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天夬九四、九五、上六爻辞
九四:臀无肤,其行次且,牵羊悔 亡,闻言不信。
阳居阴位,乃示刚决不足之人所犯之过, 阳刚正理已明极时,如己之果决不足,必招居 不安,行进又难之状,若能法羊群之群行特性, 可无悔,但刚决不足之人,令其以柔进,必不 能也,故即令告之,本性如此,必不能信用。 自古以来,知过能改,知善能用,克己之欲能如是之人,必刚明者方可做到。
象曰:其行次且,位不当也;闻言
不 信 , 聪 不 明 也 。
此行为受阻,受难,乃居位之人不适其职 位。正理之言不信,因其聪听不明也。
九五:苋陆夬夬,中行无咎。
君为决定之主,居夬之时,必立决,以去 小人之道,秉持中正之道,必无灾。
象曰:中行无咎,中未光也。
人能中心至诚,必决之无过也,但人心皆 有私欲,一旦涉及私欲,必不能光大中道。
上六:无号,终有凶。
此阴将尽之时,君子道显,小人道必消之 际,惟比附于君子之道方吉,否则即令不号 咷畏惧,亦终获凶。
象曰:无号之凶,终不可长也。
如示人号咷畏惧,仍招凶,此道必不久也, 故君子思去小人之道,非斩尽小人也。
《周易》里的夬(guài)卦,像个暴躁又清醒的职场监工。卦象是兑上乾下,兑为泽,乾为天,泽气蒸腾冲向天空,活脱脱一幅“忍无可忍,无需再忍”的决裂现场。全卦讲的是“决断”——该扔的扔,该断的断,但断得聪明比断得狠更重要。今天咱们就扒一扒夬卦最后三个爻(九四、九五、上六),看看古人怎么用“屁股没皮”“拔草不伤花”“躺平必翻车”的段子,教我们处理职场、人际甚至人生里的“断舍离”。
九四:屁股磨秃了还不听劝?你这“职场愣头青”该补课了
先看九四爻辞:“臀无肤,其行次且,牵羊悔亡,闻言不信。”
这句话的意思大概就是说,屁股都被磨得没有皮了,坐都坐不住了,走起路来也是磕磕绊绊的,做什么事情都不顺利。如果能够像羊群一样跟着大家一起走的话,或许还能够避免一些灾祸呢,但是你却偏偏不听从劝告,这并不是因为你的耳朵不好使,而是因为你的脑子太倔了。
1. “臀无肤”:职场新贵的“坐立不安症”
九四爻是阳爻居阴位(第四爻本该是阴位,偏来了个阳爻),就像派了个肌肉男去当秘书,浑身力气没处使,还总坐错位置。古人说这是“刚决不足”——明明该做决断的位子,偏优柔寡断。
放现代职场,这像极了刚升职的小主管。上周部门重组,王经理被提拔管技术组,原以为能大展拳脚,结果第一天开会就卡壳:老员工爱甩锅,新下属要摸鱼,跨部门协作像挤牙膏。晚上回家用力揉屁股——不是累的,是焦虑得坐不住,“臀无肤”了属于是。
《易经》为啥说“臀无肤”?因为位置不对啊!阳爻性刚,阴位主静,刚猛的人坐需要柔性的位置,可不就跟穿西装踩拖鞋出门——浑身不得劲嘛!
2. “其行次且”:走路都带“社死”特效
“次且”这个词,其实就是“趑趄”的另一种写法,读音是zi ju。它所描绘的场景,就好像一个人在走路的时候,磕磕绊绊的,仿佛脚底下踩了香蕉皮一样,让人感觉很不顺畅。
而九四爻所呈现出的这种状态,简直和上述情况如出一辙。就好比一个人明明心里非常想要推进某个项目,但是却因为害怕得罪人而不敢对同事提出批评意见;同时,他又很想为项目争取更多的资源,可又担心会被领导指责为贪心。如此一来,他在做决策的时候就会变得犹豫不决,方案改了一遍又一遍,足足有十八版之多,但项目的进度却始终卡在“再优化优化”这个阶段,无法向前推进。
朋友小周最近的表现确实有些让人无奈。他所在的公司决定裁减一些冗余部门,而他则被委以重任,负责对市场组进行评估。
大家都知道,市场组里有几个老员工,他们的工作效率一直都比较低。然而,小周却因为顾及所谓的“老同事”情面,迟迟无法下定决心在评估报告中如实反映这一情况。
于是,他的评估报告写得含糊其辞、模棱两可,让人看了一头雾水。领导拿到这份报告后,直接皱起了眉头,毫不客气地批评道:“你这报告是给菩萨看的吗?一点都不明确!”
小周心里也很委屈,他私下里跟我抱怨说:“我也想硬气一点啊,可我真的怕一开口就会被骂‘新人没人情味’。毕竟大家都是老同事了,我不想把关系搞得太僵。”
《易经》说这叫“位不当也”——你一个需要做决断的位置,偏学老好人当和事佬,可不就走得磕磕绊绊?
3. “牵羊悔亡”:跟着大部队混,至少不翻车
那咋办?爻辞支了个招:“牵羊悔亡。”牵羊,就是跟着羊群走。羊的特点是群居,不冒进,跟着走准没错。放职场里,就是别总想着当英雄,先融入团队,观察规则,再慢慢发挥。
前阵子有一部非常火爆的电视剧《底线》,里面有一个法官助理让人印象深刻。这位年轻的法官助理在刚刚入职的时候,心中充满了激情和改革的冲动,他觉得现有的工作流程存在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于是想要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然而,当他向老法官提出自己的想法时,却被老法官拦住了。老法官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小同志啊,你先别急着搞创新。先跟着我们开十场庭,认真地记二十份笔录,等你对整个庭审过程都熟悉了,再谈创新也不迟。”
这位法官助理虽然有些不解,但还是听从了老法官的建议。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虚心地跟着老法官学习,一场一场地开庭,一份一份地记录。通过不断地实践和观察,他逐渐摸清了庭审的门道,也明白了其中的一些规律和细节。
终于,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磨砺之后,这位法官助理对庭审流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时,他再次提出了自己的简化庭审方案,这次,他的方案不再是凭空想象,而是基于实际经验的总结和优化。
令人惊喜的是,他的方案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采纳。这个曾经被认为过于激进的想法,如今却成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庭审流程的有效措施。
这就是“牵羊”的智慧。有时候,我们急于求成,想要一步到位地进行改革和创新,但往往会因为缺乏对实际情况的了解而遭遇挫折。相反,如果我们能够像这位法官助理一样,先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去了解和熟悉现有的流程,从中发现问题并积累经验,那么我们的创新就会更加有的放矢,也更容易取得成功。
但九四爻的主角偏不!他是“闻言不信”——你跟他说“跟着走更稳”,他偏要证明“我能自己闯”;你说“多听前辈经验”,他觉得“那是他们落伍”。用《象传》的话说:“闻言不信,聪不明也。”不是耳朵背,是脑子拎不清——该听劝的时候装聋,最后只能自己撞南墙。
总结九四:职场不是个人秀,该软时软才是真刚
九四爻的教训很实在:刚到新位置别急着证明自己,先“软”下来观察规则;该听劝时别装硬汉,“牵羊”不是怂,是保存实力找时机。毕竟,屁股没皮坐不住,不如先垫个软坐垫——适应了位置,才能谈决断。
九五:当领导的“拔草哲学”——狠辣要带点温柔
九五爻是君位,爻辞:“苋陆夬夬,中行无咎。”
翻译:像拔苋陆草一样果断决绝,但走中正之道就没毛病。
1. “苋陆夬夬”:拔草也要分轻重
苋陆是一种生命力贼强的野草,根系发达,随便拔很容易留根。这里比喻小人像杂草,得连根拔起,但不能蛮干。《易经》说“夬夬”(连续决断),就是要彻底,但又不能伤了周围的“庄稼”。
放职场,这像极了部门总监清理冗余。张总监接手销售部时,底下有几个老员工吃空饷、拉帮结派。他没直接开除,而是先查考勤、核业绩,拿到实锤后,对主动离职的开欢送会,对冥顽不灵的按制度处理,同时提拔几个有潜力的新人。半年后部门业绩涨了30%——这就是“苋陆夬夬”:狠辣但不血腥,决断但有温度。
2. “中行无咎”:中正才是顶级智慧
爻辞强调“中行”(走中间路线),《象传》补充:“中未光也。”意思是,虽然你努力走中道,但中正之道还没完全发扬光大——因为人心有私欲啊!
想起之前跟老板聊天,他说最怕两种管理者:一种是“老好人”,谁都不得罪,团队乌烟瘴气;另一种是“暴君”,只讲效率,搞得员工离心。最好的领导是“外儒内法”——表面温和讲道理,心里有杆秤,该罚的罚,该奖的奖。
就像拔草,既要连根除,又不能翻得土壤板结。中正之道不是和稀泥,是在原则和人情间找平衡。你看那些百年企业,哪个不是既有铁律,又有温度?
总结九五:当领导要“心狠手不狠”
九五爻给管理者的启示:决断时要有“拔草”的狠劲,但手段要“中行”——靠制度而非情绪,靠公心而非私怨。毕竟,领导的艺术,不是把人逼到绝路,而是让团队自己走上正路。
上六:躺平摆烂?小心“凶”从天降
上六是夬卦最后一爻,阴爻居高位,爻辞:“无号,终有凶。”
翻译:别号啕大哭求同情,到头还是要遭殃。
1. “无号”:装可怜也没用
上六是夬卦的最上爻,阴柔到了顶点,就像即将退场的“老顽固”。这时候小人势力快完了,君子道要升起,可上六偏不想退,要么装可怜博同情,要么暗戳戳搞破坏。
朋友老陈的公司最近在转型,他负责的老业务线要砍。老陈觉得自己“没功劳也有苦劳”,天天找老板哭诉:“我干了二十年,就这么被扫地出门?”老板心软了几天,结果其他部门员工看样学样,转型计划差点黄了。最后老陈还是走了,走前嘟囔:“早知道多要点补偿……”
《象传》说:“无号之凶,终不可长也。”你以为装可怜能拖延时间?不好意思,该退场的时候,哭破喉咙也没人搭理——时代抛弃你,连声招呼都不打。
2. “终不可长”:旧时代的丧钟,敲给所有“不愿退场”的人
上六爻的“凶”,本质是“不合时宜”。就像冬天再冷,也挡不住春天来;小人再顽固,也敌不过君子道的上升。
想起老家拆迁,有户人家占着老房子不肯搬,觉得“祖宅不能动”。结果补偿款涨了三次,周边都盖起高楼了,他们家还是漏雨的破屋。最后不得不搬,还抱怨“政府没良心”——其实哪是不搬家,是不肯承认“老办法不管用了”。
《易经》用上六爻提醒我们:该放手时别较劲,该退场时别留恋。不是所有坚持都叫勇敢,有些“不退”,不过是跟时代较劲,最终只会让自己更狼狈。
夬卦终极启示:决断不是“一刀切”,是“会转弯”
泽天夬卦,从九四的“坐不住”,到九五的“会决断”,再到上六的“别硬撑”,讲透了一个真理:决断不是鲁莽地砍,而是智慧地“断舍离”。
- 九四教我们:没站稳位置时,别急着当英雄,先“软”下来适应;
- 九五教我们:当管理者时,狠辣要带温柔,原则要讲温度;
- 上六教我们:该退场时别较劲,旧时代的眼泪换不来新时代的船票。
放到今天,夬卦更像一本“职场转型指南”:
- 新人别学九四硬刚,先“牵羊”融入;
- 领导别学九五极端,要“中行”平衡;
- 老员工别学上六摆烂,该放手时就放手。
毕竟,人生最酷的不是“我能扛”,而是“我知道什么时候该放下”;最智慧的决断,不是“砍得狠”,而是“砍得巧”。
下次遇到该“决断”的时刻,不妨想想夬卦——
该硬时硬,该软时软;
该进时进,该退时退;
毕竟,能笑到最后的,从来不是最能喊疼的人,而是最懂转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