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法兴隔壁房间住着的汪华则显得平静许多。
他坐在灯下,慢条斯理地饮用着温热的醒酒汤,手中还把玩着一枚作为赏赐的、触手温润的羊脂玉佩。
他本就志不在天下,起兵更多是为了保境安民。
如今皖南百姓可免战火,自己也能得个安顺侯的爵位,在洛阳这天下中枢之地安度余生。
或许……还能亲眼见证一个真正太平盛世的到来?
这未必不是福气呐。
只是,从此便要在这陌生之地,过着仰人鼻息、谨小慎微的日子了……
他放下汤碗,轻轻摩挲着玉佩,眼中闪过一丝怅然,但很快便恢复了古井无波。
杜伏威和辅公祏的房间相邻。
两人并未各自安歇,而是聚在杜伏威的房内对坐。
桌上摆着的酒菜几乎未动。
杜伏威眉头紧锁,一双原本充满枭雄气概的眼睛此刻却布满了血丝,盯着跳动的灯苗,沉默不语。
辅公祏则相对冷静,低声道:“大哥,事已至此,多想无益。我看那隋帝,虽手段厉害,却也并非刻薄寡恩之主。今日宴上,对吾等也算礼遇有加。明日去了陛下赏赐的宅子,咱们……咱们就在此安生过日子吧。”
征战多年的辅公祏似乎已经接受了现实,放平了心态,本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和杜伏威闲聊起来。
杜伏威猛地灌了一口已经凉透的茶水,重重将茶杯顿在桌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吓了辅公祏一跳。
“安生过日子?”
杜伏威声音沙哑,带着一股难以宣泄的憋闷,“二弟,你说得轻巧!咱们兄弟提着脑袋打下偌大的地盘和基业,就这么……就这么没了!往后在这洛阳,就是人家砧板上的肉!那两百、三百的卫队?哼,顶个屁用!不过是看着好看罢了!”
他越说越激动,胸膛剧烈起伏:“老子宁愿战死沙场,也不想这么窝窝囊囊地……”
“大哥!慎言!”辅公祏急忙打断他,警惕地看了看门窗方向,压低声音急道,“隔墙有耳啊!如今你我性命,皆系于陛下一念之间!再说……再说在历阳时,若非大哥最终决断,只怕我等如今已是枯骨一具,连在这里抱怨的机会都没有了!”
杜伏威闻言,如同被戳破的皮球,瞬间泄了气,瘫坐在椅子上,喃喃道:“是啊……恐怕会如李子通那厮一样,落得个凄惨……唉!”
他再次想起了李子通在囚车中那凄惨狼狈的模样,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彻底浇灭了他最后一丝不甘的火焰。
左才相和王薄的房间则更加昏暗。
两人甚至没有点灯,就那么在黑暗中枯坐着。
左才相的房间中。
他那肥胖的身躯蜷缩在宽大的椅子里,仿佛这样能获得一丝安全感。
他脑海中不断回放着黄家岭被火炮轰击、大军溃败的场景,回放着隋军如同神兵天降般冲上山寨的画面……每一次回想,都让他肥肉一颤。
“降了……也好,降了也好……至少还活着……”他像是在安慰自己,声音细若蚊蚋,带着浓浓的庆幸与后怕。
王薄则更是沉默。
他几经起伏,从齐郡败逃,依附左才相,又随其仓皇南奔,最终一同成了隋廷的阶下囚……不,现在是“顺臣”了。
他早已没了当年的心气,只求能在这洛阳城中,隐姓埋名,苟全性命,再也不要卷入任何纷争。
这一夜,对于四方馆内的这些曾经的枭雄、霸主、豪帅而言,注定是漫长而难眠的。
荣耀、恐惧、不甘、庆幸、迷茫……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啃噬着他们的内心。
直到天色微明,窗外传来巡夜卫士换岗的脚步声和隐约的鸡鸣,他们才在极度的疲惫与思绪混乱中,勉强合眼,小憩了片刻。
…………
翌日清晨,天气依旧寒冷,但阳光难得地穿透了云层,洒落在洛阳城头,带来些许暖意。
四方馆内,沈法兴等人早早便被典客署派来的侍女轻柔唤醒。
洗漱完毕,换上了朝廷为他们准备的、符合其新身份的常服——料子皆是上好的蜀锦苏绣,做工精致,既显尊贵,又不逾制。
随后,他们被引至一处布置雅致的偏厅用早餐。
早餐并非宫廷御膳那般奢华,却极其精致用心:热腾腾的牛乳、熬得糯软的粟米粥、几样清爽的江南小菜、以及洛阳本地特色的胡饼和蒸糕。
典客署的官员侍立一旁,态度谦恭却不卑微,细节处无不体现出天朝上邦的气度与对“归顺功臣”的关照。
“诸位侯爷、将军,请慢用。稍后,下官会陪同诸位前往陛下钦赐的宅邸。”典客署的一位主事微笑着说道。
沈法兴等人道了谢,各自默默用餐。
食物很美味,环境很舒适,服务很周到,但他们心中那份初来乍到的忐忑,却并未因此而减少半分。
尤其是杜伏威,吃着这精致的早餐,却莫名想起了在历阳军营中与士卒们同锅搅马勺、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日子,心中更是一阵莫名的酸涩与失落。
用过早餐,稍事休息,礼部派来的官员与典客署主事便前来引领。
一行人出了四方馆,只见馆外早已停候着一排马车。
这些马车并非军中或官署常用的那种朴实无华的款式,而是明显经过精心设计和装饰。
车身宽敞,以名贵的楠木为架,覆盖着深色的绸缎车帷,边角镶有精致的铜饰,拉车的马匹也个个神骏非凡,鞍辔鲜明。
“诸位,请上车。此乃陛下特意吩咐,为诸位备下的代步之物,虽不及御辇,然行驶起来颇为平稳舒适。”礼部官员笑着解释道。
沈法兴、杜伏威等人互相谦让了一番,便各自登上了分配给自己的马车。
几人进入马车内,才发现里面别有洞天。
只见车厢内的地面上铺着厚厚的绒毯,旁边设有固定的暖炉,座位上垫着柔软的狐皮褥子,车窗上镶嵌着透明度极好的玻璃,车内甚至还设有一个小几,上面固定着茶壶和茶杯,茶壶口冒着热气,显然已经沏好了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