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只引发了技术革命的耗子,被格物院的工匠们尊称为“圣鼠”。
据说它窜出来的那条路线,被刘老匠人用朱砂笔,恭恭敬敬地在地上画了出来,命名为“开悟之路”,每日三炷香,拜得比自家祖宗还勤。
而那罐“不小心”洒进去的草木灰,则被封为“神来之灰”,剩下的半罐被供奉在正堂,成了格物院的镇院之宝。
自从捅破了那层窗户纸,整个格物院的画风就彻底变了。
工匠们像是被集体打通了任督二脉,灵感如同开了闸的洪水,一发不可收拾。
“哎呀!我昨晚做梦,梦见陛下说镜子要亮,要用银子!”
一个负责打磨的工匠一拍脑门,将一小块硝酸银溶液“不小心”滴在了玻璃板上,再用一种特殊的糖液一还原,奇迹发生了!
一层光亮如水的银膜,瞬间附着在了玻璃表面!
那清晰度,那光亮度,把天元商会最好的水银镜子,按在地上摩擦了十八遍!
“我的天!我刚刚洗脚,不小心把洗脚水里的铜锈弄进去了!”
另一个烧炉子的师傅惊恐大叫,结果开炉一看,一炉子瑰丽的红色琉璃,宛如燃烧的晚霞,差点闪瞎所有人的眼。
各种离谱的“意外”层出不穷,格物院里每天都回荡着此起彼伏的惊呼,不知道的还以为进了什么精神病院。
但成果却是实打实的。
短短一个月,他们不仅完美复刻了玻璃,掌握了镀银镜技术,甚至还跟玩连连看一样,“意外”解锁了加入不同矿物,烧制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琉璃的全部配方。
在国运龙气的微操下,这群朴实的古代工匠,爆发出了堪比顶级科研团队的创造力。
他们的学习曲线,已经不是曲线了,那是一条垂直向上的珠穆朗玛峰!
当王敬忠再次走进格物院时,他感觉自己像是走进了传说中的天宫宝库。
一人多高的落地穿衣镜,清晰得能照出人脸上的每一根毛孔。
五光十色的琉璃器皿,在阳光下流光溢彩,比最璀璨的宝石还要夺目。
王敬忠激动得浑身发抖,他小心翼翼地捧起一面手持镜,看着镜中那个容光焕发、嘴上燎泡全消的自己,老泪纵横。
他猛地转身,对着皇宫方向“扑通”一声跪下,声音嘶哑而又狂热。
“神迹!这才是真正的神迹啊!”
他悟了,他彻底悟了!
陛下根本不是在教他们如何烧沙子。
陛下是在用一种凡人无法理解的方式,将“天工开物”的至理,直接刻印在了这些工匠的灵魂深处!
这已经不是“点沙成晶”了,这是“点石成金”!
不,这是“点化凡人成仙”!
很快,一场规模空前的大朝会召开。
王敬忠如同一个得胜归来的将军,在一众太监的簇拥下,将一面巨大的落地镜,抬上了金銮殿。
当红布揭开的那一刻,整个大殿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被镜子里那个清晰无比的世界,给震慑住了。
他们能看到自己官袍上的每一条丝线,能看到同僚脸上那震惊到扭曲的表情。
王敬忠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响彻大殿!
“诸位!此物,非蛮夷之奇技,乃陛下之神思!”
“陛下点化顽石,方有此物!此物所照,非你我之皮囊,乃大炎之国威!陛下所赐,非凡俗之珍宝,乃我朝中兴之利器!”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一字一句,掷地有声!
“臣,斗胆为陛下赐下之神物命名,当为——‘天子镜’!”
“以彰陛下天纵之资,以显我大炎万世荣光!”
“天子镜”三个字,如同一道惊雷,在所有大臣脑中炸响。
格局!什么他娘的叫格局?!
把一项工业产品,直接上升到君权神授、国家威严的高度!
这波啊,这波是文化和品牌价值的双重升维打击!
“臣附议!‘天子镜’之名,实至名归!”
户部尚书陈彬第一个跳出来,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无数的白银,正哗啦啦地往国库里飞。
“臣等附议!陛下圣明!王大人英明!”
满朝文武,山呼海啸,那股狂热的崇拜,几乎要将金銮殿的屋顶掀翻。
炎辰坐在龙椅上,被陈无病抱着,淡定地玩着自己的手指头。
\"可以啊老王,你不去当个首席吹鼓手真是屈才了。‘天子镜’,这名字我喜欢,直接把品牌价值拉满了。\"
圣旨连下。
大炎王朝,成立国营“皇家琉璃厂”,以格物院为技术核心,在全国范围内开办分厂,大规模量产“天子镜”及各色琉璃制品。
由于技术是自主研发,原料是随处可见的沙子,加上大炎王朝那低到令人发指的人工成本,“天子镜”的最终成本,被压到了一个丧心病狂的地步。
不到天元商会玻璃镜的十分之一!
……
半个月后。
京城最繁华的朱雀大街上,一家名为“天子御赐琉桐坊”的店铺,在震天的锣鼓声中开业了。
店铺的装潢极尽奢华,门口两根盘龙金柱,比皇宫大门还气派。
而当门口牌匾上的价目表挂出来时,所有围观的百姓和路过的富商,都以为自己眼花了。
“一人高落地‘天子镜’一面,纹银五十两?”
“半身梳妆‘天子镜’一面,纹银十两?”
“七彩琉璃杯一套(十二只),纹银五两?”
“啥玩意儿?我没看错吧?五十两?前几天天元商会那破玩意儿,巴掌大一块就要我三百两!”
一个刚被割了韭菜的富商,发出了杀猪般的惨叫。
“疯了!这价钱,连买块好点的铜镜都不够啊!”
起初,大家还以为是噱头,是残次品。
可当店铺大门敞开,第一批客人走进去,然后发出一阵阵倒吸凉气的声音时,外面的人彻底绷不住了。
“我的天!比水还清亮!我脸上的麻子都看得一清二楚!”
“这彩色的杯子,是拿晚霞做的吗?太美了!”
当第一个客人,真的只花了五十两银子,就让伙计抬着一面比他还高的“天子镜”走出来时,整条朱雀大街,沸腾了!
人群像疯了一样,朝着店铺大门涌去!
“给我来一面!我要最大的!”
“这套杯子我包了!别跟我抢!”
“让开!都让开!耽误我给我家夫人买镜子,我跟你拼命!”
场面一度失控,禁军都出动了上百人来维持秩序。
那些曾经花了大价钱,从约翰手里买了玻璃镜的王公贵族,此刻成了全京城最大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