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像稀释的牛奶,在河谷上方缓缓流动。陈鑫和时敬发蹲在灌木后,望远镜的镜片反射着细碎的光,牢牢锁定着山脚下的营地。时敬发昨天提到的步枪,此刻在陈鑫的视野里有了更清晰的轮廓——那根本不是制式武器,而是一把缠着布条的猎枪,枪身锈迹斑斑,更像是个唬人的摆设。
“看清楚了?”时敬发压低声音,手指在膝盖上画着武器的形状,“我昨天离得远,还以为是步枪。”
陈鑫调整焦距,镜头扫过围墙上的巡逻队。两个汉子背对着他们,手里的武器一目了然:一根裹着铁皮的钢管,一把磨得发亮的砍刀,腰间还别着短斧,全是冷兵器。营地中央,几个妇女在晾晒衣物,孩子们追逐的身影旁,立着几根削尖的长矛,矛尖闪着木头的光泽,显然没经过金属打磨。
“没有热武器。”陈鑫放下望远镜,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不是紧张,而是兴奋,“你看那猎枪,枪管都弯了,估计早就不能用了,就是个摆设。”
时敬发也看明白了,眼睛瞬间亮了:“那他们的防御……”
“全靠冷兵器和人墙。”陈鑫接过话头,心里的算盘飞快地拨动,“围墙是铁丝网加木板,看着唬人,其实挡不住子弹;哨塔上的人手里拿的是弓箭,射程最多五十米,准头还不一定行。”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释然。昨天的凝重像被晨雾吹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的可能。
“再看看他们的外出队伍。”陈鑫重新举起望远镜,镜头对准营地侧面的皮卡。三个汉子正往车上搬空麻袋,腰间的砍刀随着动作晃动,其中一个背着把牛角弓,箭囊里插着几支木箭,除此之外再无长武器。
“真没枪。”时敬发松了口气,往嘴里塞了块压缩饼干,“看来是群没摸到军火的幸存者,能活到现在全靠抱团。”
陈鑫没说话,镜头扫过营地的每一个角落。活动板房的窗户上糊着塑料布,门口堆着劈好的柴火,晾衣绳上挂满了打补丁的衣服,一切都透着匮乏却有序的气息。最边缘的板房门口,一个老太太正给孩子喂粥,陶碗里的米粒稀得能数清,却被孩子吃得香甜。
“不像恶徒。”陈鑫放下望远镜,语气笃定,“有老有小,武器落后,更像是一群挣扎求生的普通人,不是主动挑事的团伙。”
时敬发咀嚼着饼干,含糊不清地说:“那咱们……要不要接触一下?他们人多,咱们有枪,真要冲突起来,肯定是咱们占优。但要是能拉拢过来……”
“拉拢”两个字说到了陈鑫心坎里。青牧农场虽然安稳,但人手始终是短板。王天凯建哨塔需要帮手,林溪种菜地需要人手,老周摆弄水电也需要打下手。如果能把这个营地的人收编过来,补足人力缺口,农场的发展会快上一倍。
“但不能贸然过去。”陈鑫摇头,指了指围墙上警惕的巡逻队,“他们现在肯定对陌生人充满戒备,咱们带着枪过去,只会引发冲突。得先让他们放下戒心。”
时敬发点点头:“我明白你的意思。先观察几天,看看他们的规律,找个合适的机会,比如他们外出搜集物资遇到麻烦时,咱们出手帮一把,卖个人情。”
“这主意可行。”陈鑫笑了,“他们用冷兵器,外出肯定容易遇到危险,尤其是遇到丧尸群的时候。咱们带着枪,帮忙清理,既展示了实力,又不会显得有威胁,还能让他们知道,跟着咱们有好处。”
两人又观察了半个多小时,把营地的作息摸得更清楚了:早上七点巡逻换班,八点吃早饭,九点后分批外出搜集物资,下午五点前必须返回,晚上七点熄灯,哨塔上的人会增加一倍。
“走,回去制定计划。”陈鑫拍了拍时敬发的肩膀,“这事得跟杨振平他们通个气,尤其是马风宇,让他别再往西北方向巡逻,免得打草惊蛇。”
回程的路走得轻快许多。晨雾散尽,阳光穿过树林,在地上投下跳跃的光斑。时敬发哼起了小调,复合弓在背上轻轻晃动,之前的警惕变成了跃跃欲试的兴奋。
“收编过来后,让他们干啥好?”时敬发突然问,“那几个玩弓箭的,说不定能跟我学两手,以后巡逻队能扩编。”
“先让王天凯挑几个有力气的,帮忙建哨塔和加固围墙。”陈鑫盘算着,“妇女可以跟着林溪种菜、养鸡,老人能帮忙看孩子、做些轻活,孩子们……正好跟小雅作伴,也能跟着学认字。”
他越想越觉得可行。青牧农场有土地、有水源、有武器、有相对完善的防御,缺的就是人口和劳动力。这个河谷营地的人,恰好能填补这个缺口,而且他们没有热武器,收编后也不用担心难以控制,简直是天作之合。
快到青牧农场时,远远就看到杨振平站在哨塔上挥手,防暴盾在阳光下闪着光。车刚停稳,壮汉就跳了下来,一脸急切:“咋样咋样?是不是得抄家伙干一架?”
“干啥架?”陈鑫笑着下车,“对方没枪,全是冷兵器,一群普通人。”
“没枪?”杨振平眼睛瞪得溜圆,“那还等啥?直接过去把他们薅过来啊!”
“你以为是薅羊毛呢?”时敬发拍了他一把,“得讲究策略,让他们心甘情愿过来,不然收编了也容易出乱子。”
林溪和李梅也围了过来,听到“收编”两个字,都露出了好奇的神色。“他们……愿意来吗?”林溪小声问,“万一不想离开自己的营地呢?”
“那就让他们看到咱们的好处。”陈鑫信心满满,“咱们有热水澡,有新鲜菜,有安全的哨塔,还有他们没有的枪支弹药。只要让他们知道,跟着咱们能活得更好,肯定有人愿意来。”
老周和王天凯也走了过来,听完陈鑫的计划,老周第一个点头:“我看行。多个人多双手,水电站那边正好缺人帮忙抬设备,收编过来能加快进度。”
王天凯没说话,只是往仓库的方向指了指——那里堆着刚做好的尖木桩,显然是在支持这个计划。
马风宇站在人群边缘,默默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陈鑫看了他一眼,特意说道:“小马,接下来几天西北方向的巡逻暂停,你跟杨振平他们一起加固围墙,多备点尖木桩和绊马索,有备无患。”
马风宇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好。”声音不大,却很干脆。
阳光越来越烈,农场里的忙碌重新开始。但每个人的心里都多了一份期待。陈鑫站在仓库门口,望着西北方向的天空,仿佛能看到河谷营地那些挣扎求生的身影。
收编不会一蹴而就,甚至可能遇到阻力。但他有信心,青牧农场能给那些人带来真正的安稳。就像当初他带着杨振平、时敬发找到这里一样,未来,这里会成为更多人的家。
围墙外的菜地里,林溪正给菜苗浇水,水珠落在嫩叶上,折射出希望的光。陈鑫知道,用不了多久,这片土地上不仅会生长出庄稼,还会生长出更蓬勃的生机——那是属于更多幸存者的,在末世里重新扎根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