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吉隆坡的热带雨林雨季,暴雨像断了线的珠子砸下来,空气湿得能拧出水。陈凡刚踏进原住民社区,裤脚就沾满泥泞,对讲机里周凯的声音裹着雨声发颤:“陈总!设备全受潮短路了!3台黑屏,2台识别率跌到32%,马来绿能还在村口喊,说咱们设备漏液污染水源,招蚊虫传播登革热,原住民都不敢靠近水井了!”
赶到雪兰莪州原住民村落时,场面比想象中更棘手——凡星设备半泡在积水里,外壳爬满青苔,屏幕黑得像块炭;几十米外,马来绿能的cEo阿兹曼举着“水质检测报告”和“蚊虫样本瓶”,用马来语、华语喊:“大家看!这井水重金属超标!蚊虫都是设备漏液招来的,已经有小孩发烧了!凡星就是拿劣质设备骗政府钱!”
人群里的原住民长老古纳举着拐杖,眉头拧成疙瘩——村落的水井是唯一水源,要是真被污染,全族几十口人都得断水。阿兹曼见状更嚣张,偷偷让手下往水井边倒了桶浑浊液体,假装是“设备漏出来的毒液”,还故意放了几只死蚊子在瓶口。
陈凡一眼看穿猫腻:阿兹曼手里的“报告”没有马来西亚SIRIm认证章,“蚊虫样本”的标签是打印的,根本没送检!上周凡星中标吉隆坡5个原住民社区项目时,马来绿能就因“不懂雨林需求”落选,现在是借高温高湿和原住民的“水源焦虑”搞事。他立刻激活“全球管理(圆满级)”和“技术评估(高级)”,解决方案瞬间落地:
【技术破局】1. 启用“雨林防潮模块”:设备内部加防潮除湿器、外壳喷防青苔涂层、防漏层升级为食品级(可降解,不污染水源),同步推送马来语+华语+原住民方言(淡米尔语)语音包;2. 联系SIRIm机构,现场测井水和设备排放,出具国家级报告;
【公关反击】1. 调取村口监控,拍阿兹曼手下倒“假毒液”的画面;2. 曝马来绿能去年因偷排工业废水被马来西亚环保部罚款300万令吉(约470万人民币)的记录;3. 找原住民妇女西蒂、华裔居民林伯作证(两人用设备换过米、食用油),邀请吉隆坡环保局长、原住民领袖古纳长老现场见证。
“周凯,从槟城仓库调防潮模块,走东南亚应急物流,1小时45分钟内必须到!”陈凡的声音透过双语扩音器传开,“张远,去村委会调水井监控和设备后台日志;刘敏,把马来绿能的罚款单、咱们的SIRIm认证翻译成三种语言,发给居民和记者,再把西蒂和林伯请过来!”
团队顶着暴雨行动。周凯盯着电脑屏幕,手指飞快敲击:“模块推送成功!已有80%设备启动除湿,识别率回升到68%!”张远捧着监控硬盘跑回来,点开视频:“大家看!阿兹曼的人倒的是河泥水,根本不是设备漏的!设备日志只有运行数据,没半点污染记录!”
刘敏也带着西蒂和林伯挤进来。西蒂举着用积分换的椰油,用马来语喊:“我用这设备投了18次垃圾,换了5瓶椰油,井水喝着跟以前一样甜!阿兹曼的人上周还来我家,说给我5000令吉让我造谣,我没要!”林伯也用华语补充:“我孙子用积分换了书包,设备没漏过液,蚊虫多是雨林正常现象,跟设备没关系!”
原住民们的焦虑渐渐消散,有人开始用树枝拨开水井边的“假毒液”——河泥水一冲就散,根本没渗进土里。这时,SIRIm的工程师赶到,他穿着防水服,抽取井水和设备周边土壤检测后,对着镜头说:“井水重金属含量为零,符合马来西亚饮用水标准!凡星设备无任何漏液,防漏层是食品级材质,不会污染环境!”
阿兹曼的脸瞬间惨白,想抢过检测仪器却被古纳长老的孙子拦住。记者们立刻围上去:“请问马来绿能去年的偷排罚款是不是真的?”“你让手下倒河泥水伪装毒液,是不是故意造谣?”阿兹曼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最后在保安护送下钻进车里逃了——当天下午,马来西亚环保部就发公告,对他处以200万令吉罚款,吊销企业环保资质。
此时,设备防潮升级已全部完成。陈凡让西蒂把厨余垃圾投进去,设备屏幕切到马来语界面,投口自动打开,识别率飙升到96%!更贴心的是,设备外壳的防青苔涂层还能轻微驱蚊,古纳长老摸了摸设备外壳,对着陈凡竖大拇指:“凡星懂我们原住民的难!这设备比马来绿能的好多了!”
吉隆坡环保局长握着陈凡的手说:“凡星的雨林适配技术太关键了!我们要把设备推广到马来西亚所有原住民社区,还要推荐给印尼、泰国、菲律宾、新加坡!”
傍晚,马来西亚联邦环保部发来合作意向:将凡星设备纳入“原住民社区环保计划”,提供40%的资金补贴,年底前覆盖马来西亚15个社区。更惊喜的是,印尼雅加达、泰国曼谷、菲律宾马尼拉、新加坡的环保部门也发来邮件,要下周来吉隆坡考察,洽谈国家层面合作。
陈凡刚想庆祝,母亲的视频电话就弹了进来。屏幕里,妹妹陈欣穿着“凡星环保”的防晒服,在原住民学校教孩子做“雨林垃圾分类手工”:“哥!咱们捐的150套防潮垃圾分类箱到了,孩子们都知道怎么帮设备清青苔啦!”
父亲也凑过来,举着捐赠清单笑:“我联系国内的农业公司,捐了5吨耐旱水稻种子,下周发过来,分给原住民种在雨林边缘,古纳长老说要给咱们立块感谢牌呢!”
看着屏幕里家人的笑脸,陈凡眼眶发热。这时,系统提示音如惊雷般在脑海炸响:
【叮!宿主解决吉隆坡雨林危机,粉碎马来造谣,获东南亚5国合作!】
【恭喜获得奖励:
1. 技能“全球管理(圆满级)”升级为“全球管理(终极圆满级)”——跨国项目成本降低90%,资源调配效率100%实时同步;
2. 东南亚5国专项合作资金8.3亿美元(含马来西亚预付款2.8亿);
3. 解锁“联合国热带雨林环保计划”主导权,可制定全球雨林区垃圾处理标准;
4. 获“东南亚环保领军企业”称号,越南胡志明市、柬埔寨金边已发来试点邀约!】
“泰国订单!”张远举着手机跑过来,屏幕上是泰国曼谷的合作函,“他们想让咱们在湄公河沿岸社区试点,解决雨季洪水+渔业垃圾处理难题!”周凯也笑着说:“针对渔业垃圾,我们加了防腐蚀分拣箱,防潮模块再升级,能抗72小时连续暴雨,下周就能出样品!”
陈凡站在村落的高台上,看着雨后的夕阳洒在设备上——西蒂在投垃圾查积分,林伯帮技术人员清设备上的水珠,孩子们围着设备学方言语音操控,雨林里的凡星设备泛着暖光。他掏出手机,给联合国环保署发邮件:“愿意主导全球热带雨林环保计划,助力雨林国家解决垃圾分类与生态保护难题。”
当天晚上,马来西亚《星报》头版报道了这件事,标题格外醒目:《凡星破雨林困局!东南亚5国抢签,中国技术守护原住民家园》。报道里附了设备防潮测试的视频、SIRIm检测报告,还有原住民们的笑脸,凡星的名字一夜之间成了东南亚雨林地区的“环保标配”。
而此刻的马来绿能总部,大门紧闭,玻璃上贴着“破产清算”的公告——因罚款、解约,阿兹曼不仅抵押了办公楼,还面临原住民的集体诉讼。曾经的马来西亚环保企业,彻底成了凡星全球征程的“垫脚石”。
陈凡站在酒店的落地窗前,看着吉隆坡的夜景——远处的双子塔亮着璀璨灯光,原住民村落的设备旁还有人在投放垃圾,不同语言的笑声裹着雨林的晚风传来。他知道,吉隆坡只是凡星东南亚布局的一站,接下来还要推进泰国曼谷、越南胡志明市的试点,主导联合国热带雨林计划,让中国的环保技术,真正守护每一片雨林秘境。
第二天一早,陈凡带着团队飞往泰国曼谷,准备签订东南亚第二站的合作协议。飞机舷窗外,朝阳从湄公河上升起,金色的光芒洒在雨林树冠上,像一条通往全球环保巅峰的绿色大道。属于凡星的传奇,还在继续书写最壮阔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