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业闻言,心中有些了然,之前户部尚书的人选,梁王可没知会过他,现在知会他恐怕这个人就是自己了。
但面上仍佯装不知,平静地问道:“不知可有人选?”
果然听秋松溪答道,“这个人选就是萧大人你啊!
萧大人进京数月,查办多起大案,铁面无情的名声早已响彻朝野,你又是陛下亲自选拔上来的,当然,你我都知道,梁王暗中做了些运作。
可是陛下不知道啊,在他看来,你不亲近齐王、与梁王又有过节,不党不私,忠君正直,是个纯臣。
若是能有你接任刑部尚书,既合陛下心意,又能堵住齐王一党的嘴,省了许多麻烦。萧大人,你意下如何呢?”
萧业知道,若是自己接下了这个职位,便是更进一步的深入了梁王的阵营,虽会更得梁王信任,但也要做许多不得已之事,他自是不愿意,但又没有拒绝的理由。
便面露喜色道:“能够升官越级,晚生心中自是感念梁王恩情,只怕晚生资历太浅,难以服众啊。”
“欸,萧大人放心,梁王能把你推上去,就一定能让你坐得稳!”
“若是如此,晚生便恭敬不如从命,谢过梁王栽培了!”
秋松溪十分满意,他这次的盛京之行可谓是满载而归、一本万利。
……
七月炎暑流金,但也有阴天下雨的时候,每到这时,气候便凉爽许多。
一日,雨过天晴,暑热的威力还未释放,凉风徐徐吹送,草木万物在大雨的洗刷下变得清爽精神,空气中也弥漫着一股青草的香气。
盛京郊外一望无际的荷塘里,有两只小舟徐徐穿行在蓬蓬莲叶中。
谢姮与陆灵韵并侍女绿蔻、瑞彩乘舟在前,后面不远跟着的是陆府的家丁们。
连日的炎热让陆灵韵只能在家扇着凉扇去暑,今个儿好不容易有个凉爽天气,便邀了谢姮一起出城赏莲。
瑞彩打开一个黑漆嵌螺钿的攒盒,里面装着各式果干蜜饯。
四人一边赏莲,一边吃着果子,品着茶,好一个夏日闲情逸趣。
谢姮望着湖面上的荷花在清风的吹拂下摇曳生姿,不禁沉醉道:“夏日的莲池真是一个消暑的好去处。”
瑞彩听了却道,“是啊,不过这看着美丽,其实也藏着凶险呢。”
“哦?什么凶险?”绿蔻问道。
“萧夫人没听说?原兵部尚书廖明章的府上前几天发生了一个惨剧,一名贵妾在与侍女泛舟赏莲时,不慎翻船溺水,一命呜呼了!”
谢姮与绿蔻听了,不免觉得心惊。
又听陆灵韵道:“听说为了这事,廖明章还去跟齐王请罪了,因为这名贵妾是齐王赏他的。”
谢姮檀口微张,心有余悸地叹了一口气,“真是骇人听闻,谁能想到寻常的赏莲竟会伤了人命。”
“那齐王罚他了吗?”绿蔻瞪大眼睛问道。
小船儿缓缓前行,陆灵韵随手摘了一朵莲花。
“没有,听皇后娘娘说,齐王为人心胸宽广,没有责罚他,反而还要再送他一个美人,不过廖明章家中接二连番的办白事,他哪有那个心情啊,便拒绝了。齐王体谅他,也没强迫。”
“这些都是皇后娘娘告诉你的?”谢姮问道。
瑞彩代主答道:“是的,萧夫人,皇后娘娘经常召我家姑娘进宫去玩,陪她谈谈心说说话。”
谢姮笑道:“看来皇后很是喜爱你呢。”
陆灵韵自己也觉如此,上次她在御花园游玩,不小心撞到了季淑妃所生的清河公主,她连忙上前请罪。
可是这个清河公主性子娇蛮,又一向不待见她,便将她狠狠羞辱了一番,还要她跪在御花园跪到天黑。
可是当时还未到晌午,跪到天黑,岂不是要跪四个时辰?
陆灵韵虽是臣女,但其父劳苦功高,还从未有人这样欺侮过她,何况她一向吃软不吃硬。
便当着公主的面径直站了起来,拍了拍裙摆上的尘土,对那清河公主说道:“臣女是来陪皇后娘娘用午膳的,可没功夫陪公主在这磨牙。”
说着,就要转身离开。清河公主听了此话更是火大,她的母亲季淑妃常被皇后训斥,她教训不了皇后,还教训不了一个臣女吗?于是便喝令左右掌嘴。
正在这剑拔弩张之际,皇后赶来了。结果陆灵韵没被掌嘴,清河公主却被以“不敬皇后罪”掌了嘴。
说到皇后,陆灵韵似想起了什么,明丽的小脸有些严肃,对谢姮道:“阿姮,听说你家萧大人最近在朝堂上可是风头正盛、一时无两啊。”
谢姮不觉奇怪,萧业自进京来,办的都是大案、要案,从来没有不扎眼过,便淡淡道:“他刚办了案子,自然会引人关注些。”
“不仅如此,听说,他很可能会迁任刑部尚书了。”陆灵韵特别强调道。
谢姮觉得奇怪,陆灵韵从不关心朝堂,怎么今日知道这么多的消息,莫非是皇后?
“这些也是皇后告诉你的吗?”
陆灵韵为难地点点头,有些难为情地说:“皇后娘娘知道我与你交好,便向我打听萧大人。不过,你放心,我与你家萧大人连面都没见过几回,自然是没什么可说的了。”
谢姮心中了然,萧业已经把齐王得罪透了,皇后必然记恨于他。
但见皇后对陆灵韵的亲近态度,恐怕是在为齐王的婚事做打算。
难道,她与陆灵韵这对手帕交日后就要各从夫志、割席断交了吗?
谢姮望着这翠绿无边、湖水幽深的莲池,忽觉一股寒意。
波云诡谲的朝堂啊,卷入其中的从来不止官场上的男人们,还有后院的女人们。
……
大周的朝堂,在经过前段时间两个大案的肃杀恐惧、人人自危后,这几日终于慢慢缓过来了。
待一切尘埃落定,官员们又打起精神时,摆在他们面前的是另外两个难题。
一是刑部尚书的人选,二是沂州的赈灾。
关于刑部尚书的任命,齐王和梁王均吸取了上次户部尚书一事,陛下舍弃两方热门人选,而选了一个不起眼的小吏的经验,这次不再大张旗鼓、堂而皇之的举荐人才了。
而是采用迂回战术,有意无意地在陛下面前称赞人选的贤明能干。
而这些人选无不正好刚做了某事,政绩十分漂亮,在皇帝面前混了个脸熟。
不过,与齐王不同的是,梁王在这表面人选之下,还有一个暗棋。
这个暗棋就是萧业,这些天朝中隐约有些声音谈论他或许能担此任,但声势虽大却没人奏表。
这是梁王的故意安排,毕竟萧业明面上无党无派、亦无人缘,借由舆论上达天听,就是给皇帝和那些不党不私的官员一个引子,一个顺水推舟的机会。
此举看似无为却有为。
就在刑部尚书之位悬而未决,朝中已有纯臣上奏皇帝,而皇帝也准备启用萧业之际。
御史大夫应谌赶来面驾,禀告了皇帝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