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的祝贺与欢喜,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漾开一圈圈温暖的涟漪,最终又缓缓归于平静。对于沈微婉和沈默而言,结合是两颗历经风霜的心最终找到归宿的自然结果,是“家”的圆满,而非需要大肆宣扬的盛事。他们都非喜好浮华之人,过往的岁月早已教会他们,真正的安稳与幸福,根植于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而非表面的喧嚣与排场。
这一夜,打烊之后,安儿和念儿已在后院隔出的小间里安然睡去。店内收拾得干干净净,桌椅整齐,地面光洁,只有柜台一角还亮着那盏熟悉的油灯,将沈微婉和沈默对坐的身影投在墙壁上,拉得悠长而亲密。
店内弥漫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宁而温馨的气息。
沈微婉手中做着简单的针线活,是在为安儿缝补一件磨破了袖口的小褂。沈默则坐在她对面,就着灯光,仔细检查并擦拭着几件常用的木工刻刀,动作缓慢而专注。两人之间没有太多的言语,偶尔抬头,视线相交,便能看到彼此眼中那无需言说的、深沉而平静的暖意。
“我想着,”沈微婉停下手中的针线,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柔和,“咱们这事,也不必讲究那些虚礼了。”
沈默闻言,放下手中的刻刀,抬起头,目光沉静地看向她,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没有三媒六聘,没有繁文缛节,”沈微婉的唇角带着一丝浅浅的、释然的弧度,“就选个日子,简单置办一桌饭菜,请张婆婆、李嫂,还有几位平日里走得近、多有照拂的街坊邻居,一起来吃顿饭,便算是礼成了。你看可好?”
她的提议,正合沈默的心意。他本就不是善于应酬交际的人,更觉得那些过于繁琐的仪式,反而会掩盖了结合本身的意义。他所求的,是实实在在的相守,是日后每一天的柴米油盐,是风雨来临时的并肩而立。
“好。”他毫不犹豫地点头,声音低沉而肯定,“就依你。简单最好。”
见他同意,沈微婉心中最后一丝关于是否太过简慢的顾虑也消散了。她继续说道:“日子……就定在三日后吧,那日店里不忙,食材也来得及准备。就在咱们这店里摆上一桌,虽不宽敞,但也温馨。”
“嗯。”沈默再次点头,目光扫过这间凝聚了沈微婉无数心血的小店,眼神温和,“这里很好。”
这里,是他们相遇、相识、相知的地方,是他们共同守护的“家”的起点。在这里完成结合的仪式,再合适不过。
“饭菜也不必太过铺张,”沈微婉细细规划着,“就做几道咱们店里的拿手菜,熬一锅浓浓的骨头汤,我再多准备些新出的腌菜……实在,暖心,便好。”
她想的,是让来分享喜悦的人,吃得舒心、温暖,如同他们此刻的心境。
“好。”沈默依旧是言简意赅的回应,但他看向沈微婉的目光里,充满了全然的信任与支持。他知道,在这些生活琐事的安排上,她总是周到而妥帖。
大事便在这三言两语间定了下来。没有争执,没有分歧,只有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与和谐。他们都深知彼此的心意,都向往着同一份简单而真实的幸福。
商议既定,沈微婉重新拿起针线,沈默也继续擦拭他的刻刀。店内又恢复了之前的宁静,只有灯花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和窗外隐约传来的、更夫巡夜的梆子声。
沈微婉缝了几针,忍不住又抬起头,看向对面的沈默。他低垂着眼睑,浓密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神情专注而平和。灯影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跳跃,将他平日里那份冷硬的线条柔化了许多。
她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平静而踏实的暖流。
这就是她将要与之共度一生的人。他不会说动人的情话,甚至有些笨拙寡言,但他会用行动撑起一个家,会用沉默而坚定的守护,给她和孩子们最需要的安稳。过往所有的漂泊与苦难,似乎都是为了最终走向他,走向这份沉静如山的依靠。
沈默似乎感受到了她的注视,也抬起头来。
四目相对。
没有年轻人的激情如火,也没有初定情愫的羞涩慌乱。他们的目光,如同两条经历过蜿蜒曲折、最终汇合的溪流,平静,深邃,却蕴含着奔流不息的力量与对共同前路的了然。
沈微婉的唇边,漾开一个极淡、却极其温暖的笑容。
沈默看着她脸上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破冰后第一缕阳光,照亮了他沉寂已久的世界。他的嘴角,也不由自主地,向上弯起一个清晰的弧度。那笑容冲散了他眉宇间常年笼罩的沉郁,让他整个人都显得明亮而柔和起来。
无需言语。
一个笑容,便已诉说了千言万语。那是对过往艰辛的了然与释怀,是对当下决定的坚定与无悔,更是对未来岁月,充满了平静而踏实的期待。
他们期待的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传奇,也不是什么锦衣玉食的富贵。他们期待的,不过是每一个如同此刻般宁静的夜晚,可以相对而坐,各做各事,偶尔抬头,便能看见对方安好的身影;他们期待的,是清晨一同开启店门,迎接熟悉的客人,是黄昏时分,看着安儿和念儿在院内嬉戏玩耍,是日子里充满了食物的香气、书卷的墨味和刨花的清香;他们期待的,是在未来的风雨中,可以彼此扶持,共同面对,将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过得充实而温暖。
这种期待,不掺杂丝毫的浮躁与焦虑,只有一种历经千帆过后、终于找到港湾的从容与笃定。
三日后那顿简单的饭菜,于他们而言,不是一个结束,而是一个崭新的开始。是一个名为“家”的圆,被最后一块拼图严丝合缝地嵌上,从此变得完整而坚固。
油灯的光芒轻轻摇曳着,将两人笼罩在一片温暖而朦胧的光晕里。他们继续着手头的事情,偶尔低声交谈一句关于三日后准备的细节,声音平和,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夜,深了。
青溪镇沉入梦乡,万籁俱寂。
唯有“安食铺”内这一豆灯火,以及灯下那对即将携手共度余生的人,心中满怀着的,是对未来平静而踏实的期待,如同夜空中最恒久的星辰,安静,却光芒内蕴,足以照亮往后所有平凡而珍贵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