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将陆赵两家要结亲的消息放出去,一方面是想引起皇帝的忌惮,另一方面则是拿陆元咎当挡箭牌,有了陆家,齐王自然不会再让豪门党染指赵家。
至于寒门党,其在朝中多非要职,门第不够,不足以攀上赵家。
且梁王手里现在攥着兵部尚书,秋松溪回了越州便再无消息,应该是有其他打算。
门外一阵脚步声响起,卖货郎陶谦闪身走了进来,从怀中取出一封信,恭敬奉给萧业。
萧业看罢了信,脸上的表情仍是淡淡的,看不出喜忧。
“公子,何国公怎么说?”
樊兴三人紧张问道。
萧业将信在烛火上引燃,丢在了火盆里。
“可行。”
三人听了,都松了一口气。
萧业抬起头看着陶谦道:“你明日告诉何国公,我已心中有数,但此事必须万无一失,让他不要轻举妄动,待时机到了,我自会找他。”
“诺。”陶谦领令去了。
萧业望着那化为灰烬的书信,如果真如何良牧所说“可以托付”,那事情便好办多了。
但他不能冒险,哪怕是万分之一的风险也不能。因此,他宁愿再等一等,等到所有的风险都排除。
……
日子一天天过去,五品以上的官员为皇后千秋节准备的贺礼已陆续送入太常寺中。
为体恤下臣,大周礼制,皇帝的万寿节、太后的圣寿节、皇后的千秋节,五品以下的官员只上笺文,不送贺礼。
五品以上的官员也可如此,总之对于贺礼并不强制。
但如若送贺礼,便需在节日的三天前送至太常寺,由太常寺清点过后,记录在册,再在节日时送入宫去。
这晚,云起斋里,萧业在谢姮草拟的礼单上,勾选了一尊白玉玲珑插屏。
谢姮见他再众多礼品中只勾选了一个,便道:
“我在筹备之时,听说其他府邸的贺礼皆是罕见的宝物,安昌郡王府更备了一樽三尺高的金襄玉刻红珊瑚凤凰,据说价值连城。我还怕这些不能让夫君满意,没想到夫君似乎颇为随意。”
萧业不以为意的答道:“我年俸不过一百三十两,太贵重的东西如何送的起?”
谢姮知道他说的是实话,但她更觉得他不是阿谀奉承之辈,否则又怎么会入京以来为了惩恶扬善,得罪许多权贵?
萧业见她不语,便道:“夫人在想什么?”
谢姮如实以告,“我在想夫君为官清正,不是曲意逢迎之人。”
萧业嗤笑一声,对这夸奖之词并不认同。
“夫人高看我了,官场之中有几人不是折节事人?我不与他们争高低,不过是有自知之明,但若是真能砸些银子就让我升官越级又何乐而不为呢?”
谢姮闻言诧异,一时不知道他是玩笑之语还是真实想法。
萧业望着她静默的水眸,微微一笑,“怎么?夫人不信?”
“夫君不是戏言?”
“升官发财怎是戏言?我出身寒门,走到今日也算是步履维艰,若是有个大道坦途扶摇直上如何不为?”
谢姮望着他坦诚的俊颜沉默了,她一直以为他不畏权贵、为官清正,原来他也有钻营的心思。
但她转念又一想,他父母皆亡,又无亲眷可依,孤身一人侍奉祖母,救助表妹,这些年来一定吃了许多苦,有这样的心思也是人之常情。
若是换了她,莫说位列九卿,便是活下来也是难事。
想到这里,内心涌起一阵心疼,她垂下了眼眸,轻声道:“夫君能如此坦诚面对自己的欲望,也是直率。”
萧业望着她略带黯然与忧思的娇容,心中有些发闷。
距离千秋节还有三日时,燕王府的贺礼送进了太常寺。
萧业为燕王准备的贺礼是玉雕鹤形香炉一樽,青玉黑斑卧凤砚滴一樽。
这日,睢茂奉皇帝之命前往太常寺查看千秋节贺礼,现场清点后要依惯例取走贺礼清单副本交由皇帝过目。
这是一趟轻松差事,又是出宫办事,手下的内侍们个个眼巴巴的望着。
可是,睢茂知道这趟出去,少不得有人会孝敬一二,期望探听些消息。
但他最知轻重,断不会给自己惹祸,因此那些聪明机灵的全都不带,只带了两个老实本分的小宫人。
出了崇德殿,三人一路在金碧辉煌的宫殿楼阁中穿行,朝着东掖门而去。
不期然的,前面巷道拐角处有人声传来,睢茂听到了四个字“章惠皇后”,猛然停住了脚,示意两名小宫人不要声张。
只听对话声陆续传来,一人道:“既是陛下赏赐,章惠皇后为何没有带入昭陵?”
一名内侍细嗓答道:“这大人就不必多问了,总之这确系章惠皇后生前之物,是从凤仪宫取来的。”
那被称大人的惊疑道:“听说凤仪宫还有人守着,会不会被人发现?”
“大人放心,凤仪宫里只有一个老嬷嬷,老眼昏花,便是少了十件八件也发现不了。
况且,这两柄小小的翡翠如意还是要回到宫里来的。
待燕王的贺礼送到,大人将这对如意混在其中。到时在千秋宴上,于众人面前亮相,陛下和百官只会觉得是燕王故意羞辱皇后,怨恨陛下,谁还会怀疑其他?”
那名大人道:“此计当真高明,下官这就去办!”
说罢,两人便各奔东西,一人出宫,一人往后宫去了。
睢茂心中大骇,此计十分歹毒!若此计能成,燕王就永无翻身之日了!
睢茂越想越怕,转身对那两名已吓成土色的宫人疾言厉色道:“今日我等什么也没听见,若想活命,都做聋子、哑巴!”
那两名宫人连忙点头如捣蒜。
当下,睢茂加快脚步,三人急冲冲出了宫,坐上了马车,朝着太常寺而去。
不多时,到了署衙,太常寺卿汪子祜在门外亲迎。
见到睢茂三人,恭敬地请入衙内用茶。睢茂虽然坐下,却没有心思饮茶,便言说着急回宫复命,询问各府贺礼是否都送到了?
汪子祜答:“截至目前,共收到京中及地方五品以上的官员上贡贺礼三百二十六份。燕王府和安昌王府的贺礼刚刚送到,两位少卿正在整理,待公公休息片刻,再一起清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