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光阴,转瞬即逝。
在这七天里,乌孙王都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楼兰大军在占据边境三座富庶城池后,果然如约退去,仿佛之前的兵临城下只是一场幻梦。
朝堂之上,乌赤勒以雷霆手段清洗了所有可能忠于支持乌赤治的势力,迅速稳固了权柄。
第七日,朝阳初升,钟鼓齐鸣。
乌赤勒身着繁复华丽的黑金龙纹衮服,头戴十二旒冕冠。
在文武百官的山呼万岁声中,一步步踏上祭天台,告祭天地宗庙,正式登基为乌孙新帝,定年号“承天”。
祭天仪式最为关键的时刻,一道磅礴的气息自天际而来,一道清冷的身影飘然落在祭天台一侧的高耸华表之上。
来人一袭素白长袍,须发皆白,面容却如中年,眼神开阖间似有冰雪流转。
他并未言语,只是静静而立,但其存在本身,便让整个祭天现场的氛围为之一肃,所有人心头都仿佛压上了一座雪山。
“是雪山派的祖师!”
“他竟然亲自前来观礼……”
“他和陛下的关系缓和了?……”
台下传来压抑不住的惊呼和议论。
雪山派,乌孙国内的修行魁首,超然物外。
他的出现,无疑是为乌赤勒的登基注入了一剂最强的定心丸,象征着修行界对这场权力更迭的默许乃至支持。
乌赤勒向着华表方向微微颔首,一切尽在不言中。
与此同时,西疆大将军蒙景,风尘仆仆地班师回朝。
他并未直接前往参加登基大典,而是先回到了自己的府邸。
书房内,还带着边关风沙气息的铠甲未解,一道身影便从暗处踉跄扑出,跪倒在他面前。
“外公!”
正是被软禁数日,形容憔悴的乌赤治。
他趁着看守因登基大典而略有松懈的间隙,买通了一个小内侍,才得以偷偷溜出永昌殿,冒险来到蒙景府上。
“外公!父王他……他到底是怎么死的?……”
乌赤治抓住蒙景的臂甲,声音嘶哑,眼中充满了血丝和最后的一丝期盼。
蒙景看着外孙这副模样,坚毅的面容上掠过一丝复杂难明的情绪。
他何尝不想为女儿留下的这唯一骨血争一争?
但乌赤勒的背后,站着的力量,远非他一个所能抗衡。
蒙景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眼中已是一片沉静,甚至带着一丝刻意营造的疏离。
他缓缓却坚定地抽回了被乌赤治抓住的手臂。
“赤治,”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疲惫与决绝。
“陛下的死因,乃国之大秘,非我等臣子可以妄加揣测。
新帝已然登基,天命所归,你……莫要再执迷不悟了。”
乌赤治如遭重击,僵在原地,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的外公。
那双以往充满慈爱和庇护的眼睛,此刻只剩下官方式的冷漠和告诫。
最后的一丝侥幸,如同风中残烛,噗地一声,彻底熄灭了。
他明白了,连自己最大的倚仗,手握重兵的外公,都已经选择了屈服,或者说,被迫屈服。
乌赤勒的权势,远比他想象的更加根深蒂固,更加可怕。
乌赤治眼中的光芒彻底黯淡下去,他缓缓松开手,踉跄着后退两步,脸上露出一抹比哭还难看的惨笑。
“呵……呵呵……我明白了……多谢……蒙大将军……指点。”
他不再称呼“外公”,而是用了最生分的官职。
说完,他失魂落魄地转过身,如同行尸走肉般,一步一步挪出了蒙景的书房。
看着外孙绝望离去的背影,蒙景负在身后的手紧紧握拳,指甲深陷入掌心,渗出血丝。
但他终究,没有再说一个字。
祭天台上,乌赤勒完成了最后一道仪式,接受万民朝拜。
乌孙的天,彻底变了。
乌赤勒的登基,标志着乌孙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登基大典后不久,一道震惊朝野的法旨便从皇宫传出: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雪山派护国有功,道法玄通,泽被苍生。
今特敕封雪山派为乌孙国教。
凡乌孙境内,雪山派享有传道、建观、遴选弟子之优先权,各地官府需倾力配合,不得有误。钦此!”
此诏一出,天下哗然。
虽说雪山派在乌孙地位超然,但正式被册封为国教,享有如此多的特权,还是开国以来头一遭。
这意味着世俗王权与修行力量的结合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紧密程度。
也意味着乌赤勒的皇权,得到了境内最强修行势力的公开背书。
然而,这仅仅只是开始。
紧接着,另一项规模更为浩大、意图更为隐秘的工程,在乌赤勒的旨意下,于乌孙全境轰轰烈烈地展开。
能工巧匠们接到了一份绝密的图纸,上面描绘着一尊神态威严、面容古朴的中年道人形象。
这道人双目微垂,似在俯视众生,又似在感悟天道。
其容貌并非乌孙乃至周边任何已知的修行者,带着一种陌生的、源自亘古的苍茫气息。
旨意要求,乌孙境内所有郡城、重要城镇,乃至交通要冲,都需选址建造广场,立起这尊道人的巨大铜像。
铜像必须严格按照图纸塑造,不得有丝毫偏差,并要求各地官员组织百姓定期参拜。
一时间,全国各地的铜矿被大量征用,炉火日夜不熄,铸造之声不绝于耳。
一尊尊高大的铜像被树立起来,其面容统一,散发着肃穆而神秘的气息。
……
远离乌孙王都的青龙会总部地宫中。
李青霄盘膝而坐,周身气息幽深似海。
他面前悬浮着一卷看似古朴,实则散发着系统特有流光的玉简,玉简上方投影出密密麻麻的玄奥符文,最核心处便是五个大道文字——《一气化三清》。
为了兑换这门即便在系统商城中也堪称顶级神通残卷,他几乎耗尽了积攒至今的大部分反派点。
但李青霄认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一气化三清”,传说中道祖无上大法,完整版可化出三位与本体实力一般无二、且具备独立思维的法身,堪称逆天。
若能练成入门,亦可凝聚出三具“阳神法相”。
这阳神法相并非真正的血肉分身,而是以自身元神为引,融合海量纯净的信仰愿力,凝聚出的具有部分灵智和强大神通的能量化身。
堪称保命与对敌的绝佳手段。
然而,修炼此法的最大难关,便在于这“海量信仰愿力”。
依靠个人微末的传播,收集信仰无异于杯水车薪。
唯有借助国度之力,举国祭祀,万民朝拜,才能在短时间内汇聚起那浩瀚如烟的愿力海洋。
乌赤勒的封赏,全国范围的铜像铸造,正是李青霄早已布下的关键一环。
那铜像的面容,并非他李青霄本身,亦非他常用的玄衣面具客形象。
而是他通过《一气化三清》法门中记载的“塑神像”之术,精心构建的一个虚拟神只形象——一个专为汇聚信仰而存在的“容器”。
这个形象与他自身因果牵连最小,却又通过功法秘术,能将汇聚而来的信仰之力,跨越空间,源源不断地导入他正在凝练的阳神法相之中。
李青霄能感觉到,随着一尊尊铜像的落成,开始有零星的、微弱的愿力丝线,从乌孙国的四面八方飘荡而来,融入他识海中那三个尚显虚幻的法相雏形之内。
“还不够……远远不够。”
李青霄睁开眼,眼底有幽光流转,“当万民信念汇聚成河,当祭祀之香火鼎盛不衰,便是我这三具阳神法相,真正显化世间之时。”
“乌赤勒……你这枚棋子,用得倒是愈发顺手了。”
他嘴角泛起一丝冷冽的笑意,再次闭上双眼,全力运转功法,引导着那初生的信仰涓流,滋养着那未来将震惊世间的三道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