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声久违的“郑叔”,让郑开叶微微一愣,随即心头涌起一股暖流,他笑了笑,带着些许感慨:“师兄身体还好吧?替我带个好,我这身体,自己心里有数,到了这个位置,想清闲是不可能了,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d省这艘大船,现在交到我手里,我不敢有丝毫懈怠啊。”
他拿起水杯喝了一口,目光变得有些悠远:“有时候想想,在河阳、在花都、在济州,哪怕困难再大,感觉目标很具体,冲着一个山头去攻就行了,现在……感觉像是在下一盘大棋,每一个落子都要权衡再三,既要考虑当前,又要布局长远,还要提防来自各方的明枪暗箭,朱煜昌去了庆市,江渊去了中原,我们三个,算是被放在不同的考场上了。”
栗阳若有所思:“是啊,朱市长、江省长,都是能力超群的人物,庆市是直辖市,平台更高;中原省人口众多,潜力巨大,未来的区域竞争,怕是会更激烈。”
“竞争是好事。”郑开叶语气坚定起来,“没有竞争,就没有压力,没有动力,但要的是良性竞争,是比谁的发展质量更高,谁的改革力度更大,谁更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而不是那些上不得台面的小动作。”他想起之前江家暗中使绊子的事情,眼神微冷,但随即又释然,“不过,经过上次那场风波,上面态度很明确,相信有些人也会收敛一些,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d省的家底不薄,只要路子走对了,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我们不怕跟任何人比。”
他又问起栗阳家里的情况,孩子学业如何,言语间充满了关怀,栗阳一一回答,办公室里弥漫着一种温馨的氛围。
时间在交谈中悄然流逝,窗外的车流声渐渐稀疏,栗阳看了看手表,已经快十一点了,他起身道:“郑叔,时间不早了,您早点休息吧,我这卤牛肉也送到了,话也聊了,就不多打扰您了。”
郑开叶也站起身,用力拍了拍栗阳的肩膀:“好,你也早点回去休息,济州的工作,你多费心,大胆干,有什么困难,直接跟我沟通。”
“哎,您放心。”栗阳应道,开始收拾茶几上的餐盒。
“这些让周启弄就行。”郑开叶阻止他。
“没事儿,顺手的事儿。”栗阳利索地收拾干净,将垃圾带走,只留下那罐没开封的辣椒油,“这个给您留着,拌面什么的能用上。”
送走栗阳,办公室里重新恢复了寂静,但那卤牛肉的香气似乎还隐约萦绕在空气中,驱散了些许冰冷和孤寂,郑开叶走到办公桌前,并没有立刻离开,他拿起笔,在摊开的笔记本上,写下了几个关键词:“产业生态”、“城市品质”、“人才竞争”、“济州龙头作用”。
栗阳的到来,不仅带来了温情,更带来了来自基层一线的鲜活思考和勃勃雄心,这让他对下一步的工作方向更加清晰,也更有底气,他知道,在d省,像栗阳这样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还有很多,这是他最宝贵的财富和依仗。
他沉吟片刻,又翻开另一页,写下了“朱煜昌 - 庆市”、“江渊 - 中原”。在这三个名字下面,他画了几条线,分别标注上可能的优势、挑战和关注点,这既是对手,也是镜子,可以照见自身的不足,激发前进的动力。
随后,他拿起内线电话,接通了周启:“周启,明天上午的日程再给我看一下,另外,你安排一下,近期我想专题听取一下关于全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高端人才引进情况的汇报,让科技厅、人社厅做好准备。”
放下电话,城市的灯火依旧璀璨,但他的内心已经没有了刚独自一人时的空茫,而是充满了沉静的力量和明确的方向,省长的第一天,在络绎不绝的拜访和一份家常卤牛肉的温情中结束了,而属于郑开叶的省长时代,才刚刚拉开序幕,前路依然漫长,挑战依然艰巨,但他知道,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d省的政治棋局暂时落定,郑开叶以无可争议的政绩和来自上级的认可,平稳接任省长,开启了主政一方的全新篇章。就在他全身心投入到d省宏大的发展蓝图,主持召开省政府全体会议、部署深化强基固本与高质量发展战略之际,一个来自家庭的、同样意义重大的转折,正悄然临近。
省长办公室的灯光,依旧常常亮至深夜,郑开叶已经完全进入了新的角色,每天面对着如山的事务、无尽的会议和需要决断的议题,他与新任省委副书记韩斌的磨合出乎意料地顺利,韩斌的专业素养和务实作风,在重大项目谋划和宏观政策对接上,为郑开叶提供了有力支撑,吴政宏书记保持着相对超脱的姿态,专注于党建和干部队伍等省委主业,对政府的具体事务干预不多,这给了郑开叶很大的施政空间,表面上,d省的党政班子运行平稳高效,
然而,郑开叶内心那根弦始终紧绷着,他深知,表面的平静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江渊赴任中原省长后,动作频频,利用其家族在部委的影响力,为中原争取到了数个原本有意落户d省或至少是优先考虑d省的国家级科研平台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虽然这些项目本身并非d省不可或缺,但其象征意义和带来的资源集聚效应,无疑抬升了中原在区域竞争中的筹码。
朱煜昌在庆市更是雷厉风行,以其一贯的大开大阖风格,推动了一系列旨在提升城市能级和国际化水平的改革,吸引了全球目光,风头一时无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