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嵩败了?!”
“数万黄巾溃兵朝安阳来了?!”
这消息如同平地惊雷,瞬间将整个安阳县城投入了巨大的恐慌和绝望之中。
皇甫嵩,乃是朝廷委以重任、剿灭黄巾的擎天之柱!他若战败,意味着整个战局可能逆转!而数万黄巾溃兵,哪怕已是败军,其破坏力也绝非安阳这等小城能够抵挡!他们为了粮食和生存,会像蝗虫一样吞噬沿途的一切!
城头之上,县令、县丞、县尉等一众官员面无人色,浑身颤抖,方才内部争权夺利的那点心思早已被抛到九霄云外,只剩下无边的恐惧。城外刚刚恢复秩序的民夫营也陷入了巨大的骚动,哭喊声、尖叫声再次响起,秩序眼看就要崩溃。这消息如同平地惊雷,瞬间将整个安阳县城投入了巨大的恐慌和绝望之中。
“快!快紧闭城门!所有守军上城!快!”县令声音发颤,语无伦次地嘶吼着,仿佛这样就能挡住那即将到来的洪流。
“大人!城外还有数千民夫!”刘擎急声道,“若弃之不顾,他们要么被溃兵屠杀,要么被裹挟攻城,届时……”
“顾不了那么多了!”县丞尖叫着打断,“自身难保,哪还管得了那些泥腿子!关城门!”
冰冷的现实,赤裸裸的残忍。
就在这绝望弥漫的时刻,林凡却异常冷静地开口了,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压过了现场的嘈杂:“县尊大人!诸位大人!紧闭城门,固守待援,确是正理。然,坐以待毙,绝非上策!”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他身上。
“林先生有何高见?!”县令如同抓住救命稻草,急忙问道。林凡之前的表现,已让他不敢小觑这个年轻人。
林凡目光扫过城外黑压压、惊慌失措的民夫,又望向远方地平线,语速飞快:“数万溃兵,听起来可怕,实则不然!其一,彼等新败,士气低落,惊魂未定,乃乌合之众!其二,缺乏统一指挥,各自为战,只为抢粮活命!其三,长途奔逃,人困马乏,战力十不存一!”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其势虽大,其力已衰!我军虽弱,却有三利:一有坚城可守,二有准备时间(两日),三……”他看向刘擎和周卓,“三有敢战之心与奇策可用!若一味死守,待其合围,耗也能耗死我等。必须主动出击,挫其锐气,乱其阵脚,方可争取一线生机!”
“主动出击?”县尉失声叫道,“拿什么出击?就凭城里这几百兵和城外那群废物民夫?去送死吗?!”
“非是正面决战,而是夜袭扰敌,攻心为上!”林凡斩钉截铁,“溃兵前锋今夜必至,但其大队人马尚远,且立足未稳,戒备松懈。我可率一支精锐死士,趁夜潜出城外,对其先锋营地发起突袭!纵火焚粮,鼓噪呐喊,制造大军来袭假象。彼等惊弓之鸟,必自相惊扰,溃散奔逃!如此,既可延缓其合围速度,又可极大鼓舞我军士气!”
此计可谓胆大包天!但细细想来,却又是在绝境中唯一可能奏效的险棋!
刘擎毫不犹豫,立刻站出来:“县尊!林先生之计虽险,却是唯一生机!擎愿亲率敢死之士,出城夜袭!”
县令看着目光坚定的刘擎和沉稳自信的林凡,又看了看吓得面如土色的县丞等人,一咬牙:“好!本官准了!需要多少人?物资尽管开口!”
“不需多!只需精兵五十!皆需自愿!”林凡道,“另需火油十罐,铜锣十面,战鼓一架!请县尊于城头多备火把,见我信号,便一齐呐喊助威,以为疑兵!”
命令迅速下达。
出乎意料的是,招募死士的命令在城外民夫营中公布后,应者云集!尤其是那些受过刘擎、林凡恩惠、经过初步训练的东区青壮,纷纷报名。最终,林凡挑选了五十名最精锐、最勇敢之士,加上周卓、张季、王猛等核心骨干。
是夜,月黑风高。
南门外,吊桥被无声无息地放下。林凡、刘擎、周卓率领五十二名死士,如同暗夜中的幽灵,悄无声息地潜出城外,向着探马回报的黄巾溃兵先锋营地摸去。
黄巾军的先锋营地设在一片背风的洼地里,约莫千余人。正如林凡所料,他们根本没想到一座眼看就要被吞没的小城敢主动出击。营地戒备极其松懈,只有寥寥几个哨兵在打瞌睡,大部分贼兵都围着篝火沉睡,抢来的粮食财物胡乱堆放。
“张季,王猛,带十人,解决哨兵!”
“周卓,带二十力士,直冲中军,泼洒火油,焚烧粮草物资!有多大声吼多大声!”
“其余人,随我和公子,在外围摇旗呐喊,敲锣打鼓!”
林凡压低声音,下达最后指令。
行动开始!
张季、王猛如同狸猫,悄然摸近,匕首寒光闪过,几个哨兵无声无息地倒下。
“杀!!!”
周卓如同猛虎下山,发出震天动地的咆哮,带着二十名壮汉,猛地冲入营地,将火油疯狂泼洒在粮车、帐篷上,随即扔出火把!
轰!火焰瞬间升腾!
“官军杀来了!”
“皇甫嵩来了!快跑啊!”死士们奋力敲锣打鼓,声嘶力竭地呐喊,在黑夜中制造出巨大的混乱。
沉睡中的黄巾兵被瞬间惊醒,只见火光四起,杀声震天,根本不知道来了多少敌人,吓得魂飞魄散,以为是朝廷主力追来了,顿时炸营!哭喊着,尖叫着,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奔逃,自相践踏者不计其数!
与此同时,安阳城头之上,看到远处火起,县令立刻下令:“举火!呐喊!”
城头上所有火把瞬间全部点燃,守军和民夫齐声呐喊:“杀!杀!杀!”声震四野,仿佛真有千军万马即将出城夹击!
城下的溃兵听到身后震天的呐喊,看到城头通明的火光,更是心胆俱裂,逃得更快了!
夜袭取得了空前成功!
林凡见目的达到,毫不恋战,立刻下令:“撤!交替掩护!撤回城内!”
五十二名死士,趁着敌军大乱,依序后撤,竟无一人掉队!
当他们安全撤回城内,拉起吊桥时,回头望去,只见黄巾先锋营地已是一片火海,哭喊声远遁,彻底溃散。
城头上,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所有守军和民夫都用无比狂热和敬佩的目光看着这支奇迹般归来、创造了以少胜多战绩的队伍!看着刘擎,看着林凡,看着如同战神般的周卓!
“万胜!”
“刘公子万胜!”
“林先生万胜!”
欢呼声直冲云霄!
县令激动得老泪纵横,紧紧抓住刘擎和林凡的手:“伯安!先生!真乃吾之救星也!安阳得以保全,全赖二位之功!”
经此一役,刘擎、林凡、周卓的声望在安阳达到了顶点。他们不再是寄人篱下的逃难者,而是拯救了全城的英雄!
刘擎正式被县令拜为“参军”,协助总揽城防。林凡则被尊为“军师”,其命无人不从。就连周卓,也得了个“破贼都尉”的虚衔。
林凡趁机建言,将城外民夫营中所有青壮正式编练成军,号“安阳义从”,由刘擎统领,林凡为军师,周卓为先锋,日夜操练,加固城防,准备迎接更大的考验。
数日后,黄巾溃兵的主力果然蜂拥而至,将安阳围得水泄不通。
然而,此时的安阳,已非昔日那个惊慌失措的小城。
城头之上,军容整肃,“刘”字旗和“安阳义从”的旗帜迎风飘扬。
刘擎、林凡身着戎装(虽仍是布衣,却清洗干净),立于城楼,冷静地注视着城外漫山遍野的敌军。
周卓扛着一面巨大的盾牌,侍立一旁,如同护法金刚。
经历过夜袭胜利的守军和义从,士气高昂,毫无惧色。
黄巾军发起了疯狂的进攻,如同潮水般冲击着城墙。
然而,在刘擎的坐镇、林凡的调度、周卓的勇猛以及全体军民的顽强抵抗下,安阳城如同磐石,岿然不动!林凡设计制作的简易守城器械也发挥了巨大作用。
攻城持续了数日,黄巾军死伤惨重,却始终无法越雷池一步。加之他们是溃兵,缺乏补给,久攻不下,士气愈发低落。
最终,在得知朝廷另一路援军正在逼近的消息后,黄巾军不得不解围而去,转向其他方向。
安阳之围,彻底解除!
夕阳下,林凡与刘擎并肩站在满是战争痕迹的城楼上,望着如潮水般退去的敌军。
“我们守住了,先生。”刘擎的声音带着疲惫,更充满了自豪和激动。
林凡点了点头,目光却越过退去的敌军,望向更远的、烽烟四起的天际。
“公子,安阳之围虽解,然天下大乱方才开始。”林凡的声音平静而深远,“此地,可为我等根基。然欲匡扶天下,仅据一城远远不够。”
他的眼中,闪烁着野望的光芒。
经此一战,他不仅赢得了名望和权力,更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信心。
乱世的帷幕,才刚刚拉开。
而他的名字,林凡,必将随着这滚滚的历史洪流,走向更广阔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