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色的数字仿佛一簇在深渊中燃烧的鬼火,瞬间灼伤了林九的视网膜。
他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住,连呼吸都停滞了半秒。
黑月事件前七十二小时。
这个时间点,如同一根楔入历史裂隙的钢钉,将所有看似偶然的事件串联成一个巨大而恐怖的必然。
陈牧,那个男人,他不是在末世降临后才开始布局,他在这场吞噬世界的灾难爆发之前,就已经站在了风暴的中心!
他不是被动的退隐,而是主动的蛰伏!
林九猛地将图册合上,仿佛那张照片会化为噬人的凶兽。
他冲到档案服务器前,双手在冰冷的控制台上化作一片残影,调出了所有关于“高山气象站”的封存记录。
这些都是新人类联盟成立后,从各地军方数据库废墟中抢救出来的零碎信息。
很快,一份加密的物资转运清单被他强行破译。
清单内容平平无奇——“第三批次高空大气环境探测试验设备”。
但当林九的目光扫到签收人代号那一栏时,他的瞳孔骤然缩成了一个针尖。
代号:m01。
林九的记忆网络疯狂翻涌,一个被他存档在最深处、几乎遗忘的细节被瞬间提取了出来——那是他当初为了追查陈牧身份,从“猎火枪械模型店”早已废弃的服务器里找到的一份会员名单。
排名第一,消费额度最高,享受终身配件定制服务的顶级会员,编号正是——m01!
冷汗,瞬间浸透了林九的后背。
他一直以为,陈牧只是个在末世中觉醒了强大系统的幸运穿越者。
可现在看来,真相远比这可怕。
他不是随机降临的过客,他是被选中的棋子,甚至……是最初的执棋人之一。
林九的指尖一片冰冷,一个颠覆性的念头在他脑中炸开:“他不是……单纯的穿越者。”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
他没有声张,而是立刻启动了最高级别的复刻程序,将那本《非动能武器基础构造十二讲》复制了整整十份。
随后,他利用自己构建的匿名信息渠道,将这些图册的电子版悄无声息地分发到了哨站内每一个负责教学和物资管理的节点。
风,尚未吹起。
但火种,已经撒下。
第三天,燎原之势初显。
东区临时搭建的学堂里,一群半大孩子不再追逐打闹,而是围在一起,用废弃的竹筒、兽筋和从坏掉的床铺上拆下的弹簧,制作出了一种奇特的装置。
当晚,盘踞在粮仓附近、偷食宝贵谷物的夜行鼠群正要故技重施,学堂方向突然传来一阵阵急促而尖锐的“咻咻”声。
那声音不大,却极具穿透力,仿佛是某种小型猛禽的示警鸣叫。
鼠群一阵骚动,本能的恐惧让它们放弃了粮食,四散奔逃。
孩子们欢呼雀跳,他们手中的“震鸣哨”,正是图册第一讲“声波驱逐”的简易应用。
西坊的工匠区,几名曾经的机械师和木匠则对图册上关于“势能储蓄与释放”的章节更感兴趣。
他们将哨站里老旧的防卫弩机拆开,按照图纸,巧妙地加装了一套由层叠钢片组成的缓冲簧与联动齿轮。
原本射一发就要费力绞盘半天的重弩,现在只需要拉动一个侧杆,就能实现三连射!
虽然威力稍有减弱,但持续的压制力却呈几何倍数增长。
消息如同长了脚,迅速传遍了整个哨站。
一些思想僵化的老兵们对此嗤之鼻夷,聚在角落里怒斥:“花里胡哨的玩意儿!真遇上变异体,这些破烂能顶个屁用!简直是拿命开玩笑!”
然而,粮仓的鼠患一夜之间骤减九成,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
那些曾经最响亮的质疑声,在堆满谷物的麻袋面前,渐渐弱了下去。
赵雷正带着巡逻队进行例行检查,当他走到净水区时,却被眼前的一幕弄得皱起了眉头。
两名瘦弱的少年正围着一口深井的轱辘忙活着,他们没有打水,而是在改造那个巨大的木质滚轮。
他们按照图册上的原理,在滚轮一侧加装了一个不规则的偏心轮,又用一根撬棍作为杠杆。
这样一来,原本需要持续用力摇动的轱辘,现在只需要间歇性地向下踩动杠杆,就能利用偏心轮产生的惯性,带动滤水桶一次次地自动升降。
效率,至少提升了一倍!
“胡闹!这东西是大家喝水的保障,万一弄坏了怎么办!”赵雷本能地就要上前呵止。
可他的话刚到嘴边,就看到一个装满杂质的污水桶被轻松吊起,经过沙石过滤后,清澈的水流哗哗地注入下方的大水箱,接连溢出了好几个空桶。
少年们兴奋地喊着:“满了!满了!赵教官,你看,这样我们两个人就能干五个人的活儿!”
赵雷看着那清澈的水流,再看看少年们因为兴奋而涨红的脸,喉结滚动了一下,最终什么也没说。
他沉默地走到废料堆旁,捡起一截手臂粗的加固钢条,扔到少年脚下。
“这里,用这个,更结实。”
说完,他转身就走,步伐比来时沉重了许多。
归途中,跟在他身后的通讯员小心翼翼地问:“教官,您好像有心事?”
赵雷长长地叹了口气,昏暗的天色映着他落寞的侧脸。
他摩挲着胸口那块冰冷的“Z-001”铭牌,低声问道:“最近……各个哨点有没有听到……就是那种会响的东西?”
通讯员愣了一下,随即摇头:“报告教官,自从《熄火令》执行后,除了必要的照明弹,再没听到任何枪声。”
“唉……”赵雷的声音带着一丝自己都没察觉到的怅然,“没什么,我就是……想听个声儿。”
与此同时,镇子南边,一座废弃多年的旧邮局阁楼里。
陈牧从阴影中现身,这里曾是区域信号中继站,虽然设备大多毁坏,但残存的铜缆、线圈和蜂鸣器却是他完美的材料库。
他正用那个简易电磁锤,小心翼翼地调试着一个由汽车继电器和扩音喇叭的磁芯搭建的简易震荡电路。
他的目标,是制作一个可以远程触发、能够模拟出重机枪密集射击声波特征的干扰装置。
这不仅是震慑,更是战术欺骗。
窗外,细碎的雪花开始飘落。
陈牧忽然停下了手中的动作,他抬起头,目光落在阁楼角落一根布满灰尘的木梁上。
那里,有一道极浅的、几乎与木纹融为一体的刻痕。
那是一个指向东北方向的箭头,旁边还有三个小点。
这是他三年前,在“黑月事件”爆发初期,带领一支幸-存-者小队从这里撤离时,亲手留下的紧急补给点标记。
箭头指向的是一个被他提前藏好物资的地下室,三个小点代表着补给可以支撑三个人一周。
他回来了。回到了自己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狼群是在午夜时分发动的突袭。
数十头被病毒感染、体型增大了一圈的变异灰狼,悄无声息地扑向了铁路桥的北岗哨。
巡逻队第一时间发射了照明弹,惨白的光芒下,那些闪烁着幽绿色光芒的眼睛如同鬼火,令人不寒而栗。
老兵们用探照灯晃动,大声呐喊,这些传统的威慑手段对饥饿的变异兽群几乎无效。
狼群越逼越近,已经能闻到它们口中腥臭的气息。
就在一名年轻哨兵绝望地准备拉响同归于尽的手雷时——
“砰!砰!砰砰砰!”
一连串沉闷、厚重、极富节奏感的爆震声,猛地从哨岗后方的砂石堆处炸响!
那声音并非枪声,没有火药爆燃的清脆,却带着一种奇特的共鸣,仿佛是十余支大口径步枪在进行排枪齐射,声浪层层叠加,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
正准备发起总攻的狼群头狼猛地一滞,动物对于危险声波的本能恐惧让它发出一声低沉的呜咽,整个狼群的攻势瞬间瓦解,惊疑不定地向后退去。
“砰!砰砰!”
又是一轮“齐射”,这次的声响更加密集,仿佛是机枪在进行短点射。
狼群彻底崩溃了,夹着尾巴,惊慌失措地逃入了黑暗的荒野。
劫后余生的众人惊魂未定,纷纷循着声音找去,却看到了一幅让他们永生难忘的画面。
那个左手残疾、曾被嘲笑的少年,正独自一人坐在砂石堆上。
他的面前,是由十几个长短不一的竹制共鸣腔组成的“声学矩阵”,而他的右手,刚刚从一组联动敲击杆上放下。
他,一个人,用一堆破烂,吓退了一支狼群。
赵雷连夜赶到现场,他下令彻查这套装置的来源。
可结果却让他陷入了更深的沉默。
追查到铁匠铺,所有的零件——竹筒、弹簧片、废旧链条——全部出自日常工具的改造和废料的再利用,无一违禁。
赵雷站在空旷的作坊中央,看着墙上那张不知被谁贴上去的《非动能武器构造图》复印件,目光复杂。
图纸上,每一个精巧的结构,都在无声地嘲笑着他曾经笃信的“唯武器论”。
他猛地伸手,一把将那张图纸撕了下来。
可就在纸张即将被他揉成一团的瞬间,他的动作却顿住了。
他看着图纸上那行字——“恐惧需要声音,但力量不必来自爆炸”,许久,他缓缓地、小心翼翼地将撕裂的纸张重新抚平,然后,郑重地折叠好,塞进了自己胸口的内袋,紧挨着那块“Z-001”的金属铭牌。
当晚,哨站的值班记录员在整理监控日志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桥头的高点监控,在狼群来袭前约半小时,曾拍到一个模糊的人影在桥体附近短暂停留,前后不过十几秒,手中空无一物。
这本是一条无用的信息,但桥体下方新安装的地质结构传感器,却在那一刻捕捉到了一次极其微弱、但频率特征异常标准的高频震动。
经过数据比对,那震动频率的波形,与数据库里记载的一颗.45 Acp弹头击发时,通过枪身传递到地面的震动模型,吻合度高达99.7%。
那是一次标准m1911手枪的击发震动。
——纯粹由那个人影的脚步,通过精准的踏地节奏和力量控制,模拟而成。
阁楼中,陈牧终于完成了声波干扰器的最后调试。
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颈。
邮局里的一切都蒙着厚厚的灰尘,空气中弥漫着纸张腐朽的味道。
他的目光扫过房间,最终落在了自己脚下的那片地板上。
不知为何,这片区域的灰尘似乎比别处要更薄一些,而且在木板的缝隙间,好像有一丝微不可查的、不属于这个季节的凉风,正从下面渗透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