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垣星山谷,在李默雷霆手段肃清外敌后,进入了一段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秩序之庭的框架初步搭建,虽显简陋,却已初具雏形。
“传道司”由文致远主要负责,他本就是饱学之士,又得李默点拨,对秩序理念理解日益精深。他组织人手,将李默关于秩序、平衡、循环、守护的核心思想,结合星海实际案例,编纂成通俗易懂的《秩序初解》、《平衡浅谈》等基础典籍,并不定期在山谷外围开设讲坛,为前来投靠或好奇观望的修士讲解秩序真意。
起初,听者大多抱着怀疑或猎奇的心态,但文致远引经据典,结合千流界等实例,娓娓道来,渐渐吸引了不少真心求索之人。一些低阶修士和散修,在理解了秩序并非束缚而是庇护后,眼中重新燃起了对未来的希望。
“执律司”暂由几位修为较高、性格刚正的原散修负责。他们负责维护山谷及周边区域的秩序,处理内部纠纷,并开始尝试制定一些最基本的、适用于秩序之庭内部的行为准则。这些准则强调公平、协商与承担责任,与外界弱肉强食的风气截然不同。
“护生司”则由叶青璇兼管,她心性慈悲,玄冥重水又兼具滋养与净化之效。她带领一些擅长治疗与培育的修士,救治受伤的追随者,净化被魔气或死气污染的土地,并尝试在山谷中培育一些蕴含秩序道韵的灵植,改善环境。
“研法司”则最为特殊,目前主要由李默亲自负责。他将从序源之海中感悟到的一些相对基础、安全的秩序符文与运转法门,加以简化改良,传授给少数几位悟性极高、心性纯良的核心成员,引导他们尝试接触和运用秩序之力。这并非传授他的核心传承,而是播撒种子,期待未来能开出不同的花。
酒徒则成了秩序之庭的“供奉”兼“总教头”,负责操练那些有战斗天赋的成员。他的训练方式简单粗暴,却极为有效,旨在短时间内提升这些人的实战能力,以应对可能到来的危机。
在李默的引导下,秩序之庭内部逐渐形成了一种迥异于外界宗门的风气。这里更强调协作而非竞争,重视理念认同而非单纯的血缘或师承,鼓励成员在遵守基本准则的前提下自由发展、探索自身之道。
虽然资源依旧匮乏,实力远无法与那些大宗门相比,但整个秩序之庭却焕发着一种蓬勃的、向上的朝气。每一位成员的眼神中,都闪烁着名为“希望”与“信念”的光芒。
这股新兴的力量,如同星火,在万法星域这片充满压抑与混乱的土地上,顽强地燃烧着,吸引着更多在黑暗中徘徊的目光。
这一日,李默将文致远、几位执律司负责人以及酒徒、叶青璇召集到洞府之中。
“秩序之庭初立,根基尚浅,然星海局势波谲云诡,恐难有长久太平。”李默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我等需未雨绸缪,主动出击,方能在这乱局中,争得一线生机,播撒更多秩序之光。”
文致远拱手道:“庭主有何打算?”
李默取出一枚玉简,其上以神识勾勒出一幅简略的星图,标记出了几个光点。
“此乃我近日推演,与秩序之道隐隐共鸣,且目前局势相对混乱、易于介入的几处区域。”李默指向星图,“其一,位于万法星域与‘碎星带’交界的‘流萤星群’,此地由数百个小界域组成,势力错综复杂,资源争夺激烈,常有小型冲突,民众苦不堪言。”
“其二,乃是‘黑水玄界’,此界被一种阴寒瘴气笼罩,本土生灵生存艰难,且盘踞着数个修炼邪功、奴役凡人的魔道小宗。”
“其三,较为特殊,是一处名为‘沉默回廊’的古战场遗迹,据说上古时期曾有大战,法则混乱,空间不稳,但其中也可能残留着一些上古之物或传承。”
他看向众人:“我意,由文先生带队,挑选一批精干成员,前往流萤星群,尝试接触当地势力,传播秩序理念,调解争端,建立初步联系,如同千流界一般。”
“执律司可派出小队,前往黑水玄界,查明情况,若有可能,铲除魔宗,解救生灵,并尝试净化瘴气,建立秩序前哨。”
“至于沉默回廊……”李默顿了顿,“此地较为凶险,我亲自前去查探一番。”
分派任务,主动出击!这是秩序之庭成立以来,第一次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外拓展影响力!
文致远等人闻言,既感责任重大,又觉热血沸腾。他们知道,这是将理念付诸实践的关键一步!
“属下领命!”文致远等人齐声应道,眼中充满了决心。
酒徒咧嘴一笑:“总算有正事干了!老子陪文小子去流萤星群转转,免得你们被那些地头蛇给欺负了。”
叶青璇则轻声道:“我随你去沉默回廊。”
李默点了点头:“如此甚好。记住,此行首要目的,并非征服或掠夺,而是传播秩序,庇护生灵,建立联系。遇事以协商引导为主,若遇冥顽不灵、肆意破坏秩序者……可酌情处置。”
他赋予了外出队伍一定的自主决断权,但也明确了行为的底线。
计划既定,秩序之庭这台新生的机器,开始高效运转起来。文致远与酒徒很快挑选好了人手,准备物资;执律司也组建了精干小队;李默和叶青璇则开始为前往沉默回廊做准备。
一股新兴的力量,终于不再固守一隅,开始如同藤蔓般,向着星海更广阔的区域,悄然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