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穿透雕花窗棂,在青石地面投下斑驳光影,应天书院的藏书阁内早已人声鼎沸。今日是每月一次的\"百工展艺\",书院里来自天南海北的学子们,将各自擅长的技艺在此展示,交流切磋。
书院山长王禹卿端坐在主位,两侧坐着数位德高望重的夫子。台下,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学子们或立或坐,眼神中满是期待与好奇。
随着一声清亮的铜锣声响起,展艺正式开始。首先登场的是来自江南的林文远,他展示的是微雕技艺。只见他手持一支细若发丝的刻刀,在一粒米大小的象牙上雕刻《兰亭序》。屏息凝神间,刀锋游走,不过半盏茶的功夫,一篇工整秀丽的《兰亭序》便跃然眼前。众人纷纷赞叹,连一向严苛的王山长都微微颔首。
接下来,来自西域的阿卜杜勒展示了他精湛的皮具制作技艺。他手中的牛皮仿佛有了生命,在剪刀与针线的配合下,渐渐变成一只栩栩如生的骆驼。尤其是骆驼的眼睛,经过特殊处理后,在阳光下闪烁着灵动的光芒,引得台下学子们阵阵惊呼。
就在大家沉浸在精彩的展示中时,一个略显清瘦的身影缓步走上台来。他叫陆明远,是书院里有名的\"怪人\"。别的学子都在埋头苦读圣贤书,他却整日摆弄一些奇奇怪怪的机关器械,还时常因为这些\"不务正业\"的行为被夫子训斥。
只见陆明远将一个三尺见方的木箱轻轻放在台上。木箱表面雕刻着精美的云纹,但看上去并无特别之处。台下传来一阵窃窃私语,有人小声议论:\"这陆明远又在搞什么名堂?不会是拿个破箱子来糊弄我们吧?\"
陆明远不慌不忙,对着台下众人深施一礼,说道:\"今日,学生想向诸位展示一件自行研制的机关奇巧——'万象乾坤匣'。\"说罢,他伸手在木箱侧面轻轻一按,原本严丝合缝的箱盖缓缓升起,露出里面错综复杂的齿轮和精巧的机关结构。
随着陆明远的操作,箱内的机关开始运转。先是一组齿轮相互咬合,发出细密而规律的声响,紧接着,一个小巧的木偶从箱内缓缓升起。这个木偶身着精致的丝绸服饰,手持毛笔,在一张铺好的宣纸上开始书写。众人定睛一看,只见木偶笔走龙蛇,写下\"应天书院,英才辈出\"八个大字,字迹工整有力,与常人书写无异。
台下顿时炸开了锅,学子们纷纷站起身来,挤到台前想要看得更清楚。\"这怎么可能?一个木偶竟然能写字!这是什么机关术?简直闻所未闻!\"惊叹声、议论声此起彼伏。
然而,陆明远的展示还未结束。他轻轻转动木箱一侧的旋钮,木偶停止书写,退回到箱内。紧接着,箱内传出一阵悦耳的乐声,竟是用不同音调的铜铃奏出的《高山流水》。更令人称奇的是,随着乐声响起,箱内升起朵朵纸花,在机关的带动下,仿佛在翩翩起舞。
此时,藏书阁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眼前的奇景震撼得说不出话来。就连一向沉稳的王山长,也不禁微微前倾身体,目光中满是惊讶与赞叹。
一曲终了,陆明远再次行礼,说道:\"此'万象乾坤匣'不仅能书写、奏乐,还可根据不同需求,更换内部机关组件,实现更多功能。\"说着,他从袖中取出几个小巧的零件,熟练地替换掉箱内的部分机关,然后轻轻一拍木箱。
奇迹再次发生。这次,木箱内缓缓升起一个微型的山水景观,山峦起伏,溪流潺潺,更令人称奇的是,一座小桥上的木人竟然开始走动,还不时做出揖礼的动作。溪水之中,几只纸船顺流而下,船帆随风飘动,仿佛真的在水面航行。
\"这...这简直是鬼斧神工!\"一位夫子忍不住站起身来,惊叹道。
就在众人惊叹不已时,变故陡生。原本运转正常的机关突然发出\"咔嗒\"一声异响,微型山水景观中的木人动作变得僵硬,纸船也停止了飘动。台下顿时传来一阵惋惜之声。
陆明远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恢复镇定。他深吸一口气,说道:\"看来是方才更换零件时,有一处齿轮安装稍有偏差。不过无妨,机关之术本就是在不断调试中完善。\"说着,他从腰间取出一个细小的工具,小心翼翼地探入木箱内部。
只见他的手指在复杂的机关中灵活穿梭,时而调整齿轮位置,时而检查连接部件。不过片刻功夫,异响消失,机关再次恢复运转。这一次,微型山水景观比之前更加流畅自然,木人的动作也更加灵动。
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王山长缓缓站起身来,走到陆明远面前,目光中满是欣慰与赞赏:\"明远,你这一手机关奇巧,不仅展现了精湛的技艺,更体现了钻研探索的精神。我书院向来鼓励学子博采众长,今日之后,你大可放心钻研你的机关术,若有需要,书院定当全力支持。\"
此言一出,陆明远激动得眼眶泛红。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多谢山长!学生定不负厚望,将机关之术发扬光大!\"
这场\"万象乾坤匣\"的展示,不仅让陆明远一扫往日\"不务正业\"的刻板印象,更在书院内掀起了一股钻研奇巧之术的热潮。此后,应天书院的藏书阁中,不仅有诵读经典的朗朗书声,也时常能听到摆弄机关器械的声响。不同领域的学子们相互交流,碰撞出无数智慧的火花,为这座百年书院注入了新的活力。
而陆明远,也在此次展艺后,得到了书院的支持,成立了专门的机关术研究小组。他与志同道合的学子们一起,不断探索机关术的奥秘,研制出一个又一个精妙的机关器械,有些甚至被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造福百姓。
这场\"巧技惊四座\"的展示,不仅改变了陆明远的命运,更成为了应天书院发展史上的一段佳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学子勇于创新,敢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