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萝连夜调了作画的颜料,调出了暗金色,叶青枫在窗下挂了大灯笼,屋里再点亮了大灯台,很亮堂。
叶青宇和叶青宣小心将招牌平放到桌面上,之后三兄弟赶紧让到了门边。
叶青萝端着颜料碗站在一旁,叶青彦润好了自己的斗笔,秉息凝神而后提笔。
“福味楼”三个字的行书体潇洒地呈现在亮木色招牌上,每一个字都很大也很有气势,暗金色也显贵气,有烫金招牌的意思了。
写完之后也没有搬动,就搁桌上晾着。
剩下还有点颜料,就在旁边方桌上再铺了张红纸,用来写新酒楼开张酬宾、消费优惠的内容,这次是两种毛笔混着写,用以突出重点信息。
写完之后还剩下一点点颜料。
叶青萝也没浪费,在最顶上“开张酬宾”的附近画了点小花小蝶图案,浅浅地像底图,却又衬得那四个字生动丰富,也很突出。
忙完明天酒楼的事情之后大家才各自散去,明天还有很多事情要忙,他们也不敢耽搁太晚。
叶青萝却是又研了点儿墨写完了才睡下,第二天照常起床。
如今不需要她去厨房忙早饭或是做糕点,路上也没有积雪,她有时间还跟着弟弟们在村子里跑了一圈儿,回来又练了两遍太极这才去洗漱。
吃完早饭安抚了三个弟弟让他们老实上学去,她才回身换了一身浅青锦袍又作少年打扮。
不过出门时她把青宣的背篓带上了。
背篓里装着一件方便干活的细葛布外衫还有厨房里用的长围裙、袖笼还有面巾,万一厨房里需要她帮忙时也好用得上。
若不需要她帮忙,她也不用穿着干活衣裳在酒楼里到处晃。
农家是农家,酒楼是酒楼,她便是在家做惯了粗活在酒楼里也是东家,不需要与人争着做事。
叶青彦今天也没早早去塾里,他三月就要去府城待考,本月还剩下几天上学,早就和夫子说明情况了,晚点去也没关系、请假也可以。
他将已经晾干的红纸卷起来平放到座凳底下空间里,再将招牌小心放在那方长凳上,而后和叶青萝一起坐在对面,时刻要注意招牌别在路上巅下来了。
叶青枫与二叔交代好干货作坊点货的事之后就赶着驴车出发了。
今天叶有志不会再跟着他们走,而是另外准备驴车往镇上拖材料。
先派六个泥瓦工和四个小工去酒楼,再派两个泥瓦工和四个小工去昨天买下的宅子里。
虽然村里作坊也需要赶进度,但镇上的进度显然更急。
好在经过冬天赶成衣作坊进度以来,队伍里学会泥瓦匠手艺的人变多了,熟练的小工也变多了。
这些人手平时在家种田或是外出做短工,他有需要时也会一呼百应进入施建队伍,用人很方便、安排很灵活。
从村子里拖材料去镇上更快,但村子里的材料缺少了回头还得去窑坊再拖回来,看似麻烦实则一切都是为了镇上的进度。
为了进度,村里的驴车也被三十文租下了。
叶家已经很久没租用村里驴车了,村里人还不知道叶家突然就在镇上盘下一家大酒楼的事情。
只有叶家几个老头和村长他们知道,叶有志叮嘱过他们就算消息会传出去也要低调些,不要给叶家添麻烦。
而对村里人来说,作坊才是他们的长远利益,酒楼与他们毫无关系,叶青枫和叶青萝这对堂兄妹赚钱也与旁人无关。
一早上这个消息在震惊和激动情绪里很快又被强压了下来,叶有志说得在理儿,村里加建作坊、家家都有几个稳定活计进账才是道理。
镇上酒楼就算全部安排仙桂村的人,又能安排去几个?还不如作坊里能进的人多呢。
临时被安排带材料去镇上干活的那些人,只当是叶有志临时接到的外单,还不知道是叶青枫或者说叶青萝又有了新的产业。
这些作坊都是叶青枫在外面跑,但很多人都知道背后是萝丫头,所以说叶家产业也没错。
只是叶家不足一年时间里从困境到富足的变化,与村里人家拉开了距离,还是让人有些嘘唏感慨。
只不过有了作坊的快速拓展,这半年来村里人都是在不断的惊讶、嘘唏、感慨、忙碌中度过,慢慢地也就习惯了。
嘘唏感慨之后又继续忙碌自己为自家赚生计,最开始的那些眼红嫉妒的心思越来越少,因为再眼红也没用啊,拼不过人家致富的速度。
除了叶有志这边安排人手忙起来了,刘有成那边也是一刻不得闲。
一大早就喊了几个堂兄弟往河边打渔,说要往镇东的酒楼送,又准备了锄头菜籽菜苗啥的,准备往小宅子里去种。
叶有志的人只负责修缮。
种菜、收拾环境还有屋里物件安排当然都得他自己来,以后他长子长媳要搬过去住的,搞不好将来他孙子也会在那儿出生呢。
那边的东西厢房各有三大间,屋子还是够住的,他给自己也留了一间,方便他或是刘家这边的人有需要时有个歇脚的地儿。
将来长媳生了娃还要坐月子,也需要人照顾,这屋子肯定都得预留着。
这个昨天就和外甥女商量过了,买那院子本来就是安置刘阳他们的,刘阳他们以前在镇西的住处离酒楼太远了。
至于酒楼里其他做工的人原本有住处也是在酒楼里的,既然各岗人员还是原来那批,食宿什么的当然也是照旧。
住酒楼的或是自己在镇上有住处的,都不会变动。
得知萝丫头盘了酒楼、刘有顺和刘阳刘招他们从柳风去了萝丫头的酒楼,河边打渔的几兄弟惊讶得差点将渔网扔错了方向。
缓了很久才恢复正常,都很惊喜,却又嚷着以后不给柳风送鱼了。
刘有成没好气地哼了一声,道:“柳风换了那谁,想必巴不得以后不再找咱们要鱼要菜了。”
不要就不要吧,他们也不差这一家。
叶青萝他们到自家酒楼时,就见到吴东家的人正小心取下自家“福顺酒楼”的招牌,杨掌柜正一脸愁地站在门口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