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雅加达的雨季,暴雨像瓢泼一样砸下来,把凡星试点社区的路面淹成了小河。陈凡刚下飞机,裤脚就被积水打湿,手机里周凯的求救电话几乎被雨声盖过:“陈总!设备全泡水里了!3台短路黑屏,2台识别率跌到40%,本地的‘印尼绿源’还在社区喊,说咱们设备漏电会电死人,居民吓得连窗户都不敢开!”
赶到丹戎不碌社区时,眼前的景象让人心揪——智能设备半淹在浑浊的积水里,屏幕黑得像块砖,几个穿雨衣的技术人员正用抽水机排水;社区广场上,印尼绿源的老板阿贡举着个“漏电检测仪”,对着围过来的居民喊:“大家看!这设备外壳带电!凡星就是拿劣质产品骗我们的钱,昨天已经有小孩差点被电到!”
人群里立刻响起慌乱的议论声,有居民甚至开始扔石头砸设备。陈凡一眼就看出猫腻——阿贡手里的检测仪根本没接电源,数值是伪造的!之前凡星中标雅加达10个社区项目时,印尼绿源就因报价太高落选,现在明显是借暴雨搞破坏。他立刻激活“全球管理(专家级)”和“技术评估(高级)”,解决方案瞬间在脑海铺开:
【技术破局】1. 启用“深水防护模块”,设备底部加防水密封圈,内部装漏电保护开关,1.5米水深可正常工作;2. 联系印尼SGS检测机构,现场测设备绝缘性,出具国际认可报告;
【公关反击】1. 调取社区监控,找出阿贡伪造“漏电”的画面(检测仪没接线);2. 找之前用设备换过大米的居民作证,曝光印尼绿源去年因偷排污水被罚款2亿印尼盾(约10万人民币)的记录;3. 邀请雅加达环保局长、东盟环保代表现场见证修复。
“周凯,从新加坡仓库调深水模块,走东盟应急物流,2小时内必须到!”陈凡扯着嗓子喊,雨水顺着头发往下滴,“张远,去社区物业拿监控硬盘,再联系SGS工程师;刘敏,把印尼绿源的罚款单翻译成印尼语,发给本地媒体,再找居民苏玛大婶——她上个月用积分换了20斤大米,让她跟大家说说实话!”
团队成员顶着暴雨行动。周凯刚挂电话,新加坡仓库就传来消息:“模块已装车,走跨海高速,1小时50分钟到!”张远更利落,半小时就抱着监控硬盘回来,里面清晰拍到阿贡偷偷把检测仪数值调成“220V”,还故意让小孩假装“触电”;刘敏也找到了苏玛大婶,大婶举着大米袋子,对着居民喊:“我用这设备一个月,没漏过一次电,还换了大米!阿贡的人上周还来我家,说给我50万盾让我撒谎,我没要!”
居民们的情绪渐渐平复,有人开始质疑阿贡。这时,周凯带着深水模块赶到,技术组冒雨拆开设备,给底部装上黑色的防水密封圈,又在内部接好漏电保护开关。通电测试的瞬间,设备屏幕亮了,识别率从40%飙升到96%——哪怕积水还没过设备底座,分拣动作依然流畅,居民们里立刻爆发出掌声。
SGS工程师也来了,他戴着绝缘手套检测设备外壳,对着记者的镜头说:“检测结果显示,凡星设备绝缘电阻达500兆欧,远超印尼安全标准,没有任何漏电风险!”
阿贡脸色惨白,想趁乱溜走,却被雅加达环保局长的保镖拦住。局长举着印尼绿源的罚款单,厉声说:“阿贡,你不仅造谣,还敢伪造检测数据,我们会按《印尼环境保护法》起诉你,吊销你的企业资质!”
当天下午,雅加达市政府就发公告:将凡星设备列为“雨季环保应急设备”,年底前覆盖全市50个社区。更意外的是,东盟环保委员会的代表也来了,握着陈凡的手说:“凡星的防水技术太适合东南亚雨季了!我们要推荐给东盟10国,让凡星做‘东盟环保合作示范企业’!”
陈凡刚送走代表,手机就响了,是母亲的视频电话。屏幕里,妹妹陈欣穿着雨衣,在雅加达的公益学校里教孩子叠纸垃圾桶:“哥!我跟学校的老师说好了,咱们捐的100台防水设备下周就到,孩子们都等着学分类呢!”
父亲也凑过来,手里拿着一张清单,笑着说:“儿子,你爸联系了国内的雨衣厂,捐了500件防水雨衣,给社区的保洁员用,刚才苏玛大婶还跟我道谢呢!”
看着屏幕里家人的笑脸,陈凡的眼眶有点热。他刚想说话,系统提示音像惊雷一样在脑海炸响:
【叮!宿主成功解决印尼暴雨危机,粉碎印尼绿源造谣,获东盟官方推荐!】
【恭喜获得奖励:
1. 技能“全球管理(专家级)”升级为“全球管理(大师级)”——跨国项目成本降低60%,资源调配效率提升90%;
2. 东盟10国专项合作资金1.2亿美元(含印尼预付款5000万);
3. 解锁“联合国全球环保标准制定资格”,可参与制定跨国环保设备标准;
4. 获得“全球绿色企业top10”称号,南美巴西、阿根廷已发来项目意向函!】
“南美订单!”张远举着手机跑过来,屏幕上是巴西环保部的邮件,“他们想让咱们在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试点,解决雨季垃圾泡水问题!”周凯也笑着说:“针对东南亚雨季和南美贫民窟,我们已经设计出第六代设备,防水深度达2米,还能折叠运输,成本比之前降了30%!”
陈凡走到社区的高台上,看着雨后的阳光洒在设备上——苏玛大婶正带着孩子投放垃圾,技术人员在给设备做维护,东盟代表在跟雅加达环保局长讨论合作细节。他掏出手机,给联合国环保署发了封邮件:“愿意参与全球环保标准制定,助力发展中国家解决雨季垃圾难题。”
当天晚上,印尼最大的报纸《雅加达邮报》头版报道了这件事,标题格外醒目:《凡星暴雨救场!东盟10国抛橄榄枝,全球环保看中国》。报道里附了设备修复的视频、SGS检测报告,还有居民们的笑脸,凡星的名字一夜之间成了东南亚环保的“硬通货”。
而此刻的印尼绿源总部,阿贡正对着空荡荡的办公室发呆——因为造谣和伪造证据,公司被吊销了资质,银行冻结了账户,员工也走光了。曾经的本地龙头,彻底成了凡星全球征程的“垫脚石”。
陈凡站在酒店的落地窗前,看着雅加达的夜景——远处的千岛群岛亮着灯,社区里的凡星设备泛着暖光,偶尔传来孩子们的笑声。他知道,印尼只是凡星全球布局的一环,接下来还要推进南美的试点、参与联合国标准制定,让中国的环保技术,真正走进每一个需要的角落。
第二天一早,陈凡带着团队飞往新加坡,准备签订东盟10国的合作框架协议。飞机舷窗外,朝阳从马六甲海峡升起,金色的光芒洒在海面上,像一条通往未来的大道。属于凡星的全球环保传奇,还在继续书写最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