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小染看到了几张仅在极度机密的技术简报或全球权力图谱边缘出现过的面孔:一位是主导了某次近乎改变能源格局的核聚变实验的华裔女科学家;一位是掌控着全球近三分之一暗光纤网络的低调教父;还有一位,似乎是某个传承了数百年的欧洲隐秘家族的当代话事人……没有寒暄,没有交换名片,每个人似乎都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或是通过数据终端浏览着不知名的信息。
墨小染和齐司衡选择了靠边缘的位置坐下,安静地观察。
他们能感觉到,有几道目光在他们身上短暂停留,带着评估,但并无恶意,更像是一种对新成员的例行审视。
这时,一位坐在中心位置、头发银白、面容慈祥却眼神如同宇宙般深邃的老者缓缓开口,他的声音不高,却奇异地传遍了整个大厅,仿佛直接在每个人脑海中响起:
“欢迎各位,‘观星者’们。又一年,我们在此,仰望星空,审视自身,窥探那渺茫却值得追寻的未来轨迹。”他没有多余的客套,直接切入主题,“本次议题——‘临界点:当地球文明遭遇外部变量’。”
外部变量?
墨小染心中一动,这个表述极其微妙,既可能指代地外文明,也可能指代某种即将颠覆现有世界格局的、来自地球内部的巨大变革。
议题抛出后,大厅内陷入了更深的寂静。
没有人急于发言,都在消化着这个宏大的命题。
良久,那位核聚变女科学家率先开口,她从能源角度阐述,认为当人类掌握近乎无限的清洁能源时,文明将迎来第一个内部驱动的“临界点”,社会结构、地缘政治都将重塑。
那位暗光纤教父则从信息维度提出,当全球数据真正实现无障碍甚至无意识流动时,国家边界概念将受到根本性挑战,新的组织形态将诞生。
那位古老家族的话事人,则从历史长河的角度,平静地叙述了数次文明兴衰中,“外部变量”有时是气候,有时是技术,有时是思想所起到的催化作用,语气中带着看透轮回的沧桑。
他们的发言,视角各异,却都站在了人类文明的尺度上进行思考,言语间透露出的信息量与前瞻性,令墨小染和齐司衡都感到心神震撼。
这完全超越了普通商业论坛或学术会议的层面。
轮到新成员发言时,众人的目光若有若无地投向墨小染和齐司衡。
这是一种无形的压力测试。
齐司衡沉吟片刻,冷静开口,他从当前全球AI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性与潜在风险切入,提出“临界点”可能并非一个全球同步事件,而是由某个率先突破强人工智能或拥有技术霸权的实体所触发,并可能引发链式反应,导致文明内部首先出现难以弥合的分裂。
他的分析冷静而锐利,直指技术霸权可能带来的文明断层风险。
墨小染在他之后,缓缓起身。
她没有直接谈论技术,而是将目光投向穹顶之外浩瀚的星空,声音清越而平静:
“各位前辈的思考,让我受益匪浅。我在想,无论‘外部变量’是来自星空,还是源于我们自身技术的爆炸,衡量我们能否平稳渡过‘临界点’的,或许不仅仅是能源、信息或技术本身。”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更在于我们文明的内核——是否拥有足够包容的伦理框架来驾驭强大的力量?是否保有对未知的敬畏与探索的勇气?是否记得我们作为人类共同体,那份超越个体、种族、国家的连接与责任感?”
她将话题引向了文明的精神内核与伦理准备度。
“比如,如果我们真的接触到了地外智慧,我们是带着殖民与掠夺的惯性思维而去,还是怀着交流与学习的谦卑之心?如果我们内部率先掌握了颠覆性技术,是用于构建壁垒、巩固特权,还是用于提升整体、普惠众生?”她的话语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荡起层层思绪。
“我认为,‘临界点’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它逼迫我们回答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我们人类,究竟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文明?”
她的发言,带着一种超越技术、超越利益的哲学思辨与人文关怀,在这群习惯了从硬实力角度思考问题的大佬中间,注入了一股沉静而深远的力量。
大厅内一片寂静。
许多原本闭目养神或专注于数据终端的人,都睁开了眼睛,认真地看向墨小染。
那位代号“观星者”的老者,眼中首次露出了明显的、带着赞许的亮光。
聚会持续了整整一夜。
没有浮华的宴会,没有虚伪的应酬,只有最纯粹、最顶层的思想碰撞。
当晨曦微露,穹顶缓缓闭合时,聚会也接近尾声。
没有明确的结论,但每个人都似乎有所收获,眼神比来时更加深邃。
离开前,那位核聚变女科学家主动走到墨小染面前,递给她一个没有任何标识的金属U盘:“年轻人,你的思考很有趣。这里面是一些关于非碳基能源转换的初步设想,或许对你们‘启明’的未来方向有启发。”
那位暗光纤教父也对齐司衡微微颔首:“警惕技术霸权,说得很好。保持联系。”
甚至连那位古老家族的话事人,也对他们投来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目光。
引导者07送他们离开时,语气依旧平静:“‘穹顶会’没有固定的成员义务,但希望各位能将此次聚会的思考,融入各自的道路中。我们,未来再见。”
回程的飞机上,墨小染和齐司衡久久无言。这次“穹顶会”的经历,像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更高维度世界的大门。
那里没有世俗的炫耀与攀比,只有对文明命运的终极关怀与责任。
“感觉如何?”齐司衡握住墨小染的手,发现她的指尖微凉。
“像进行了一次精神上的……星际穿越。”墨小染靠在他肩上,轻声道,“以前觉得财富、技术是力量,现在觉得,真正的力量,是思考的深度与格局的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