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公元前187年 汉文帝元年 农历十二月至公元前186年 汉文帝二年 农历元月

高阙塞的血战硝烟,随着匈奴大军的悄然北遁,终于在大雪的覆盖下渐渐消散。北地郡迎来了一个惨胜后的寒冬。捷报传开,军民欢腾之余,更深的情绪是劫后余生的庆幸与对逝者的哀恸。持续半月有余的惨烈攻防,北地军付出了伤亡近五千人的沉重代价,边境各塞,尤其是高阙,城垣破损,将士疲惫,急需休整与抚慰。凛冽的寒风依旧呼啸,卷起地上的积雪,仿佛在呜咽着祭奠那些长眠于边关的忠魂。狄道城内,虽因胜利而洋溢着些许振奋,但靖王府内的气氛却凝重而肃穆。靖王李凌并未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他深知,战事的结束,意味着更繁重、更需细致入微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厚抚伤亡、赏功罚过、重整防务、总结得失,以及,如何利用这场用鲜血换来的胜利,为北地郡谋取更长远的安宁与发展。与此同时,西域方面经由商队和秘密渠道传回的消息,也预示着那片广袤土地上的博弈并未因北地的战事而停歇,反而可能因匈奴的失利而酝酿着新的变局。这个冬天,对北地而言,是一个抚平创伤、积蓄力量、并谋划未来的关键时期。靖王李凌以其一贯的沉稳与远见,统筹全局,将工作重心迅速从战时指挥转向战后重建与战略布局。世子李玄业在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残酷与决策的艰难后,被父亲赋予了参与战后具体善后工作的重任,让他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的沉重内涵,以及“战胜而易,守胜而难”的道理。

十二月初一,狄道城靖王府正殿。气氛庄严肃穆,不似庆功,反类祭奠。李凌端坐主位,面色沉静,目光扫过下方肃立的文武官员。长史周勃手持一份厚厚的文书,正在禀报高阙之战的详细伤亡统计与初步赏罚建议。

“王爷,”周勃的声音低沉而清晰,“高阙一役,我军浴血奋战,终退强敌。然,伤亡亦极为惨重。经核计,阵亡将士共计四千八百七十三人,其中军侯五人,司马十二人;重伤致残者一千一百有余;轻伤者近两千。高阙、窳浑等塞城防损毁严重,亟待修缮。缴获敌军战马、兵器若干,然于我损失相比,不足以慰。”

殿内一片寂静,唯有窗外风雪的呼啸声隐约可闻。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条鲜活的生命,一个破碎的家庭。

李凌缓缓起身,走到殿中香案前,案上供奉着阵亡将士的名册。他亲手点燃三炷香,躬身三拜,沉声道:“此战之胜,皆赖我将士用命,忠勇无畏。今日之安宁,乃彼等以热血铸就。此功此德,北地军民,永世不忘!”

众官皆躬身肃立,面露悲戚与敬意。

拜祭完毕,李凌转身,语气转为坚定:“勃兄,阵亡将士抚恤,按最高标准发放,其家眷免赋税五年,子女由郡府抚养至成年!伤残将士,妥善安置,授以田宅,终身由官府供养!此事,由你亲自督办,若有官吏敢克扣分毫,立斩不赦!”

“老臣遵命!定当尽心竭力,告慰英灵!”周勃慨然领命。

“赏功之事,”李凌继续道,“依军功簿,论功行赏!赵破奴临危受命,指挥若定,亲冒矢石,焚毁敌营,当记首功,奏请朝廷嘉奖,郡内重赏!其余有功将士,按律升迁赏赐,务使功过分明,激励士气!”

“诺!”

“此外,”李凌看向都尉赵破奴,“破奴,边境防务,万不可因胜而懈。胡虏新败,然其心未死,需防其去而复返,或使小股精锐报复。各塞守军,轮番休整,修补城防,增储粮秣。尤其要加强雪天、夜间的巡逻警戒。阵亡将士空缺,从后备兵卒中择优补充,加紧操练。”

“末将明白!定让边关稳如磐石!”赵破奴轰然应诺。

李凌又对郡丞公孙阙道:“子通,阵亡将士的灵位,迁入郡城新建的‘昭忠祠’,四时祭祀,香火不绝。要让后世子孙,永记我北地儿郎之忠烈!”

“臣遵命!”公孙阙肃然道。

安排完这些,李凌的目光落在了世子李玄业身上:“业儿,抚恤赏功诸事,千头万绪,关乎军心民心。你随周世伯,参与具体事宜,学习如何核定功勋、发放抚恤、安抚眷属。要亲眼看看,一场胜仗之后,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又该如何让生者安心,逝者安息。”

“儿臣遵命!定当用心学习,体察下情。”李玄业郑重应答,深知此乃关乎人心向背的重要一课。

【系统提示:宿主成功处理惨胜后复杂局面,展现出对将士生命的尊重与卓越的战后安抚能力,将军事胜利转化为凝聚人心、巩固统治的契机… 宿主状态:于重大伤亡后保持清醒,举措得当,军心民心归附,统治根基因人道关怀而更加稳固,继承人通过参与善后深刻理解战争代价与治理责任…】

接下来的日子,北地郡上下投入了紧张的战后重建工作。郡府拨出大量钱粮,一车车抚恤金、米粮、布帛,在官吏的护送下,送往阵亡将士的家中。狄道城内设立了临时的伤兵营,医官日夜救治伤员。工匠民夫则顶风冒雪,抢修边境关塞。李玄业跟随周勃,整日埋首于文牍之中,核对名册,计算钱粮,接见前来领取抚恤的军属,听着他们的哭诉与感激,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他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父王那句“慈不掌兵”背后,所承载的沉重责任与悲悯情怀。

期间,李凌亲自前往伤兵营探望伤员,抚慰将士,又轻车简从,巡视了狄道周边的几个军营,了解士卒休整情况,听取基层军吏的意见。他的亲力亲为,极大地稳定了军心,提升了士气。

十二月中的,当战后抚创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时,郡丞公孙阙带来了关于西域的最新情报。

“王爷,潜伏车师的细作密报,康居王弟率领的那支‘商队护卫’,在我高阙战事期间,确实在车师边境频繁活动,似与匈奴残部有所接触。然,闻听右贤王败退,其活动明显收敛,近日有向西退却的迹象。”

“哦?”李凌眉头一挑,“康居人倒是见风使舵得快。看来,匈奴此番失利,对其在西域的威望打击不小。”

“正是,”公孙阙道,“另据大月氏使者秘密传回的消息,大月氏王得知我军大胜,态度明显转向积极。其已拒绝康居提出的某些‘合作’建议,并加大了对东部边境的管控。大宛国亦表示愿加强与我的商贸往来。西域东部局势,似有于我有利之转变。”

李凌沉吟片刻,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此战之利,竟意外惠及西域。很好!子通,可借此机会,做三件事。”

“其一,加大与西域的商贸力度。 开春后,立即组织第三批,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批官督商队,携带更多西域急需的铁器(农具)、茶叶、精美漆器、药材前往,不仅限于楼兰、车师,可尝试远赴大宛、甚至更西之地。要让西域诸国看到,与我北地交好,利远大于弊。”

“其二,强化玉门外屯所的功能。 命赵破奴增派兵力,加固坞堡,使其不仅成为商队中转站,更要成为情报中心、以及未来必要时前出西域的桥头堡。可派遣精通西域语言、文化的吏员常驻,负责接待使者、收集情报、传播我汉家文明。”

“其三,尝试与西域诸国建立更正式的联系。 可以本王名义,修书大月氏王、大宛王,正式表达通好之意,并可暗示,若其能共同维护商路安全,抵制匈奴与康居的侵扰,我北地愿提供必要的支持。但措辞需谨慎,不可授朝廷以柄。”

“王爷深谋远虑!此乃将军事胜利转化为战略优势的妙棋!”公孙阙赞道,“臣即刻去办!”

李凌的意图很明确:利用高阙之胜的威慑力,加速推进“西进经略”,将北地的影响力更深入、更稳固地渗透到西域,从而从根本上改变西部的战略格局,使匈奴陷入东西两线受压的困境。

十二月下,年关将至。北地郡在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后,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秩序,只是空气中仍弥漫着一丝淡淡的悲壮与凝重。李凌在府中设下简单的家宴,与正妃刘玥、世子李玄业及几位年幼的子女共度岁末。席间,李凌少有地没有过多谈论政务,而是关切地询问子女们的学业、生活,气氛温馨。

宴后,李凌将李玄业单独留下,书房内炭火融融。

“业儿,此番高阙之战,你全程跟随,有何感悟?”李凌温和地问道。

李玄业沉思良久,方郑重答道:“回父王,儿臣感悟良多。其一,知兵凶战危,胜败皆代价惨重,为政者不可轻启战端,亦不可畏战示弱。其二,知为将者,需爱兵如子,与士卒同甘共苦;为帅者,需统筹全局,知人善任,善后抚循。其三,知战胜之道,不仅在疆场厮杀,更在战后安抚、人心凝聚。其四,知兵者,亦为国之利器,善用之,可安邦,可拓土,可慑远。父王战后举措,儿臣深感敬佩。”

李凌欣慰地点点头:“你能看到这些,甚好。然,尚需悟到最后一层:兵者,诡道也,然其根本,在于‘止戈为武’。 我北地练兵备战,非为穷兵黩武,乃为以战止战,以强大的武力,换取和平发展的空间。高阙一胜,击溃的是匈奴的贪欲,赢得的,是我北地数年乃至更久的安宁,以及西域拓展的良机。此方为用兵之最高境界。”

“儿臣谨记父王教诲!”李玄业豁然开朗,对父亲的高瞻远瞩更为叹服。

公元前186年,汉文帝二年元月,在一片肃杀与希望交织的氛围中到来。尽管国丧期内不宜大肆庆贺,但辞旧迎新的意味依旧在民间悄然流淌。靖王府举行了简单的祭天仪式,祈愿新年风调雨顺,边陲安宁。

元月十五,雪后初霁,阳光洒在银装素裹的狄道城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李凌登上城楼,远眺北方。边境的烽火台安静地矗立着,仿佛昨日的血战只是一场噩梦。但他知道,和平是脆弱的,需要强大的实力来扞卫。

“业儿,”李凌对身边的儿子说,“旧岁已去,新年伊始。高阙之血,不会白流。它让我北地军民更加团结,让敌人更加忌惮,也让西进之路更加宽广。然,前路漫漫,挑战犹存。我等当时时勤勉,刻刻警醒,方能不负先烈,开创未来。”

“儿臣明白!定当追随父王,励精图治!”李玄业望着父亲坚毅的侧脸,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责任。

雪后的北地,虽然寒冷,却孕育着生机。靖王李凌在成功抵御外侮、妥善处理善后之后,已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西方和更久的未来。北地郡这艘航船,在经历了狂风暴雨的考验后,正调整风帆,向着新的目标,稳健前行。

【史料记载】

* 官方史·汉书·文帝纪:“(文帝)二年春,诏曰:‘方春和时,草木群生之物皆有以自乐,而吾百姓鳏寡孤独穷困之人或阽于死亡,而莫之省忧。为民父母将何如?其议所以振贷之。’”

* 家族史·始祖本纪:“文帝元年冬,高阙血战,北地军惨胜。凌公厚抚伤亡,赏功肃纪,边境得安。适时,西域局势转利,凌公谋加深西进,拓玉门屯所,通好诸国。世子玄业预善后,益知兵政之要。”

*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雪后抚创,上帝恤死抚生,圣域西图愈进,圣嗣通晓兵道根本。”

* 北地秘录·凌公战后定策:“高阙捷后,李凌抚循有方,军心归附,乘胜谋西,世子得涉战后实务,北地势愈沉凝。”

(第三百六十九章 完)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无敌小兵三国行这个书生不能惹名门医女三国:我吕布一口真气可灭万军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极限保卫捡到一只始皇帝帝国雄心穷不拉几的李二大唐双穿:小兕子是我的!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晚唐余晖史上最强庶子在下首席谋士,只是有点缺德大乾憨婿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砍不平三国江东霸主扛着AK闯大明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殿下,天凉加件衣服吧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宋晋府录天下兴亡红楼之万人之上大明:舞弄乾坤三国:东归志!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帝王战场:我朱厚照,就喜欢横推锦衣状元朱浩三国我为尊刘大耳的春天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红楼:从今以后,我就是贾琏枌榆草木长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天命玄鸟,华夏始焉惜芳时帝王霸宠:爱妃哪里逃!仙人只想躺着震惊,我居然穿越成了大唐小地主我是科技之王包青天之奇案新妖孽兵王盛宠娇妃我是一个原始人穿越医女嫁贤夫干宋明末之从千户到辽东王
方浪书院搜藏榜: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万历四十八年疯鼠篮坛传奇崛起人在大隋,开局曝光穿越者身份皇帝直播间刺明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南明日不落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瀚海唐儿归吕布有扇穿越门劫貂蝉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篡儒大明:我朱雄英来了盛宠医妃刷视频给老祖宗们看新时代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恶明三造大汉,蜀之汗马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毕业后,忽悠大家去当雇佣兵凡尘如梦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三国群雄乱舞大明:我的母亲把朱标揍惨了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大宋河山三国:开局黄巾渠帅,阵斩关羽从靖康开始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藏武魂穿林冲,我化身杀神杀穿水浒汉鼎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光荣使命1937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德意志涅盘穿越之权御天下三国之汉室再兴弃妃种田:病娇王爷倾城宠替嫁之农门福妻特种兵之开局震惊唐心怡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三国之开局偷袭孙策我真没想当阁老双穿门:被迫给女帝打工的那些年质子为王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始皇别闹!我就吹个牛你当真了?跟宋江决裂后,我二龙山强的可怕穿越成了福岛正则庶出子三国:我,交州土皇帝!石器革命废物太子,开局召唤妲己世子去哪了?魂穿五代,我占寿州为王大明:刚穿越就被锦衣卫抓了天下一帝秦始皇皇后们,这真不是后宫聊天群白衣盗寒门逆袭:我用科技平天下大秦帝国风云围棋少年,我在大明举重若轻网游三国数据化黄巾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一剑照汗青玉佩乾坤:锦衣卫的现代逆袭绣春雪刃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大明:开局救活马皇后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穿成孙武门徒,我靠孙子兵法狂飙大明首辅:杨士奇朕的大秦!万邦臣服!天幕:玄武门大舞台,有胆你就来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天幕刷视频,返现一点点1621,不一样的大明我靠灵泉空间,收服八十八位美女明祚永延,我让大明上巅峰蓝月闪烁之时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穿越大清,皇帝居然带头剪辫?千秋一烬谁说神罗不算罗多子多福,开局就送绝美老婆退隐江湖那些年开局天幕曝光:我未来统一全球跛王爷青铜账簿与铁王座开局反杀捉刀人,我成了大乾凶徒晚清三杰恩仇录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解差传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荣国府,抱歉,不稀罕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