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尚在李道镇渡口时,大同的孙传廷携周遇吉,沿长城内官道正快速行军。
倾大同镇之兵共三万人马,其中轻骑兵万余人,步兵约有两万余人。
周遇吉骑在马上,向孙传庭询问道:“总督大人,咱调走了近乎全部兵力,大同空虚!”
“漠南蒙古,真不会突袭大同吗?末将感觉稍有不妥,要不留下些许兵马防守?”
孙传庭抚须轻笑道:“现在漠南是朝廷的,土谢图部也是朝廷子民,还有何不放心的?”
周遇吉劝道:“可是……外族之人不可轻信!倘若,土谢图汗部闹事该当如何?”
孙传庭抽了座下战马一鞭子,让其快着些赶路,接着转头轻笑道:“他们,没那个胆!”
“陛下多年经营漠南,可不止是赶走了原住民,各地牧民中的钉子便不下二十处。”
“明面上,漠南现称为南蒙古布政司,有官员与少量驻军的。”
“而且,若本督所料不差不话!衮布汗此刻,正带兵重走西拉木伦河了。”
周遇吉拧眉道:“孙总督的意思是,此次围剿灭建奴,南蒙古的土谢图汗部也会参与?”
孙传庭含笑着点头道:“假若你是衮布的话,陛下有旨让你出兵,你敢不遵旨吗?”
周遇吉沉思片刻,方才摇摇头道:“不敢——!”
孙传庭耸耸肩,笑道:“那不就对咯!陛下能打下漠南一次,定能打下漠南两次。”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往前赶路走了两个时辰,天色也快擦黑了。
全员埋锅造饭,将大量肉干混着,极少量大米准成粥,这么做只为更能扛饿。
因为他们带的后勤补给,皆是随军携带的,民夫队伍都没有准备。
带得米粮极少,肉干是找土谢图汗部,鄂尔多斯部互市的,早在半年前便大量收购了。
收到崇祯圣谕时,初时孙传庭还不甚理解,直到试着吃了一顿后。
才惊觉,果然肉干多放点更扛饿,一日吃两顿完全够了,这能省下更多时间行军。
唯一麻烦的,是战马的草料与精料,携带的数量极为有限。
若是户部征发的民夫,不能在蓟镇续上草料的话,大军有断粮的风险。
路过宣府防区时,卢象升并不在张家口,此时他也领着三万余大军走关外。
直奔西拉木伦河而去,打算与土谢图汗部汇合,堵住建奴北撤之途,防其逃进深山。
孙传庭行军至蓟镇防区,携带的粮草几近见底,在官道两侧出现了,让人动容的一幕!
成千上万的百姓,聚于官道两旁挑着干粮、干草等,为大军临时提供补给。
一群老者跪于官道中间,高喊道:“我等为大明的战士,准备了些许粮草补给。”
“各位官爷,您带走应急使用吧!不是啥好东西,都是咱老百姓一片心意呀!”
孙传庭抬手止住大军,跳下战马走上前扶起老者,眼中含泪道:“老人家,这是干啥?”
“陛下有严旨,不得抢掠百姓一颗麦子!您快起来吧,咱们不能违背圣意的!”
老者的领头人不依,叩首道:“陛下心疼子民,我等子民理应报答!还请将军收下吧!”
“这是老朽领着村民们,切碎的麦秆混合豆料等物,不是啥好东西放心吧!”
孙传庭走上前,掀开箩筐上的白布,佯装不悦道:“这不是还有大饼吗?”
“你们自己尚且吃不饱,哪能再拿走你们的口粮?快些带回去吧!自己留着慢慢吃。”
满头银发的老者,眼含热泪道:“此次朝廷出兵,是为剿灭建奴去的。”
“老朽深知,这些将士们有很多,可能再也不能活着回到大明,就当我等一点心意!”
“皇上取消三饷好些年了,我们的日子好过了不少,粮食够吃的放心吧!”
孙传庭仰起头,闭上眼道:“好!本官便收下了,但本官还是会上折子说明。”
随即扭头接着道:“周遇吉,统计有多少补给和百姓,大战结束本督再上折子。”
将一应物资接收后,百姓们退至官道两旁,大军再度起程之际。
孙传庭转过身,朝百姓们深深的鞠了一躬,这才跨上战马疾驰而去。
他怕再迟疑片刻,眼眶里的泪珠会忍不住掉下来,让部下看见可就丢大人了!
孙传庭此时的脑中,回响起崇祯那句话:朝廷对百姓好点,百姓才会更爱戴朝廷!
民心所向,在这一刻更具象化了!
蓟镇的唐通等人,领一万大军走喜峰口出关,途经喀喇沁部时,还敲了十五日粮草。
喀喇沁部经过轮番折腾,如今整个部落的青壮,全集中起来都挑不出三千人。
曹变蛟领着八千余轻骑,两千重骑和三千驮马,先一步出去去了锦州。
崇祯回到京师时,各部皆已提前领兵出发,在京师协调各部粮草,征发民夫等事。
待阿尔善领着六千余大军,直奔永平府(今唐山)而去,崇祯收到消息后。
崇祯亲领四千勇卫营,往孟家座神机营而去,另外提调一万神机营由张之极统领。
神机营有六人单独出列,被安排跟随崇祯身边,大军启程朝锦州城而去。
而这六人,正是后膛枪的神射手,这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喂了近万余发金属定装弹。
才堪堪将六人喂成神射手,一千步距离十发能中八发,这已经很恐怖了。
每人随身带了两支后膛枪,子弹等物携带百余发,只为大战之时换枪使用。
因工艺问题,无法将后膛枪做成,可拆卸式来更换枪管,只能用笨办法一人两支枪。
轮换射击便能留出冷却时间,即便少带弹药也征调了驮马,实在是枪支过重造成。
而户部,累积征发民夫十五万余人,于后方运送粮草等物,一路人吃马嚼的往锦州赶。
大军对外号称四十万,实则可战斗人员连辽东兵算上,最多不过十四万余人。
这个时期,普遍存在夸大军队数量的情况,这样能起到战略威慑,和提振己方士气。
而明军大规模的调动,深藏京师的细作,自然能探查到情报。
保况,崇祯就没想过隐瞒,甚至大军下征之日,《京报》还作了特别报道。
此时建奴细作,已将情报急速传递了出去,定会先于大军送到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