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带来的沉重思辨,如同一块投入心湖的巨石,激起的涟漪久久未平。姜小勺在【厨神特训空间】中进行的那场融合了厨艺、管理与智慧的“庖厨演武”,让他对时味居的未来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脉络,也让他意识到,仅仅被动防御是不够的。
然而,未等他将在空间中模拟的策略付诸实践,新的波澜已悄然而至。这日午市刚过,店内尚有零星的食客在享用午后茶点,后院的铁锅再次荡漾起涟漪。这次的波动,带着一种先忧后乐、心怀天下的博大与沉静,与柳宗元的孤愤不同,更多了几分历经沧桑后的通透与坚持。
一位身着简朴儒袍、面容清癯却目光温润坚定、自带一股浩然正气的老者,缓步而出。他环顾这整洁明亮、氛围独特的时味居,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却并无太多惊惶,反而带着一种观察与思考的神情。
“范文正公?”姜小勺心中一动,上前试探着问道。
老者微微颔首,语气平和:“老夫范仲淹,误入此地,叨扰掌柜了。”他的目光随即被墙上王羲之的《时味赋》所吸引,驻足观赏片刻,眼中露出赞赏之色,“此赋意境高远,字迹超然,不知出自哪位高士之手?”
姜小勺含糊应对,引他入座,奉上清茶。范仲淹并未追问,只是静静品茶,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窗外。时值午后,对面写字楼的白领们正三三两两外出用餐,不少人手中拿着刚从附近连锁快餐店买来的、装在一次性纸盒里的汉堡、炸鸡和塑料杯装的可乐,行色匆匆,边走边吃。
范仲淹看着这一幕,眉头微微蹙起,眼中流露出一种复杂的情绪,有不解,有惋惜,更有一丝深沉的忧虑。他指着窗外那些匆忙进食的白领,向姜小勺问道:“掌柜的,彼等所食……是何物?为何如此……仓促?食乃民生之本,如此草率,岂不有伤身体,有违天道?”
姜小勺心中暗叹,这位心系“忧乐”的文正公,果然关注点与常人不同。他解释道:“范公,那是如今常见的‘快餐’,为了适应……呃,快节奏的生活,讲究便捷迅速。”
“便捷迅速?”范仲淹摇了摇头,语气带着痛心,“《论语》有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饮食之道,关乎养生,关乎礼仪,更关乎心性修养。如此囫囵吞枣,只求果腹,与牲畜何异?长此以往,民风何以淳厚?社稷何以安康?”他似乎从这“快餐文化”中,看到了某种礼崩乐坏、民生凋敝的征兆,忧国忧民之心溢于言表。
姜小勺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向他解释现代工业社会效率至上的逻辑,这与他所秉持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确实存在巨大冲突。
【…接待特殊食客:范仲淹…其“观察民情、心系天下”需求被触发…引发其对现代生活方式的深度忧虑与理念冲击…】
【…获得状态:【忧乐情怀】…效果:短时间内对社会需求与民生疾苦的感知力提升,更注重菜品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关怀…】
【…获得特殊物品:《岳阳楼记》意境碎片…效果:蕴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可微弱提升对餐饮事业社会责任的认知,增强面对困难时的精神韧性…】
范仲淹并未过多苛责姜小勺,只是望着窗外,长长叹息一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若天下之人,连安心吃一顿饭都成奢望,老夫之忧,何其深也……”他这声叹息,沉重得仿佛能压垮时光。
姜小勺心中触动,默默为范仲淹准备了几样用料朴实、却极其讲究火候与调和的菜品,如【文火慢炖狮子头】、【鸡汁浸时蔬】,希望能让他感受到食物中蕴含的“用心”与“工夫”。
范仲淹品尝之后,神色稍霁,赞道:“掌柜的用心了。食物虽简,其中却见功夫,见心意。若天下庖厨,皆能如此,则民幸甚。”临走前,他再次深深看了一眼窗外那喧嚣的快餐景象,带着满腹忧思离去。
送走范仲淹,姜小勺心情复杂。范仲淹的忧虑,柳宗元的警惕,都让他意识到,时味居存在的意义,或许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更是在这快节奏的时代,守护一份对食物的敬畏,对传统的坚持,对“慢工出细活”的匠心精神的传承。
这份明悟,让他在接下来的“庖厨演武”中,方向更加明确。他不再仅仅将特训空间视为提升厨艺和管理能力的工具,更将其当作践行和深化自身理念的试验场。
他模拟了各种极端情况:当“寰宇餐饮”发动价格战,试图用廉价快餐模式冲击市场时,他坚持时味居“品质至上、文化为魂”的定位,通过举办小型文化沙龙、深度美食体验活动,吸引那些追求品质与内涵的顾客,形成差异化优势。
当模拟的舆论再次质疑时味居“效率低下”、“不合时宜”时,他不再急于辩解,而是通过虚拟的“林薇助手”,系统地输出关于慢食文化、传统技艺价值、饮食与健康关系的理念文章,潜移默化地引导舆论,甚至吸引了一批认同其理念的忠实拥趸。
他甚至模拟了与“寰宇餐饮”高层的虚拟谈判,在谈判中,他不再仅仅是一个厨子,而是以时味居“文化守护者”与“品质标杆”的姿态,不卑不亢地阐述自己的理念与价值,让对方意识到,时味居并非可以被简单收购或复制的普通餐厅,其核心价值在于不可替代的文化底蕴与极致追求。
一次次模拟,一次次失败与调整,姜小勺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场精神与能力的淬火。他的厨艺在“演武”中愈发纯熟,对【游刃之心】和【青莲剑韵】的运用也更加自如。更重要的是,他的心态发生了转变,从最初被动应对危机,到如今主动规划未来,甚至开始思考如何以时味居为基点,去影响和改变周围的小环境。
当他意识回归现实,眼中闪烁着自信与坚定的光芒。他走到后院,看着那口依旧偶尔泛起微澜的铁锅,心中已无多少惶恐。
“来吧,无论是古今碰撞的波澜,还是现代商战的硝烟。”姜小勺低声自语,嘴角带着一丝从容的笑意,“时味居,已做好准备。”
他转身回到厨房,拿起那把陪伴他许久的厨刀。刀身映照出他沉静的面容,也映照出这条注定不平凡的庖厨之路。前方的风浪或许会更猛烈,但他手中的“刀”,心中的“道”,都已磨砺得更加锋利与坚实。这场为了守护而进行的“庖厨演武”,必将愈发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