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
刘备朗声一笑:“好!我等着!”短短三字,尽显对诸葛川的信任。
诸葛川转向诸葛亮,道一声“父亲保重”,随即调转马头,挥鞭率军南下。
……
半月后,南中朱提郡。
当诸葛川率四万新军抵达时,关平与张苞早已率众在道旁迎候。
众将相见,不免叙旧寒暄。诸葛川顺势将费祎、董允引荐给关平、张苞,以免日后互不相识。
待众人熟络后,诸葛川进驻新军大营,于中军帐内召集关平、关兴、张苞、费祎、董允、蒋琬等人议事。
帐内,诸葛川目光扫过麾下这群二十出头的年轻面孔,胸中壮志愈发激昂。
他忍不住笑出了声。
这支由他统领的五万新军,从将领到士兵,全都崭新得很。
但也正因为年轻,这支队伍才有无限潜力!
想到这里。
在众人注视下。
诸葛川拿出自己编写的新军训练手册。
诸位,这是我近日编写的新军操练指南。
请大家传阅指正。
若有不足之处,我再修改完善!
说着又取出两本小册子递给马钧等人。
这是给你们准备的。
马钧接过册子。
冶炼之法四个大字映入眼帘。
细看内容后。
他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费祎等人也拿起各自的手册。
但看完第一页内容后。
三人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养猪?种菜?耕地技巧?
诸葛伯治莫非在开玩笑?!
中军帐内。
蒋琬三人无奈地望向诸葛川。
看出他们的疑惑。
诸葛川解释道:公琰、文伟、休昭,我们在此确为练兵...
但不止于此。
确切地说...
“我们既要组建新军,又要镇守南中边境各部蛮族。”
“可以这么说,我们是一支驻守边疆的……尚未完成训练的新军。”
“既然是驻守,新军所需物资不可能全部依赖成都和朱提郡供给。肉类、蔬菜等必需品,必须设法自给自足。”
“只有保证肉菜供应充足……”
“将士们才能在训练中保持充沛的精力。”
“养猪、种菜、开荒——以六千奴隶为根基,如何高效保障五万大军的后勤补给,同样是对你们的锤炼。”
“不仅如此,马钧即将研发的新装备的使用调试,以及两千铁匠、两千工匠的调配安排,也需要你们协调……”
“呵呵!”
“若能轻松应对这些后勤事务,将来无论主政一方还是身居高位,你们都能从容不迫。”
“当然……”
诸葛川话锋一转,微笑道:“若觉得养猪种菜有辱斯文,你们现在便可离开。”
“川儿即刻派人送你们出营。”
“这些粗活确实与士子身份不符。”
“不过……”
“临行前,川儿还有一言相赠——”
“纸上谈兵终觉浅,真知须从实践来。”
言毕,诸葛川凝视三人,静候抉择。
营帐内。
正翻阅新军训练手册的张苞、关兴、郭淮、关平、向宠等人闻言停手,齐齐望向费祎、董允、蒋琬。
他们同样想知道——
这三人会如何选择。
若是离去,众人自不会阻拦。
但日后相处,难免心生疏远。
于是,诸葛川将费祎、董允、蒋琬三人排除出以自己为核心的新生代圈子,剥离出新军体系。
若他们选择留下——
诸葛川会感到欣慰。
因为这三人擅长统筹后勤,能解决后顾之忧。
这样他就能全心投入,与关平、张苞等人协力,为伯父(主公)训练出一支精锐新军——大汉西军。
当听到诸葛川那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时,费祎、董允、蒋琬皆是一震。
三人抬头,
见诸葛川目光平静,又看向关平、张苞等人的神情......
片刻沉默后——
伯治,琬何时说过要走?
呵呵,即便你赶在下走,在下也绝不离开。蒋琬率先表态。
费祎、董允随即附和:
伯治,祎只是有些意外。
你这安排......确实出人意料,令人猝不及防。
谁说不是呢!
二人虽调侃诸葛川,但丝毫未提离去之意。
见状,诸葛川抚掌大笑:好!如此甚好!
接下来——公琰,你负责搭建猪舍、饲养及 ** 猪只。
猪崽来源自行解决,我只保证一点:银钱管够。
此外,你需向随行医师学习阉猪技艺,研究如何提高成活率。
最好能撰文总结经验,日后奏报成都主公,推广试行。或先在朱提郡与百姓合作养殖——他们养猪,我们收购。
目前关于养猪事宜,我只想到这些,余下的日后补充。
交代完毕,诸葛川便准备放手。
该说的,已足够清楚。
若蒋琬这位蜀汉重臣仍不明其意,
诸葛川便只能直言:
连养猪都理不清,又何谈为相?
随即,他转向费祎道:
文伟,你且主持垦荒,需在落雪前种出时蔬。
垦荒时多与马钧商议。
我予他的书册中载有曲辕犁制法,制成后你可用以试耕。
非是夸口——
此犁一出,百姓耕效必增五倍有余。
至于菜种来源与种植方式,或令百姓种作后由你收买,皆可自决。
唯有一点:军中蔬菜供应,断不可缺。
费祎见诸葛川全然放权,只得苦笑领命。
最后,诸葛川望向尚未受命的董允:
休昭,你之职责看似轻简,实则不然。
德衡醉心发明时常废寝忘食,需你协理匠人调度。
最好在临河处建座工坊,专供其研制。
届时我会增派兵士防护。
莫觉此举小题大做——
他将造之物,足以震动整个蜀地。
言及此,诸葛川神色异常肃穆。
董允目光扫过马钧手中书册,心下了然,当即正色应道:
伯治放心,允必尽心。
诸葛川复又笑道:不必如此紧绷,正如当初整训大军,你们亦可循序渐进。
青春正当时。
偶尔犯错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能从中吸取经验。诸葛川安慰着费祎、董允和蒋琬三人。
这番话让在场的众人都沉默不语,仿佛诸葛川比他们年长许多似的。
片刻后。
诸葛川将目光投向关平、张苞、关兴、郭淮、关兴和向宠六人。
子峤(向宠的字),你就留在我身边,协助处理军务。
诸葛川首先点名了自己的这位得力助手。
接着。
他对其余四人说道:你们的任务很简单,就是把新军训练手册的内容全部背熟。
时间很紧,只有三天。
三日后,我就要开始全军整训。
如果到时候发现谁对手册内容不熟悉,别说是关伯父、张伯父的儿子,就算是少主阿斗亲临......
我也一样会严厉训斥。
诸葛川这番话让几人神色顿时肃然。
遵命!
遵命!
遵命!
遵命!
......
三日后。
清晨,新军大校场。
在五万新军将士的注视下。
身披银鳞亮甲、内着白袍的诸葛川,昂然立于事先搭建好的高台之上。
微风拂过。
诸葛川身后的白色斗篷猎猎作响,衬得他英姿勃发。
这身装束自然是诸葛川精心准备的。
作为穿越者,谁心中没有个白袍银甲的大将军梦呢!
幸运的是。
这般白袍银甲的装扮,与诸葛川的俊朗容颜相得益彰。
然而。
台前,五万新兵松松散散,勾肩搭背地说着闲话。诸葛川的目光扫过这般景象,不觉皱起了眉头。
他原本还想品评自己这一身装束,此刻却半点兴致也无了。
果然,没经过操练的士兵,不过是一群散沙罢了。
必须从头开始,按规矩来,先把这队列站齐整了。
自古行军打仗,严明的军阵与铁律最是要紧。能列成森严战阵的,方为虎狼之师;若是乱哄哄一团,便与市井之徒无异。
他诸葛川要练的是嗷嗷叫的虎狼,不是一窝没头苍蝇似的杂牌军!
想到这里,诸葛川陡然一声暴喝:“肃静!”
“三息之内,再有喧哗者——”
“重责十军棍!”
“五息之内,不知收敛的——”
“加罚一百军棍!”
“十息之后——”
“若还有人出声。”
“斩!”
话音未落,诸葛川猛然挥手。
台侧,赵云赠予的一百常山老兵齐步而出,身后跟着千名执法卫队,刀光森然地横在新兵面前。
但有不识相的,立斩不饶!
这一下,五万新兵顿时噤若寒蝉。
诸葛川微微颔首。
很好,看来没有不怕死的愣头青。
他不介意宰百来只鸡,吓吓剩下的四万只猴子试试。
心里这么琢磨着。
诸葛川抄起铁皮喇叭,冲台下五万新兵喊道:“嗯……还算像点样子。”
“就在刚才,本将还以为得砍几个不长眼的家伙立威,没成想你们倒没给这机会。”
“不过——”
“日子还长,本将总归能等到那一天的。”
“现在,正式报个名号。”
“某叫诸葛川,你们里头该有人听过或见过我。至于那些不知道的,等今天操练完,自己滚去问同袍。”
“省得 ** 丢人现眼,让人以为我诸葛伯治是个无名之辈。”
说到最后,他自己先绷不住笑了。
他一乐,原本被镇住的新兵们也哄笑起来。
诸葛川没让百名常山老卒和千名执法兵去管哄笑的新兵。
练兵之道,一张一弛。
他不介意拿人头立威,但也不介意和士兵们打成一片。
等笑声渐歇,诸葛川继续道:“至于你们叫什么,本将现在懒得记。”
“等你们熬过一年新训,成了合格的大汉西军士卒,真正成了本将的兵,那时我才有兴趣知道你们姓甚名谁。”
“但现在——”
“你们在我眼里都一样,全是新兵蛋子。”
“兴许你们好奇我会怎么操练你们……”
“那就让你们开开眼!”
他突然暴喝一声:
“常山老卒,列方阵——集结!”
刹那间,五万将士与关平、张苞等人尚未回神......
方才还执刀震慑新军的那百名常山老兵,已如疾风般自四方聚向高台。
不待众人定睛,
百人方阵已成磐石。
全体听令——齐步走!
轰!轰!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