也必须得到充分的保障,这是对未来、对文明本身的责任。
“执行‘极限动员令’。”伊芙琳的声音在寂静的会议室中回荡,清晰而冰冷,“联盟进入全面战争经济状态。所有非必要民用生产转向军工,所有适龄公民接受基础军事训练,所有科研项目优先服务于远征与火种需求。我们将榨干联盟最后一个单位的潜力,来同时支撑起远征之矛与火种之盾。”
她目光扫过与会者:“远征军将获得优先资源配给,确保其战斗力。‘火种’舰队规模可以适当精简,但核心要素——人才、基因库、完整知识体系以及‘丰饶之歌’基础技术——必须确保万无一失。他们的护航力量,由各文明自愿派遣的、兼具忠诚与经验的‘老兵’舰船组成。这并非最优解,但这是绝境中唯一的可行之路。”
这道命令如同在联盟内部投下了一颗震撼弹。无数工厂生产线昼夜不停地改造,生产着战舰的装甲与炮管;农业星球开始大规模生产易于储存的军粮;市中心的广场变成了新兵训练营;就连“跨文明科学技术学院”的课程,也临时增加了大量战时工程与应急医疗内容。一种混合着牺牲、悲壮与坚定决心的情绪,在联盟的每一个角落弥漫。
在这全民备战的宏大背景下,“文明火种”舰队的启航,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
启航地点选在了一个远离主要星域、被多重伪装力场和干扰云团笼罩的隐秘星云内部。近百艘经过特殊改装的舰船静静地悬浮在虚空中,它们形态各异,代表着联盟的技术精华,船体上不再喷涂任何文明的标志,取而代之的是一枚统一的徽记——在漆黑的背景上,一株柔弱的幼苗,顽强地穿透一颗破碎的星辰,散发出微光。这是“火种”的徽记,象征着毁灭中的新生。
遴选出的成员们,沉默地通过连接通道,走向各自的舰船。他们中有白发苍苍的学者,紧紧抱着存有毕生研究数据的晶体;有眼神坚毅的工程师,最后一次检查着生态船的核心循环系统;有年轻的学子,脸上还带着与亲人挚友离别的泪痕,眼神却已望向未知的深空。没有盛大的欢送仪式,只有压抑的寂静和偶尔传来的、被努力抑制的抽泣声。
莉亚娜和艾妲教授站在观测台上,目送着这支承载着未来的舰队。她们没有被选入火种,她们的命运早已与源初之海和眼前的战争紧密绑定。
“他们会找到新家园的,对吗?”莉亚娜轻声问,她的感知能捕捉到那片区域弥漫的复杂情绪——悲伤、恐惧、希望、决然,交织成一片无形的海洋。
“我们必须相信。”艾妲的声音有些沙哑,她推了推眼镜,掩饰着微红的眼眶,“我们在这里所做的一切,战斗,牺牲,不仅仅是为了守住现在,更是为了给他们,给未来,争取一个可能。”
就在这时,一道特殊的通讯请求接入了观测台。来自火种舰队旗舰“远望号”的舰长,一位前星盟海军功勋卓着的将领,他的全息影像出现在她们面前。将军没有穿军装,而是一身简单的便服,脸上带着历经风霜的平静。
“艾妲教授,莉亚娜小姐。”将军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尽管他已不属于现役,“我代表全体火种成员,向你们,向所有留守的同胞,致以最高的敬意和感谢。请放心,文明的种子,我们一定会保护好。无论我们最终漂泊至何方,秩序联盟的理念,与‘织网者’战斗的历史,必将由我们传承下去。”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莉亚娜:“莉亚娜小姐,请继续聆听‘源初之海’的声音,它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也是我们回家的路标。或许有一天,当黑暗被驱散,我们还能沿着你们建立的‘秩序走廊’,重返故土。”
通讯结束。没有更多的言语,一切尽在不言中。
随着一道无声的命令,火种舰队的引擎同时点亮,幽蓝色的尾焰在暗黑的星云背景下划出一道道轨迹。它们开始缓缓加速,如同离巢的雏鸟,义无反顾地飞向那片充满未知与危险的深邃黑暗。
观测台上,莉亚娜和艾妲久久伫立,直到最后一艘舰船的尾焰光芒彻底消失在星际尘埃的背后。一种空落落的悲伤与沉甸甸的责任感,同时压在心头。
与此同时,“溯源远征”的准备工作也在以惊人的速度推进。基于“丰饶之歌”原理设计的移动式“秩序恢复平台”原型机——“巡林客”级——开始进行实战环境测试。这种平台如同移动的绿洲,能够在舰队停驻时,快速净化小片区域的“织网者”污染残留,并小幅提升该区域的“源点之鸣”活性,为远征军提供更安全的休整环境和可持续的后勤支撑(利用恢复的秩序环境进行能量收集和物质重组)。
联盟第一艘专门为超远程、高强度独立作战设计的旗舰,“裁决号”星舰,也在铸星者后裔与星盟工程师的合力下,完成了主体结构的铺设。其庞大的舰体上,密集安装了最新型的“共生秩序场”发生器、超功率“秩序锚定”投射器以及专门用于对抗“织网者”超距打击的“因果偏转护盾”实验单元。
离别已然上演,星火驶向深空;远征的序曲正在奏响,利刃即将出鞘。联盟分裂为两部分:一部分承载着微弱的希望,远行求生;另一部分则握紧了手中的武器,准备向黑暗的源头,发起一场不计代价的冲锋。生存与毁灭,希望与牺牲,在这一刻,被推向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