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殿内烛火通明,十二根盘龙柱上的鎏金纹饰在光影中若隐若现。唐太宗将玉符碎片与西域星图平铺在御案之上,苍老的手指轻轻摩挲着星图上斑驳的墨迹。这张绘制于开皇年间的古图,历经岁月侵蚀,边角已泛黄发脆,却清晰标注着西域诸国的山川地貌与星象轨迹。
\"陛下请看,\"秘阁主事弓着腰,手持放大镜指向星图西北角,\"玉符碎片所对应的区域,恰好是月氏故地的中心。此处被古人称为'天枢之眼',传闻是连接天地的枢纽。\"他的声音微微颤抖,显然也被眼前的发现震撼。星图上,一片云雾状的阴影笼罩着标注为\"月氏圣都\"的位置,旁边用朱砂小字批注:\"此域常年被迷雾笼罩,凡人入内,十死无生。\"
长孙无忌凑近细看,蟒纹锦袍拂过案几:\"臣曾听闻,月氏王室世代守护着一件上古神器,与星象变化息息相关。如今玉符碎片与星图对应,莫非......\"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殿内众人都明白其中深意——玉符很可能就是打开月氏秘藏的关键。
房玄龄却皱起眉头,展开一卷《西域志》:\"据典籍记载,月氏在百年前突然衰败,其王室带着宝物神秘消失。有人说他们触犯天怒,遭神明降下惩罚;也有人说他们掌握了过于强大的力量,被各方势力联合剿灭。\"他的手指划过书页上模糊的插图,那是一幅残缺的壁画拓片,画中人物捧着类似玉符的器物,跪在星空下的祭坛前。
此时,陈玄策上前一步,目光坚定:\"陛下,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险,臣愿率队前往月氏故地。玉符之事关乎大唐安危,也关系着阴阳双契的秘密,臣不敢有丝毫懈怠。\"他腰间的玉佩突然发出细微的嗡鸣,与桌上的玉符碎片产生共鸣,引得众人纷纷侧目。
唐太宗微微颔首,目光转向星图上标注的路线:\"从长安到月氏故地,需穿越吐蕃边境,还要经过西突厥势力范围。玄策,你可有把握?\"
\"臣已做好周全准备,\"陈玄策展开一幅新绘制的舆图,\"我们将避开大路,取道吐谷浑境内的隐秘商道。此外,臣已联络天竺戒日王,他答应派军队在边境接应。\"他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但最关键的,是如何穿过这片'迷雾之域'。\"
殿内陷入沉默,唯有铜漏滴水声在寂静中回荡。突然,鸿胪寺卿上前禀道:\"陛下,臣想起波斯使团被查抄的物品中,还有一卷羊皮卷,上面画着奇怪的符号。当时以为是普通的占卜图,或许与破解迷雾有关。\"
很快,羊皮卷被呈到御案上。这是一幅用朱砂绘制的星象图,与秘阁的古图相比,多了许多用楔形文字标注的轨迹。陈玄策仔细观察后,突然指着图中一处惊呼:\"这是北斗七星的运行轨迹!但与我们所知的不同,它的斗柄指向......\"他的声音戛然而止,因为他发现,羊皮卷上北斗斗柄所指的方向,正是月氏故地。
\"难道说,要进入迷雾之域,需要按照特定的星象时刻?\"长孙无忌若有所思。
房玄龄翻阅着《西域志》,突然找到一段记载:\"月氏人崇拜星辰,他们的历法以星象变化为准。书中提到,每当'天枢移位,北斗倒悬'之时,迷雾便会消散。\"他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兴奋,\"而根据钦天监的推算,半月后的子时,恰好会出现这种星象!\"
唐太宗猛地一拍案几:\"天意如此!玄策,你即刻整顿人马,务必在半月内赶到月氏故地。\"他望向窗外的夜空,繁星点点,\"玉符之谜,或许就藏在那片迷雾深处。\"
散朝后,陈玄策留在殿内,继续研究星图与玉符碎片。他发现,将碎片按照星图上的星宿位置排列,竟能拼凑出一个完整的圆盘。圆盘中心的凹陷,大小正好能容纳玉符。这个发现让他心跳加速——难道玉符不仅是钥匙,更是启动某个巨大机关的核心?
夜色渐深,太极殿的烛火逐渐熄灭。陈玄策捧着星图走出宫殿,寒风扑面而来,却吹不散他心中的疑惑与期待。半月后的子时,当北斗倒悬,他能否揭开玉符的真正秘密?而在那片神秘的月氏故地,又隐藏着怎样的惊天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