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道永恒界一战的最终结果,各方得失截然不同:
公司一方损失惨重。不仅寄予厚望的新晋植物祖神查尔斯彻底陨落,其核心被封印,更搭上了大量通过祖神教手段催生出来的“伪灵圣”作为祭品,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
灵宗一方的战术目标基本达成,损失相对轻微。成功阻止了祖神降临的阴谋,拔除了一个关键节点,并封印了一枚祖神核心,战略上占据主动。
东岚国则是遭受了毁灭性打击。直接失去了四大永恒界之一的九道永恒界。这并非简单的领土沦陷,而是永久性的环境崩溃——查尔斯在登神过程中,几乎将九道永恒界的本源法则炼化殆尽,其死后遗留的、失去控制的血晶荆棘疯狂滋生,导致该界域木元素浓度严重超标,生态彻底失衡,再也无法支撑正常生灵居住。九道永恒界,等于从东岚国的版图上被直接“抹去”,彻底废掉了。
然而,战火的余波并未平息。东岚国因实力大损,内部空虚,立刻引来了新的觊觎者——能源联合组织趁火打劫,出兵攻占了东岚国的另一座永恒界,北海永恒界。
这一举动,立刻引起了公司与灵宗双方的强烈不满。
对于公司而言,能源组织的行动打乱了其在东岚国的整体布局。
对于灵宗而言,这种趁乱抢占领土的行为,性质与灵宗的“自卫反击”截然不同。灵宗此战的核心目的是破坏公司的祖神阴谋并实施惩戒,作战方式以摧毁军事节点为主,若非顾忌大规模无差别轰炸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生灵涂炭,违背人道原则,灵宗早已动用“亚空晶壁”系统将东岚国的军事基地彻底夷平。而能源组织打的却是实打实的“占领战”,意图永久吞并该地区。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战略平衡。能源联合组织本身正与“星际银行联合组织”以及公司暗中扶持的代理人激烈交战,本就兵力吃紧。此刻强行分兵开辟东岚国战场,无疑是极大的军事冒险。一旦其在与星际银行的主战场上因此出现重大失利,就将面临两线崩溃的危局。
而这种局面,很可能将灵宗这个“战略合作伙伴”逼到一个尴尬的位置。灵宗与能源组织并非铁杆盟友,只是基于共同利益的战略协作关系。按照协议,灵宗并没有在能源组织主动开辟的第二战场失利时,必须出兵援助的义务。如果能源组织因贪心不足而陷入困境,反而可能将灵宗拖入一场本不愿直接参与的、更深层次的战争泥潭。
面对能源联合组织这种不顾大局、肆意开辟第二战场的冒险行为,灵宗基于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以及维护区域稳定的考量,向其发出了正式的外交警告,明确指出其行动的潜在风险,并敦促其保持克制。
然而,能源联合组织的高层似乎对灵宗的警告极为不满,甚至将此视为对其主权和行动自由的干涉。这种不满情绪,最终以一种极其残忍和极端的方式爆发出来。
在他们刚刚占领的北海永恒界及其周边星域,能源联合组织的军队接到了来自高层的密令,进行了一场惨绝人寰的、系统性的大清洗。他们以维持秩序、清除“不稳定因素”为借口,动用军事力量,对原本居住在该星域的无数东岚国平民乃至非战斗人员,展开了无差别的屠杀。
一时间,北海永恒界化为人间炼狱。昔日繁华的星港化为废墟,居住星球上尸横遍野,无数逃亡的飞船被无情击毁,星域通讯频道中充斥着最后的绝望哀嚎与诅咒。能源组织的军队以铁血手段,几乎将原住居民屠戮殆尽,意图以绝对的恐怖来巩固统治,并以这种血腥的“既成事实”来回应灵宗的警告。
这一骇人听闻的暴行,如同在原本就暗流汹涌的宇宙中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其产生的影响,远比攻占一个永恒界本身要深远和恶劣得多。
能源联合组织在北海永恒界实施的种族清洗式大屠杀,迅速传遍了已知宇宙,激起了普遍的愤慨。公司与东岚国官方立刻发表了最强烈的谴责,言辞激烈,将能源组织的行径斥为“反文明的暴行”、“不可饶恕的宇宙公敌”。
然而,响亮的谴责声却未能转化为实际的军事行动。
原因无他,战略态势使然。灵宗的主力大军,在结束九道永恒界的战斗后,其兵锋依然陈列在东岚国的另一大核心区域——四匠永恒界 所在的广阔星域。这支刚刚轻易覆灭一位新晋祖神、重创金属祖神并逼退雷霆祖神的胜利之师,其存在本身,就是对公司和东岚国最巨大的军事威慑。
在此情况下,无论是公司还是东岚国,都绝不敢轻易调动防御灵宗方向的主力部队,转而去攻击能源组织。一旦他们的主力西调,导致四匠永恒界方向防御空虚,谁能保证兵临城下的灵宗不会趁虚而入?届时,丢失的将可能不止一个北海永恒界,而是整个东岚国的命脉所在。
因此,公司与东岚国陷入了极其被动的两难境地:
口头上,必须对能源组织的暴行予以最严厉的声讨,以占据道德制高点,安抚国内及盟友情绪。行动上,却被灵宗的大军牢牢钉死在现有防线上,只能眼睁睁看着能源组织在北海永恒界巩固其血腥统治,而无法采取任何有效的军事反击。
这种“口惠而实不至”的窘境,清晰地揭示了当前宇宙格局的复杂性。灵宗的存在,无形中为能源组织的暴行提供了一层“保护”,尽管这绝非灵宗本意。而能源组织,也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敢如此肆无忌惮。
就在公司与东岚国因灵宗大军压境而动弹不得,只能坐视能源联合组织在北海永恒界肆虐之际,战局再次发生了戏剧性的、影响深远的逆转。
灵宗本土传来了最高级别的紧急军情——巴特鲁与东联两大势力,竟趁灵宗主力深陷东岚国战场之际,同时从多个战略方向,向灵宗本土发起了大规模进攻!
烽火骤起于家门之内,这无疑是远比域外争端更为致命的威胁。灵宗最高统帅部没有任何犹豫,立刻下达了最高指令:
所有在外作战的灵宗军队,立即终止当前一切军事行动,全速撤回本土,保卫灵宗根基!
命令如山,雷厉风行。原本陈列在四匠永恒界星域、对公司与东岚国构成巨大威慑的灵宗舰队群,在极短时间内便完成了集结,如同退潮般迅速而有序地通过空间跳跃点撤离,将广阔的东岚国星空重新“交还”给了其原本的主人。
这一突如其来的撤军,瞬间打破了东岚国战场乃至周边星域的脆弱平衡。
实际上,巴特鲁和东联的军队早在先前的冲突中就被灵宗部队重创,根本构不成实质性的威胁。灵宗撤军的真正原因,是能源组织在北海永恒界的侵略行为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这个举动不仅让公司和东岚国得以重新调动军队,也把能源组织彻底暴露在了复仇的兵锋之下。
灵宗主力部队的突然且彻底的撤离,瞬间改变了东岚国的力量对比,产生了一系列直接的后果。
其中最为立竿见影的,便是能源联合组织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困境。
此前,他们之所以敢在北海永恒界肆无忌惮地实施占领与大屠杀,正是倚仗着灵宗大军在东岚国另一侧牵制了公司与东岚国的全部主力。如今,这个最大的“保护伞”已然消失,其占领军立刻暴露在公司与东岚国空前愤怒的兵锋之下。
失去了灵宗的战略掩护,能源组织在北海永恒界的军队瞬间从“趁火打劫者”变成了“孤军深入的瓮中之鳖”。面对可以全力反击的公司与东岚国联军,以及可能来自星际银行组织的侧面压力,继续强占北海永恒界无异于自寻死路。
因此,尽管极不情愿,能源联合组织在权衡利弊后,被迫以最快速度从北海永恒界及其星域撤出了所有军队,放弃了他们短暂且血腥的占领。这场以屠杀开始的侵略,最终以仓皇撤退告终,除了收获恶名与各方敌意,一无所获。
灵宗的虚拟会议室中,一道道代表着尊者和灭世神意识的光影相继浮现。对他们这等存在而言,分出一缕意识参与会议,并不影响他们同时处理其他事务。
会议的焦点,自然落在了能源联合组织那令人费解的暴行上。
“谱大帝本身是行伍出身,执掌能源组织以来,其战略眼光和政治手腕一向以长远和精明着称。”一位尊者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深深的疑惑,“按常理推断,他绝不应做出如此丧心病狂、自绝于星海的决策。”
“除非,”另一位灭世神沉声接口,目光锐利,“这样做,能够为他们带来足以抵消所有负面影响的、巨大到无法抗拒的利益。”
“屠杀又能带来什么利益?”第三位成员提出质疑,这也是许多人心中的困惑,“除了彻底败坏自己的声誉,让其在宇宙间寸步难行,更会严重摧残执行命令的士兵的精神状态,导致军队士气崩溃。这完全是损人不利己。”
会场沉默了片刻,一道冷静的声音打破了沉寂,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心中一凛的假设:“祖神复苏。九道永恒界一战的具体情况,我们和公司都没有刻意封锁相关信息。如果……能源组织手中,也掌握着某块祖神核心,并且他们知晓了通过大规模血祭可以加速乃至完成祖神复苏的话……”
这个推测没有说完,但在场的所有灭世神和尊者都瞬间明白了其中的含义。虚拟会议室中陷入了一片沉重的寂静,无人再出声反驳。显然,大家都默认了这个看似疯狂行为背后最可能、也最可怕的动机——为了制造一场足够分量的血祭,用以唤醒他们掌控下的某位祖神!
良久,主持会议的洛涛将话题引向了更迫切的现实问题:“过去的缘由可以稍后再查。接下来,我们还是重点讨论一下,灵宗与能源组织的关系,该如何界定和处理。”
而事实的真相,也确实如灵宗高层所推测的那般。能源联合组织手中,的确掌握着祖神核心,而且其数量,甚至不止一个!
这其中蕴含的战略逻辑,清晰得近乎残酷。要知道,祖神本身的生命层次,大致与灭世神相当。然而,他们真正可怕之处,在于他们执掌着宇宙间某种根本的“元理”法则。这使得他们在实际战力上,是实打实的尊者级别!
在广袤而危险的星海中,没有任何一个势力会轻视一位尊者级战力的分量。
公司对待其麾下的尊者,几乎是极尽笼络之能事,各种资源倾斜、特权优待,堪称“跪舔”,唯恐这些擎天巨擘心生不满,拂袖而去。灵宗虽不至于如此,但也给予了尊者们极大的自由与尊重。所幸,灵宗的尊者大多对宗门有着极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因此他们自愿遵守灵宗制定的规则,成为宗门最坚实的支柱。
以此类推,能源组织自然也不例外。他们对于能够比肩尊者的战力,同样渴望至极,敬畏有加。
那么,结论便不言而喻了。如果能够通过血祭敌人(无论是战俘还是平民)的方式,成功地复苏己方掌握的祖神核心,那么就意味着凭空多出几位尊者级别的顶级战力,这将极大地改变与星际银行组织乃至其他势力博弈的力量天平。血祭过程本身,就是对敌人有生力量和统治基础的重创,可谓一箭双雕。
在这种巨大的战略利益诱惑面前,所谓的“道义谴责”和“名声败坏”,在能源组织的决策者眼中,恐怕都成了可以接受的代价。对他们而言,这根本是一笔“何乐而不为”的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