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一传出去,整个东城区都轰动了。一百个国营厂编制,这可是多少年没遇到过的好机会。
工业局王副局长、财政局刘局长、计委张主任...每个人的名额归属,宁婉(贾张氏)都一一记下。
开工后,让她们拿着条子来报到就行。(宁婉)贾张氏自己的名额,给了贾青山。
厂里几个领导也都没闲着。生产副厂长推荐了自己外甥,财务科长把儿媳妇的妹妹报了名。就连车间主任老王,也把自己待业在家的闺女填上了。
宁婉(贾张氏)看着名单,心里有数了。
三天后,招工考试在北新桥的新厂房举行。天还没亮,门口就排起了长队。除了城里的待业青年,贾家村也来了二十多个小伙子、大姑娘。
三大爷亲自带队,见到宁婉(贾张氏)就紧紧握住她的手:桂枝啊,我替村里人谢谢你呀!
三大爷,话别说太早。宁婉(贾张氏)提醒道,得考试,考不上我也没办法。
四合院里的几个老邻居也有家里人来考试。
贾主任,前院韩家媳妇领着闺女,听说咱们厂招工,我带小娟来试试...
紧接着,中院老周家的大小子也来了,后院的吴家闺女也跟着父母站在一旁。连二大爷刘海中的侄子都来了,见了宁婉(贾张氏)格外客气:
贾主任,我叔让我来见见世面。
宁婉(贾张氏)对着众人挥挥手:
来了就好好考,咱们厂招工公平公正,全看个人本事。
考试分笔试和面试。笔试考语文、算术,面试看言谈举止。宁婉(贾张氏)亲自坐镇,几个副厂长当考官。
让她欣慰的是,贾家村来的年轻人表现都不错。
考试开始后,她特意在考场外转了转。透过窗户,看见韩家闺女认真答题的样子,心里有了数。这姑娘平时在院里就勤快,初中毕业在家待业一年了,是个踏实孩子。
中午休息时,人事科长老李来找她汇报情况:
贾厂长,院里来的这几个孩子考得都不错。特别是韩家闺女和周家小子,笔试成绩排在前二十名。
宁婉(贾张氏)点点头:按成绩录取,该怎样就怎样。
最终录取名单公布,一百个名额各归其主。街道困难户安排了十个,社会上招的五十个都是考试成绩优秀的。
以前的临时工,也趁机给转成了正式工。
贾家村来了二十三人,录取了八个。三大爷激动得老泪纵横:好!好!好!
院里来了六个人,录取了两个:韩家闺女和周家小子。
消息传回四合院,可炸开了锅。
韩家媳妇激动得直抹眼泪:这下可好了!小娟有了正经工作,还是在家门口的厂子!
周家更是摆了一桌酒,非要请宁婉(贾张氏)去吃饭。她赶紧推辞,可不能犯错误。
新工人培训那天,她站在厂房前讲话。看着底下黑压压的人群,心里特别踏实。
有了这一百个生力军,红星服装厂真要腾飞了。而她这个厂长,在东城区的人脉关系,也通过这次招工进一步巩固了。
往后,谁想动她的厂子,可得先掂量掂量。
十月初八,黄道吉日。
红星服装厂的大门口张灯结彩,红旗招展。一大早,工人们就穿着崭新的厂服,整齐地列队站在厂区大道两旁。
宁婉(贾张氏)今天特意穿了那身藏蓝色的中山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她在办公室里最后检查了一遍流程表,对身边的副厂长说:
嘉宾席都安排好了?红绸子准备了吗?
都准备好了。副厂长连忙回答,区里领导的车队已经出发了。
九点整,车队准时到达。工业局王副局长第一个下车,后面跟着计委、财政、规划等部门的领导,足足来了十几位。
老贾,恭喜恭喜!王副局长握着宁婉(贾张氏)的手,你这速度可真快啊!
都是领导支持得好。宁婉(贾张氏)笑着回应。
剪彩仪式设在厂区中央的空地上。大红绸子横挂在厂门口,旁边摆着一排铺着红布的长桌。
嘉宾席上坐满了人,连街道的前主任王主任也来了。
宁婉(贾张氏)作为负责人首先致辞。她站在话筒前,看着底下黑压压的人群,心里涌起一股豪情。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今天红星服装厂正式成立了!从今天起,我们这一百五十八名工人,就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了!
台下响起热烈掌声。贾东旭和秦淮茹也站在工人队伍里,使劲鼓掌。
轮到王副局长讲话时,他特别提到:红星服装厂从街道小厂发展到今天的规模,贾桂枝同志功不可没!
商业互夸一直持续了一个小时。
剪彩时刻到了。宁婉(贾张氏)和王副局长与市领导区领导一起并肩站在红绸前,各执一把系着红花的剪刀。随着鞭炮齐鸣,红绸应声而断。
开工!宁婉(贾张氏)一声令下,车间里机器轰鸣,正式投产。
她领着领导们参观车间。电动裁剪机嗡嗡作响,缝纫机嗒嗒不停,工人们在流水线前忙碌着。
这是我们新开发的产品。宁婉(贾张氏)指着样品间里各式各样的服装,有工装、干部服,还有准备出口的衬衫。
这都是这几个月争分夺秘设计出来的款式,当然,也有宁婉(贾张氏)夹带私货。
王副局长满意地点头:老贾,看来明年三十万利税没问题了。
参观完车间,宁婉(贾张氏)把领导们请到食堂。虽然条件简陋,但饭菜准备得很用心。
都是家常菜,各位领导别嫌弃。她举杯敬酒,我代表全厂职工,感谢领导的关心支持!
吃完饭送走领导,宁婉(贾张氏)又回到车间。工人们干得正起劲,见她来了,都笑着打招呼。
贾厂长,咱们厂真大气!
好好干,宁婉(贾张氏)鼓励大家,年底发奖金!
她在裁剪车间看见贾青山,小伙子正专注地操作机器,额头上都是汗。
怎么样?累不累?
不累!贾青山抹了把汗,姑...主任,我能行!
宁婉(贾张氏)满意地点点头。
领导的夸赞声,机器的轰鸣声,工人们的说笑声,汇成一首动人的交响曲。
今天真是个黄道吉日。
晚上回到家,四合院里格外热闹。邻居们都来道贺,连二大爷刘海中都提着两瓶酒来了。
贾主任,恭喜啊!
宁婉(贾张氏)笑着接过酒:同喜同喜,咱们院的孩子们在厂里都干得不错。
这一夜,贾家灯火通明,欢声笑语直到深夜。
等送走最后一批客人,宁婉(贾张氏)独自站在院里。月光洒在她身上,映出淡淡的光晕。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