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夜色刚笼住六和塔的飞檐,江面就腾起一片诡异的青雾。这雾不同于寻常江雾,又浓又腥,裹着细碎的银鳞光泽,顺着风势往岸上漫,不过半柱香的功夫,城南渔村就被雾霭缠得严严实实。渔民们刚熄灭的渔火骤然复燃,却映出满街虚幻的亭台楼阁,不知情的孩童追着雾中闪烁的银鱼虚影,竟直直往江里跑。
“不好了!雾里有古怪!”渔老栓的孙子小宝被雾影引到江边,若非他及时拉住,险些失足落水。老人攥着孙子的手腕,看着江雾中不断变幻的幻象,吓得声音发颤,“这雾不对劲,比上次石矶精闹的黑浪还邪门!”
人群中有人高声喊道:“快找济公转世!只有大师能救我们!”话音刚落,就见一道破衣烂衫的身影踩着雾浪而来,摇着蒲扇,腰间酒葫芦叮咚作响,正是济公。他走到江边嗅了嗅,又抬手拨开眼前的青雾,眉头一挑,嬉笑道:“啧啧,这是百足毒蜃的蜃气啊,看来是有人把禹王镇压的老东西给放出来咯!”
众人闻言纷纷跪地求救,济公连忙扶起众人,蒲扇一指江面:“莫慌莫慌,这毒蜃虽能造幻境,却怕佛光驱邪。不过它本被镇海石压在江底,如今能出来作祟,定是有人挪动了镇物。”正说着,雾中突然传来女子的啜泣声,一道素衣身影缓缓浮现,衣襟上缀着细碎的银鳞,正是钱塘江龙女敖银姬。
敖银姬对着济公盈盈一拜,泪如雨下:“济大师,求您救救钱塘百姓!三日前,黑蛟精玄煞突然闯入江底龙宫,强行挪动镇海石,放出了百足毒蜃。那毒蜃的蜃气能迷人心智,被迷惑者要么投江自尽,要么互相残杀,如今已有数十渔民遇害。”
济公摸了摸下巴,笑道:“那黑蛟为何要挪动镇海石?他与钱塘龙宫有旧怨?”敖银姬叹了口气,道出缘由:“玄煞本是钱塘江修行的蛟龙,百年前因争夺水域与先父结怨,被先父联合禹王残阵镇压在江底。三年前石矶精闹江时,他趁机挣脱部分禁制,如今修炼有成,便回来报仇,还想借毒蜃的力量称霸钱塘。”
话音刚落,江面突然掀起巨浪,青雾中浮现出一条庞大的黑蛟身影,正是玄煞。他周身裹着黑雾,头顶站着一只通体赤红的大蜈蚣,正是百足毒蜃。“疯和尚,休要多管闲事!”玄煞怒吼一声,尾巴一拍江面,数道水柱直扑岸边,“本蛟今日就要血洗钱塘,报百年镇压之仇!”
济公不慌不忙,举起破蒲扇(静慈扇)轻轻一挥,金光乍现,水柱瞬间化作漫天甘霖洒落。“孽蛟休狂!”他嬉皮笑脸地说道,“佛曰冤家宜解不宜结,你百年前争强好胜被镇压,如今不思悔改,反而残害生灵,不怕遭天谴吗?”
玄煞冷笑一声,指使毒蜃:“给我用蜃气迷晕他们!”毒蜃发出嘶嘶声响,喷出一团浓如墨汁的蜃气,直扑济公和众人。蜃气所到之处,幻象丛生:渔民们看到自家渔船被巨浪掀翻,亲人葬身江底;敖银姬则看到龙宫被黑蛟焚毁,水族惨遭屠戮。众人陷入幻境,纷纷面露惊恐,有的甚至挥起渔叉互相攻击。
“好厉害的蜃气!”济公眉头一皱,摘下头上的破僧帽,念念有词:“佛光照世,破妄归真!”僧帽瞬间变大,散发出万丈金光,金光穿透蜃气,照在众人身上,幻境顿时消散。“这破帽子果然好用!”济公哈哈一笑,蒲扇再挥,数道金光射向毒蜃,毒蜃惨叫一声,从玄煞头顶跌落江中。
玄煞气急败坏,化作人形,手持一柄黑铁蛟叉,直扑济公:“疯和尚,我与你拼了!”济公侧身躲过,蒲扇一指,玄煞只觉浑身酸软,蛟叉险些脱手。“孽蛟,你可知镇海石不仅镇压毒蜃,更维系着钱塘水脉?”济公道,“你为报私仇挪动镇物,若水脉紊乱,不仅钱塘百姓遭殃,你也会因失去修行根基而功力尽废!”
玄煞闻言一愣,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但转瞬又被恨意吞噬:“我不管什么水脉!当年龙宫害我被镇压百年,此仇不共戴天!”他催动全身法力,蛟叉上黑气缭绕,再次攻向济公。济公无奈摇头,蒲扇一挥,一道金光化作绳索,将玄煞捆了个结实。
就在此时,江雾中突然传来一阵阴恻恻的笑声:“玄煞贤弟,何必与这疯和尚白费力气?让我来助你一臂之力!”话音刚落,无数骷髅头从雾中飞出,聚合成一个黑影,正是乾坤洞主。他当年被陈亮用散魂鞭重伤后,一直躲在江底养伤,如今感应到镇海石移位,便出来妄图夺取毒蜃,增强自己的法力。
“乾坤洞主?你这老骷髅也来凑热闹!”济公笑道,“上次龙虎山一战,你被打得魂飞魄散,怎么还没死透?”乾坤洞主冷哼一声:“本洞主修炼乾坤大法,岂会那么容易死去?今日我不仅要夺取毒蜃,还要将你这疯和尚挫骨扬灰!”他挥手召来数道黑气,黑气化作妖兵,直扑岸边众人。
敖银姬见状,化作白龙真身,冲入妖兵之中,龙尾一扫,数名妖兵被打成飞灰。“济大师,我来帮你!”她高声喊道,龙爪抓起毒蜃,想要将其重新镇压。但毒蜃已被乾坤洞主的黑气侵染,变得更加凶猛,挣脱龙爪,喷出毒雾,敖银姬躲闪不及,被毒雾喷中,跌落在地,显出人形,嘴角溢出鲜血。
济公见状,脸色微沉,酒葫芦一倾,酒水化作甘霖,落在敖银姬身上,她的伤势顿时好转。“孽障,竟敢伤龙女!”济公收起嬉皮笑脸,蒲扇全力一挥,静慈扇的神力尽显,金光万丈,妖兵纷纷化为黑烟消散。乾坤洞主大惊失色:“这破扇子竟有如此威力!”他想要遁走,却被济公的金光困住。
“老骷髅,你作恶多端,今日该了结了!”济公取出一道伏魔符咒,正要贴上乾坤洞主的眉心,玄煞突然大喊:“洞主快走!”他挣脱绳索,扑向济公,用身体挡住金光。玄煞惨叫一声,浑身黑气消散,变回蛟形,奄奄一息。
乾坤洞主趁机化作一道黑光,逃入江底:“疯和尚,此仇我记下了!日后我定率群妖再来报仇!”济公并未追击,而是走到玄煞身边,叹了口气:“孽蛟,你本可回头是岸,为何要助纣为虐?”
玄煞虚弱地说道:“我……我欠洞主一条命……当年我被镇压,是他暗中给我传送灵力,让我得以存活……”济公摇了摇头:“他并非真心帮你,只是想利用你挪动镇海石,放出毒蜃罢了。你看,他如今只顾自己逃命,何曾管过你的死活?”
玄煞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悔恨。此时,敖银姬走上前来,对玄煞道:“玄煞,当年我父镇压你,也是因你残害渔民,并非无故而为。若你肯真心悔改,我愿向天庭求情,饶你性命,让你留在钱塘江守护水脉。”
就在这时,毒蜃再次袭来,它见乾坤洞主逃走,便想独自作恶。济公蒲扇一指,金光穿透毒蜃的身体,毒蜃发出凄厉的惨叫,身体渐渐缩小,化作一颗黑色的蜃珠。济公捡起蜃珠,对敖银姬道:“这蜃珠蕴含毒蜃的灵力,你将它嵌回镇海石中,既能加固镇物,又能净化江水。”
敖银姬接过蜃珠,点了点头,化作白龙,潜入江底。玄煞看着敖银姬的身影,眼中满是愧疚:“济大师,我……我知道错了。”济公笑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你且在此守护岸边,待龙女加固镇海石,我便帮你化解体内的戾气。”
玄煞连忙点头,化作人形,守在江边,阻止其他小妖作乱。不多时,江雾渐渐消散,江面恢复平静,敖银姬从江底浮出,说道:“济大师,镇海石已加固,蜃珠也已嵌好,钱塘水脉恢复正常了。”
济公满意地点了点头,蒲扇一挥,一道金光射向玄煞,玄煞只觉浑身暖洋洋的,体内的戾气渐渐消散。“多谢济大师!”玄煞跪地拜谢,“日后我定守护钱塘,不再作恶。”
济公扶起他,笑道:“起来吧。佛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若能坚守善念,日后必有善果。”就在此时,远处传来马蹄声,周大人带着官差赶来,见到济公,连忙下轿行礼:“济大师,听闻江边又有妖邪作祟,本官特来相助。”
济公摆了摆手:“妖邪已除,周大人不必担心。”周大人松了口气,又面露难色:“大师,其实还有一事困扰本官。近日杭州城内出现一伙骗子,打着‘神仙下凡’的旗号,骗取百姓钱财,许多人家被骗得倾家荡产,甚至有人为了求所谓的‘仙药’,服下毒药,险些丧命。”
济公闻言,眼睛一亮:“还有这等事?贫僧倒要去会会这些假神仙!”玄煞上前一步,说道:“济大师,我愿随你一同前往,也好将功补过。”济公笑道:“好啊!有你这蛟精相助,那些骗子定能束手就擒!”
一行人来到杭州城内,只见街角围满了人,一群穿着道袍的人站在台上,为首的是一个自称“太上老君下凡”的白胡子老道,正在向百姓兜售“仙药”。“各位乡亲,此乃老君炼制的仙丹,服下后能消灾解难,长生不老!”老道唾沫横飞地喊道,“今日有缘,只收十两银子一颗!”
百姓们纷纷掏钱购买,一个老妇人哭着说道:“仙长,我儿子得了重病,求你赐我一颗仙丹,救他性命!”老道接过银子,递给他一颗黑色的药丸,说道:“放心吧,服下仙丹,你儿子定能药到病除!”
济公走上前,嬉笑道:“哟,太上老君啥时候变得这么财迷了?你这仙丹,怕是用锅底灰做的吧?”老道脸色一变:“哪里来的疯和尚,竟敢污蔑神仙!”他挥手召来两个道童,想要将济公赶走。
玄煞上前一步,冷哼一声,周身散发出蛟龙的威压,道童们吓得连连后退。“你这妖道,竟敢欺骗百姓!”玄煞气声道,“这药丸分明是毒药,服下后不仅不能治病,还会伤及五脏六腑!”
老道见玄煞气势不凡,心中发慌,但仍强装镇定:“你……你胡说八道!我这仙丹乃真品,不信你可以一试!”济公笑道:“好啊,那贫僧就试试!”他接过一颗药丸,递到老道嘴边:“仙长,你先服下,让大家看看效果!”
老道脸色惨白,连连后退:“我……我已得道成仙,无需服药!”济公哈哈一笑,蒲扇一挥,药丸瞬间化作粉末,散发出一股刺鼻的气味。“大家看到了吧?这哪里是什么仙丹,分明是毒药!”济公道,“这妖道根本不是什么太上老君下凡,只是个骗子!”
百姓们恍然大悟,纷纷要求老道退还银子。老道见状,想要趁机溜走,却被玄煞一把抓住。“想跑?没那么容易!”玄煞将老道交给官差,道童们也被一一擒获。
周大人见状,连忙吩咐官差:“将这些骗子带回府衙,严加审讯!”百姓们纷纷向济公和玄煞道谢,老妇人更是跪地磕头:“多谢大师和仙长揭穿骗局,救了我儿子的性命!”
济公扶起老妇人,笑道:“老人家快起来,为民除害是贫僧的本分。”玄煞看着百姓们感激的目光,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助人的快乐。
处理完骗子之事,已是深夜。济公摇着蒲扇,与玄煞并肩走在街头,月光洒在他们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玄煞,你如今已弃恶从善,打算今后如何?”济公问道。
玄煞沉吟片刻,说道:“我想留在钱塘江,守护水脉,保护百姓,弥补我过去的过错。”济公点了点头:“好想法。钱塘乃风水宝地,你在此修行,既能守护一方平安,又能积累功德,对你日后成仙大有裨益。”
玄煞感激道:“多谢济大师指点。若不是你,我恐怕还在执迷不悟,继续作恶。”济公哈哈一笑:“佛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你能及时醒悟,便是好事。”
两人来到钱塘江边,敖银姬正等候在此。“济大师,玄煞,”她说道,“我已在龙宫为玄煞准备了住处,今后他便可在江底修行,守护水脉。”玄煞向敖银姬行了一礼:“多谢龙女殿下。”
济公看着两人,笑道:“如此甚好。今后你们一人主内,一人主外,共同守护钱塘,百姓定能安居乐业。”他酒葫芦一倾,酒水洒向江面,江面泛起层层金光。“这杯酒,祝钱塘永远太平,祝你们早日修成正果!”
敖银姬和玄煞一同举杯,饮下杯中酒。月光下,钱塘江波光粼粼,六和塔的影子倒映在江中,一派祥和景象。济公摇着蒲扇,踩着月光,渐渐消失在街头巷尾,他知道,人间的苦难还有很多,他的旅程还未结束,只要百姓有难,他就会出现,继续他惩恶扬善、济世救人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