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老皇帝朱高炽回到紫禁城锦绣阁后,像被抽走最后一丝精气神,整个人骤然颓唐下去。

他整日半阖着眼,连窗外熟悉的宫墙柳色都懒得看一眼,往日里偶尔还会抱怨几句暑气,如今却连开口的力气都吝啬给予。

茶饭不思成了常态。御膳房每日精心准备的药膳,从参茸炖鸡到燕窝粥,换着花样送到殿内,却大多原封不动地摆到凉透。

宫女小心翼翼地捧着玉碗劝食,他也只是摆摆手,眼神空洞地望着帐顶的缠枝莲纹,仿佛那上面藏着什么解不开的迷局。夜里更是辗转难眠,常常刚合上眼没多久,就被噩梦惊醒——梦里一会儿是儿子越王朱瞻墉浑身是血地向他磕头,一会儿是年幼的孙辈哭喊着“爷爷救我”,惊出一身冷汗后,便再无睡意,只能睁着眼睛等到天亮,眼角的皱纹在烛火下愈发深刻。

太子朱瞻基每日都会准时派人来锦绣阁问安,送来的汤药是太医院特制的滋补方剂,补品更是堆满了偏殿的案几,从长白山的野山参到南海的珍珠粉,无一不是珍品。

可他自始至终没有主动求见,只是让太监传话说“殿下忙于处理越王府余党,待诸事妥当便来探望陛下”。

父子俩心照不宣地保持着距离,像是隔着一道无形的墙——朱高炽不愿见,是气他手段狠绝;朱瞻基不主动来,是知父亲心结难解,也不愿在权力交接的关键节点再生事端。此时的朱瞻基,早已暗中安排好京城的全部事务:三大营兵权牢牢握在手中,五城兵马司由亲信统领,内阁大臣也都心照不宣地站在他这边,确保权力能平稳过渡,没有丝毫意外。

日子在沉闷中一天天过去,转眼到了洪熙十五年七月初七。

这日既是民间鹊桥相会的七夕佳节,也是赵贵妃的三十四岁生辰。朱高炽一大早便强撑着病体,让宫人在锦绣阁内摆上满满的鲜花——有从江南快马运来的茉莉、月季,还有宫苑里培育的罕见芍药,馥郁的花香驱散了殿内连日的药味;案几上摆着精致的寿桃糕点,粉白的桃尖上点着胭脂红,旁边还放着一坛陈年的桂花酒;御厨更是备了满满一桌佳肴,既有贵妃爱吃的江南糖醋鱼,也有老皇帝平日里偏爱的烤鸭,每一道菜都精致得如同艺术品。

朱高炽靠在软枕上,看着殿内热闹的布置,眼神里却藏着一丝落寞。他太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了,直觉像一根细针,时时提醒着他——这个十五年来,从一名普通的朝鲜宫女,凭借聪慧与温顺一步步走到贵妃之位的女子,这恐怕是自己能陪她过的最后一个生日。

这些年她从不参与朝政,只在他疲惫时递上一杯热茶,在他烦闷时说几句宽慰的话,这份温情,是他在冰冷宫廷里难得的慰藉。

待赵贵妃身着一件石榴红宫装走进殿内,朱高炽示意宫人退下,亲自从锦盒里取出一支赤金嵌红宝石的紫凤钗。

钗身的凤凰展翅欲飞,红宝石在烛火下泛着温润的光泽,是他前些日子特意让内务府打造的。他颤抖着伸出手,小心翼翼地为贵妃戴上,指尖触到她乌黑的发丝时,动作轻柔得像是怕碰碎了珍宝。沉默了很久,他才轻声开口,声音微弱得几乎要被烛火的噼啪声盖过:“明年……怕是陪不了你过生日了……”

赵贵妃的眼眶瞬间通红,晶莹的泪水在里面打转,却强忍着没掉下来。她伸手握住朱高炽冰凉的手,脸上挤出一抹笑容,声音带着几分哽咽:“陛下说什么胡话呢,臣妾还等着明年再去天津卫看海呢。”

她知道老皇帝的身体已经到了极限,却不愿戳破这份最后的希望,只能用谎言编织出一个温暖的假象。

两人相对无言,只是静静坐着。窗外的夜空格外清澈,牵牛星与织女星隔着银河遥遥相望,像是在诉说着千年的相思。殿内的烛火跳动着,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映在墙上,像是一幅定格的画。没有欢声笑语,没有生辰祝福,只有彼此掌心传来的温度,和空气中淡淡的忧伤,无声地流淌着。

无巧不成书,老皇帝的预感竟异常准确。七月初九清晨起,朱高炽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开始频繁陷入昏迷。

大多数时候,他都处在半睡半醒的迷离状态中,嘴里断断续续地说着胡话,即使是难得的片刻清醒,他也已经连说话都困难,只能靠着眼神与赵贵妃交流——看到她流泪,他会用眼神示意她别哭;感受到她的手,他会微微用力回握。可这份清醒往往持续不了多久,他的手便会颓然放下,再次陷入昏迷,呼吸微弱得如同风中残烛。

头发早已斑白的御医周正,守在锦绣阁内寸步不离,每日三次诊脉,用尽了毕生所学的医术,却只能眼睁睁看着皇帝的脉象越来越微弱。七月十一这天,他为朱高炽诊完脉后,对着赶来询问的太子朱瞻基,缓缓摇了摇头,给出了一个让人心寒的结论:“殿下,陛下……已是危在旦夕,臣……无能为力。”

这句话像是一块巨石,重重砸在朱瞻基的心上,也为这段岁月埋下最后的句号。

七月十一的傍晚,紫禁城锦绣阁内,余晖透过雕花窗棂,在金砖地面洒下一片金黄。

朱高炽原本昏迷不醒,面色苍白如纸,可突然之间,他眼皮轻颤,缓缓睁开双眼,眸中竟有了几分清醒的神采,好似回光返照一般。

他气息微弱,却强撑着用枯瘦如柴的手,哆哆嗦嗦地指向一旁的太监,声音沙哑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速去,召太子朱瞻基、皇后张妍、襄王朱瞻墡、赵贵妃还有岐王朱瞻崅来见朕。”

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淮又多了个心眼,再让手下也把首辅杨士奇、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徐樽、兵部侍郎于谦等大臣找来。

太监们不敢耽搁,匆忙领命而去,脚步声在寂静的宫道上回响,打破了长久的沉闷。

不多时,众人陆续赶来

朱高炽目光缓缓扫过众人,眼神里有眷恋、有不舍,也有对江山社稷的担忧。他微微动了动嘴唇,艰难地开口:“杨士奇,你来执笔,朕要口述……”

杨士奇赶忙起身,接过太监递来的笔墨纸砚,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准备记录。

“朕将皇位传于太子朱瞻基。”朱高炽顿了顿,喘了几口气,接着说道,“瞻基,你日后定要善待弟弟妹妹,切不可再做出如今日越王之事,手足相残乃大忌,朕不愿看到我大明皇室同室操戈。”

朱瞻基伏地叩首,额头触地,声音坚定而洪亮:“儿臣谨遵父皇教诲,绝不手足相残,护佑皇室宗亲,保我大明江山社稷安稳。”

朱高炽微微颔首,算是回应。

他又看向襄王朱瞻墡和岐王朱瞻崅,眼神里满是慈爱与不舍:“瞻墡、瞻崅,朕驾崩后你们守孝七天便即刻前往封地,若没有诏书则不得回京。去了封地,要好好治理,为百姓谋福祉,切不可荒废政事。”

说完,他的目光转向了锦绣阁内的陈设,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待朕驾崩,拆毁这锦绣阁。此阁虽承载着朕与贵妃的诸多回忆,但说到底,也是朕纵欲之所,留之无用,徒增后人诟病。”

最后,朱高炽神色凝重,声音虽弱却掷地有声:“自朕始,大明废除活人殉葬制度。妃嫔有子者,随子居住;无子者,赐直隶田产养老。朕不愿再看到无辜性命为朕陪葬,让这残忍之事在我大明绝迹。”

言罢,他又看向朱瞻基,眼中满是殷切:“瞻基,一定要善待赵贵妃与岐王,他们没有过错,切不可为难他们。”

朱瞻基再次跪地磕头郑重道:“儿臣遵旨,定当善待他们,绝不负父皇所托。”

张皇后再也抑制不住悲痛,紧紧握住朱高炽的手,泪水夺眶而出,顺着脸颊滑落。

赵贵妃抱着岐王,泣不成声,身子抖如筛糠,岐王虽年幼,却也感受到了这份沉重与悲伤,小脸满是泪痕,紧紧依偎在母亲怀里。

殿内一片寂静,唯有赵贵妃的哭声和烛火的噼啪声,朱高炽看着眼前的众人,缓缓闭上双眼,仿佛用尽了最后的力气。余晖渐渐消失,殿内光线愈发昏暗。

洪熙十五年七月十二的凌晨,紫禁城还浸在浓墨般的夜色里,唯有锦绣阁的烛火彻夜未熄,映着殿内压抑的寂静。

朱高炽静静地躺在铺着明黄龙纹锦被的龙床上,胸膛的起伏越来越微弱,每一次呼吸都轻得像羽毛拂过,仿佛下一秒就要断绝。

赵贵妃趴在床边,脸颊贴着冰冷的床沿,连日的悲伤与不眠早已耗尽了她的力气,眼神有些迷离恍惚,泪水却还在无声地顺着眼角滑落,打湿了床榻边的锦缎。

忽然,她感觉到头顶传来一丝微弱的触碰——朱高炽用自己最后一丝力气,缓缓抬起枯瘦的手,轻轻抚摸着她的秀发。那触感很轻,却带着熟悉的温度,赵贵妃猛地回神,抬头看向他,只见老皇帝的眼神正望向窗外,天边已泛起一抹淡淡的鱼肚白,晨曦的微光正透过窗纱,一点点照亮殿内的角落。他的目光有些涣散,却又带着几分悠远,仿佛透过这清晨的薄雾,看到了年轻时在东宫读书的时光,看到了随父皇征战的岁月,看到了那些还没有被权谋与病痛缠绕的、鲜活的日子。

辰时二刻,当第一缕阳光终于越过宫墙,照在龙床的帐幔上时,朱高炽放在赵贵妃发间的手突然无力地垂落,“咚”的一声轻响,落在锦被上。

皇帝的眼睛也缓缓闭上,睫毛在眼下投出一片浅影,嘴角却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平静与坦然——或许是交代完遗诏,放下了所有牵挂;或许是终于能摆脱病痛的折磨,去往了没有纷争的地方。

守在一旁的太医周正与荀安立刻上前,周正颤抖着伸出手指,搭在朱高炽的腕脉上,片刻后,他猛地缩回手,又俯身去探鼻息,最后还仔细查看了瞳孔。两人交换了一个沉重的眼神,随后周正站起身,对着殿内众人,面色严肃地躬身禀报:“陛下……龙驭归天。”

短短六个字,像一块巨石砸在所有人心上,彻底击碎了殿内最后的平静。

朱高炽临终前最信任的宦官李平,强忍着泪水,清了清早已沙哑的嗓子,走到殿中,面向宫外,用尽全力高声唱喏:“洪熙皇帝宾天——”声音穿透殿宇,在寂静的宫道上回荡,一遍又一遍,像是在宣告一个时代的落幕。

殿内的宫女、太监们闻声,立刻齐刷刷地跪在地上,伏在冰冷的金砖上开始痛哭。

哭声瞬间响彻锦绣阁,顺着宫墙蔓延开。消息像长了翅膀,从锦绣阁传到东宫,从东宫传到各宫各院,再传到紫禁城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值守的侍卫、洒扫的宫女,还是各司署的官员,听到“皇帝宾天”的消息时,都愣住了,随即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神色凝重地朝着锦绣阁的方向躬身行礼,整个紫禁城都被一层悲伤的氛围笼罩。

此时的朱瞻基,刚在武英殿与杨士奇、于谦等几位大臣讨论完边军粮草调配的事务。案几上还摊着边关的奏报,墨迹未干,殿内的茶香还未散去。

传信的太监跌跌撞撞跑进殿内,结结巴巴禀报“陛下宾天”,朱瞻基手中毛笔“啪”一声掉在奏报上,墨汁晕开一大片。他愣了片刻,随即猛地站起身,快步走到殿外,对随行的侍卫吩咐:“取素服来!”

不多时,朱瞻基身着一身素白孝服,带着杨士奇、于谦等人急匆匆地步入锦绣阁。他没有急着上前,而是在父亲的床榻前站了许久,目光落在朱高炽平静的面容上,眼神复杂——有失去父亲的悲伤,有接过江山的沉重,也有对未来的坚定。

殿内的哭声还在继续,赵贵妃抱着岐王,早已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张皇后站在一旁,用手帕掩着嘴,泪水无声地滑落。

良久,朱瞻基深吸一口气,缓缓转过身,对身旁的杨士奇沉声道:“按遗旨办。”

没有多余的话语,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杨士奇闻言,立刻郑重地跪地叩首,高声应道:“臣遵旨!”

随后他迅速起身,整理好被泪水打湿的袍服,不再耽搁,头也不回地匆匆离去——他要立刻召集内阁大臣,筹备皇帝的丧仪,拟定新君登基的流程,确保权力交接万无一失。

阳光透过窗棂,将殿内的尘埃照得清晰可见,那些微小的颗粒在光束中缓缓浮动。

无声的寂寞中,一个时代就此匆匆走过。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无敌小兵三国行这个书生不能惹名门医女三国:我吕布一口真气可灭万军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极限保卫捡到一只始皇帝帝国雄心穷不拉几的李二大唐双穿:小兕子是我的!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晚唐余晖史上最强庶子在下首席谋士,只是有点缺德大乾憨婿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砍不平三国江东霸主扛着AK闯大明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殿下,天凉加件衣服吧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宋晋府录天下兴亡红楼之万人之上大明:舞弄乾坤三国:东归志!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帝王战场:我朱厚照,就喜欢横推锦衣状元朱浩三国我为尊刘大耳的春天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红楼:从今以后,我就是贾琏枌榆草木长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天命玄鸟,华夏始焉惜芳时帝王霸宠:爱妃哪里逃!仙人只想躺着震惊,我居然穿越成了大唐小地主我是科技之王包青天之奇案新妖孽兵王盛宠娇妃我是一个原始人穿越医女嫁贤夫干宋明末之从千户到辽东王
方浪书院搜藏榜: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万历四十八年疯鼠篮坛传奇崛起人在大隋,开局曝光穿越者身份皇帝直播间刺明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南明日不落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瀚海唐儿归吕布有扇穿越门劫貂蝉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篡儒大明:我朱雄英来了盛宠医妃刷视频给老祖宗们看新时代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恶明三造大汉,蜀之汗马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毕业后,忽悠大家去当雇佣兵凡尘如梦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三国群雄乱舞大明:我的母亲把朱标揍惨了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大宋河山三国:开局黄巾渠帅,阵斩关羽从靖康开始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藏武魂穿林冲,我化身杀神杀穿水浒汉鼎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光荣使命1937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德意志涅盘穿越之权御天下三国之汉室再兴弃妃种田:病娇王爷倾城宠替嫁之农门福妻特种兵之开局震惊唐心怡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三国之开局偷袭孙策我真没想当阁老双穿门:被迫给女帝打工的那些年质子为王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我靠九阳神功横推武当大楚最惨驸马,开局遭背叛明末:坐拥十万死士,你让我低调时空基石我竟然穿越到了sprunki不是哥们,你收集古人啊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逃荒是不可能的大明太监秘史大明:开局要被诛满门?我人麻了穿越古代,我竟然成了武圣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水浒:爆杀宋江,再造梁山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三国:开局结拜关羽,专刀天选者祖宗们,时代变了穿越大唐,全靠小公主!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如果是庞统指挥蜀汉北伐金沟枭雄:从伙计到东三省巡阅使我的99位大佬夫人不当官了,逃荒保命要紧!开局乱世成流民,我携妹打天下三国争霸之再造大汉靖康逆旅:系统携我定乾坤三国群美传红楼:燕王开局,截胡和亲探春原始霸主:天启之力伴我行大明:老娘,别拦着!妹子快救咱魂穿李承乾,李世民被整麻了全族扶我青云志,我赠族人朱紫袍穿越之侯府千金外传世态炎凉,天生我才撞南墙魅力太高也是错?曹操都成迷弟了我的AI我来养大唐:投资武则天我成了万古一帝梦回贞观,我成王珪次子流放路上,从征服女帝开始称霸双经问渡风起赣南石器星辰我在一万年前重启文明闲话清史当兵就发十八个老婆,不要就坐牢挽天倾之南明复兴穿越我有招兵系统封御三国:潜龙问鼎暗尘明月楼重生从三皇五帝开始穿回渭北做刀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