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锻炼身体:身强才能扛住福
村里的赵叔,前几年总爱 “熬身体”。为了多赚点钱,他天天天不亮就去地里干活,中午也不休息,晚上还熬夜编竹筐,日子久了,身体垮了 —— 腰弯得直不起来,还总咳嗽,稍微干点重活就喘得不行。
后来镇上有个老板想跟他合作种反季蔬菜,说 “你懂技术,我出钱,利润分你四成”。这本来是个好机会,可赵叔却没力气干,只能眼睁睁看着机会落到别人手里。看着人家靠种反季蔬菜赚了钱,赵叔后悔不已。
王大伯跟他说:“身弱不担财啊!你身体不好,精力不足,就算机会砸到你手里,你也抓不住;就算有好处送上门,你也护不住。别光顾着干活,得抽出时间锻炼身体,身体好了,才能扛住福气。”
赵叔听了,开始每天早起散步,晚上跟村里的人一起打太极,农闲时还去爬山。过了半年,他的腰不疼了,咳嗽也好了,干起活来也有劲儿了。后来又有个老板找他合作种果树,赵叔精力十足地接了下来,没过几年就赚了不少钱,在村里盖了新房。他说:“以前总觉得锻炼身体没用,现在才知道,身体好才是根本。身体状况变好,往往就是人生上行的开始。”
2、主动进 “痛苦圈”:不逃才能翻身
村里的小李,以前总爱 “躲舒服”。地里的活累,他就找借口偷懒;学新技术难,他就说 “学不会”;让他去跟镇上的老板谈合作,他怕被拒绝,就躲在家里不肯去。结果,同龄人都赚了钱,他却还是守着几亩薄田,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老支书跟他说:“想翻身就别逃!把自己主动扔进不舒服的圈子里,主动找事干。那些‘顺其自然’‘认命’的话,都是弱者找的借口。你不把自己扔进狼窝,永远只能是条任人欺负的狗,成不了能捕猎的狼。”
小李听了,咬咬牙 “逼” 自己一把。他主动去跟镇上的农技员学种反季蔬菜,哪怕一开始总出错,也不放弃;他主动去找收购商谈合作,哪怕被拒绝了好几次,也接着去。慢慢的,他学会了种反季蔬菜,也谈成了几个收购商,日子慢慢有了起色。
现在的小李,不仅种了十几亩反季蔬菜,还开了个小网店卖菜,赚了不少钱。他说:“以前总想着躲舒服,结果越躲越穷。主动进‘痛苦圈’虽然难受,但熬过来了,就能翻身。别再找借口,逼自己一把,才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3、靠近比你强的人:借力才能破局
村里的小芳,以前总爱 “躲强者”。镇上开超市的刘老板,脑子活、人脉广,很多人都想跟他打交道,可小芳却总躲着 —— 刘老板说话直,总指出她的不足,她觉得不舒服;刘老板做事要求高,她怕自己做不好被批评。
结果,小芳的菜总卖不上好价钱,想扩展销路也没门路。后来村里的小王主动跟刘老板打交道,经常问他 “刘叔,您看我这菜怎么才能卖得好?”“您觉得我开个网店怎么样?” 刘老板也愿意指点他,不仅帮他介绍了收购商,还教他怎么运营网店。没过多久,小王的生意就做起来了。
小芳看着眼红,也学着主动靠近刘老板。一开始她还是觉得不舒服,可慢慢的,她发现刘老板指出她的不足,是为了让她进步;要求高,是为了让她把事做好。在刘老板的指点下,小芳的菜也卖上了好价钱,还开了个小网店,日子越过越好。
小芳说:“以前总怕靠近强者,觉得不舒服,现在才知道,比你强的人身上有你需要的东西。他们的话、他们的事,踩中你的弱点,才能帮你改正;主动靠近他们,才能借力破局。别怕丢脸,多问一句‘这事您怎么看’,就能从他们身上沾染强者的气息。”
4、把 “我没办法” 变 “我选择”:掌控情绪才能掌控人生
村里的张婶,以前总爱说 “我没办法”。服务员把菜汤洒在她裤子上,她会暴跳如雷,跟服务员吵半天;同事故意为难她,她会委屈得哭,好几天都缓不过来。结果,她总因为这些小事生气,不仅影响了心情,还得罪了不少人,日子过得一地鸡毛。
她女儿跟她说:“妈,别总说‘我没办法’,你可以选择怎么应对。服务员洒了菜汤,你可以选择跟她好好说,让她帮你清理;同事故意为难你,你可以选择不当回事,就当看耍猴。你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就能成为有选择的人。”
张婶听了,开始试着改变。有次服务员又不小心洒了菜汤,她没生气,反而笑着说 “没事,帮我拿点纸巾就行”,服务员不好意思地赶紧帮她清理,还送了她一杯饮料;有次同事又为难她,她没委屈,反而笑着说 “你这招挺有意思,不过对我没用”,同事讨了个没趣,再也不敢为难她了。
慢慢的,张婶的心情变好了,跟人的关系也融洽了,日子过得舒心多了。她说:“以前总觉得自己没办法,只能被情绪牵着走,现在才知道,我可以选择怎么应对。哪怕只有 1 秒的时间,选择不生气,就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5、多看书:书多才能解烦恼
村里的王婶,以前总爱 “瞎烦恼”。儿子跟人吵架,她担心儿子吃亏;地里的菜长得不好,她担心卖不上钱;邻居跟她说话语气重点,她就觉得人家对她有意见。每天愁眉苦脸的,晚上也睡不着觉。
后来她女儿给她买了几本书,说 “妈,你没事看看书,别总瞎琢磨”。王婶半信半疑地看了起来,一开始只看几页,后来慢慢看进去了。她看《平凡的世界》,知道了每个人都有难处,自己的烦恼不算啥;她看《菜根谭》,学会了辩证地看问题,不再钻牛角尖。
慢慢的,王婶的烦恼少了。儿子跟人吵架,她会劝儿子 “别计较,吃亏是福”;菜长得不好,她会想 “今年不好明年再来”;邻居语气重点,她会想 “可能人家心情不好,不是针对我”。晚上也能睡安稳觉了,脸色也变好了。
王婶说:“以前总觉得烦恼多、见识低,现在才知道,都是因为读书少。每天哪怕看一页书,很多事情都能看清楚了。人的情绪往往来源于无知,书读多了,见得多了,就没什么过不去的坎了。”
6、专注当下意念:心定才能运好
村里的小李,以前总爱 “愁命运”。没赚到钱,他就愁 “我这辈子是不是就这样了”;没找到好工作,他就愁 “我的命怎么这么苦”;甚至天气不好,他都愁 “是不是老天不帮我”。结果,他越愁越没心思做事,日子过得越来越差。
老支书跟他说:“别操心命运,只操心意念!把精力都放在当下的事上,碰到事就想怎么做好,碰到难题就想怎么解决。意念到位了,命运不会差 —— 境由心生、境随心转啊!”
小李听了,开始不再愁命运,而是专注当下。种蔬菜时,他就想 “怎么才能让菜长得更好”;卖菜时,他就想 “怎么才能卖个好价钱”;开网店时,他就想 “怎么才能吸引更多客户”。慢慢的,他的菜长得越来越好,卖得也越来越多,网店也做起来了,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小李说:“以前总担心命运不好,结果越担心越差。现在专注当下的意念,把每件事都做好,反而顺了。别再瞎愁命运,把心思放在做事上,命运自然会越来越好。”
7、控制注意力:专注才能高效
村里的小芳,以前总爱 “分神”。看书的时候,手机一响就忍不住去看;工作的时候,同事聊八卦,她就忍不住凑过去听;种蔬菜的时候,总想着 “今天吃什么”“明天去哪玩”。结果,书没看进去,工作没做好,蔬菜也长得不好,日子过得一团糟。
她妈跟她说:“得控制自己的注意力!看书就把手机放一边,工作就屏蔽八卦,种蔬菜就专心琢磨怎么种好。你越专注,越高效,越容易进入心流状态,改变命运就从做好每一件事开始。”
小芳听了,开始刻意练习控制注意力。看书前,她把手机调成静音放在抽屉里;工作时,同事聊八卦,她就戴上耳机;种蔬菜时,她就一门心思琢磨浇水、施肥。慢慢的,她看书看得进去了,工作做得又快又好,蔬菜也长得绿油油的,还开了个网店卖菜,赚了不少钱。
小芳说:“以前总觉得自己做不好事,现在才知道,是注意力不集中。控制住注意力,专注做好每件事,就能越来越高效,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8、对人际关系苛刻:挑剔才能聚能量
村里的张叔,以前总爱 “广交友”。不管是谁,只要人家跟他说话,他就把人家当朋友;村里有啥聚会,他都去参加;别人让他帮忙,他从不拒绝。结果,他认识的人不少,可真心对他的没几个,还总因为帮别人的忙耽误自己的事,精力也被分散了,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王大伯跟他说:“别随便让别人进入你的生活,也别随便扩展交际圈。那些乱七八糟的人际关系,会浪费你本来就不多的时间和精力。你对人际关系越苛刻,越挑剔,注意力就越集中,能量场也越好。”
张叔听了,开始对人际关系 “挑三拣四”。不是真心对他的人,他不再来往;没意义的聚会,他不再参加;别人让他帮忙,他会先看 “是不是值得帮”。慢慢的,他的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在了自己的事上,种了几亩果树,还开了个小水果店,赚了不少钱。身边也留下了几个真心对他的朋友,日子过得舒心多了。
张叔说:“以前总觉得朋友越多越好,现在才知道,没用的朋友再多也没用。对人际关系苛刻点,才能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日子才能过得好。”
9、学会价值交换:主动才能握先机
村里的赵婶,以前总爱 “等好处”。想让镇上的老板帮她卖菜,她就等老板主动找她;想让村里的人帮她干活,她就等人家主动开口;想跟别人合作,她就等别人先提条件。结果,她的菜总卖不出去,活也没人帮她干,合作也没谈成,日子过得越来越差。
老支书跟她说:“别等别人给你好处,要学会价值交换!任何事情都从价值交换的角度考虑,记住‘是我要和对方交换,不是对方给我的’。这样你才能保持主动,做事也会更顺利。”
赵婶听了,开始主动跟人做价值交换。想让老板帮她卖菜,她就跟老板说 “我给你提供新鲜的菜,你帮我卖,利润分你三成”;想让村里的人帮她干活,她就说 “你们帮我干活,我管饭,还给你们工钱”;想跟别人合作种果树,她就说 “我出地,你出技术,利润咱们五五分”。
没想到,老板答应了帮她卖菜,村里的人也愿意帮她干活,合作也谈成了。没过几年,赵婶的日子就好起来了,在县城买了房。她说:“以前总等着别人给好处,结果啥也没得到。学会价值交换,主动跟人谈,才能握先机,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10、不断设新原则:有原则才能值钱
村里的小李,以前总爱 “没规矩”。别人让他帮忙,他从不拒绝,哪怕耽误自己的事;跟人合作,他从不提条件,哪怕自己吃亏;别人冒犯了他,他也不生气,哪怕自己受委屈。结果,别人都把他当软柿子捏,总让他吃亏,日子过得一地鸡毛。
后来他听了老支书的话,开始给自己设立原则:“帮忙可以,但不能耽误自己的事;合作可以,但不能让自己吃亏;别人冒犯我,我要及时指出来。” 有了原则后,他不再随便帮别人的忙,跟人合作也会提条件,别人冒犯他,他也会怼回去。
慢慢的,没人再随便欺负他了,跟人合作也不吃亏了,日子过得越来越顺。后来他还开了个小公司,招了几个人,也给公司设立了原则:“按时发工资,不拖欠;员工犯错可以原谅,但不能犯同样的错;客户的需求要尽量满足,但不能违背原则。” 公司也越做越好。
小李说:“成长就是不断设立原则的过程。设立原则,能过滤掉不合适的人,离开不合适的圈子,解决掉麻烦事。你的原则有多值钱,你就有多值钱。我的人生,就是因为设立了原则才变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