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地的一角,几株西瓜藤在灵泉水的滋养下,顶着酷暑顽强地生长着,藤蔓间已经结出了十几个滚圆碧绿的小西瓜,在这片枯黄的大地上显得如此生机勃勃,又如此格格不入。
苏氏看到生机勃勃的菜地却满是忧愁,外面说的话越来越难听,她现在都不愿意出门,心疼女儿,为女儿抱不平,却又不知道如何辩解。
林蔓蔓自然知道她心里的苦,“娘,不要在意别人怎么说,我们没有做过亏心事,所以一定要挺直了腰板,也不要因为这些话就去改变自己,总有一日大家会明白我的苦心。”
苏氏点了点头,“那咱们少出门就行了,蔓蔓,娘真的心疼你。”
林蔓蔓却微微一笑,“我不怕,现在还没有到暴乱的时候,也不会有人上咱们家抢粮食,不过是说一些难听的话,这村里还有里正做主,不用咱们操心。”
苏氏只好听她的,主要是也没有别的法子了。
时间在焦渴和绝望中缓慢爬行,转眼到了七月流火,旱灾的阴影已笼罩着整个州府,甚至更远的地方。
镇上唯一的官道上,景象触目惊心,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的流民如同行尸走肉,拖家带口,从更北边,旱情更严重的地方涌来。
他们的眼神空洞,步履蹒跚,在滚烫的尘土中艰难跋涉,只求寻到一处能活命的地方。
路边偶尔能看到蜷缩着的黑影,一动不动,早已没了气息,成了这场天灾人祸下无声的祭品。
苍蝇嗡嗡地围着打转,空气中弥漫着尘土,汗臭,和一丝若有若无的死亡气息。
“娘……肚子饿。”一个面黄肌瘦的小女孩,趴在同样枯槁的母亲背上发出微弱的呻吟。
母亲麻木地向前挪动,眼神呆滞,仿佛没有听见。
“水……给我一点水……”一个干裂着嘴唇的老者,伸出枯枝般的手,向路边茶棚的伙计哀求。
伙计厌恶地挥挥手,“去去去,哪来的水给你们,自己都快没水喝了。”
粮价,早已经涨到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彻底断绝穷人希望的地步。
糙米五十文一斤,白面,那更是传说。
粮铺门口,每天天不亮就排起长龙,人们攥着辛苦积攒的铜板,眼巴巴地等着开铺,希望能抢到一点点救命的粮食。
然而往往是铺门刚开,那有限的粮食就被抢购一空,留下更多绝望的哭嚎和咒骂。
后来又听到一个让人振奋的消息,朝廷运来了粮食,但是不是免费发放,用以前的价格卖给百姓,需要自己拿钱排队去买。
消息流传开来,官服开设的粮铺更是排起长龙,可渐渐的,大家又绝望了。
没有人能买到粮食,就算是半夜来排队,那些粮食也只会被前面的人买走,而那些人穿着体面,一看就不是普通的百姓。
这下子还有什么不明白?
官商勾结,他们花最少的钱买到粮食,又拿到别的粮铺去卖高价,普通老百姓真的就活该饿死吗?
“奸商!天杀的奸商,发国难财,全都不得好死!”
“官府呢?朝廷的赈灾粮呢?不是说早就拨下来了吗?”
“赈灾粮?你在做什么梦呢?”有人发出绝望而嘲讽的冷笑,“那些东西早就进了大老爷的粮仓,等着卖更高的价钱,咱们这些草民的命,算个屁!”
林蔓蔓去了几次镇上,每一次看到这样的场景,她都会默默站在路边看上许久。
越是如此,就越坚定了她现在的想法。
她一定要好好种粮食,让村里的百姓,镇上的百姓,当地州府的百姓,乃至全天下的百姓都有粮可吃,不会因为一时的灾祸就尸横遍野。
只不过如今她自己也是麻烦缠身,书院因为缺水缺粮也停课了,今日林蔓蔓就是来接林砚回家的。
村里关于她的流言,在饥饿和绝望的催化下达到了顶峰。
一进村里,姐弟俩就听到有人在谈论。
“看看,她家的西瓜熟了,那么大的西瓜,这大旱天,不是妖术是什么?”
“这样的天气,她都还有菜卖给醉仙楼,这西瓜也都卖给醉仙楼,一个西瓜能卖到一两银子,一两银子啊,够买多少糙米?”
“我们的井里都没水了,为何就她家有水?肯定是用了妖术,把咱们村的水脉都给抽走了。”
“妖女,吸干了咱们福来村的地脉和水气才养肥了她自家,她就是灾星,把她赶出去!”
恶毒的诅咒越来越过分,林砚听到这些话气得浑身发抖,想冲出去理论,被林蔓蔓紧紧拉住。
“砚儿,跟饿疯了的人是讲不清楚道理的,人在这种情况下会丧失理智,现在不管说什么都是错的。”
林砚气得眼睛通红,“明明姐姐和娘亲在家里也受苦,也都舍不得用井里的水,为何这些人说着,倒像是你们在享福?我实在是气不过。”
林蔓蔓摸了摸他的头,“这世上让人气不过的事情多了去了,哪能桩桩件件都去理论清楚,又如何理论得清楚?越是这种时候越要坚定走自己的路。”
林砚听了她的,和她一起回家去了。
醉仙楼依旧每日来家里收菜,如今镇上难民太多,醉仙楼也开设了粥棚施粥,林蔓蔓之前捐了一车红薯出去,说是通过醉仙楼施粥,王管事向她表明了谢意。
现在百姓的日子难过,醉仙楼先前只做富人生意,如今也开始补贴粮铺,从各地运粮过来,尽量以便宜的价格卖给百姓。
醉仙楼的好菜价格没有降,但是粮食便宜了很多,林蔓蔓跟王管事商量了一下,卖给百姓的东西,她这里也能便宜一些。
说那些卖给富贵人的,醉仙楼不降价,她也不降价。
一两银子一个的西瓜是真的,因为这时候没有穷人吃得起,反而是那些勾结官府发国难财的富人在享受。
王管事也是通过与她的接触,越来越欣赏这个年轻的小娘子,有时候也给她透露一些消息。
比如,赈灾粮迟迟不下来,是因为上面有人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