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望舒星翡翠平原的警报与磁场扰动事件,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其涟漪不仅在这颗星球上扩散,更以超光速通讯的形式,瞬间传回了四光年外的太阳系,在联邦最高权力中心——地球圈昆仑山太空城,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元首办公室内,全息星图静静悬浮,代表着人类疆域的蓝色光点已从太阳系蔓延至比邻星。然而,在这片象征着辉煌成就的星图之上,新望舒星的坐标却被一个不断闪烁的、代表“异常事件”的橘红色标记所覆盖,显得格外刺眼。
江辰负手立于星图前,目光深邃,仿佛要穿透这虚拟的光影,看清那遥远星系中潜藏的真实威胁。他刚刚结束了与联邦议会核心成员及军方高层的紧急会议,空气中还残留着激烈争论后的凝重气息。
“地质活动?哼,恐怕连三岁孩童都骗不过。”一个冰冷的声音在办公室一角响起。已经恢复部分工作,但脸色依旧有些苍白的林薇,坐在特制的悬浮椅上,面前正投射着新望舒传回的、关于遗迹能量波动与筑基丹灵能背景辐射关联性的最新分析报告。她的指尖划过一串串令人心惊的数据,“磁场扰动的频率模式,与‘信标’文明数据库里记载的某种低强度空间预警信号吻合度高达87%。这根本不是地质活动,更像是……某种沉睡机制的初步苏醒,或者说,是对大规模‘同化种子’(筑基丹隐患者)抵达的……应激反应。”
她抬起眼,看向江辰的背影,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严肃:“我们送去的不只是殖民者,更像是点燃了一根引信,而引信的另一端,连接着我们尚不知晓的炸药库。”
江辰缓缓转过身,脸上看不出喜怒,但熟悉他的人能从他微微收紧的下颌线感受到那沉重的压力。“议会里那些‘开拓派’的嗓门越来越大了。”他声音平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他们认为,不能因为潜在的、未被证实的威胁,就无限期搁置星际扩张。他们强调的是利益,是资源,是新选票区的诱惑。”
雷娜,如今的联邦国防部长,一身笔挺的戎装,眉宇间煞气未消,显然刚从会议的唇枪舌剑中脱离。“军方内部意见也不统一。”她沉声道,“前线指挥官,尤其是驻新望舒的神机营,强烈要求增兵,加强遗迹封锁,并对所有殖民者进行强制性的深度灵能检测,必要时……可以采取‘非常手段’控制隐患扩散。”她顿了顿,没有明说“非常手段”具体指什么,但在场三人都心知肚明那可能意味着什么——隔离,甚至更极端的措施。
“但后方的一些老家伙们,”雷娜冷哼一声,“担心大规模军事行动会刺激未知存在,引发不可控的冲突,更担心庞大的军费开支会影响他们的选区福利和星际贸易利润!他们主张‘低调观察’,用外交和经济手段‘柔性’处理。”
这就是联邦如今面临的现实。疆域的极速膨胀,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治理难题。
星门开启,跨星系殖民的实现,彻底改变了联邦的权力结构。
首先是政治格局的撕裂。
以地球母星、火星等老牌工业星球为代表的“保守派”或“内环派”,担心资源和技术向边疆过度倾斜,导致自身地位下降,更倾向于稳健、可控的发展节奏。
而以新望舒星及未来可能发现的其他宜居星球为首的“边疆派”或“开拓派”,则迫切要求更大的自治权、更多的联邦资源投入和更独立的经济发展政策,他们渴望摆脱“内环”的束缚,甚至有人在私下里已经开始讨论“边疆特区”乃至“联邦制”的可能性。
新望舒星的危机,在“内环派”眼中是冒进带来的苦果,而在“开拓派”看来,则是联邦中心支持不力、束缚太多的证明,正好借机要求更多自主权。
其次是军事部署的捉襟见肘。
联邦国防军规模虽庞大,但分散在广袤的太阳系各行星、小行星带、柯伊伯带防线以及星门枢纽,已是捉襟见肘。新望舒星的出现,意味着需要建立一支全新的、能够进行跨星系部署和长期驻守的“外域舰队”。这不仅仅是战舰和兵员的问题,更是后勤补给、指挥体系、与本土协同的极致考验。雷娜面临着是要削弱太阳系防御来支援新望舒,还是暂缓其他星域开发以优先保障比邻星系的艰难抉择。而军方内部,传统太空舰队、行星防御部队与新成立的神机营等灵能特种部队之间,关于资源配给和战略主导权的明争暗斗也日益激烈。
经济命脉的转移与风险。
星际贸易公司和大财团凭借其灵活性,早已通过星门在新望舒星及其周边星域跑马圈地,抢占资源点,影响力急剧膨胀。他们倾向于淡化风险,鼓吹机遇,因为任何关于“信标”文明威胁升级的消息,都会导致星际投资市场的剧烈震荡,损害他们的切身利益。这些庞大的资本力量正在通过各种渠道游说议会,试图影响联邦的决策,使其向着有利于商业扩张的方向倾斜。联邦中央银行推行的“星际信用点”体系,也因跨星系交易结算的延迟性和潜在的金融风险而面临挑战。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信息的壁垒与信任的危机。
跨越四光年的距离,即使依靠量子通讯,信息传递也存在以小时计的延迟。这使得中央政府对边疆星域的管控力大幅下降。新望舒星总督府送上来的报告,往往经过层层粉饰,强调成绩而弱化问题。关于筑基丹隐患、“血色能量漩涡”和遗迹异常的核心情报,被严格限制在联邦最高层极小的圈子里,以免引发全民恐慌和社会动荡。但这种信息不对称,不仅导致了决策可能偏离实际,更在无形中割裂了社会。普通民众沉浸在“第二家园”的美好憧憬中,而高层却如履薄冰,承受着知晓真相的巨大压力。
“我们不能让新望舒成为第二个‘信标’文明的牺牲品,更不能让联邦在内部的争吵和分裂中走向崩溃。”江辰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治理如此庞大的星际文明,旧有的制度必须改变。”
他走向星图,手指点在太阳系与新望舒星之间。
“第一,成立‘跨星系事务协调总署’ ,直接对元首负责,统筹所有星际开发、殖民、防卫及外交事宜,打破各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林薇,由你兼任首席科学顾问,负责所有与未知文明、遗迹科技相关的评估与应对策略。”
林薇深吸一口气,郑重点头,她知道这个位置意味着何等沉重的责任。
“第二,雷娜,着手组建 ‘联邦外域防御司令部’ ,由你直接统领。优先调配资源,打造一支具备独立作战和长期部署能力的快速反应舰队,驻防星门枢纽及新望舒星系。授予前线指挥官在通讯延迟情况下,应对突发危机的‘有限开火权’。”
雷娜眼中精光一闪,立正领命:“明白!绝不会让任何威胁跨越防线!”
“第三,”江辰的目光扫过两位他最信任的伙伴,也是他统治体系的基石,“启动 ‘伏羲’网络升级计划。我们需要一个更强健、更智能、能够覆盖跨星系疆域的超级人工智能网络,来处理庞杂的信息,辅助决策,并……监控可能的内部分裂势力和资本力量的过度渗透。”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愈发深沉。
“同时,以‘全面体检,优化筑基丹药效’为名,由林薇的部门主导,对新望舒星所有殖民者,进行强制性的、隐秘的深度灵能筛查。我们需要确切知道,这颗‘定时炸弹’的波及范围到底有多广,以及……它被引爆的临界点在哪里。”
命令一条条发出,勾勒出应对危机的框架。然而,无论是升级的超级AI,还是新成立的机构,都无法完全消除那根植于人性深处的贪婪、恐惧与对权力的渴望。
就在江辰部署应对之策时,新望舒星上,以矿业和生物资源开发起家的“远星集团”代表,正在秘密会见殖民地总督的副手。厚重的利益交换被包裹在冠冕堂皇的“促进发展”的外衣下,试图影响总督府对遗迹封锁区的政策,以便他们能够“合法”地获取那些可能蕴含巨大价值的古文明造物。
而在昆仑山太空城的某个豪华俱乐部包厢内,几位来自内环星球的议会议员,正举杯庆祝他们成功阻挠了军方提出的、可能影响他们选区企业利益的“外域防卫税”提案。他们谈笑风生,仿佛四光年外的潜在威胁,远不如下一届选举的选票重要。
星海浩瀚,人心似海。
江辰站在权力的巅峰,俯瞰着他一手建立的、如今已横跨星系的庞大文明。他能够指挥舰队碾碎星辰,却难以完全掌控人心的流向。新望舒星的危机,不仅仅是一场外部威胁,更是对联邦星际治理能力的终极考验。这场考验,关乎存亡,而答案,隐藏在迷雾笼罩的深空,以及那无数颗被播撒了“种子”的、跳动的人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