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瑶站在镜前,指尖轻轻抚过茶会上收到的翡翠镯子。这是某位大臣夫人临别时赠予的礼物,温润的玉质却让她莫名感到寒意。三日前那场看似寻常的茶会,实则暗流涌动,每一句寒暄、每一个眼神交汇,都暗藏玄机。
茶会设在苏府后花园的水榭中,曲水流觞,茶香四溢。苏瑶身着月白色襦裙,发髻上只别着一支素银簪子,淡雅的装扮在一众珠光宝气的贵妇中反而格外引人注目。她盈盈一笑,为身旁的吏部侍郎夫人斟茶:“张夫人,听闻令郎近日在书院得了头名,真是可喜可贺。”
张夫人掩着帕子笑道:“苏姑娘谬赞了。不过是小儿运气好罢了。倒是苏姑娘,在边疆的事迹可真是让我们这些深闺妇人好生敬佩。”说着,她的眼神不经意地瞥向其他贵妇,“只是听说,有些人可不太乐意听到这些佳话呢。”
苏瑶心中微动,面上却依旧保持着微笑:“张夫人这话从何说起?瑶儿不过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
这时,户部尚书的继室李夫人接过话茬:“苏姑娘还不知道吧?皇后娘娘近日在陛下耳边没少提起你和靖王呢。”她压低声音,“听说,陛下正考虑让楚将军离开京城,去那南方偏远之地……”
苏瑶的手顿了顿,茶水在杯中轻轻晃了晃:“李夫人说笑了,楚墨寒将军镇守边疆有功,陛下怎会……”
“苏姑娘,这朝堂之事,谁说得准呢?”李夫人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就像前些日子,好几位与靖王交好的官员,家中都遭了贼,账本、密信丢了个干净。紧接着,人就被陛下以‘贪污谋反’的罪名抓进了大牢。”
茶会上的气氛瞬间凝固。苏瑶握着茶盏的手渐渐收紧,她忽然想起萧逸信中那句“京城如虎穴”。原来,皇后的阴谋早已展开,而她和萧逸,正一步步陷入对方设下的陷阱。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喧哗。苏瑶抬眼望去,只见几个侍卫正押着一个浑身是血的人经过。那人穿着普通仆役的衣服,脸上满是伤痕,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倔强。苏瑶心中一紧,直觉告诉她,这人或许与那些离奇命案有关。
茶会结束后,苏瑶立刻将收集到的情报告知楚墨寒。将军府书房内,楚墨寒眉头紧锁,手中把玩着一枚从命案现场找到的青铜令牌:“这些线索都指向皇后的亲信,但仅凭这些,还不足以扳倒她。”
“我在茶会上听说,命案发生前夜,有人看到一辆挂着宫灯的马车在官员府邸附近徘徊。”苏瑶说着,展开一张京城地图,在几个案发地点之间画了几条线,“如果我们能找到这辆马车的来历……”
楚墨寒点头:“我这就派人去查京城所有制作宫灯的铺子。但此事要小心,皇后既然敢这么做,必定会想尽办法灭口。”
接下来的几日,苏瑶乔装成普通民女,带着贴身丫鬟穿梭在京城的大街小巷。终于,在城西的一条巷子里,她们找到了一家名为“悦明斋”的灯笼铺。店铺狭小昏暗,空气中弥漫着桐油的味道。
“掌柜的,我家小姐想买几盏宫灯。”丫鬟脆生生地说道。
老掌柜从账本中抬起头,上下打量了她们一番:“宫灯?那得提前定制,而且……”他突然压低声音,“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
苏瑶心中一动,走上前轻声道:“实不相瞒,我们是替宫中某位娘娘办事。半月前,是不是有太监来您这儿定制过一批特殊的宫灯?”
老掌柜脸色骤变,手中的算盘“啪嗒”一声掉在地上:“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快走,快走!”
苏瑶正要追问,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外面传来。十几个黑衣人破门而入,手中的刀剑泛着寒光。“动手!”为首的黑衣人一声令下,刀锋直取老掌柜。
“小心!”苏瑶扑过去推开老掌柜,手臂却被划伤。千钧一发之际,楚墨寒带着一队侍卫赶到,刀光剑影间,黑衣人渐渐落了下风。但当他们转身想要询问老掌柜时,却发现人已经倒在血泊中,手中还紧紧攥着半张烧焦的订单。
看着老掌柜圆睁的双眼,苏瑶心中涌起一股悲愤。线索再一次中断,但她更加确信,这一切的背后,必定藏着一个惊天阴谋。而她,绝不会就此罢休。
回到将军府,苏瑶看着手中仅存的半张订单,上面依稀能辨认出“皇后宫”三个字。楚墨寒将披风披在她肩上,声音低沉:“别太自责,这不是你的错。”
“我没事。”苏瑶握紧拳头,“只是没想到,为了除掉我们,他们竟然如此不择手段。”她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但他们越是这样,就越说明我们接近真相了。”
窗外,夜色渐深,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黑暗中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