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调查的深入,皇后母族的罪行如同被掀开的腐肉,逐一暴露在众人眼前。通敌叛国的书信在暗室中被搜出,每一个字都像是带血的利刃,刺向新皇的心脏;贪污受贿的账册堆积如山,记载着无数民脂民膏被搜刮的恶行;草菅人命的案卷里,一条条无辜的生命消逝得悄无声息。桩桩件件,触目惊心,让整个朝堂都陷入了一片震惊与愤怒之中。
新皇坐在龙椅之上,脸色阴沉得可怕,手指紧紧攥着案几,青筋暴起。他怒目圆睁,看着跪在殿下的皇后一党,声音如雷霆般在大殿中炸响:“朕如此信任你们,你们却做出这等天理难容之事!通敌叛国,是要将我大楚江山拱手让人;贪污受贿,让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草菅人命,视百姓性命如蝼蚁!你们可还有半点臣子之心,半点人性!”
话音落下,新皇猛地一拍案几,震得桌上的奏章都纷纷掉落。他大手一挥,语气中满是决绝与愤怒:“来人!将皇后幽禁,左丞相及相关官员全部下狱,彻查到底,一个都不许放过!”
旨意一下,侍卫们立刻行动起来。皇后脸色惨白,眼中满是惊恐与不甘,她拼命挣扎着,口中大喊:“陛下,臣妾冤枉啊!这都是有人陷害,是他们设下的圈套!陛下明察啊!”然而,新皇此刻已经被怒火蒙蔽了双眼,根本不愿再听她的辩解。
左丞相也慌了神,瘫倒在地,涕泪横流:“陛下,老臣对您忠心耿耿,绝无背叛之意啊!求陛下开恩,饶老臣一命!”但他的求饶声,在新皇的怒火和满朝文武的指责声中,显得那么无力。
萧逸被解除软禁,恢复自由。当他踏出王府大门的那一刻,阳光洒在身上,他却恍如隔世。经历了这一番生死考验,他的眼神中多了几分沧桑,也多了几分坚定。他迫不及待地赶到苏瑶所在之处,两人相见,千言万语都化作了眼中的泪水。
萧逸紧紧握住苏瑶的手,愧疚之情溢于言表:“让你为我担惊受怕了。我不该如此大意,让自己陷入险境,还连累你也跟着冒险。”
苏瑶含泪微笑,轻轻摇了摇头:“只要你平安无事就好。这些日子,我每天都在祈祷,盼着你能早日归来。如今你回来了,一切都值得了。”两人相视一笑,眼中满是对彼此的深情与牵挂。
与此同时,楚墨寒在南方处理完知府贪污一事,收到新皇应允他回京述职的旨意后,马不停蹄地踏上了回京之路。一路上,他归心似箭,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无论如何,都要保护好苏瑶,与萧逸一起,彻底铲除皇后的势力。
当楚墨寒赶到京城,第一时间赶来见苏瑶时,看到她安然无恙,心中悬着的大石终于落地。他大步上前,紧紧将苏瑶拥入怀中:“瑶儿,这些日子你受苦了。”苏瑶靠在他的肩头,轻声说道:“看到你平安归来,我就放心了。”
萧逸走上前来,三人站在一起,眼神坚定而又充满斗志。他们深知,虽然皇后一党已经倒台,但余党尚未肃清,朝局还不稳定。于是,三人商议后,决定趁热打铁,彻底肃清皇后余党,稳定朝局。
在萧逸和楚墨寒的主持下,朝廷进行了一场大整顿。他们雷厉风行,将一批与皇后余党有牵连的贪官污吏全部罢黜。朝堂上,往日那些阿谀奉承、结党营私的官员纷纷落马,新政也得以顺利推行。
新政推行后,减免了百姓的赋税,兴修水利,鼓励农桑,百姓们的生活逐渐有了起色。街头巷尾,百姓们都在称赞新政策的好处,拍手称快。朝堂上的风气也为之一新,官员们开始认真办事,为百姓谋福祉,为朝廷效力。
然而,事情并未完全结束。皇后虽被幽禁,但她在宫中仍有眼线。一日,苏瑶在宫中参加宴会时,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正在逼近。她端起桌上的茶盏,轻抿一口,却突然感觉一阵头晕目眩,手中的茶盏“啪”的一声掉落在地。
萧逸和楚墨寒一直在暗中关注着苏瑶,看到她的异样,心中大惊。他们立刻冲上前去,扶住摇摇欲坠的苏瑶。萧逸大声喊道:“来人!快传太医!”楚墨寒眼神冰冷,环顾四周,警惕地注视着每一个人。
经太医诊断,苏瑶是中了毒。两人怒不可遏,下令彻查此事。经过一番调查,真相终于浮出水面,此事竟是皇后的贴身宫女所为。原来,这个宫女一直对皇后忠心耿耿,得知皇后倒台后,便想要为皇后报仇,于是在苏瑶的茶中下毒。
萧逸和楚墨寒看着被押解上来的宫女,眼神中满是杀意。萧逸冷冷地问道:“是谁指使你的?还有多少同党?从实招来!”宫女咬着牙,眼中满是怨恨:“是我自己要做的,为娘娘报仇!你们这些人,不得好死!”
楚墨寒握紧了拳头,怒声说道:“死到临头还嘴硬!不招是吧?那就休怪我们不客气!”然而,无论两人如何审问,宫女都不肯再透露半点消息,最终咬舌自尽。看着宫女的尸体,萧逸和楚墨寒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更大的危机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