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夜色浓稠如墨,太医院书房内烛火摇曳。杨洪一披着单衣,赤脚踩在冰凉的青砖上,案头摊开的《阳宅三要》已被翻得卷边,书页间夹着密密麻麻的纸条,上面画满了京城地脉走向图。他的眼睛布满血丝,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父亲遗留的玉佩,突然一把抓起狼毫,在宣纸上重重写下\"地脉阴眼\"四个大字。
\"找到了!\"杨洪一猛地拍案而起,震得砚台里的墨汁飞溅。根据古籍记载,京城西直门外正是三条龙脉阴气交汇之处,如同大地的\"阴眼\"。而药王会总坛选址在此,绝非巧合——万脉归阴阵一旦成型,便能将地脉中奔涌的阴寒本源尽数抽取,化为毁天灭地的阴煞之力。
更令他心惊的是,普通的水火刀剑根本无法撼动阴眼处的阵法根基。杨洪一握紧拳头,目光扫过书架上的《五行相克录》,突然想起书中记载的上古秘闻:\"至阳之火,可焚九幽阴煞;五行旺火,能镇地脉灵枢。\"他立刻翻出尘封已久的《祭天仪轨》,手指在泛黄的页面上快速滑动——祭天所用的神火盆,需经九十九道天火淬炼,乃是世间至阳之物。
次日清晨,杨洪一怀揣地脉图和古籍残卷,匆匆赶往紫禁城。乾清宫内,康熙皇帝正与钦天监监正赵玄龄议事,殿内气氛凝重如铅。
\"陛下,臣已查明药王会阴谋!\"杨洪一跪倒在地,将地脉图展开,\"其总坛设于地脉阴眼,若万脉归阴阵大成,京城必将地陷千里,生灵涂炭!\"
赵玄龄抚着山羊胡冷笑:\"荒谬!龙脉乃国运所系,岂是凡人能随意破坏?动用神火盆更是触犯天条,届时天降灾厄,谁来担责?\"
杨洪一猛地抬头,眼中闪着血丝:\"监正大人可知,永乐年间南京地陷,正是因为地下阴脉失衡?万历年间京师地震,亦是地脉阴气暴走所致!如今药王会以百万生魂为引,抽取阴寒本源,其危害百倍于前!\"他从怀中掏出一本残破的《地脉灾异录》,上面密密麻麻记载着历代地脉异动的惨状。
康熙的手指在龙案上轻轻敲击,目光在地图和古籍间游移。赵玄龄急得额头冒汗:\"陛下,祭天神器关乎国运,万万不可......\"
\"够了!\"康熙突然拍案而起,\"杨卿可有破阵之策?\"
杨洪一挺直脊背:\"以五行旺火冲克阴煞!用神火盆为引,辅以雄黄、朱砂,定能摧毁万脉归阴阵!\"
殿内陷入死寂。良久,康熙沉声道:\"准奏。但三日后便是冬至,阴气最盛之时,务必一击必中。\"
离开乾清宫,杨洪一立刻赶往太医院,联合院正清点库存。然而当看到药房里所剩无几的雄黄、朱砂时,他的心沉入谷底——这点药材,连布置外围阵法都不够。
\"唯有启用皇室秘藏的九转赤阳砂了。\"院正压低声音,\"但此物存于内库,需得陛下亲笔手谕......\"
杨洪一咬咬牙:\"我这就去求见陛下!\"
内库深处,金丝楠木柜中存放的九转赤阳砂泛着温润的红光。这是皇室祖传的镇国之宝,传说中女娲补天时遗留的神物。当杨洪一捧着装有赤阳砂的玉匣走出内库时,却没注意到角落里的老太监眼中闪过的阴鸷。
与此同时,药王会总坛内,徐济安把玩着手中的密信,脸上露出狞笑。\"神火盆?九转赤阳砂?\"他突然仰头大笑,震得殿内烛火摇曳,\"杨洪一,你以为这是破局之策?不过是自投罗网罢了!\"
他转身对心腹下令:\"在总坛外围布设引魂幡,故意露出阵法破绽。再派人在神火盆运送路线埋下蚀骨钉——那可是用千年玄冰淬毒的杀器,任他是金刚不坏之身,也要被腐蚀成一滩血水。\"
夜幕降临,杨洪一正在指挥太医们搬运药材,方铁山匆匆赶来。这位禁卫军统领面色凝重:\"杨兄,我收到线报,运送神火盆的车队恐有凶险。\"
杨洪一握紧腰间的金针,眼中寒芒闪烁:\"来得正好。我正愁找不到机会引出药王会的暗桩。告诉车队,明日按原计划出发。\"
深夜,杨洪一独自来到书房,取出父亲的日记。泛黄的纸页上,一行小字让他瞳孔骤缩:\"天枢会爪牙遍布内廷,内库、钦天监皆有其耳目......\"他猛然想起赵玄龄今日的反常阻拦,以及老太监看玉匣时的贪婪眼神,后背顿时渗出冷汗。
窗外,乌云遮住了月亮。杨洪一将银针插入百会穴,以针灸之法保持清醒。他知道,这不仅是一场破阵之战,更是一场生死赌局。药王会的陷阱已经布好,而他,必须将计就计,才能撕开这张笼罩京城的阴谋大网。
此刻的京城,表面平静如常,实则暗潮涌动。一场关乎国运的生死较量,即将在冬至之夜拉开帷幕。而杨洪一,已经做好了破釜沉舟的准备——哪怕前方是万丈深渊,他也要踏出这扭转乾坤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