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刮了一场又一场,把东北小城的天都刮黄了。
天地之间,雾蒙蒙的一片,尘土飞扬,大街上走着的人,脸上都蒙着纱巾。
真盼望下一场春雨,焦渴的树木已经发芽,如果一场春雨淋下来,那树木小草会喝个够。
但工地上害怕下雨的。下雨就要停工。
九光带着他的四五十号人来到工地上,老舅叉着腰,一脸严肃地打量着这些人。
老舅对众人说:“从今天起,都得听我外甥九光的,九光现在就是我们的老板,以后,要给九光叫老板,谁不叫都不行!”
九光不满意老舅的话。来之前说好了,九光不让老舅说出他们俩的亲戚关系。这还是静安让九光这么做的。
静安说:“老舅去工地干活也行,不要让外人知道你们的关系,这样的话,大家有什么想法也能跟老舅说,不会背着他。下面有什么动静你也能知道。再说——”
静安说“再说”的时候,九光就注意听,前面的话,可以忽略不计。
静安说:“再说了,我担心老舅利用这个身份,到外面狐假虎威——”
九光说:“什么是狐假虎威?”
静安说:“就是狗仗人势!”
九光哈哈大笑。
可一到工地,老舅就把九光之前叮嘱的话都忘了。
众人倒是没说什么,随声附和着。
九光看看众人,五十来号人呢,他头一次手底下有这么多人干活,铺丫丫的,一个工棚都住满了人。
他整个人有点飘,也忽然觉得静安的有些话是对的。
这么多人要好好带着,干活别出事,年底拿到钱,他九光就算赢了。
九光对众人说:“大家都是兄弟,叫我九哥就行,三叔,你别叫我九哥,你就叫我小九,我还叫你三叔!”
三叔笑笑,对众人说:“大家记住九哥的话,好好干活,老娘等着咱们往家拿钱呢!”
众人回了工棚,有人就喊起来:“有耗子!”
还有人说:“床铺不平乎——”
九光走到老舅跟前问道:“老舅,不是说好了吗,不让别人知道咱俩的关系吗?”
老舅脖子一梗:“别人不知道咱俩的关系,那人家能听我的话吗?”
工棚里,有人喊:“床榻了——”
九光心里一惊,还没干活就出事了?
九光要往工棚跑,老舅伸手拦住他:“这点小事不用你管,我去。你去干大事去。”
九光看到老舅嗖嗖地跑进工棚,还真得有这么个人跑前跑后。
这个工棚是简易的,临时的。大家提前上工就是要盖工棚,民工好住进去。
九光去找陈工,材料没备齐呢。
九光往外走的时候,工地大门口走进来一个人,看走路的姿势,有点熟悉。
风太大了,看不清来人的长相。
等走到近处九光才看清,这是邻居大彪,也是去年在一起拉砖的伙伴。
大彪是葛涛的外甥女婿。
九光照着大彪的胸口打了一拳,把大彪打得一栽愣。
九光亲热地说:“大彪,你咋来了呢?有事啊?”
大彪说:“我没活儿了,想到你这里讨口饭吃。”
大彪以前跟九光一起学过瓦匠,手艺不错,就是干活慢,他人还有点懒。
去年拉砖,就是因为大彪干活拖拖拉拉,成天泡病号,九光最后甩了大彪,自己开车拉砖。
大彪说:“现在你当老板了,还能不能认识我这个兄弟了?”
九光伸出一只胳膊,搂住大彪的脖子,说:“你说啥话呢,咱俩啥时候都是好兄弟,不过,干瓦工有点吃苦啊,我怕你身体不行——”
大彪知道九光说的是什么意思,他笑着说:“我哪儿不行?在家趴窝半年,再拿不回去钱,老婆就要跟我离婚了。”
九光说:“那咱俩还在一起干!”
晚上,天黑了,九光一进家门,就闻到一股鱼香。
九光抽了抽鼻子,是冬天他买的冻鱼的香味。
冬儿已经从屋里走出来,快步地扑到九光的怀里:“爸爸,爸爸,吃饭——”
冬儿会说话之后,确实如医生所说,会说的话越来越多了。
厨房里,静安在往盘子里盛鱼。她歪头看向走廊里的九光:“回来了——”
九光换上拖鞋,弯腰抱起冬儿,来到厨房。
他看着盘子里的青鱼:“咋还有鱼呢,这鱼还能冻上吗?”
静安说:“你正月时候没卖掉的鱼,不是放到李宏伟家的冷库了吗?知道你爱吃,今天我取回来一些,酱炖的。”
九光在工地累了一天,回到家里,盘腿坐在炕头,端着酒盅,吃着喜欢的美食,女儿在身边跑来跑去,媳妇坐在对面,他有一种久违的幸福感。
冬儿忽然扑在九光的后背上,九光手里杯中酒碰洒了,他也不生气,回头对冬儿说:“别跑了,把炕跑塌了——”
冬儿咯咯地笑着,跑到静安身边,扑到静安的后背上,一会儿,她再往九光那里跑——
冬儿的笑声,像山涧哗哗流淌的溪流,听在耳朵里,那么受用。
一家人围坐在桌前,一边吃饭,一边唠嗑。
静安说:“魏大娘病了,不能看冬儿。”
九光说:“什么病?”
静安说:“胃疼,总是扎不约的难受。”
九光说:“她住院了?”
静安说:“她儿子回来把她接走,花儿也接走了。”
九光说:“魏大娘说没说啥时候回来?”
静安说:“她说回来就往小铺打电话,或者给你打传呼,我把你的传呼号告诉她了。”
九光说:“那再找一个人看着冬儿?”
静安说:“我打算把她送到幼儿园,咱家附近就开了一个幼儿园——”
九光看了一眼冬儿,把剔掉鱼刺的鱼肉,一点点地在碗里扒拉,担心有毛毛刺,确定没有鱼刺了,就夹到冬儿的碗里。
冬儿仰头,看着九光说:“谢谢——爸爸——”
九光说:“别整那虚头巴脑的。”
静安说:“孩子这是礼貌,从小要教育冬儿懂礼貌。”
九光说:“冬儿太小,送幼儿园能行吗?”
静安说:“试试吧。”
第二天周日,静安送冬儿去幼儿园。
路上,静安一个劲地说幼儿园的好处:“幼儿园有很多小朋友跟你一起玩,可好了。”
冬儿坐在静安的后车座上问:“有妈妈吗?”
静安说:“妈妈去上班挣钱,给冬儿买好吃的。”
冬儿说:“不要。”
静安说:“你不要什么?”
冬儿说:“不要好吃的。”
冬儿哽咽了,静安回头,看到女儿一脸的泪水。
真不想把女儿送到幼儿园,可工作和孩子只能选一样。
静安狠心地把冬儿送到幼儿园。
她昨晚已经带着冬儿来一趟了,打算试三天,三天后如果行,就交学费。不行就换一家。
老师笑容满面地抱着冬儿进去了,冬儿看到妈妈没有跟进来,大声地哭了。
静安骑着自行车,推着走了两步,听到女儿的哭声,她心里难受,想去把冬儿抱回来。
身后一个家长也来送孩子,笑着对静安说:“过两天就好了,到时候你不让她来都不行。这里小朋友多,能玩起来。”
静安放心了一些,终于咬咬牙骑车上了马路。
听不见孩子的哭,她就当孩子没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