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楚脚边的青石板还带着雨后的潮气,鼻尖萦绕着一股混合了墨香与旧书霉味的气息。
晏辰正弯腰从一堆散乱的竹简里抽出半张揉皱的宣纸,上面“阅微草堂”四个字歪歪扭扭,像是被猫爪子踩过。
“看来这次,是纪大烟袋的地盘。”晏辰把宣纸抖了抖,灰屑呛得他直皱眉。
阿楚往朱漆大门里探了探头,正看见一个穿深蓝色常服的瘦高身影背对着他们,手里把玩着一支烟杆,嘴里哼着不成调的小曲。
“啧啧,这背影,这身段,不是纪先生还能是谁。”阿楚搓着手,眼睛亮得像藏了两颗星,“快看他那烟杆,比电视剧里的还亮堂。”
晏辰拽了拽她的袖子,往旁边缩了缩:“嘘,没看见旁边还站着个圆滚滚的吗?”
阿楚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果然见纪晓岚身侧立着个穿锦缎马褂的胖子,正捻着胡须,脸上堆着笑,眼底却没什么暖意。
“和大人!”阿楚差点喊出声,赶紧捂住嘴,肩膀还在激动地抖,“名场面预警,这是要开始斗嘴了吧?”
就见和珅慢悠悠开口,声音像浸了蜜:“纪先生这草堂,倒是比上次来又添了几分雅致。”
纪晓岚转过身,烟杆往桌上一磕,烟灰簌簌落下:“和大人说笑了,哪比得上您府里的亭台楼阁,金砖铺地。”
阿楚在后面跟着小声念叨:“来了来了,纪怼怼上线。”
晏辰掐了她一把:“别捣乱,看剧情。”
和珅像是没听出弦外之音,笑道:“纪先生又取笑我。今儿个来,是想跟先生讨幅字。”
纪晓岚挑眉:“和大人要字?怕是又想拿去送给哪个达官显贵,换些好处吧?”
“先生这话说的。”和珅脸上的肉颤了颤,“不过是小儿顽劣,想要幅先生的墨宝挂在书房,也好沾染些书卷气。”
阿楚拉了拉晏辰的胳膊:“机会来了,咱们去解释一下,和珅其实不是真想坑纪晓岚,他就是习惯性抬杠。”
晏辰刚想拦,阿楚已经蹦了出去,脸上堆着标准的八颗牙笑容:“纪先生,和大人,您们好呀!”
纪晓岚和和珅同时转头,看向这个突然冒出来的陌生女子,眼神里满是疑惑。
“你是何人?”纪晓岚问,烟杆在手里转了个圈。
阿楚清了清嗓子:“我们是……呃,远方来的读书人,久仰二位大名。刚才听见二位说话,觉得有点误会,想跟您们解释解释。”
和珅眯起眼:“误会?什么误会?”
“就是吧……”阿楚组织了一下语言,“和大人您要字,其实不是为了小儿,是想找机会让纪先生出丑,对吧?但纪先生您呢,也早就看穿了,所以故意刁难,是不是?”
纪晓岚和和珅对视一眼,都从对方脸上看到了惊讶。
“这位姑娘,”和珅的声音冷了几分,“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讲。”
阿楚赶紧摆手:“我不是乱讲,我是知道剧情……不是,是知道二位的性子。纪先生您刚直不阿,和大人您八面玲珑,您们俩就像猫和老鼠,不对,像磁铁的两极,离了谁都没意思。”
晏辰在后面扶额,心想这下完了,越描越黑。
果然,纪晓岚的脸色沉了下来:“姑娘这话,未免太过轻浮。我与和大人虽政见不同,但也都是为了朝廷,为了皇上。”
“就是就是。”和珅连忙附和,“纪先生说的是。”
阿楚还想再说,被晏辰一把拉了回来。
晏辰对着两人拱手:“二位大人恕罪,舍妹不懂事,胡言乱语,扰了二位雅兴,我们这就走。”
说着,拖着还在挣扎的阿楚往外走。
“哎,我还没说完呢!”阿楚回头看了一眼,见和珅正凑到纪晓岚耳边说着什么,两人看他们的眼神都带着探究。
“别说了,”晏辰压低声音,“你这哪是解释,分明是火上浇油。没看见他们看咱们的眼神,跟看疯子似的?”
阿楚撇撇嘴:“本来就是嘛。他们俩一天不斗嘴,浑身难受。”
正说着,身后传来脚步声,和珅追了出来,脸上带着不怀好意的笑:“二位留步。”
阿楚和晏辰心里咯噔一下,停下脚步。
“和大人还有事?”晏辰问,暗自戒备。
和珅上下打量着他们:“看二位衣着打扮,不像是本地人士。不知从何处而来?要往何处去?”
阿楚眼珠一转,编了个瞎话:“我们从江南来,投奔亲戚,没想到亲戚搬走了,正愁没地方去呢。”
“哦?”和珅摸了摸下巴,“江南好地方啊。不过京城不比江南,没有门路可不好立足。”
晏辰笑道:“多谢和大人关心,我们再想想办法。”
和珅突然话锋一转:“我看二位谈吐不凡,不如留在我府里当个幕僚?待遇从优。”
阿楚眼睛一亮,刚想答应,被晏辰狠狠瞪了一眼。
“多谢和大人美意,”晏辰婉拒,“我们习惯了自由自在,怕是胜任不了。”
和珅也不勉强,笑了笑:“既然如此,那我就不勉强了。只是这京城鱼龙混杂,二位还是多加小心为好。”
说完,转身回了草堂。
阿楚看着他的背影,小声说:“你傻啊,去和珅府里多好,能近距离观察男神们。”
“你才傻,”晏辰敲了她一下,“忘了剧情里和珅府里的弯弯绕绕了?进去容易,出来难。”
阿楚撇撇嘴:“也是哦。不过刚才和珅的笑,跟电视剧里一模一样,太有内味儿了。”
“走了,”晏辰拉着她往外走,“去找找有没有卖糖葫芦的,我记得剧里纪晓岚最爱吃这个。”
阿楚跟着他走,嘴里还在碎碎念:“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见到皇上,我还想看看龙袍是不是真的绣了五爪金龙呢……”
两人在街上晃了半天,买了两串糖葫芦,边吃边看风景。
京城的街道果然热闹,叫卖声此起彼伏,车水马龙,跟电视剧里拍的一样。
“你看那个卖糖画的,手艺真不错。”阿楚指着一个老师傅,他手里的糖勺在青石板上龙飞凤舞,不一会儿就画出一只栩栩如生的凤凰。
晏辰刚想说什么,突然听见前面一阵喧哗,人群纷纷往两边退让。
“让让,让让,皇上驾到!”
阿楚嘴里的糖葫芦差点掉地上,眼睛瞪得溜圆:“皇……皇上?”
晏辰拉着她往旁边挤了挤,顺着人群的缝隙往前看。
只见一群穿着黄马褂的侍卫开路,后面跟着一顶八抬大轿,轿帘掀开一角,能看见里面端坐着一个中年男子,面容威严,眼神锐利。
“是乾隆!”阿楚激动得抓住晏辰的胳膊,“真的是乾隆!比演员演的还像!”
晏辰也看得认真,点点头:“气场确实强。”
轿子慢慢经过,乾隆的目光扫过人群,像是在寻找什么。
突然,他的视线停在了阿楚和晏辰身上,眉头微蹙,似乎对他们的衣着感到好奇。
阿楚心里一紧,赶紧低下头,嘴里念叨:“看不见我,看不见我……”
晏辰倒是镇定,拉着她微微躬身,装作路人。
轿子过去了,人群渐渐散去。
阿楚长舒一口气:“吓死我了,皇上的眼神跟x光似的,差点把我看穿。”
晏辰笑了笑:“放心,他就是觉得咱们穿得奇怪,没别的意思。”
“说起来,”阿楚舔了舔糖葫芦上的糖渣,“咱们要不要去太和殿看看?说不定能赶上朝堂戏。”
晏辰白了她一眼:“你以为皇宫是菜市场,想去就能去?”
“也是哦。”阿楚有点沮丧,“那咱们能干点啥?总不能一直在街上晃悠吧。”
正说着,旁边一个茶馆里传来争吵声,声音还挺耳熟。
两人对视一眼,赶紧跑过去,扒着门框往里看。
只见纪晓岚和和珅正坐在一张桌子旁,脸红脖子粗地争着什么,桌子上还放着一壶茶,几个茶杯倒在一边。
周围的茶客都看呆了,没人敢出声。
“和大人,你这是强词夺理!”纪晓岚气得吹胡子瞪眼。
和珅也不甘示弱:“纪先生,话可不能这么说。凡事都要讲个理字,你说的那些,不过是你一厢情愿的想法。”
“我一厢情愿?”纪晓岚拍着桌子站起来,“那赈灾款被克扣,百姓流离失所,这也是我一厢情愿?”
阿楚在外面跟着激动:“来了来了,赈灾款的戏码!”
晏辰拉了拉她:“小声点。”
和珅也站了起来,压低声音:“纪先生,有些事,看破不说破,对谁都好。”
“好?”纪晓岚冷笑,“对谁好?对你和珅好,对那些中饱私囊的贪官好,对受苦受难的百姓可不好!”
“你……”和珅被噎得说不出话,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阿楚忍不住又想冲进去:“我去跟他们说,和珅其实也不是真想克扣,他就是想从中捞点好处,然后再把大部分发下去……”
“别去!”晏辰死死拉住她,“你忘了上次的教训了?越解释越乱。”
“可我看着着急啊。”阿楚跺了跺脚,“纪晓岚马上就要说那句经典台词了!”
果然,就听纪晓岚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阿楚和晏辰在外面异口同声地跟着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声音不大,但旁边几个茶客还是听见了,奇怪地看了他们一眼。
阿楚吐了吐舌头,赶紧捂住嘴。
茶馆里,和珅的脸色更难看了,甩了甩袖子:“纪先生,你好自为之!”
说完,怒气冲冲地走了出去,经过阿楚和晏辰身边时,狠狠瞪了他们一眼。
纪晓岚也没心情喝茶了,拿起烟杆,唉声叹气地往外走。
阿楚赶紧跟上去,笑嘻嘻地说:“纪先生,您说得太对了!太解气了!”
纪晓岚看了她一眼,没好气地说:“又是你们两个。刚才在外面鬼叫什么?”
阿楚挠挠头:“我们就是觉得您说得太有道理了,忍不住附和了一句。”
晏辰也帮腔:“纪先生忧国忧民,实在令人敬佩。”
纪晓岚脸色缓和了些,叹了口气:“敬佩有什么用?救不了百姓的命。”
“总会有办法的。”阿楚安慰道,“您跟皇上说说,皇上那么英明,肯定会管的。”
提到皇上,纪晓岚眼睛亮了一下:“你说得对,我这就去找皇上。”
说完,急匆匆地往皇宫方向走去。
阿楚看着他的背影,对晏辰说:“看吧,剧情就是剧情,改不了。”
晏辰点点头:“咱们还是别掺和了,免得惹祸上身。”
“那可不行,”阿楚眼珠一转,“这么精彩的剧情,不看白不看。走,咱们去宫门附近等着,说不定能看到皇上怎么处理。”
晏辰无奈,只好跟着她往皇宫方向走去。
路上,阿楚突然想起什么,拍了下手:“哎呀,刚才和珅瞪我那一眼,跟要吃了我似的。”
“谁让你刚才多嘴。”晏辰说,“不过他也不能把咱们怎么样,咱们就是两个小老百姓。”
“也是。”阿楚释然了,“对了,你说皇上会不会相信纪晓岚的话?”
“不好说,”晏辰想了想,“乾隆有时候糊涂,有时候又精明得很。不过按照剧情,最后肯定是纪晓岚赢。”
“那必须的,主角光环嘛。”阿楚得意地说,“我可是站纪先生这边的。”
两人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就到了宫门口。
侍卫拦住了他们:“站住,宫门重地,闲人免进!”
阿楚早就料到了,笑嘻嘻地说:“我们不进去,就在这儿等个人。”
侍卫打量了他们一番,没再阻拦,只是警惕地盯着他们。
两人在旁边的大树下站定,伸长脖子往宫里看。
“你说纪晓岚进去了没?”阿楚问。
“应该进去了吧。”晏辰说,“这么大的事,皇上肯定会见他的。”
就在这时,宫里传来一阵脚步声,一群人簇拥着一个身穿龙袍的身影走了出来,正是乾隆。
纪晓岚跟在他身后,不停地说着什么。
阿楚赶紧拉着晏辰躲到树后面,只露出两个脑袋偷看。
乾隆皱着眉,似乎有些不耐烦:“纪昀,你说的这些,朕知道了。朕会派人去查的。”
纪晓岚还想说什么,乾隆摆了摆手:“好了,朕还有事,你先回去吧。”
说完,带着人离开了。
纪晓岚站在原地,一脸失望。
阿楚小声说:“看来皇上这次不太信他啊。”
“很正常,”晏辰分析道,“和珅在皇上身边那么多年,很会讨皇上欢心,皇上对他还是很信任的。”
“那怎么办?百姓还等着赈灾款呢。”阿楚有点着急。
“放心,剧情会有反转的。”晏辰安慰她,“纪晓岚肯定会找到证据的。”
正说着,纪晓岚叹了口气,转身往回走。
阿楚想上前跟他说几句话,被晏辰拉住了:“别去了,让他自己静静吧。咱们跟着他,看看他接下来要做什么。”
两人远远地跟着纪晓岚,看着他一路走回阅微草堂,把自己关在屋里,半天没出来。
阿楚有点担心:“他不会想不开吧?”
“想多了,”晏辰敲了她一下,“他是在想办法呢。你忘了他多聪明了?”
就在这时,草堂的门开了,纪晓岚走了出来,眼神坚定,手里拿着一个卷轴。
“看来有眉目了。”阿楚兴奋地说。
只见纪晓岚没往皇宫去,反而往和珅府的方向走去。
阿楚和晏辰赶紧跟了上去,心里充满了期待。
纪晓岚走到和珅府门口,对守门的侍卫说:“麻烦通报一声,纪晓岚求见和大人。”
侍卫不敢怠慢,赶紧跑了进去。
不一会儿,和珅出来了,脸上带着假笑:“哟,纪先生,什么风把您吹来了?刚才在茶馆不是挺有骨气的吗?”
纪晓岚没心思跟他废话,开门见山:“和大人,我知道你把赈灾款藏在哪儿了。”
和珅脸色微变,但很快又恢复了镇定:“纪先生说笑了,我怎么会藏赈灾款呢?”
“别装了,”纪晓岚举起手里的卷轴,“这是你和那些贪官勾结的证据,我已经拿到了。如果你现在把赈灾款交出来,我可以既往不咎。”
和珅看着那卷轴,眼神闪烁:“纪先生,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讲。你有什么证据证明这上面写的是真的?”
“是不是真的,你心里清楚。”纪晓岚说,“如果你不交,我就把这卷轴呈给皇上。”
和珅笑了:“呈给皇上?皇上会信你还是信我?纪先生,我劝你还是把这东西收起来,免得自讨苦吃。”
两人僵持不下,气氛剑拔弩张。
躲在不远处的阿楚看得手心冒汗,拉着晏辰的胳膊:“怎么办?和珅要是硬抢怎么办?纪晓岚打得过他吗?”
晏辰白了她一眼:“你看纪晓岚那文弱样,打得过谁?不过他肯定有后手。”
果然,纪晓岚冷笑一声:“和大人,你以为我就带了这一份吗?我已经让人把副本送到皇上那儿去了。”
和珅脸色大变:“你……”
“怎么样?”纪晓岚得意地说,“现在交不交?”
和珅咬了咬牙,恶狠狠地说:“好,算你狠!我交!”
说完,转身进了府里,不一会儿,就有人抬着几个箱子出来,里面装满了银子。
“这些就是赈灾款?”纪晓岚问。
和珅没好气地说:“是。”
纪晓岚让人清点了一下,数目正好,满意地点点头:“多谢和大人配合。”
说完,让人抬着箱子,高高兴兴地走了。
和珅站在门口,气得浑身发抖,看着纪晓岚的背影,眼里满是怨毒。
阿楚和晏辰看得目瞪口呆。
“我去,这么快就解决了?”阿楚惊讶地说,“纪晓岚也太厉害了吧。”
“这就是主角光环啊。”晏辰感叹道,“不过和珅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那是肯定的,”阿楚点点头,“他下次肯定会想办法报复纪晓岚。”
两人正说着,和珅突然朝他们这边看了过来,眼神凶狠。
阿楚心里一咯噔:“他不会发现我们了吧?”
晏辰拉着她赶紧躲到一棵大树后面:“别出声。”
只见和珅对着旁边的一个侍卫低声说了几句,侍卫点点头,朝他们这边看了一眼,然后匆匆离开了。
“不好,”晏辰说,“他派人来抓我们了。”
“啊?为什么啊?”阿楚慌了,“我们也没干什么啊。”
“谁让我们刚才一直在旁边偷看,估计被他当成纪晓岚的人了。”晏辰拉着她,“快跑!”
两人拔腿就跑,后面传来侍卫的喊声:“站住!别跑!”
阿楚一边跑一边抱怨:“都怪你,非要跟着看,现在好了吧,被追杀了。”
“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晏辰拉着她拐进一条小巷,“快跑!”
两人在小巷里七拐八绕,后面的脚步声越来越近。
“怎么办?快被追上了。”阿楚气喘吁吁地说。
晏辰环顾四周,看到旁边有一扇虚掩的门,拉着阿楚躲了进去,把门关上,从门缝里往外看。
只见几个侍卫跑了过去,没发现他们。
两人松了口气,瘫坐在地上。
“吓死我了。”阿楚拍着胸口。
晏辰也喘着气:“这和珅也太小心眼了,看一眼都不行。”
阿楚打量了一下这个地方,发现是一个废弃的院子,里面杂草丛生,还有一间破旧的小屋。
“这是什么地方啊?”阿楚问。
“不知道,”晏辰站起来,“先在这儿躲一会儿,等风头过了再出去。”
两人走到小屋门口,推开门走了进去。
屋里灰尘很厚,看样子很久没人住了。
阿楚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一个木箱,好奇地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是一些戏服和道具。
“咦,这里怎么会有这些东西?”阿楚拿起一件戏服看了看。
晏辰也凑过来看:“可能以前是个戏班住的地方吧。”
阿楚突然眼睛一亮:“有了!我们可以假扮成戏子混出去!”
“这主意不错。”晏辰点头同意,“快换上。”
两人赶紧换上戏服,阿楚穿了一件花旦的衣服,晏辰穿了一件小生的衣服,虽然有点不合身,但勉强能看。
“怎么样?像不像?”阿楚转了个圈。
晏辰上下打量了她一番,笑道:“还别说,挺像那么回事的。”
“那是,本姑娘天生丽质。”阿楚得意地说。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了脚步声,还有人说话的声音。
“刚才好像看到他们往这边跑了,进去看看。”
阿楚和晏辰赶紧躲到门后,屏住呼吸。
几个侍卫走了进来,在院子里搜查了一番,没发现什么,又走了。
两人又等了一会儿,确定外面没人了,才推开门走了出去。
“好了,安全了。”阿楚说。
两人穿着戏服,小心翼翼地往街上走。
路上的行人都奇怪地看着他们,指指点点。
阿楚有点不自在:“他们老看我们干嘛?”
“你穿成这样,不看你看谁?”晏辰无奈地说,“赶紧找个地方把衣服换回来。”
两人在街上游荡,想找个地方换衣服,突然看到前面围了一群人,在看什么热闹。
“去看看。”阿楚拉着晏辰挤了进去。
只见一个搭好的台子上,几个戏子正在唱戏,唱的是《霸王别姬》。
阿楚眼睛一亮:“有了!我们可以混到戏班里去!”
不等晏辰同意,阿楚就拉着他走上台,对着班主说:“班主,我们是来投靠您的,我们也是戏子。”
班主上下打量了他们一番,疑惑地问:“你们是哪个戏班的?我怎么没见过你们?”
阿楚编了个瞎话:“我们是从外地来的,戏班散了,听说您这儿缺人,就过来了。”
班主半信半疑,但看他们穿着戏服,又说得有模有样,就点了点头:“行吧,正好缺人,你们就留下吧。”
阿楚和晏辰高兴地谢过班主。
就这样,两人暂时混进了戏班,总算是安全了。
晚上,戏班在一个大户人家唱戏,阿楚和晏辰就在后台帮忙打杂。
“没想到还能有这待遇,”阿楚一边帮着递水,一边说,“还能免费看戏。”
晏辰看着台上的表演,说:“这《霸王别姬》唱得真不错,比现代的一些影视剧好看多了。”
“那是,人家是真功夫。”阿楚说。
就在这时,班主走了过来,对他们说:“你们两个,会唱戏吗?”
阿楚和晏辰对视一眼,摇了摇头:“不会。”
班主有点失望:“那你们会干什么?”
阿楚想了想:“我们会唱歌。”
“唱歌?”班主疑惑地问,“什么歌?”
阿楚清了清嗓子,唱了一首现代的流行歌曲。
班主和其他戏子都听得目瞪口呆,不知道她在唱什么。
“这……这是什么调子?”班主问。
阿楚不好意思地说:“这是我们家乡的调子。”
班主皱了皱眉:“听不懂。算了,你们还是在后台打杂吧。”
阿楚吐了吐舌头,没敢再说话。
戏唱到一半,突然听到前面传来一阵喧哗,还有人争吵的声音。
阿楚好奇地往前面看了看,只见一个身穿官服的人正在和班主争吵。
“这戏唱得什么玩意儿?赶紧换一个!”那个官服人大声嚷嚷。
班主陪着笑脸:“大人,这戏刚唱到精彩处,换了可惜啊。”
“少废话!”官服人不耐烦地说,“我家老爷喜欢听《贵妃醉酒》,赶紧换!”
班主没办法,只好让人赶紧准备。
阿楚看着那个官服人,小声对晏辰说:“你看他那样子,跟和珅一个德性,肯定不是什么好东西。”
晏辰也小声说:“别乱说,小心被听到。”
就在这时,那个官服人突然朝后台这边看了过来,看到了阿楚和晏辰,眼睛一亮,走了过来。
“你们两个是新来的?”官服人打量着他们。
阿楚和晏辰心里一紧,点了点头。
官服人笑着说:“长得还不错,会唱《贵妃醉酒》吗?”
阿楚赶紧摇头:“不会。”
“不会可以学嘛。”官服人色眯眯地看着阿楚,“跟我回去,我教你唱。”
阿楚心里一阵恶心,往后退了一步:“我们还要在这儿帮忙,不去。”
官服人脸色一沉:“给脸不要脸是吧?来人,把他们两个给我带走!”
几个家丁围了上来,就要抓阿楚和晏辰。
晏辰把阿楚护在身后,对官服人说:“我们只是戏子,只想好好唱戏,不想惹麻烦。”
“麻烦?”官服人冷笑一声,“到了我这儿,就是你们的麻烦!带走!”
家丁们冲了上来,晏辰虽然会点三脚猫功夫,但架不住人多,很快就被制服了。
阿楚也被抓住了,她一边挣扎一边骂:“你这个混蛋!放开我!”
官服人得意地笑着:“骂吧,到了我家,有你好受的。”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住手!”
阿楚和晏辰抬头一看,竟然是纪晓岚!
“纪先生!”阿楚激动地喊了一声。
纪晓岚快步走了过来,看到阿楚和晏辰被抓,皱起了眉头:“王大人,你这是干什么?”
那个官服人看到纪晓岚,脸色变了变:“纪……纪先生,您怎么在这儿?”
“我路过,听到这边有喧哗,就过来看看。”纪晓岚说,“王大人,他们两个犯了什么错,你要抓他们?”
王大人支支吾吾地说:“他们……他们不听话,我想带回去教训教训。”
“教训?”纪晓岚冷笑一声,“我看你是想仗势欺人吧?赶紧把他们放了!”
王大人有点害怕纪晓岚,但又不想放了阿楚和晏辰,犹豫着不肯动手。
纪晓岚脸色一沉:“怎么?你敢不听我的话?信不信我现在就去告诉皇上,说你强抢民女,败坏朝纲!”
提到皇上,王大人吓坏了,赶紧让人把阿楚和晏辰放了:“纪先生息怒,我放,我放。”
阿楚和晏辰被放开后,赶紧跑到纪晓岚身边。
“多谢纪先生救命之恩。”晏辰感激地说。
纪晓岚摆摆手:“不用谢。王大人,以后做事收敛点,别仗着自己是官,就为所欲为。”
王大人连连点头:“是,是,我知道了。”
纪晓岚瞪了他一眼,带着阿楚和晏辰离开了。
走在路上,阿楚心有余悸地说:“吓死我了,那个王大人太可怕了。”
“多亏了纪先生及时赶到。”晏辰说。
纪晓岚叹了口气:“这京城就是这样,官官相护,百姓受苦。你们两个外地人,在这儿一定要多加小心。”
“我们知道了,谢谢纪先生。”阿楚说。
“对了,纪先生,您怎么会在这儿?”晏辰好奇地问。
“我刚把赈灾款的事处理完,想出来走走,没想到就遇到你们被欺负了。”纪晓岚说。
“那真是太巧了。”阿楚说。
三人边走边聊,不知不觉就到了阅微草堂。
纪晓岚说:“你们要是没地方去,就先在我这儿住下吧,总比在外面试险强。”
阿楚和晏辰对视一眼,高兴地答应了:“太好了,谢谢纪先生!”
住进阅微草堂后,阿楚和晏辰总算安稳了下来。
纪晓岚虽然平时忙,但对他们俩还挺照顾的,让他们帮忙整理整理书籍,做点杂活。
阿楚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听纪晓岚讲朝堂上的事,还有他和和珅斗智斗勇的趣事。
“纪先生,您上次是怎么拿到和珅贪污的证据的啊?太厉害了!”阿楚一脸崇拜地问。
纪晓岚得意地笑了笑:“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和珅那老狐狸,做事狡猾得很,想要拿到他的证据可不容易。我是跟踪了他好几天,才找到机会的。”
“哇,太刺激了,跟侦探小说似的。”阿楚说。
晏辰在一旁翻着书,忍不住插嘴:“其实主要还是和珅太贪心了,留下了破绽。”
纪晓岚点点头:“你说得对。人一旦贪心,就容易露出马脚。”
正说着,外面传来了敲门声。
“谁啊?”阿楚跑去开门。
门口站着一个小太监,笑眯眯地说:“请问纪先生在吗?皇上有请。”
纪晓岚一听,赶紧站起来:“知道了,我这就去。”
阿楚眼睛一亮:“皇上又找您啊?是不是有什么好事?”
纪晓岚笑了笑:“不知道,去了才知道。你们在家好好待着,别乱跑。”
说完,跟着小太监走了。
阿楚看着他们的背影,对晏辰说:“你说皇上找纪先生干嘛?会不会又跟和珅有关?”
“很有可能。”晏辰放下书,“和珅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说不定又在皇上面前说纪先生的坏话了。”
“那纪先生会不会有危险啊?”阿楚有点担心。
“应该不会,”晏辰安慰她,“纪先生那么聪明,肯定能应付过去。”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阿楚还是有点不放心,坐立不安的。
晏辰看她那样子,笑道:“别担心了,我们去街上买点吃的,回来给纪先生一个惊喜。”
“好主意。”阿楚点点头,“走吧。”
两人锁好门,往街上走去。
刚走到街口,就看到一群人围在一起,议论纷纷。
“怎么回事啊?”阿楚挤进去一看,只见一个告示牌上贴着一张告示,上面写着要举办一场诗会, 胜者可以得到皇上的赏赐。
“诗会?”阿楚眼睛一亮,“我们也去参加吧!说不定能赢个大奖。”
晏辰白了她一眼:“你会写诗吗?”
“不会可以学嘛。”阿楚说,“再说了,我们可以写现代诗啊,肯定能惊艳全场。”
“你别胡闹了,”晏辰拉着她,“现代诗他们能看懂吗?别到时候被当成疯子。”
阿楚撇撇嘴:“不去就不去,有什么了不起的。”
两人继续往前走,买了些点心和水果,准备回去。
路过一家茶馆时,阿楚突然听到里面有人在谈论纪晓岚。
“听说了吗?纪先生被皇上叫去宫里,到现在还没出来呢。”
“不会是出什么事了吧?”
“不好说啊,最近和大人跟纪先生走得挺近的,谁知道安的什么心。”
阿楚心里咯噔一下,拉着晏辰赶紧往皇宫方向跑。
“你跑那么快干嘛?”晏辰跟不上她的脚步。
“我担心纪先生出事。”阿楚说,“他们都说纪先生还没出来。”
两人跑到宫门口,被侍卫拦住了。
“我们要见纪先生!”阿楚着急地说。
侍卫没好气地说:“纪先生在宫里见皇上,你们是什么人?想见就能见?”
“我们是他的朋友!”阿楚说。
“朋友也不行,赶紧走开!”侍卫不耐烦地说。
阿楚急得团团转,晏辰拉了拉她:“别在这儿闹了,没用的。我们就在这儿等,纪先生肯定会出来的。”
两人只好在宫门口等着,一等就是几个时辰。
太阳都快落山了,还没看到纪晓岚的身影。
阿楚越来越担心:“他不会真的出事了吧?”
“别胡思乱想,”晏辰安慰她,“再等等。”
就在这时,宫里传来一阵脚步声,纪晓岚走了出来,脸色不太好。
“纪先生!”阿楚赶紧跑过去。
纪晓岚看到他们,愣了一下:“你们怎么在这儿?”
“我们担心您,所以过来等您。”阿楚说,“您没事吧?皇上找您干嘛?”
纪晓岚叹了口气:“皇上让我和和珅一起去江南查一件案子。”
“江南?”阿楚眼睛一亮,“是不是微服私访?”
纪晓岚点点头:“嗯,皇上想亲自去看看江南的情况。”
“太好了!我们也想去!”阿楚兴奋地说。
纪晓岚愣了一下:“你们去干嘛?江南路途遥远,很辛苦的。”
“我们不怕辛苦,”阿楚说,“我们还从没去过江南呢,想跟着去看看。再说了,我们还能给您打打下手。”
晏辰也帮腔:“是啊,纪先生,带上我们吧。”
纪晓岚犹豫了一下,看他们一脸期待的样子,只好点了点头:“好吧,不过到了江南,你们要听我的安排,不能乱跑。”
“没问题!”阿楚高兴地跳了起来。
回到阅微草堂,阿楚赶紧收拾东西,嘴里还哼着歌。
晏辰看着她,无奈地笑了:“你就这么想去江南啊?”
“当然了,”阿楚说,“江南多好啊,有山有水,还有好多好吃的。最重要的是,能看到皇上和纪先生微服私访,想想就激动。”
“我看你是想看热闹吧。”晏辰说。
“都一样,都一样。”阿楚笑嘻嘻地说。
第二天一早,纪晓岚就带着阿楚和晏辰,跟着皇上的队伍出发了。
皇上果然是微服私访,打扮成一个富商的样子,和珅也跟在身边,同样打扮成富商的模样。
阿楚看到他们的打扮,差点笑出声,被晏辰狠狠瞪了一眼。
一路上,皇上心情很好,和纪晓岚、和珅说说笑笑,偶尔还会停下来看看风景。
阿楚和晏辰跟在后面,一边走一边聊天。
“你看皇上那身打扮,像不像暴发户?”阿楚小声说。
“别乱说,”晏辰赶紧制止她,“小心被听到。”
和珅似乎听到了什么,回头看了他们一眼,眼神不善。
阿楚赶紧低下头,不敢再说话。
走了几天,终于到了江南。
江南果然名不虚传,风景如画,小桥流水,鸟语花香。
皇上看到这么美的景色,心情更好了,决定先在苏州府住下来,好好欣赏一下江南的风光。
他们住的是一家客栈,皇上和纪晓岚、和珅住楼上,阿楚和晏辰住楼下。
安顿好后,阿楚就拉着晏辰出去逛街了。
苏州府的街道很热闹,两边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小摊,有卖丝绸的、卖首饰的、卖小吃的……
“哇,这个好看!”阿楚拿起一个丝绸手帕看了看。
“喜欢就买下来。”晏辰说。
阿楚刚想付钱,突然听到旁边传来一阵争吵声。
“你凭什么抢我的摊位?”一个卖花姑娘气冲冲地说。
“凭什么?就凭我是李公子的人!”一个壮汉嚣张地说,“这地方我看上了,你赶紧搬走!”
“你不讲理!”卖花姑娘委屈地说。
阿楚看不下去了,走过去说:“你这人怎么回事?欺负一个小姑娘算什么本事?”
壮汉看到阿楚,眼睛一亮,笑道:“哟,来了个漂亮的小娘子。怎么,想替她出头?”
“我就是看不惯你这种欺负人的行为!”阿楚说。
“小娘子,我劝你少管闲事,不然别怪我不客气。”壮汉威胁道。
晏辰把阿楚护在身后,冷冷地看着壮汉:“你想怎么样?”
壮汉看晏辰文质彬彬的样子,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挥拳就打了过来。
晏辰早有准备,侧身躲开,一脚把壮汉踹倒在地。
壮汉没想到晏辰还会功夫,爬起来还想打,被旁边的人拉住了。
“算了算了,李公子的人惹不起。”有人劝道。
壮汉瞪了晏辰和阿楚一眼,不甘心地走了。
卖花姑娘赶紧向他们道谢:“谢谢二位恩人。”
“不客气。”阿楚说,“那个李公子是什么人啊?这么霸道?”
卖花姑娘叹了口气:“他是苏州知府的儿子,仗着他父亲的势力,在这一带横行霸道,没人敢惹。”
“又是一个仗势欺人的家伙。”阿楚生气地说。
晏辰拉了拉她:“别管了,我们先回去吧。”
回到客栈,阿楚把刚才的事告诉了纪晓岚。
纪晓岚听了,皱起了眉头:“这个苏州知府,我早就听说过,为官不清,没想到他儿子也这么霸道。”
“那皇上知道吗?”阿楚问。
“还不知道,”纪晓岚说,“我会想办法告诉皇上的。”
果然,没过多久,皇上就知道了这件事,很生气,决定好好查查苏州知府。
阿楚和晏辰知道后,都很兴奋,觉得又有好戏看了。
皇上决定先不惊动苏州知府,暗中调查。
纪晓岚负责收集证据,阿楚和晏辰自告奋勇地要帮忙。
“纪先生,我们可以去街上打听打听,看看有没有人知道苏州知府的事。”阿楚说。
纪晓岚想了想,点了点头:“也好,不过要小心,别被人发现了。”
“放心吧,我们会小心的。”阿楚说。
两人打扮成普通百姓的样子,在苏州府的街上四处打听。
一开始,大家都不愿意多说,毕竟苏州知府势力太大,没人敢得罪他。
阿楚和晏辰也不气馁,继续打听。
在一个茶馆里,他们遇到了一个说书先生,正在讲一些民间的趣事。
阿楚灵机一动,给了说书先生一些银子,小声说:“先生,我们想打听一下苏州知府的事,您能给我们说说吗?”
说书先生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说:“这个苏州知府,可不是个好东西。他上任以来,搜刮民脂民膏,欺压百姓,他儿子更是无法无天,抢男霸女,无恶不作。”
“那就没人管吗?”阿楚问。
“谁敢管啊?”说书先生叹了口气,“他上面有人,告到省里都没用。”
“那他有没有什么特别过分的事?”晏辰问。
说书先生想了想:“最过分的是,去年有个商人,因为不愿意给他送礼,他就诬陷人家偷税漏税,把人家的家产都抄了,还把人关进了大牢,到现在还没放出来呢。”
“太过分了!”阿楚生气地说。
“我们知道了,谢谢先生。”晏辰说。
两人离开了茶馆,把打听来的事告诉了纪晓岚。
纪晓岚听了,脸色很严肃:“这个苏州知府,真是罪该万死。我们一定要找到证据,把他绳之以法。”
接下来的几天,纪晓岚带着阿楚和晏辰,继续收集证据。
他们找到了那个被关在大牢里的商人的家人,了解了事情的经过,还找到了一些被苏州知府欺压过的百姓,让他们写下了证词。
证据越来越充分,纪晓岚决定把这些证据呈给皇上。
皇上看了证据后,勃然大怒:“岂有此理!这个苏州知府,竟敢如此放肆!”
和珅在一旁煽风点火:“皇上息怒,依奴才看,这个苏州知府确实该严惩,以儆效尤。”
皇上点点头:“好,和珅,你去把苏州知府给我抓来!”
“是,皇上。”和珅领命而去。
没过多久,苏州知府就被抓了过来,他儿子也一并被抓了。
苏州知府一开始还想狡辩,但在证据面前,不得不低头认罪。
皇上当即下令,把苏州知府和他儿子打入大牢,听候发落,还了那个商人的清白,归还了他的家产。
百姓们听说了,都拍手称快,纷纷称赞皇上英明。
阿楚和晏辰也很高兴,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好事。
“太好了,坏人终于被抓了。”阿楚说。
“这都是纪先生的功劳。”晏辰说。
纪晓岚笑了笑:“这主要还是皇上英明,能明辨是非。”
解决了苏州知府的事,皇上心情很好,决定继续南下,去杭州看看。
一路上,阿楚和晏辰见识了江南的美景,也感受到了江南的风土人情,过得非常开心。
在杭州,他们还遇到了一个有趣的事。
那天,皇上和纪晓岚、和珅在西湖边的一家酒楼里喝酒,欣赏西湖的美景。
阿楚和晏辰也在旁边作陪。
正喝着酒,突然听到楼下传来一阵琴声,琴声悠扬动听,非常美妙。
皇上听了,赞不绝口:“这琴声真不错,是谁在弹琴?”
店小二赶紧回答:“回客官,是楼上的苏姑娘在弹琴。苏姑娘是我们这儿有名的才女,不仅琴弹得好,诗也做得好。”
皇上一听,来了兴趣:“哦?还有这样的才女?快请她上来给我们弹一曲。”
店小二赶紧去了。
不一会儿,一个身穿白衣的女子走了上来,容貌秀丽,气质优雅。
“小女子苏婉,见过各位客官。”苏婉微微躬身。
“苏姑娘不必多礼,”皇上笑着说,“刚才听了你的琴声,非常美妙,能不能再给我们弹一曲?”
“是,客官。”苏婉在琴前坐下,手指拨动琴弦,又弹奏了起来。
琴声如流水般清澈,如鸟鸣般悦耳,听得众人如痴如醉。
阿楚小声对晏辰说:“这个苏姑娘,跟电视剧里的才女一模一样,太有气质了。”
晏辰点点头:“确实不错。”
一曲弹完,众人纷纷鼓掌。
皇上赞道:“苏姑娘真是才艺双全啊。不知苏姑娘能不能为我们做一首诗,赞美一下这西湖的美景?”
苏婉微微一笑,略一思索,便吟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好诗!好诗!”皇上拍案叫绝,“苏姑娘真是才思敏捷啊。”
阿楚和晏辰也惊呆了,没想到竟然能听到这么有名的诗。
阿楚忍不住跟着小声念了一遍:“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太经典了!”
苏婉奇怪地看了她一眼,不明白她为什么这么激动。
皇上很高兴,赏赐了苏婉一些银子,苏婉谢过皇上,便离开了。
看着苏婉的背影,皇上感慨地说:“江南真是个好地方,不仅有美景,还有这么多才女。”
纪晓岚笑道:“皇上说得是,江南人杰地灵,人才辈出。”
和珅也附和道:“是啊,皇上,要是您喜欢,咱们可以在江南多待一段时间。”
皇上点点头:“好啊,那就多待几天,好好欣赏一下江南的美景。”
接下来的几天,皇上和众人在杭州玩得很开心,游览了西湖的各个景点,品尝了杭州的特色美食。
阿楚和晏辰也趁机好好玩了一番,还买了很多纪念品。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转眼间,他们在江南已经待了一个多月了。
皇上决定回京了。
阿楚和晏辰虽然有点舍不得江南,但也知道不能一直待在这里。
“真舍不得离开啊,江南太美了。”阿楚说。
“以后有机会还可以再来嘛。”晏辰说。
“也是。”阿楚点点头。
在回京的路上,阿楚和晏辰回顾了这次江南之行,觉得收获满满。
“这次穿越太值了,不仅见到了好多名人,还去了江南。”阿楚说。
“是啊,”晏辰说,“而且还做了一件好事,帮助百姓惩治了贪官。”
纪晓岚听到他们的话,笑着说:“你们两个小家伙,这次表现得不错,也帮了我不少忙。”
“能帮到纪先生,是我们的荣幸。”阿楚说。
回到京城后,一切又恢复了原样。
纪晓岚继续在朝堂上和和珅斗智斗勇,皇上依然是那个英明又有点任性的皇上。
阿楚和晏辰还是住在阅微草堂,偶尔会跟着纪晓岚去朝堂上看看热闹,或者在街上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