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的躯壳已被打破,统一的政体已然宣告。然而,将一个拥有数百个不同民族、文化、历史记忆和利益诉求的文明,真正熔铸成一个能够应对星际战争考验的高效整体,需要的不仅仅是一面新的旗帜和一部基本法。它需要一套全新的、摒弃了一切冗余和掣肘的、如同精密战争机器般运转的权力架构与动员体系。地球联盟的新体制,便在这样迫切的需求下,应运而生,其核心特征便是:以最高统帅部为绝对核心的中央集权,与覆盖文明每一个角落的极限动员。
这套体制,绝非旧时代任何政治模式的简单翻版,它是战争铁砧上锤炼出的特殊产物,是人类文明在生存压力下的极致形态。
位于昆仑山深处、经过无数次阵法加固和科技屏蔽的联盟最高指挥部,如今已正式成为“地球联盟最高统帅部”的驻地。这里,是整个人类文明真正的神经中枢和决策心脏。
王也,作为终身统帅,虽不常介入日常琐事,但他坐镇于此本身,就是体制稳定和权力合法性的最终源泉。他的意志,透过那玄之又玄的大道感应与神念覆盖,无形中影响着整个文明的走向。在涉及文明存亡、战略决断的关键时刻,他的一言,便是最终法旨。
统帅部下设“联席会议”,作为常设执行与咨询机构。成员包括:
· 防御总长瓦西里耶夫元帅:代表军事力量,负责战略制定与全军指挥。
·元初门大长老 李肃:代表修真力量,负责宗门协调、高阶战力调配及心性审查。
· 数位核心领域负责人:如资源与生产总长、科技与开发总长等,皆是各自领域内最具能力和威望,且经过“铁帚行动”与忠诚审查严格筛选出的顶尖专家。
联席会议并非民主议事机构,其首要任务是理解、细化并执行王也的战略意图,并就重大问题进行可行性论证,提供决策选项。最终拍板权,牢牢掌握在王也手中。这种结构确保了在最高层面,决策链条极短,责任极其明晰,没有任何推诿和扯皮的空间。
在最高统帅部之下,原本松散的内阁被一个权力高度集中的“军事委员会”所取代。该委员会实质上与统帅部联席会议高度重叠,但更侧重于日常行政与动员执行。它直接领导着防御、资源、科技、民生、信息等各大总部。
军事委员会拥有依据《特别状态法》和《基本法》发布行政命令的绝对权力。其命令通过一套垂直到底的“指令系统”下达,直接穿透旧有的国家、行政区划层级,抵达基层的执行单位——城市、工厂、农场、科研所、军事基地。
例如,一道“限期增产某型号战舰引擎”的命令,会从军事委员会的“资源与生产总部”发出,直接下达到指定的几家核心制造集团的总经理办公室,同时抄送所在地的联盟派驻监管官。地方政府无权干涉,只负责提供必要的劳工、治安等配套保障。任何延误或阻挠,监管官有权直接上报,由军事委员会下的纪律部门进行雷霆处置。
联盟议会依然存在,但其职能和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战时状态下,它从最高立法和监督机构,转变为一个“咨询性立法机构”和“民意反馈渠道”。
其主要职能包括:
· 审议非核心法案:负责审议和通过一些不直接涉及战争核心机密的民生、教育、文化领域的法律法规。
· 预算审核:对军事委员会提交的、已由最高统帅部原则批准的庞大预算方案,进行形式上的审议和公开说明,以体现程序的合法性,但无实质性否决权。
· 意见收集与传达:议员们负责收集本选区民众的诉求和意见,汇总后向军事委员会反映,成为政策微调的参考。
· 象征性作用:维持联盟体制在法理上的某种“代议”色彩,为战后可能的政治转型保留火种。
议会对军事委员会和最高统帅部的制约能力被降至最低。这看似削弱了“民主”,但在生存压倒一切的背景下,这种“有限议会制”被普遍视为必要的牺牲,以确保行政效率的极致化。
新体制高效运转的另一大基石,是几乎与联盟一体化的强人工智能——“伏羲”。它的核心服务器群深埋于全球数个绝对安全的秘密地点,其触角通过量子通讯和灵能网络,延伸至文明的每一个角落。
“伏羲”扮演着多重角色:
· 数据中枢:实时处理着从前线传感器到后方工厂流水线、从金融市场波动到公民配给信息的海量数据,为决策提供近乎全知的视野。
· 模拟推演:基于海量数据,对战略战术、技术研发路径、资源调配方案进行亿万次模拟,找出最优解,极大降低了试错成本。
· 流程优化:监控所有重要项目的执行进度,自动识别瓶颈和冗余,提出优化方案,甚至能直接对下级自动化系统下达微调指令。
· 忠诚监控:与元初门的心性检测手段结合,对关键岗位人员的行为数据进行模式分析,辅助识别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伏羲”的存在,使得中央集权体制避免了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决策失误和效率低下,它让高度集中的权力变得“聪明”而“精准”。
为了确保最高意志能不被扭曲地贯彻到最基层,并随时掌握社会脉搏,元初门的弟子们被系统地整合进新体制中。他们不仅是强大的个体战力,更扮演着特殊的“保证者”角色。
在军队,中高层指挥部配备“修真顾问”,负责士气鼓舞、心性监测,并拥有在指挥官出现动摇或叛变迹象时的临时处置权。
在重要工厂和科研机构,有“生产技术修士”,他们利用自身对能量和物质的敏锐感知,协助优化工艺流程,同时监督生产纪律。
在地方行政体系,有“民情观察使”,他们不直接插手政务,但负责向联盟高层直接反馈地方执行情况、民众情绪以及官员表现。
这些修士,凭借其超越常人的能力、对王也的绝对忠诚以及相对超然的地位,构成了确保政令畅通、防止基层官僚主义或阳奉阴违的特殊骨架。
当军事委员会决定启动代号“星炬”的紧急计划,要求在六个月内于小行星带新建三座大型预警要塞时,新体制的威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王也听取联席会议关于帝国舰队异动的报告后,批准“星炬计划”。
命令瞬间通过“伏羲”网络,直达资源总部、科技总部、防御总部工程局。
资源总部立刻从全球库存和未来产能中划拨出所需的合金、能源、芯片,指令直接下达到相关矿业集团和冶炼厂。
科技总部调集相关领域的顶尖专家,成立虚拟项目组,通过“伏羲”进行协同设计。
防御总部工程局与民生总部联动,从全球征调熟练工程师、建筑工人和护航舰队,贡献点奖励方案同步公布。
被选定的工程团队在修士顾问的“鼓励”和“伏羲”的进度监控下,开赴小行星带,日夜不停地施工。
整个过程,几乎没有经过任何地方政府的流转,也没有无休止的会议和扯皮。所有的阻力,无论是物质上的匮乏还是人为的懈怠,都在强大的中央意志和严密的监督体系下被迅速碾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