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洒在县工商局门前,陈砚提着黑色皮箱缓步走进大门。
他的身后,苏昭紧随其后,目光沉稳,手中拿着一份听证会申请书。
门卫见是他,有些惊讶:“陈老板?今天这么早?”
“有要事。”陈砚淡淡一笑,“请转告王局长,我带来了关于陈晓的证据。”
话音未落,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楼上传来——是王局长亲自下来了。
“陈老板!”王局长脸上带着几分笑意,“听说你要召开听证会?这个提议很好,我们正需要一个公开、公正的调查程序。”
陈砚点头:“我不是为了打击谁,而是想还清白于天下。更重要的是,让老百姓对市场秩序恢复信心。”
“说得好!”王局长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这份材料,我会亲自呈报给县里。你的提议,值得重视。”
几分钟后,陈砚和苏昭坐在会议室中,听着听证会的通知。
窗外的天色已经大亮,街边的小摊贩陆续开张,新的一天开始了。
而属于陈砚的新时代,也悄然拉开帷幕。
几天后的县政会议上,县领导点名表扬了陈砚的义举:“在当前市场经济初步探索阶段,陈砚同志以实际行动维护公平正义,展现了新时代企业家应有的担当与风范。”
掌声响起,陈砚神色平静,心中却早已盘算下一步布局。
当天下午,他便找到县食品卫生局的负责人,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计划——“冷链产品溯源系统”。
“目前我们的冻兔肉、冷冻水果等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存在损耗大、品质不稳定的问题。如果我们能为每一件商品建立可追溯的信息档案,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生产、质检、运输全流程信息,不仅可以提升品牌公信力,还能打开更大的市场空间。”
负责人听得眼睛一亮:“你是说……用条形码技术做溯源?这在国内还不多见啊。”
“正因为不多见,才更有价值。”陈砚微笑,“我可以提供技术支持,你们负责监管与推广。”
会议结束后,两人握手告别。
这项新系统将在下个月起在全县试点运行,首批将覆盖五个乡镇的农副产品加工厂。
消息传出,不少同行开始重新审视陈砚的布局能力——他已经不满足于单一产品的销售,而是着手打造一套完整的产业链闭环。
而在陈砚的办公室内,一张新的图纸正在桌上缓缓展开。
“兔毛加工只是第一步。”陈砚指着图纸说道,“我们要做的,是兔皮深加工。”
苏昭轻轻点头:“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兔皮可以做成冬季服装、手套、围巾,甚至出口到国外市场。只要打通外贸渠道,利润至少翻三倍。”
“没错。”陈砚嘴角露出微笑,“而且我们要建造自己的加工厂。”
“但建厂不是小事。”苏昭提醒道,“资金、土地、审批流程都需要时间。”
“我已经安排好了。”陈砚翻开笔记本,“老孙那边已经在找合适的地块,预计下周就能动工。至于资金……”
他停顿了一下,嘴角扬起一抹自信的笑容:“就靠冷链溯源系统的试点补贴和兔毛销售回款。”
这一刻,仿佛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夜深人静时,陈砚独自坐在书房,手中握着一张泛黄的照片——妹妹小雨小时候的模样。
苏昭推门进来,轻声道:“你又在想她了?”
陈砚点点头,语气低沉:“她一定还在某个地方生活着。我想去福建看看。”
苏昭没有说话,只是默默走到他身边,将头靠在他肩上。
良久,她轻声开口:“我父亲的朋友在福建省经贸厅工作,或许能帮上忙。”
“好。”陈砚眼神坚定,“我不能再留下遗憾。”
就在这时,电话铃突然响起。
陈砚拿起听筒,只听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陈哥,我在福建这边查到了一些线索……有个叫‘小雨’的女孩,1975年被拐卖到角美镇,现在在当地一所小学就读”
陈砚猛地站起身,手微微发抖。
“你说……她还在?”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低声答道:“她在。”
挂断电话,陈砚久久未能言语。
苏昭看着他,轻声问:“什么时候出发?”
陈砚望向窗外的夜空,仿佛透过层层迷雾,看到了那个曾经笑得天真烂漫的小女孩。
“很快。”他说,“很快我就要去接她回家。”
夜色如墨,月光洒在屋顶的瓦片上,映出一片银白。
陈砚与苏昭并肩而立,远处的街道早已沉寂,只有风吹动屋檐下的风铃轻轻作响。
“等接回妹妹,咱们就去北京看看。”陈砚的声音低沉却坚定,“那里很快也要开放个体经济了。”
苏昭微微一笑,靠在他肩头,轻声道:“你总能看到别人看不见的机会。你打算什么时候去福建。”
陈砚没有立刻回答,只是望着天边那颗最亮的星。
过了几分钟后,陈砚才缓缓回了一句,“现在还不是时候,如果我现在出去,肯定有人趁着我不在,将我们已经做好的一切破坏掉。”
与此同时,一场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陈晓自从听证会失败后,便一直躲在幕后,暗中积蓄力量。
他不甘心就此被打入底层,更不愿看到陈砚一步步崛起为市场的领军人物。
这日,陈晓突然找到一名记者,提出要做一篇关于“陈砚集团是否涉嫌囤积居奇”的深度报道。
陈晓拿出一大笔钱,试图引导对方写出对他有利的文章。
然而,这名记者小王并非泛泛之辈。
他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所谓的“囤货证据”全是捏造,甚至连进货单都对不上日期。
更让他警觉的是,有人匿名提供了大量反向证据,证明陈晓才是背后操纵舆论的黑手。
小王犹豫再三,最终决定将这些资料交给了陈砚。
“我知道你们是竞争对手。”小王将文件递过去时说,“但我相信事实比谎言更有力量。”
陈砚接过材料,目光深沉地看了他一眼:“谢谢你,也谢谢你选择了真相。”
几天后,在陈砚和记者小王的努力下,一篇题为《市场乱象背后的推手》的报道在省内各大媒体刊发,直接点名陈晓利用虚假手段扰乱市场秩序,引发舆论哗然。
工商局随即介入调查,查封了陈晓名下三家门店。
这一战,陈砚不费一兵一卒,便彻底断了对方翻盘的可能。
夜幕降临,陈砚的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
桌上摊着一张全国地图,一条从西南到东南的路线清晰可见。
苏昭坐在桌边,手中拿着一份刚刚整理好的外贸订单明细。
“兔皮加工厂的图纸我已经审核过。”她抬头看向陈砚,“如果顺利的话,两个月内就能投入生产。”
陈砚点了点头,眼神却仍停留在地图上的某个点上——福建角美。
“你放心,我会把事情处理得妥妥当当。”苏昭轻声说,“家里有我在,你专心去找小雨吧。”
陈砚叹了口气,握住她的手:“小昭,你知道吗?我也想奋不顾身直接冲去福建将小雨接回来,但是我知道不可以。现在大局未定,如果我离开,那群跟着我们谋生活的人也将没有活计。”
苏昭没有说话,只是紧紧回握住他的手。
夜风吹进窗内,带着一丝凉意,也带来了远方的希望。
次日清晨,一封来自省经贸厅的密件悄然送到了县经贸局赵书记的案头。
赵书记翻开信封,目光落在“陈砚”二字上,眉头微微一挑。
“这个人……有点意思。”
他合上信,望向窗外晨曦初露的天空,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等我听听县里的汇报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