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按照惯例,正月里多是走亲访友,宴饮不断。王府作为京城顶尖的权贵府邸,自然也是门庭若市。林晏清作为女主子,几乎日日都要应付各色人等的拜访和宴请,忙得不可开交,却也借着这些场合,将王府女主人的身份坐得愈发稳当。
柳纤云自除夕夜被“请”去静心苑“静养”后,倒是消停了不少,整日闭门不出,连太妃那边的晨昏定省都免了,只每日派人回话,说是一切安好,仍需静养。林晏清乐得清静,却也吩咐人盯紧了那边,以防她暗中再生事端。
陈月瑶倒是依旧活跃,整日陪着太妃说话解闷,或是跟着林晏清出席各种宴席,一副天真烂漫、不谙世事的模样,但那双灵动的眼睛里,却时不时闪过精光。她似乎改变了策略,不再明目张胆地挑刺,而是转为更隐晦的攀比和暗示。
转眼到了正月十五,元宵佳节。京城有盛大的灯会,皇宫也会举办宫宴,与民同乐。宸王府自然收到了宫宴的请柬,同时,太妃也兴致勃勃地决定在王府花园里自设一个小型灯会,邀些亲近的宗室女眷和几位“客人”一同赏灯猜谜,算是应景。
消息一出,陈月瑶第一个拍手叫好,围着太妃撒娇:“姑祖母,月瑶在江南就听说京城的元宵灯会最是热闹好看!这次能在王府里赏灯,真是太好了!月瑶一定好好陪姑祖母解闷!”
苏婉茹和贺兰筝也收到了邀请。苏婉茹是才女,猜灯谜正是她擅长的领域;贺兰筝虽不喜这些文绉绉的东西,但宫宴前的这场小聚,也是她难得能近距离接触萧煜的机会,自然不会错过。
林晏清心知这又是一场“鸿门宴”,少不得要打起精神应对。她一面吩咐下人精心布置花园,悬挂各色精巧花灯,准备谜题和彩头,一面也在心里盘算着该如何应对那几位“妹妹”的明枪暗箭。
元宵当晚,王府花园里灯火璀璨,各式花灯争奇斗艳,宛如白昼。太妃坐在暖亭里,看着眼前景象,满面笑容。萧煜因要先进宫赴宴,稍晚才能回府,此刻并不在场。
女眷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赏灯猜谜,言笑晏晏。陈月瑶穿着一身喜庆的桃红袄裙,像只快乐的蝴蝶,穿梭在人群中,一会儿指着某盏莲花灯说精巧,一会儿又对着某盏走马灯惊叹不已,哄得太妃和几位老王妃眉开眼笑。
苏婉茹则与几位同样以才情着称的宗室小姐站在一排灯谜前,轻声讨论着。她今日穿着一身月白绣折枝梅的衣裙,气质清冷,在璀璨灯火下更显出众。很快,她便接连猜中了好几个难度不小的谜题,赢得一片称赞。
“苏小姐果然才思敏捷,名不虚传。”一位郡主笑着奉承。
苏婉茹谦虚地笑了笑,目光却似不经意地扫过正在陪太妃说话的林晏清,语气温和:“不过是侥幸罢了。安平郡主见识广博,想必这些谜题更是不在话下。”
她这话,成功地将众人的注意力引到了林晏清身上。
太妃也来了兴致,笑着对林晏清道:“安平,你也去试试?让母妃看看你的才学。”
陈月瑶立刻挽住林晏清的胳膊,声音娇脆:“是啊表嫂,您快去露一手!月瑶可是很期待呢!”她嘴上说着期待,眼底却藏着一丝看好戏的意味。她早就打听过,这位表嫂于诗词文采上并不出众。
林晏清知道推脱不得,便从容起身,走到那排灯谜前。她快速扫了一眼,这些谜语多是些传统的字谜、物谜,对于受过现代信息轰炸和逻辑训练的她来说,理解起来并不难,只是需要转换一下思维。
她略一思索,便指着其中一个写着“一边绿,一边红,一边喜雨,一边喜风”的谜面,从容道:“这个谜底,可是‘秋’字?”
负责核对谜底的管事连忙点头:“王妃睿智,正是‘秋’字!”
林晏清微微一笑,又接连指出了几个谜底,虽不如苏婉茹那般迅速,却也准确无误,姿态从容大方,丝毫不见窘迫。
苏婉茹眼中闪过一丝意外,随即笑道:“郡主果然聪慧。只是这些谜题终究寻常,缺乏新意。听闻郡主常有奇思妙想,不知可否自创一两个灯谜,让我等也开开眼界?”
这才是真正的刁难!自创灯谜,不仅考验机智,更考验文学功底和巧思。
陈月瑶在一旁煽风点火:“对呀对呀!表嫂,您就出一个嘛!一定很有趣!”
连太妃也投来期待的目光。
林晏清心中暗骂苏婉茹狡诈,面上却依旧平静。她沉吟片刻,脑中飞快搜索着前世记忆里那些不涉及现代词汇、又符合古代背景的谜语。忽然,她灵光一闪,想起了一个经典的。
她抬眼看向苏婉茹,唇角微扬:“苏小姐既然有此雅兴,那我便献丑了。我出一个字谜:‘上有二十万大军,下有四个小兵,打开北边城门,中间一口大井。’打一字。”
这个谜语一出,众人都愣住了,纷纷蹙眉思索。上有二十万大军?下有四个小兵?这听起来毫无头绪。
苏婉茹也蹙起了秀眉,苦苦思索,却不得其解。她自负才学,竟被一个看似粗浅的谜语难住,脸上有些挂不住。
陈月瑶更是抓耳挠腮,想不明白。
太妃好奇地问:“安平,这谜底到底是什么?快别卖关子了。”
林晏清看着众人困惑的样子,轻轻一笑,揭晓了答案:“母妃,这个字,是‘燕’字。”
“燕?”众人更疑惑了。
林晏清耐心解释:“‘廿’就是二十,形似二十万大军;‘燕’字下面的‘…’像四个小兵;拆开北边(上方)的‘廿’,中间不就是‘口’字,像一口井吗?”
经过她这一解释,众人再仔细一看那“燕”字的写法,顿时恍然大悟!
“妙啊!真是太妙了!”一位老王妃抚掌称赞,“安平这谜语出得巧!看似古怪,实则贴合字形,独具匠心!”
太妃也笑得合不拢嘴:“哀家就说安平是个心思巧的!”
苏婉茹脸色微白,勉强笑了笑:“郡主心思奇巧,婉茹佩服。”她没想到林晏清竟真能想出如此精妙的谜语,自己反倒被将了一军。
陈月瑶见状,心里不服,又生一计。她指着不远处一盏制作极其精巧、缀满琉璃珠片的八角宫灯,娇声道:“那盏灯真漂亮!表嫂,不如我们也以灯为题,限时作诗一首如何?就当是给灯会添个彩头!”她知道林晏清不擅诗词,想让她在众人面前出丑。
林晏清眉头微蹙,正想婉拒,一个清冷低沉的声音自身后响起:
“作诗有何难?本王倒觉得,猜谜更有趣。”
众人回头,只见萧煜不知何时已回府,正负手立于灯火阑珊处,身姿挺拔,面容在光影下更显俊美冷峻。他缓步走来,目光扫过苏婉茹和陈月瑶,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最后落在林晏清身上,化为柔和。
“王爷。”众人连忙行礼。
萧煜走到林晏清身边,很自然地握住她的手,看向那盏八角宫灯,淡淡道:“这灯虽华美,却失之匠气,不及王妃院中那盏素纱水墨灯清雅耐看。”
他这话,直接否定了陈月瑶的品味,更是明确表达了对林晏清喜好的支持和认同。
陈月瑶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苏婉茹也垂下了眼眸。
萧煜的出现,瞬间打破了方才那暗流涌动的“才情”较量。有他在,谁还敢再让他的王妃作诗?
太妃笑着打圆场:“煜儿回来了就好。宫宴可还顺利?快来陪哀家说说话。”
萧煜应了一声,陪着太妃往暖亭走去,自始至终都紧紧握着林晏清的手。
灯会继续,但经过方才那一番较量,苏婉茹和陈月瑶都显得有些意兴阑珊。贺兰筝倒是看得分明,心中对林晏清更多了几分忌惮——这个女人,不仅有心计,有手段,竟还有机智,连王爷都如此维护她,实在不好对付。
林晏清感受着掌心传来的温度,看着身边男人挺拔的身影,心中一片安定。任凭这些莺莺燕燕如何蹦跶,只要他站在自己身边,她便无所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