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这时,厂里的大喇叭响起了激昂的音乐,午饭时间到了。车间的工人们关掉机器,拿着饭盒往食堂走去。
“我回办公室,带了点吃的。”王建国挥挥手离开。
回到办公室时,刘小燕已经准备好了午饭——几张烙饼、咸菜,还有四杯凉白开。
“哥哥,我要吃肉!你带肉了吗?”
小雨一看到王建国进门,就拽着他的衣角,委屈巴巴地问。
看她那样子,肯定是因为吵着要吃肉,被赵淑芬训了一顿。
“小雨,哪能天天吃肉啊?”赵淑芬无奈道,“有白面吃就不错了,你忘了咱们前几天还在吃野菜吗?”
“可是……可是哥哥有肉啊。”小雨低着头嘟囔。
“看我带了什么好东西!”王建军掏出两盒鱼罐头晃了晃:“鲮鱼罐头,夹馒头吃最香!连鱼刺都能嚼碎!”
“太好啦!”
小雨拍着手欢呼,稚嫩的声音里满是雀跃。
“从早到晚嘴就没停过,小雨你再吃真要变成小胖猪了。”周雪晴无奈地摇头。
“小雨才不胖呢,不会变成小猪的。”
小雨撅着嘴,一脸认真。
......
“建军哥,刚才那些票证真不少啊。”周雪晴将卷好的煎饼递给王建军,轻声说道:“四大件都齐全了!”
“光自行车票就有三张呢!”
王建军淡定地点点头:“今晚早点回去,先把自行车买了。你一辆,小芸一辆。”
“这样小芸放学回家就方便多了。”
周雪晴惊讶地睁大眼睛:“这得花多少钱啊?我在家又用不着自行车......”
“以后带小雨出去玩总要用的。”王建军不容置疑地说,“听我的准没错。”
张小芸低头默默啃着煎饼,眼眶渐渐泛红。她已经很久没被人这样关心过了。
想到那个整天围着邻居寡妇转的傻哥哥,把别人家的孩子养得白白胖胖,却差点饿死自己的亲妹妹......
幸好现在有建军哥回来了。
“哥哥我要蝴蝶结!”小雨举着小手嚷嚷。
“好,待会儿就带你们去买。”王建军笑着答应。
下午一点,王建军回到车间,看着老陈和小刘组装好新车。这时赵厂长和孙书记也赶了过来。
“不错不错。”
孙书记试骑一圈后满意地说:“王主任,待会儿把图纸和样品一起送上去。电扇分厂筹建需要时间,但这发动机得抓紧投产。”
“我估计公安局的自行车都得改装。”
李副厂长恍然大悟:“现在民警出勤大多靠步行,紧急情况才能骑自行车。摩托车太少了!装上发动机,自行车就成小摩托了!”
几人正讨论得热火朝天,车间里突然传来一阵 * 动。
吴组长慌慌张张跑出来:“王主任!出事了!有人伤到脖子,跟昨天那个张铁柱的情况一模一样......”
“真是见鬼了!”孙书记忍不住骂出声。连着两天出事,这也太邪门了!
“快带我去看看!”王建军一个箭步冲进车间。
只见一个三十多岁的工人躺在地上,双手捂着脖子直喘粗气,脖领处已经渗出了带血的泡沫。
“快,送手术室!”王建国大声喊道:“动作快点!”
王建国说完,转身冲向医疗室。
“来人,把伤者抬到医疗室!”刘主任高声喊道。
几名工人迅速抬起伤员,快步奔向医疗室。
王建国很快赶到医疗室:“老张老陈准备手术,立即消毒,一会儿给我当助手。”
没有手术服,只能换上干净的白大褂和帽子。仔细洗手后,用酒精消毒。
他们三人在两名护士的协助下迅速完成准备工作。刚准备好,伤员就被送来了。
老张老陈将伤员推进手术室,王建国已经准备就绪。
刘主任、赵副厂长和孙书记三人站在紧闭的手术室门外,神情紧张。
昨天刚有一名工人出事,今天如果再发生意外,他们三人的职位恐怕不保。
外面的嘈杂声引起了注意,陈雪牵着小明的手和张小雨走了出来。
“爸爸去哪儿了?”小明仰头问陈雪。
看到小明担忧的表情,陈雪连忙安慰:“爸爸没事,他在救人呢。”
刚才王建国冲进手术室的样子,被出来的小明看得一清二楚。
“救人?爸爸是英雄!”小明兴奋地说。
“是啊,我们回去等吧。一会儿爸爸还要带你去买玩具呢。”陈雪拉着小明回去了。
大约一小时后,手术室门开了。王建国神情轻松地走出来。
看到他轻松的表情,孙书记和刘主任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王主任,伤员情况怎么样?”刘主任急切地问。
此时门口只剩下孙书记、两位厂长和吴科长。
“脱离危险了,就是有些血沫进了肺部。需要在这里观察几天。”王建国微笑道:“挂些消炎药水!”
“这样休养一个月左右就能复工了!现在把病人送到病房吧。”
在场的人都松了一口气。
王建国嘱咐护士,这几天要安排人值夜班。值夜班的现在可以回去休息了。
“唉,周志强也是个苦命的。要是今天出事的是他……或许就不会丧命了。”车间主任吴科长摇头道。
“对了,连续两天发生事故,会不会是这批刀具的问题?”王建国提醒道:“赶紧检查这批刀具,否则……”
“对,对。立刻停用这批刀具。”刘主任喊道:“要是再出事的话……”
“我去安排!”孙书记匆忙离开。
王建国一边脱下白大褂,一边对刘主任说:“刘主任,手术很累,我想早点回去休息。”
“是啊,这台手术确实不小。你一个人忙活肯定累坏了。”王厂长关切地说:“赶紧回去好好歇着吧。”
在陈志远看来,这不过是个小手术。虽然伤者情况危急,但缝合伤口对他来说不在话下。
陈志远领着苏晓雅和赵小雨走出工厂,招手叫了辆三轮车,让两位姑娘先上车。他自己则骑着自行车,载着妹妹小婷跟在后面。
没多久,一行人到了百货商店。下车时,苏晓雅见陈志远付给车夫一角钱,不由得微微蹙眉,有些心疼。
一辆凤凰牌女式自行车,除了需要票证,还得花一百八十六元,比男式的二八自行车贵了二十多块。
“远哥,真的太谢谢你了!”赵小雨擦了擦眼角。
“客气什么,你就像我亲妹妹一样。”陈志远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你从小不就叫我哥嘛。”
赵小雨推着新车,腼腆地笑了。这笑容让苏晓雅心里莫名有些不安。
刚才陈志远还用手表票买了一块梅花表,正好花了二百一十元。
这梅花表是进口名牌,保养得当的话,几十年后说不定能升值不少。
对陈志远来说,这不仅是消费,更是一笔投资。
四百元的奖金,转眼就剩四块。他给小婷买了一元钱的发卡,各式各样足足二十多个,够小姑娘戴满脑袋了。
这些发卡原本就是打包卖的,陈志远索性全买了下来。
剩下的三块钱,正好给新自行车上了牌照,领了个蓝色小本子。手续是在附近的派出所办的。
“现在四点了,咱们买点菜就回去,外头太热了。”陈志远提议道。
百货商店旁边就有个挺大的菜市场。
“你们在外头等着,里面味道不太好闻。”陈志远说着,把布袋往肩上一甩就走了进去。
“哥哥快点出来呀。”小婷坐在车后座上,眼巴巴地望着他的背影。
菜市场里人不少,都是来买晚饭食材的。陈志远没多耽搁,不一会儿就出来了,手里的布袋已经鼓鼓囊囊。
他往袋子里装了只宰杀好的大肥鹅。
“呀,远哥这么快就买好了?买的什么呀?”苏晓雅好奇地问。
“碰巧有个大爷在卖处理好的鹅,我就直接要了。”陈志远笑道,“今晚咱们吃铁锅炖大鹅!”
“晓雅姐,我骑车带你回去吧。”赵小雨推着新车跃跃欲试。
“你?还是算了吧。”苏晓雅笑着摇头,“你刚学会骑车,我可不想陪你摔跤。”
说着,她轻快地跳上了陈志远的车后座。
赵小雨撇撇嘴,心里明白苏晓雅不坐她车才不是怕摔呢。
苏婉晴坐在自行车后座,起初只是轻轻拽着周明远的衣角。听着前面小雨欢快的说笑声,她心里涌起一股甜蜜,仿佛要从眼底溢出来。
车子突然颠簸了一下,苏婉晴慌忙环住了周明远的腰。
周明远感受到腰间传来的温度,后背还贴着一片柔软,那种触感让他心跳加速。
苏婉晴搂住周明远结实的腰身后,才意识到自己的举动。本想缩回手,却鼓起勇气,就这样紧紧贴着。
幸好周明远没有说什么,否则她真要羞得无地自容。
回到南锣鼓巷八十六号四合院门口时,天色已近黄昏。苏婉晴匆忙跳下车,脸颊发烫,低着头不敢看周明远,迷迷糊糊跟着进了院子。
周明远刚进门,就看到赵大爷在屏门旁浇花。
赵大爷一见他,眼睛一亮:“明远回来了?啧啧,你可真是神医啊,连快不行的人都能救活!”
他原本以为周明远年轻,医术再高明也缺乏经验,成名还需时日。没想到他一出手,竟真把人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以后要是生病,找周明远比去医院靠谱多了。至于之前算计他的事,赵大爷早抛到脑后,现在只记得他们是邻居,自己还是院里的长辈。
周明远没理会赵大爷,推着车往后院走。
这时,何小梅推着一辆崭新的凤凰女式车进来,赵大爷眼睛瞪得溜圆,一个箭步冲上前拦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