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的清晨总裹着股潮湿的烟火气。
陈凡推开出租屋吱呀作响的木门时,隔壁王阿姨正端着煤炉出来,见了他立刻笑着招呼:“小陈,今天没去工地啊?”
他指尖还夹着昨晚刚拆的系统奖励——便利店全年零食储备的最后一个纸箱,闻言只微微颔首,算是回应。
寡言是刻在骨子里的习惯。从孤儿院出来的这些年,他早摸清了“少说话少惹麻烦”的道理,尤其在这鱼龙混杂的城中村,过度热情反而会招来不必要的打探。
将纸箱搬进屋子,陈凡没急着拆。昨晚签到的“粮油大礼包”还堆在墙角,米、面、油样样齐全,足够他吃三个月;加上前几天的“基础医疗卡”,生存最基本的饮食、健康问题,已经被系统彻底解决。
他靠在褪色的木椅上,指尖无意识划过手机屏幕——这是他唯一的通讯工具,屏幕裂纹从边角蔓延到中央,还是去年打零工时捡的二手货。
【叮!全球神豪签到系统提示:今日签到地点已更新,当前可签到位置——城中村菜市场。】
系统机械的提示音在脑海响起时,陈凡眼底没什么波澜。自从暴雨夜绑定系统,这已经是他第七次签到,从最初的震惊到现在的平静,不过短短一周。
他起身抓起外套,没再看桌上的零食。对他来说,这些“生存物资”只是过渡,真正能让他彻底摆脱打零工命运的,是系统奖励里更有价值的东西——比如那间位于菜市场入口的商铺。
城中村菜市场比他想象中热闹。早上七点多,摊位前已经挤满了买菜的居民,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混着鱼腥味、蔬菜的清甜味,扑面而来。陈凡沿着熟悉的路往里走,很快就看到了自己的商铺。
红色的“旺铺出租”牌子还挂在门上,是他前几天让中介挂上的。商铺不大,约莫二十平米,位置却极好——正对着菜市场主入口,来往人流都得从门前过。
【叮!检测到宿主已抵达今日签到地点:城中村菜市场。是否立即签到?】
“签到。”陈凡在心里默念。
【叮!签到成功!今日奖励:1. 城中村商铺首季度租金(元)提前到账;2. 菜市场周边摊位人流热力图(近30天数据)。】
系统提示音落下的瞬间,手机短信恰好震动了一下。陈凡点开一看,银行发来的到账通知赫然在目:【您尾号8765账户于07:23入账元,余额.8元】。
他扫了眼余额,面无表情地收起手机。三万块不算多,但对一周前还在为八百块房租发愁的他来说,这笔钱意味着“不用再去工地搬砖”。
至于第二份奖励“人流热力图”,陈凡点开系统面板查看——红色的热力区域清晰标注着菜市场各入口的人流密度,其中他的商铺所在位置,恰好是红色最深的区域,日均人流量超过五千人。
“难怪中介说这铺子好租。”他低声嘀咕了一句,指尖在屏幕上滑动,记下热力图里的关键数据:早高峰7-9点人流占比40%,晚高峰5-7点占比30%,主要消费群体是周边小区的中老年居民和租客。
这些数据没什么特别,但陈凡却下意识掏出随身的小本子记了下来。本子是他在工地捡的废稿纸装订的,首页写着“生存计划”四个字——这是他过去几年唯一的习惯,把所有能想到的风险、规划都记下来,免得哪天突然走投无路。
“小陈?你是这铺子的新老板吧?”
一个略带沙哑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陈凡回头,看到个穿着灰色外套的中年男人,手里拎着个装满蔬菜的塑料袋,正盯着商铺门牌号看。
“是。”他应了声,没多问。
男人立刻笑了,搓着手凑过来:“我叫老李,就在里面卖菜,想租你这铺子卖干货,中介说你今天会来,我特意在这等你。”
陈凡上下打量了他一眼——老李衣服上沾着不少灰尘,手指关节粗大,一看就是常年干体力活的,不像是会耍花样的人。
“租金多少?”他直接问,没绕弯子。
老李愣了一下,似乎没料到他这么直接,连忙说:“中介说你要1500一个月,我觉得有点贵……你看我就卖些花生、瓜子,利润薄,能不能少点?1200怎么样?”
陈凡没立刻回答,而是打开手机里的人流热力图,递到老李面前:“我这铺子门口,日均人流五千,早高峰每小时两千人经过,你卖干货,早高峰是黄金时间。”
他的声音很平,没有刻意抬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1500一个月,押一付三,合同签一年,我可以免你半个月装修期。”
老李盯着热力图看了半天,又抬头看了眼商铺门口来来往往的人,脸色逐渐变了。他原本以为陈凡是个好说话的年轻人,想压点价,没想到对方不仅了解行情,还拿着数据说话。
“行!1500就1500!”老李咬了咬牙,拍了板,“我今天就能交押金,咱们什么时候签合同?”
“现在。”陈凡从外套口袋里掏出早就准备好的合同——是昨天在中介那拿的标准合同,他已经仔细看过条款,没什么坑。
两人就在商铺门口的台阶上签了合同。老李从塑料袋里掏出一沓现金,数了6750块递给陈凡——三个月租金4500,押金1500,加上提前交的750块水电费押金。
陈凡接过现金,点了一遍,确认数目没错,才把合同副本递给老李:“钥匙明天给你,装修别破坏承重墙。”
“放心!我就刷个墙,摆几个架子!”老李揣着合同,笑得合不拢嘴,又跟陈凡说了几句感谢的话,才拎着蔬菜匆匆离开。
陈凡把现金塞进外套内袋,转身往菜市场外走。刚到门口,就看到之前刁难他的房东王翠兰,正站在水果摊前挑橘子,手里拎着个看起来很贵重的皮包——跟上次催租时那副刻薄样子截然不同。
王翠兰也看到了他,眼神闪了一下,没像往常那样阴阳怪气,反而主动点了点头。
陈凡没理她,径直走过。对他来说,王翠兰不过是人生里的一个小插曲,现在的他,早已不需要再看这些人的脸色。
离开菜市场,陈凡没回出租屋,而是去了附近的银行。他把老李给的现金存进账户,又查了下系统奖励的三万块租金——确实已经到账,加上之前剩下的两千多,现在账户里有三万六千多。
“够撑到开工作室了。”他看着Atm机上的余额,心里有了底。
之前签到“轻资产创业”方向指引时,他就有了开中介工作室的想法。现在有了商铺租金做稳定收入,又有了启动资金,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找个合适的工位,注册公司,然后等系统给客户资源。
走出银行时,阳光已经升高,照在城中村的旧楼上,投下斑驳的影子。陈凡掏出手机,点开系统面板,看着明天的签到地点预告——【明日可签到位置:人才市场】。
他嘴角几不可察地勾了一下,很快又恢复平静。
没人知道,这个在城中村角落里沉默行走的年轻人,已经靠着每天一次的签到,悄然握住了改变命运的钥匙。而他要走的路,才刚刚开始。
回到出租屋,陈凡把刚存完钱的银行卡放进贴身的口袋,又拿起那个记满规划的小本子,在“生存计划”下面添了一行字:
“阶段目标:一周内租到工位,注册中介工作室。”
字迹工整,没有多余的笔画,就像他的人一样,简洁、直接,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窗外的烟火气还在蔓延,但陈凡知道,他很快就要离开这里了。这个曾经让他挣扎求生的城中村,终将成为他逆袭路上的第一个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