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完北北的话,忍不住笑了笑,感慨道:“说到底,有钱人也有有钱人的烦恼啊!先等等看吧,我估摸着不出一个月,这事就能有好结果。”
北北在电话那头听着,轻轻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
可没想到才过了几天,北北的消息就突然弹了过来,语气里满是惊讶:“你当初办的这到底是法事,还是下了蛊啊?”
我盯着屏幕愣了一下,心里纳闷,赶紧回:“什么意思?出什么事了?”
北北紧接着发来一大段话:“我靠!之前那男的对女的明明爱搭不理,冷得跟块冰似的,结果现在反过来了,天天围着女的转,一门心思要跟她和好,简直是倒贴!”
我看着消息忍不住笑了,回她:“这不是挺好的吗?正合了缘主的心意啊。”
可笑着笑着,心里却突然冒出来一阵说不清道不明的不安,像根细小的刺扎在那儿,我当时还以为是冤亲债主那边要出什么岔子,没太往心里去。
北北很快回复:“也行吧,反正人已经和好了,咱们的活儿也算办完了。”
我回了声 “嗯”,之后就没再和她聊这件事。那时候我满心以为,这不过是一次再普通不过的法事,办完就翻篇了。
可我万万没想到,就是这次看似简单的和合,后来却让我看清了很多事,也终于明白当初那阵不安究竟从何而来。
过了一段时间,某天北北突然给我打了电话,开口就问:“你还记得当初那个和合的法事不?”
我愣了愣,仔细想了想才反应过来,笑着说:“当然记得啊,那可是我办的第一个和合呢,当时不还挺顺利就和好了嘛。”
电话那头的北北却轻轻叹了口气,语气沉了下来:“最近那女的找我了。你知道吗?
她现在根本不想跟那男的好好过,就想把人吊着,还说自己没那么喜欢他了,想分手,可那男的死活不放手,缠得紧。
问咱们还能办什么法事么,给她整个招桃花的,价钱随便咱们开。”
我听完这话,心里 “咯噔” 一下,像被什么东西砸了一下,忍不住皱着眉说:“她怎么能这样啊?当初可是她求着要和好的!”
北北还没来得及接话,一旁的漠漠就抢着开了口,声音里带着点无奈:“可不是嘛!这女的跟我们说想分手的时候,我就看见那男的祖先过来了。”
我叹了口气说:“这女的法事我不想接了”
北北说:‘我也不想接,那就这样吧’
我轻轻 “嗯” 了一声,心里乱糟糟的,没再往下说,默默挂了电话。
挂了电话之后我走到堂子前,静静坐在神像对面,看着供桌上的香炉袅袅升起的烟,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着,说不出是难受还是愧疚,一阵阵的不是滋味。
我深吸一口气,把小黄和小九喊了出来,声音带着点不易察觉的颤抖:“你们说,我当初是不是做错了?”
小黄和小九看着我眼眶泛红、难掩失落的样子,又悄悄对视了一眼,过了好一会儿,小黄才先开了口,语气尽量温和:“我觉得你没做错啊。
当初是那女的主动求到你们的,你按她的需求办了法事,把人给和好了,这事儿本身就没毛病。管那么多后续干嘛,咱们尽到本分就行了。”
我低下头,目光落在堂子的桌子上,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小声说:“可这事儿是我亲手办的啊,现在看下来,对那个男的也太不公平了。”
小黄听完我的话,张了张嘴,最终只是努了努嘴,看看我,没再接着说什么,大概也知道,说再多 “本分” 的话,也解不开我心里的结。
小九也看着我,嘴唇动了动,像是想安慰我,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能就这么静静陪着我,眼神里满是无奈。
我就这么陷进了内耗的泥沼里,脑子里像被按下了循环键,翻来覆去都是同一个念头 —— 如果当初我没接这个法事,没帮他们强行和好,是不是他们的感情就能少些拉扯的纠葛?对那个一门心思扑上来的男人来说,是不是就能多些公平,不用落得如今这般煎熬?
这个念头像根越收越紧的绳子,一圈圈缠在心上,勒得我连呼吸都觉得发闷,胸口沉甸甸的,喘不过气来。
我忍不住在心里翻来覆去地想:人怎么能这样呢?怎么能前一秒还说着想和好,后一秒就说不喜欢了?感情在她眼里,难道就这么不值钱,说变就能变吗?
那以后,这种和合的法事我还能再接吗?
表面上看是帮了求法的缘主,可对另一个不知情的人来说,这也太不公平了 ,明明是被推着走进一段已经变了质的感情,最后却要独自承受这份纠缠的苦。
就在我、满心杂乱的时候,小九终于忍不住开口了,:“其实,感情里的事本来就没什么绝对的公平。
当初那女的求着和好是真心的,你按规矩、凭本事帮她办了事,也是实实在在的。后来她变了心思,那是她自己的选择,怎么能全算到你头上呢?”
我猛地抬起头看向小九,眼眶还是红的,声音里带着没压下去的哽咽:“可如果不是我办了那场法事,他们说不定早就彻底断了,那个男的也不用像现在这样,被吊着、受着煎熬啊。”
小九看着我这副模样,轻轻叹了口气,语气更沉了些:“你要是总这么钻牛角尖,那以后什么事都不用办了。
咱们做这行,得先懂‘尊重因果’,你接的是当时的因,结的是当下的果,至于后来的变数,本就不是你能左右的。
既然栽了这一次跟头,那以后办任何事,更要把‘责任’扛在肩上,先考虑清楚前因后果,更要把缘主的心思问明白、问透彻。”
我怔怔地听着,慢慢点了点头,没再说话,只是默默挪到堂子前的蒲团上坐下,拿起旁边的经卷,轻声念起了清心咒。
一字一句的经文从嘴里溢出,起初还带着些杂乱的气息,念着念着,心里的烦躁像是被慢慢抚平的褶皱,渐渐安稳了下来。
等最后一句经文落下,我合上书卷,心里的迷雾也终于散了,我想明白了。
以后再办法事,尤其是和合这种关乎人心的,一定要把缘主的心意问清楚,把彼此的纠葛审视明白,绝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听一句 “想和好” 就立马应下,一言不合就办。
毕竟人性这东西,最禁不起考验,稍有不慎,就是一场难收场的纠缠。
我也终于懂了,做这行,不光是帮别人化解灾祸、了结心愿,更是在一次次遇到的人和事里,慢慢学会怎么面对这些复杂的人心,怎么在混沌里守住自己的方向。
哪有那么多十全十美的事呢?只要当初接下委托时,我的心意是真的,办起事来尽心尽力、问心无愧,就已经足够了。
有些事,经历过一次就够了。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之前的疏忽,也让我彻底明白。
有些选择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更要想到背后可能牵动的人和事;有些责任,不能只挂在嘴上,得沉甸甸地放在心里,一步步扛着、走着,才能不偏不倚。
而我也终于解开了当初的疑惑 ,那阵莫名的不安,从来不是因为什么冤亲债主,而是因为我那时候还没学会,怎么在帮人的时候,既守好自己的本分,又牢牢护住心里那份初心。
如今想通了这些,心里反倒踏实了许多,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连呼吸都轻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