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茹抬起头,看向路秋。
“嗯,到了,”她轻声应道,目光在路秋湿透的肩膀上停留了一瞬,“……你的衣服都湿了。”
这一看,沈茹的心不由得揪紧了一下。
路秋的样子着实有些狼狈。平日里一丝不苟束起的长发,此刻有几缕被雨水打湿,黏在光洁的额角和脸颊旁,发梢还在滴着水。她身上那件浅色的针织衫,靠近沈茹这一边的肩膀和袖子,因为刚才将风衣大部分都罩在了沈茹头上,而湿了一大片,颜色变深,紧紧贴着皮肤,想必冰冷刺骨。
一股强烈的担忧和心疼,瞬间涌上沈茹的心头。她不假思索地上前一步,也顾不上周围来往的人群,声音里带着显而易见的焦急和关切:
“这么冷的天,淋了雨最容易着凉了!你赶紧回酒店去,别在这儿耽搁了!”
路秋正低头看着自己臂弯里湿透的风衣,有些懊恼地蹙着眉,听到沈茹这一连串急切的话语,猛地抬起头来。
她撞进了一双写满了真切担忧的眼睛里。
沈茹的眉头微微蹙起,那种毫不掩饰的关心,猝不及防地、狠狠地撞入了路秋的心房。
晃神。
路秋整个人都怔住了。她看着沈茹因为紧张而微微抿起的嘴唇,看着她眼底清晰的担忧,听着她那一句句急切而朴素的叮嘱……
她忘记了回应,只是呆呆地、一瞬不瞬地看着沈茹,仿佛要将她此刻的模样深深地刻进脑海里。
沈茹见路秋只是愣愣地看着自己,却不说话,以为她是冻着了或者没听清,心里更急了。
她忍不住又往前凑近了一小步,几乎是下意识地伸出手,轻轻碰了一下路秋那只湿透的针织衫袖子。
冰凉的、潮湿的触感让她指尖一缩,心也跟着一沉。
“你感觉到冷了吗?”沈茹的声音不自觉地放得更轻,“回去之后,一定要立刻泡个热水澡!要泡到全身都暖和起来,把寒气逼出来才行!还有……最好让酒店煮点姜茶,趁热喝下去,驱驱寒。别仗着自己是alpha身体好就不当回事,知道吗?”
路秋依旧没有回答。
她不是没听见,而是……舍不得打断这份突如其来的的关怀。
她只是更加专注地凝视着沈茹,目光如同最温柔的网,细细地描摹着她的眉眼,她的鼻梁,她因为担忧而微微开合的唇瓣……
那目光里,有触动,有喜悦,还有一种更深沉的、几乎要满溢出来的……情愫。
那是一种沈茹从未在路秋眼中看到过的、赤裸裸的、毫不掩饰的专注与……温柔。
沈茹被这样直白而深情的目光看得有些不知所措了。
她的心跳,毫无预兆地开始失控,如同擂鼓般在胸腔里疯狂敲击,“咚咚咚”的声音响得她自己都能听见。
她下意识地想要避开这太过灼热的目光,微微垂下了眼睫,可路秋的视线却如同有了实质一般,牢牢地锁住她,让她无处可逃。
空气中,仿佛有一种无形的、甜蜜而粘稠的张力在缓缓蔓延,将两人紧紧包裹。
沈茹也同样,从路秋那双燃烧着某种炽热情感的眼眸深处,看到了一个……与以往截然不同的路秋。
现在的她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冷静自持的路总,也不是那个因为失忆偶尔笨拙、小心翼翼的金主。
而是一个会因为她的关心而晃神、会因为她的触碰而悸动、眼神里写满了毫不掩饰的在意和……某种更深层次渴望的……真实的“人”。
好像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
某种甜蜜的、令人心慌意乱又忍不住沉溺的情愫,如同春雨后的藤蔓,悄然破土,疯狂滋长,将两颗心越来越紧地缠绕在一起。
路秋看着沈茹微微泛红的脸颊和闪烁的眼神,看着她因为自己的注视而露出的那一点点罕见的羞怯……心底某个角落,仿佛被最柔软的羽毛轻轻拂过,满足感如同暖流般席卷全身。
她是在乎我的,路秋的心脏像是被泡在了温热的蜜糖里。
而沈茹,在路秋那几乎要将人融化的目光中,也隐约触碰到了某种呼之欲出的答案。那份超越了一般关心的炽热,指向了一个她之前不敢深想、此刻却无法忽视的可能性。
这种认知,让她心跳如鼓,带来了让她安定的力量。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被无限拉长。
最终还是路秋先回过神来。她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胸腔里翻涌的澎湃情感,嘴角控制不住地向上扬起一个极其温柔的、带着点傻气的弧度。
“好,”她终于开口,声音有些低哑,却蕴含着化不开的暖意,“我听你的。回去就泡澡,喝姜茶。”
她顿了顿,目光依旧胶着在沈茹脸上,补充道,“你……也快点上去吧,别着凉了。阿姨那边……还需要你。”
沈茹听到她的回应,脸颊更热了。她轻轻点了点头,低声道:“嗯,我知道。那你……路上小心。”
“嗯,”路秋又应了一声,却依旧没有立刻转身离开的意思,“我让老王来接我,你先上去吧。”
在路秋的注视下,沈茹缓缓转身,走向电梯。指尖,仿佛还残留着触碰她湿衣服时那冰凉的触感,而心口,却被一种滚烫的情感所充盈。
接下来的几天,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又在某些时刻被无限拉长。
路秋果然信守着她的“投喂”,每天准时准点出现在医院。
有时是老王送来还冒着热气的精致餐食,有时则是她本人亲自提着大包小包的营养品和水果前来。
路秋不再过多地打扰沈茹和余淑兰的相处,往往只是把东西往床头柜上一放,目光掠过沈茹眼下淡淡的青黑,问一句“阿姨今天怎么样”,听沈茹简单答两句,便会微微颔首:“有事给我打电话,”然后识趣地转身离开。
医院的最终治疗方案,在一个阴雨绵绵的午后被摆到了沈茹面前。
主治医生推了推眼镜,指着ct片上那节变形的脊椎:“余女士的情况,最适合做微型营养因子缓释泵植入术。简单说,就是在椎体旁埋一个小泵,持续释放营养因子,促进神经修复。”
她顿了顿,语气严肃起来,“但风险要跟你说清楚:手术创伤不算小,术后可能出现排异反应,而且康复期至少需要半年,期间必须严格遵医嘱复健。”
沈茹的手指在“手术同意书”四个字上反复摩挲,纸张边缘被捏得发皱。
最终的选择权,还是在沈茹手上。
这的确是一个沉重的决定。
沈茹独自在医生办公室待了很久,看着那些冰冷的医学影像和数据,最终,她深吸一口气,在手术同意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这是目前看来,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