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渐渐散去,靶场上弥漫着一股刺鼻的硫磺味和焦糊味,混合着泥土的腥气,形成一种独特的味道。士兵们小心翼翼地靠近靶场,他们的脚步很慢,每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走得格外谨慎,仿佛生怕触动了什么机关。地面上还残留着爆炸的余温,踩上去有些发烫,空气里的热浪尚未完全散去。
在靶场中央,一个巨大的弹坑赫然在目。弹坑的边缘参差不齐,像被巨齿啃过一般,周围的泥土被爆炸的冲击波掀得乱七八糟,形成一圈圈的波纹。有的地方还冒着淡淡的青烟,青烟缭绕上升,在阳光下呈现出淡淡的蓝色。泥土被烤成了焦黑色,用脚一碾,便碎成了粉末。
四个负责测量的士兵拿着尺子,开始仔细地丈量弹坑的深度和直径。尺子是用楠木制成的,上面刻着精确的刻度,一尺长为一段,每段之间又分为十寸。为首的士兵姓赵,是兵部派来的老兵,参加过多次战役,此刻他的脸上也满是震撼,握着尺子的手微微颤抖。
“深四尺,整整四尺!” 赵老兵高声报出测量结果,他的声音有些发飘,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颤抖,“直径六尺八寸!比之前的试爆深了一倍还多,这威力…… 抵得上二十个壮汉用八斤重的铁锤砸一整天了!” 他用脚踢了踢弹坑边缘的焦土,土块坚硬如石,“你们看这土,都被烧成陶了!”
其他士兵也纷纷议论起来,脸上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太可怕了,这要是在战场上,敌人的阵型瞬间就会被撕开一个口子。”“有了这东西,咱们大唐的军队就再也不怕突厥人的重甲骑兵了,他们冲得越猛,被炸得越惨!”“云州有救了!咱们终于能把突厥人赶出去了!”
李杰走到弹坑边,蹲下身,仔细观察着弹坑的情况。他用手指捻起一把被烤成焦黑色的泥土,放在鼻子前闻了闻,泥土里还带着浓烈的火药味和一股淡淡的焦糊味。他又用手掌摸了摸坑壁,泥土坚硬如铁,表面光滑,显然是被高温炙烤过。“弹坑的深度和范围都符合预期,” 他点点头,对身边的工匠们说,“说明这次的配比和装药量都比较合适,但还有提升的空间。你们看这坑壁的弧度,边缘的泥土飞溅得不够均匀,说明爆炸时的能量分布还不够集中。”
他站起身,走到那棵被甲片嵌入的老槐树下,仰头看着那个深深的孔洞。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照亮了孔洞内部,能看到里面被挤压变形的木质纤维。“穿透力也不错,” 他自言自语道,“但还不够。突厥人的攻城器械都是用坚硬的橡木和铁皮打造的,比这槐树结实得多,要对付它们,还需要更大的威力。”
李杰从怀里掏出记录本,本子是用牛皮缝制的,防水防潮。他拔出发髻上的铜笔,在本子上画了一个五角星,五角星的每个角都标注着不同的数据:装药量、弹壳厚度、爆炸范围、穿透力。旁边批注:“达标,但射程需再提升,目标五十步。目前三十步的射程虽然能应付近战,但在攻城或防御时,还是有些力不从心。”
他的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继续写道:“弹壳材质需改进,当前百炼钢虽坚韧,但在爆炸时碎裂不够均匀,导致部分碎片威力不足。建议尝试用灌钢法炼制更坚硬的钢材,增加弹壳的脆性,让其在爆炸时能产生更多锋利的碎片。”
写完这些,他抬头看向那片还在燃烧的草垛。草垛的火焰已经小了很多,但依旧在顽强地燃烧着,火星不时向上窜起,被风吹向远方。突然,他想起了云州城墙的厚度 —— 去年他曾看过云州的城防图,城墙是用巨石和糯米灰浆砌成的,底部厚度足有丈余,顶部也有五尺多厚,比这三层铁甲坚固得多。
“还不够,” 李杰的眉头皱了起来,眼神变得更加凝重,“得让弹壳再硬些,用灌钢法打造,这样爆炸时产生的碎片会更多更锋利,杀伤力也更大。另外,装药量再增一成,我计算过,增加一成药量,威力能提升三成左右,争取能对城墙造成一定的破坏,至少要能炸开一个供士兵通行的缺口。”
工匠们围在一旁,认真地听着李杰的分析,不时点头附和。王铁匠听到要改进弹壳材质,眼睛一亮,说道:“大人,灌钢法我略懂一些,之前曾在一本古籍上见过记载。如果用生铁和熟铁分层浇灌,再反复锻打,炼出的钢材确实比百炼钢更坚硬。我回去后就试试,争取三天内做出新的弹壳样品。”
狗剩也兴奋地说:“我再多试验几次引信,这次的引信燃烧速度虽然稳定,但还是有些慢。如果能让引信燃烧得更快些,就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引爆,让敌人来不及反应。我打算试试用棉线浸泡硝石水,说不定能加快燃烧速度。”
老李头则叹了口气,说道:“增加装药量倒是不难,只是提纯硫磺的速度得再加快些。现在咱们一天最多能提纯五十斤纯硫磺,要是装药量增加,恐怕供应不上啊。”
李杰想了想,说道:“李师傅,我给你加派五个学徒,再增加两个过滤槽,采用轮换制,人歇槽不歇,应该能满足需求。另外,我会让人再找些废木炭,制作更多的活性炭,确保提纯效率。”
“好,有了人手和设备,我保证能跟上进度!” 老李头拍着胸脯保证道,脸上露出了坚定的神色。
周围的士兵们也纷纷议论起来,赵老兵走到李杰身边,抱拳道:“李大人,这新火药的威力实在是太惊人了!要是能早日装备军队,云州之围指日可解!末将斗胆请示,能否尽快将这火药送往云州前线?”
李杰摇了摇头,说道:“赵将军别急,这火药还需要进一步测试和改进。我们要确保每一颗火药都能稳定发挥威力,不能有丝毫差错,否则送到前线不仅帮不上忙,还可能误伤自己人。再给我十天时间,我保证拿出合格的火药,到时候亲自护送前往云州。”
赵老兵虽然有些心急,但也知道李杰说得有道理,便不再坚持,只是说道:“那末将就在这里静候佳音,随时准备护送火药前往云州。”
李杰点了点头,目光再次投向那个巨大的弹坑。他知道,这弹坑不仅是新火药威力的证明,更是他肩上责任的象征。云州的百姓还在受苦,前线的将士还在浴血奋战,他必须争分夺秒,尽快完善火药,为他们送去胜利的希望。
他转身对工匠们说道:“大家辛苦了,先休息半个时辰,吃点东西,然后我们继续试验。王铁匠,你去准备新的弹壳材料;狗剩,你去调试引信;李师傅,你去安排硫磺提纯的事情。其他人,跟我一起清理靶场,准备下一次试爆。”
“是,大人!” 工匠们齐声应道,声音里充满了干劲和信心。他们纷纷散开,各司其职,靶场上又恢复了忙碌的景象。
阳光越来越烈,照在靶场的焦土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远处的草垛还在冒着青烟,空气中的硫磺味依旧浓郁,但这味道在工匠们闻来,却像是胜利的气息。他们知道,只要坚持不懈,总有一天,这小小的火药能将突厥人赶出大唐的土地,让边疆重归安宁。
而在不远处的柴房里,张三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躲在横梁上,手里的炭笔在羊皮纸上飞快地写着:“新火药威力惊人,可炸穿三层铁甲,弹坑深四尺,碎片能入木三寸。李大人计划提升射程至五十步,增加一成装药量,改用灌钢法制作弹壳……”
他的脸上露出了惊恐和兴奋交织的神色,他知道,这些情报一旦送回宫中,必将引起轩然大波。武媚娘若是得到这些消息,一定会对李杰更加重视,甚至可能会想办法将他拉拢过来。而他张三,也能凭借这些情报获得丰厚的赏赐,或许还能得到一个不错的职位。
张三小心翼翼地将写好的羊皮纸折好,藏在炭灰里一个隐秘的角落,那里已经藏了好几张写满情报的羊皮纸。他抬头看了看外面忙碌的工匠们,又看了看远处那个巨大的弹坑,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既希望李杰能研制出更厉害的火药,这样他的情报就更有价值;又害怕这火药的威力太大,会给大唐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
但很快,对功名利禄的渴望压过了一切。他悄悄从横梁上爬下来,像一只狸猫一样溜出柴房,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 —— 他要尽快将这些情报送出去,以免夜长梦多。
一场围绕着火药的明争暗斗,因为这次试爆的成功而变得更加激烈。李世民、李泰、武媚娘,各方势力都在暗中注视着新械坊的一举一动,等待着夺取这足以改变天下格局的利器。而李杰,这个来自未来的农科院高材生,还在埋头苦干,他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卷入了一场巨大的权力漩涡之中,他研制的火药,不仅将改变战争的形态,更将影响大唐未来的命运。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