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前线,刘骏大营。
虽然与曹操进入了心照不宣的对抗阶段,但大规模的战事并未立即爆发。双方都在舔舐伤口,调整部署,积蓄力量,如同两只对峙的猛虎,在寻找对方的破绽。
曹操在加快吸引新占之地。
刘骏则在河北徘徊不去。他在等待一个时机,一个早在准备,能拖住曹操的时机。
当然,他也不是什么都不做,至少于禁在中山过得很不愉快。
以甄家为首的地方豪门,阳奉阴违,令他寸步难行。
刘骏的战略目标是将冀州一分为二,拿下常山、中同、河间、勃海四郡,如此便可与青州相连,又可寻机占据幽州。
这一日,刘骏正在与沮授、田丰等人商议如何进一步削弱曹操在河北的统治,并准备图谋袁谭控制下的河间、勃海两郡。
这时,一名亲卫送来了来自淮安的密信。
刘骏展开一看,是贾诩的亲笔信。信中详细汇报了近期政务、军备以及对外交涉的情况。
前面一切正常,但当看到其中关于派遣使者联络各方诸侯共击曹操的部分时,刘骏的眉头猛地皱紧,霍然起身。
“主公,何事?”许攸察觉到他的异样,连忙问道。
刘骏将信拍在桌上,语气透出罕见的急怒:“文和与元直……他们派往荆州刘表处的使者,是诸葛亮!”
“孔明?”沮授一愣,“听元直言,孔明辩才无碍,智计超群,担当此任,正合适啊。主公为何……”
“合适什么!”刘骏打断他,在帐内烦躁地踱步,“孔明尚未正式认我为主!他只是客居淮安,挂了个虚职!
此番前往荆州,那大耳贼刘备正在刘表处!他见了孔明,以他那套仁德伪善的说辞,再加上庞统那厮从旁怂恿……万一,万一孔明被他拐跑了怎么办!”
他是真的急了。诸葛亮是他心中认定的未来丞相,是确保他霸业可成的关键拼图之一。
如今这块瑰宝还没正式到手,就被派去了潜在竞争对手那里,这让他如何不忧心如焚?
可恶啊,孔明早不回徐州,晚不回徐州,偏偏在联络众诸侯共击曹操时回了。还被派出了刘备出没的荆州。
这……这可如何是好啊?
难道刘备与孔明,竟与关张一般,与他有宿命情缘?怎么分都分不开?
刘骏突然如此急躁,令帐内几人面面相觑。
主公竟为一个尚未正式投效的年轻人如此失态,真是奇也怪哉。
田丰性格刚直,当下开口道:“主公,诸葛亮若如此轻易便被刘备说动,只能说明其心不坚,其志不专,非真正大才,失了也不足为惜。”
“元皓,你不懂!”刘骏摇头,他没法解释诸葛亮在原本历史轨迹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孔明之才,经天纬地!绝不能有失!”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事已至此,他远在冀州,无法立刻干预。
“立刻传信淮安,让文和想办法尽快将孔明召回!另外,加派【打更人】好手前往荆州,暗中保护孔明,并密切关注刘备、庞统等人的动向,一有异常,立刻回报!”
“诺!”亲卫领命而去。
刘骏望着帐外荆州的方向,眉头紧锁,心中默念:孔明啊孔明,你可一定要稳住,等我回来!
不久后,荆州,襄阳。
州牧府内,刘表设宴接待徐州使者诸葛亮。
此时的刘表已年迈体衰,失去了昔日的锐气,只求保境安民,守着荆州这一亩三分地。
酒过三巡,诸葛亮放下酒杯,羽扇轻摇,看向主位上的刘表,朗声道:“明公可知,如今天下之危,已迫在眉睫?”
刘表捋须道:“哦?孔明何出此言?可是指曹操官渡新胜,其势正炽?”
刘表不以为意,笑道:“我荆州有汉水之险,带甲十万,曹操未必敢轻犯!”
诸葛亮摇头:“刘荆州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
其挟天子以令诸侯,狼子野心,天下共知!
如今官渡虽胜,却与袁氏余孽及刘徐州纠缠于河北,正是兵力分散,后方空虚之时!”
他站起身,声音清越,传遍大殿:“此乃天赐良机!明公乃汉室宗亲,帝室胄裔,岂能坐视国贼猖獗,天子蒙尘?
此时当起兵,联合马腾、韩遂、刘徐州,四方合击,共赴许都迎奉天子。如此,则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如按兵不动,待曹操平定河北,整合力量,届时百万之师南下,荆州虽富庶,可能独善其身乎?”
刘表闻言,皱眉不已。他既不想出兵打曹操,又怕曹操在势力稳定后来打他。
诸葛亮见他神色变幻不定,知其踌躇,于是微微一笑,从大袖内取出衣带诏副本,双手呈上:
“此乃天子血诏!曹贼罪恶,罄竹难书!望景升公念在同为汉室血脉份上,速发义兵,铲除国贼!”
一番话语,义正词严,又点明利害。
刘表接过衣带诏,仔细察看,又暗暗想着诸葛亮对局势的分析,心中震动。
他虽无大志,但汉室宗亲的身份和忠君思想依旧根深蒂固。加之诸葛亮指出曹操日后必图荆州,也让他心生警惕。
他沉吟良久,突然看向坐在下首的刘备,问道:“玄德,你以为孔明先生之言如何?”
刘备立刻起身,神色肃然:“景升兄,孔明先生所言,句句在理!操乃国贼,人人得而诛之!备虽不才,愿为前部,率兵北伐,以尽绵薄之力!”
刘表见刘备也主战,终于下定决心:“好!既如此,我便表玄德为北伐大将,总督荆北兵马,克日兴师,讨伐国贼曹操!”
“刘荆州英明!”诸葛亮拱手笑道。
使命达成,诸葛亮暂居于襄阳驿馆以便商议细节。
次日,刘备便携关张前来拜访。
刘备执礼甚恭,态度诚恳:“孔明先生昨日一席话,令人茅塞顿开,备钦佩之至!”
“刘皇叔过誉了。亮不过尽使者本分。”诸葛亮还礼,引人入内。
几人落座叙话。
刘备询问天下大势,诸葛亮侃侃而谈,从河北局势到江东动向,从曹操弱点到未来格局,分析得鞭辟入里,高瞻远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