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宣、萧焱和林冬或许对燃灯道人知之甚少,但申公豹却深受其害。若非燃灯道人屡屡挑拨离间,他也不会被元始天尊废去修为,逐出阐教。
如今燃灯道人与准提、接引两位道人沆瀣一气,不知又要耍什么花招。不仅申公豹心怀愤懑,萧焱与林冬也不愿半途而废,毕竟为此事已奔 时。
孔宣见三人踌躇不定,终是下定决心:既如此便同去,但若真起冲突,尔等需自求多福,届时我未必有余力护你们周全。此言绝非虚张声势,圣人举手投足皆有毁 地之威,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萧焱沉吟道:我与林冬曾在西岐逗留多时,知晓如今阐教门人大多离教。眼下教中除元始天尊外,恐怕只剩十二金仙中的寥寥数位。确实,自阐教遭劫后,失去天材地宝滋养,二代、三代 修行受阻,教中气象与凡间无异。众人或散落人间,或回归各自师尊洞府。单是西伯侯麾下,就有不少阐教门徒......
如此正好。孔宣颔首,我们本就不是冲着阐教而来,只要找到西方教那两个老道,反倒省去人多眼杂的麻烦。加上申公豹身份特殊,更不易节外生枝。商议既定,四人立即动身前往阐教地界。
途中申公豹忽想起一事:大明王,我师兄赵公明那边该如何交代?
孔宣淡然道:准提、接引此刻不在教中,赵公明去了也是白跑一趟。不过若他发觉受骗折返......话未说完,申公豹已面如土色这岂不是作茧自缚?但事已至此,只能将错就错。眼见将至阐教地界,申公豹只得按下满腹愁绪。
玉虚宫旧址。白鹤童子遇害已过数日,
孔宣四人面露惊色。
他们刚刚还在商议如何避免打惊动对方,转眼间元始天尊就出现在眼前。孔宣立即上前行礼:在下孔宣,贸然造访,还望天尊海涵。
元始天尊冷声道:我认得你。但若不说清来意,今日休想离开。语气中透着不容违逆的威严。
申公豹适时插话:天尊明鉴,我等此来绝无冒犯之意,实为示警而来。他险些脱口喊出,想起自己已被逐出师门,连忙改口。
元始天尊这才注意到申公豹,眼中闪过一丝诧异。眼前之人非但没有沦为废人,反而突破至大罗境界,比往昔更胜一筹。这让他心中起疑:莫非是带人来清算旧怨?
申公豹,昔日之事是我亏欠于你。若你要讨个说法,本座理解。但眼下时机未到,诸位请回吧。
申公豹闻言急切道:天尊且慢!无论您信与不信,容我直言相告。近日我们得到确切消息,燃灯副教主已背叛阐教,投靠了西方教!
元始天尊神色微变。此事极为隐秘,申公豹从何得知?再联想到对方突飞猛进的修为,心中不禁燃起一丝希望或许天庭掌握着他所不知的重要线索。
申公豹继续道:我们原本要去警告准提、接引二位圣人,虽未能相遇,却另有发现。见元始天尊显出兴趣,他郑重说道:燃灯确已加入西方教,而准提、接引正在暗中操控封神量劫!
这番话如晴天霹雳,令元始天尊豁然开朗,诸多疑点顿时有了答案。
那销声匿迹的燃灯道人始终不见踪影,如今听闻他的消息竟已皈依西方教门。
前些日子准提道人突如其来的造访,更令他心生疑虑。
原来如此!
我竟中了调虎离山之计!
难怪那窃取封神榜之人能轻易绕过阐教护山大阵,竟是出了内鬼,而这内鬼偏偏是自己最为信赖的燃灯!
哈哈哈......
元始天尊忽然发出不合时宜的笑声。
这反常举动令申公豹等人面面相觑。
他们不解其意。
尤其是曾为元始天尊 的申公豹,更觉蹊跷,眼前的元始天尊与往日判若两人,透着说不出的异样。
笑声渐止,元始天尊终于开口。
申公豹,我信你,可惜为时已晚。当初就不该怀疑你。我对你的偏见,皆因你的出身不过是昆仑山上一只得道的豹精。
果然如此!
申公豹心中了然,正是这出身让他在阐教寸步难行。
实不相瞒,封神榜不久前被盗了!
此言一出,四人俱惊。
西方教的目标竟是封神榜?
好大的胆子!
须知此榜乃鸿钧道祖亲赐,关乎封神大业。得封神榜者,便掌握了封神主动权。
孔宣叹道:终究晚了一步,让那两个老道得手了!
可恶!
萧焱心中郁结,屡屡棋差一着,任谁都会愤懑。
林冬亦感无奈,奔波一场终成空。
申公豹更是心绪难平。早知燃灯工于心计,先是设计逐他出教,如今竟连元始天尊都敢算计,着实令人胆寒。
申公豹,我愧对你。你始终心系阐教,倒是我这个师尊不称职。哪来那么多借口,不过是心魔作祟罢了。
确实,白鹤童子亦是禽类得道,与申公豹并无二致,为何厚此薄彼?
一切因果皆由心生,全因自己心高气傲。
忠言逆耳,却被谗言蒙蔽,枉为圣人!
元始天尊,可需相助?
自当清理门户!为白鹤讨回公道!
元始天尊目光如炬,恨不能立时与燃灯当面对质。
申公豹方才知晓白鹤童子遇害。
细想之下,整个阐教唯有白鹤待他以诚,许是同病相怜之故。
元始天尊,非是小瞧于你,以你之能不该着了燃灯的道。
孔宣眉头微皱,若燃灯道人已成圣倒也罢了,可他分明还未踏足圣境。
这燃灯狡诈异常,身怀先天灵宝能遮蔽我的感知,故而始终寻不到他的踪影。
元始天尊同样神色凝重,若非如此,这场惨剧本可避免。
忽然,萧焱灵光一闪,想起一个名字二郎神杨戬!
在封神大劫前,他应是阐教门下 。传说他生有天眼,神通广大,世间万物皆难逃其法眼窥探。
萧焱当即向元始天尊询问道:不知阐教门下可有一位名叫杨戬的 ?
元始天尊略作思索,很快将这个名字与记忆中某个身影对应起来。
确有此人。杨戬乃玉鼎真人座下 ,听闻与昊鹏上帝有些渊源,我曾留意过他。只是此子性情孤傲,向来独来独往。你问他作甚?
果然如此!
若能请杨戬相助,必能找出燃灯道人藏身之处!
元始天尊虽不明就里,却也未多问,转身便往玉泉山金霞洞而去。
待元始天尊离去,申公豹忍不住问道:萧焱,我们为何不直接请元始天尊去西方教找接引、准提两位圣人?何必多此一举?
不等萧焱回答,孔宣先开口道:仅凭我们一面之词,即便可信,但要指证两位成圣已久的存在,元始天尊也需权衡。当务之急是找到燃灯问明 ,待证据确凿,元始天尊自会与西方教不死不休。
不错,萧焱点头道,那两个老道诡计多端,说不定留有后手。突破口还是在燃灯身上。
玉泉山,金霞洞。
比起凋零的昆仑山,这里仍保留着仙家气象,十二金仙的底蕴尚存,也算不幸中的万幸。
玉鼎真人近日偶得一部无上 《九转玄功》。此 之所以珍贵,在于它能褪尽后天浊气,显化先天真阳。对大罗金仙而言,更是巩固根基的至宝,为日后证道打下坚实基础既能淬炼肉身,亦可锻造元神。
玉鼎!
正在参悟 的玉鼎真人闻声立即收功。
拜见师尊, 未能远迎,还望恕罪。
无妨。你徒儿杨戬何在?为师有事寻他。
杨戬此刻正在人间应劫,不过 可传音唤他回来。
玉鼎真人虽不解师尊来意,却也不多问,当即传讯杨戬。
自天庭一别后,杨戬始终心绪难平。其舅昊鹏上帝曾力邀他入天庭封神,却遭婉拒。谁料封神量劫一起,洪荒众生竟争相追逐神位,令他颇感讽刺。
神职从最初遭人轻视,到如今众人争相登天,这般转变令杨戬心生悔意。若非当初逞强,也不至于被师尊遣至人间界等候封神量劫。
正沉思间,玉鼎真人的传音骤至:师祖召见,速归金霞洞。简短讯息却让杨戬困惑不已。不及细想,他当即驾云返回。
金霞洞外,元始天尊与玉鼎真人早已等候。杨戬方至,未及行礼便被天尊裹挟而去,徒留茫然的玉鼎真人呆立原地。
师祖,此行何为?腾云途中杨戬发问。
届时自明。天尊的回答更添迷雾。
转眼已至阐教地界,杨戬惊觉在场众人:孔宣虽闻名未曾相交;申公豹虽为旧识却已叛教;另有两位陌生面孔静立其间。
萧焱上前直言:据昊鹏上帝所言,汝之天眼可窥万物玄机,然今观之尚未觉醒。见事与愿违,萧焱转向元始天尊:若得天尊相助,或可提前启其天眼。
天尊颔首:杨戬,事关重大,吾将入汝神识,切莫抗拒。感知事态紧急,杨戬郑重应允。
只见天尊并指如剑,一道金光直贯杨戬额间竖目。霎时磅礴灵力奔涌而入,杨戬仰天长啸,额间剧痛如潮。天尊手法精妙,稍有不慎便会颅碎魂消。
杨戬全身剧烈抖动,膝盖重重砸向地面,再也站不起来。
此刻他心中掠过一丝悔意,但此事根本由不得他做主。即便拒绝元始天尊,对方也会强行替他开启天眼。
撑住,就快成了。元始天尊沉声道。
这位圣人早已看透杨戬天眼的奥秘。那三重封印本会随时间流逝逐渐解开,在施法前第一道封印已有松动迹象,元始天尊稍加催动便将其破除。
正因如此,杨戬方才感到一阵舒畅。但当元始天尊冲击第二道封印时,却遭遇了顽强抵抗。
这第二重封印若无外力干预,需万年光阴才能自然消解。此刻两位当事人正深切体会着 的艰辛。
开个天眼竟这般困难?你这主意可把元始天尊害苦了!萧焱暗自嘀咕。在他记忆里,二郎神的天眼不该如此麻烦。
殊不知萧焱并未看透这天眼的真正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