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而白起,则为了目睹大秦的盛世繁华,决心守护嬴政的安危。
经过这次交心,两人的关系已超越了君臣,更像是挚友。
白起实力超群,若他真想脱身,嬴政也无法阻拦。
倘若他有意夺取大秦的权柄,简直轻而易举。
只要大秦尚未出现能与他比肩之人,
他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这种功高震主的感觉,
再次让他心生警惕。
然而,从嬴政此刻的神情来看,
他对白起确实毫无猜忌之意。
回到朝堂之上,
王翦面带忧色地望着嬴政。
不仅是他,
李斯、蒙恬、蒙毅等人,
也纷纷建议嬴政另选一名贴身侍卫。
甚至有人提议,
让白起常伴嬴政左右。
嬴政一一婉拒。
他微笑着看向众人,
说道:“六国余孽如今都去了九洲道场。”
此言一出,众人恍然大悟。
赵高闻言,心中一惊。
难怪近日不见盖聂踪影,
原以为他正潜心跟随白起修习剑法。
如今看来,唯一的可能性已然明朗。
盖聂显然已经启程。
他正踏上寻找九洲道场的路途。
赵高心中难免愤懑不平。
他同样渴望知晓九洲道场的奥秘。
然而身为大秦丞相,
他无法擅自离开朝堂。
若执意离去,
实在难以启齿。
一滴汗珠自他额角悄然滑落。
李斯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他与赵高素来不睦,
只是如今同为秦国效力,
即便心存芥蒂也未曾表露。
此刻望着赵高,
李斯已然洞悉其心思。
从罗网密探到身边亲信,
处处可见端倪。
赵高此人城府极深,
且野心勃勃。
表面效忠大秦,
实则所图非小。
然要说他怀有二心,
却又未见其行背叛之事。
李斯对赵高始终捉摸不透。
而嬴政似已察觉众人心思。
不仅赵高,
其余臣僚亦复如是。
皆欲染指九洲道场之力,
却苦于无由启齿。
纵使看透众人所想,
嬴政亦不会任其前往。
时值六国初定,
政务纷繁,
嬴政日理万机。
他绝不会允许朝中大臣都去追寻九洲道场之事。
眼下,大秦有白起一人足矣。
派盖聂探寻九洲道场,实则是为他寻求长生之术。
白起既不愿前往,且言明九洲道场只为己身而存——
入道场时怀何目的,便始终为之奋斗。
不仅白起如此,其同门师兄弟亦皆秉持此念。
故若要白起为嬴政长生再赴道场,断无可能。
正因如此,嬴政只得遣盖聂代行。
盖聂暂离咸阳,无碍帝国统治。
更因嬴政已窥见其致命弱点——
荆轲伏诛大殿后,盖聂虽未表露,内心必痛彻骨髓。
如今处置燕国事务时,嬴政发现一名酷似荆轲的少年。
此子虽不知生父何人,却被嬴政一眼识破。
他将成为钳制盖聂的利器——
比掌控任何朝臣都更有效。
若论忠诚,其他大臣或许与盖聂不相上下。
然而他们手中,少了一样致命的弱点。
这弱点便是嬴政心中的疑虑。
此刻嬴政手握霸权。
大秦所有将领,各方奇人异士。
仍听从他的号令。
可若有朝一日,他们的实力凌驾于嬴政的强权之上。
是否还会这般俯首帖耳?
嬴政不敢以此作赌。
索性派遣盖聂前往。
倒也一了百了。
既然白起之事已然败露。
嬴政正好借此机会。
将心中所想直言相告。
即日起。
凡告假离朝者,寡人皆视为欲往九洲道场。
若称病重,寡人自会遣人登门探望。
倘若发现有人弃朝堂而去,追寻九洲道场。
休怪寡人不讲情面。
既已知晓白起便是白己。
不妨再猜猜,他为何助寡人横扫六国。
既能助寡人一统天下。
难道就不能......再做些别的事?
话音落下。
满朝寂然。
王翦与蒙恬、蒙毅本无此念。
此刻更是彻底绝了心思。
毕竟白起早有明言:
寻访九洲道场,全凭机缘。
他们可不认为,自己与那飘渺之地会有什么缘分。
原本就未曾动过此念。
倘若真有这样的机缘,他们定然也会前去探寻。
毕竟白起的威名,实在令人心驰神往。
加之他如今的年岁,更引得众人趋之若鹜。
然而嬴政话音落下后,莫说付诸行动,便是心底刚萌芽的念头,也被彻底掐灭。
以嬴政的手段,此刻若想逃离大秦,除非翌日便能寻到九洲道场所在。
且须携家带口同往——若独自遁走而弃亲眷于不顾,无异于让至亲替己受过。
稍有良知者,断不会行此卑劣之举。
蒙恬、蒙毅乃至王翦等世代效忠大秦的将门子弟,更不可能背弃血脉至亲。
李斯亦未曾动过这般心思。
他与王翦相同:强如盖聂欲访九洲道场,尚需嬴政首肯,何况文臣?
多年来,李斯早已摸透君王脾性。
总能精准避开嬴政逆鳞,这恰是他比赵高更得圣心的缘由。
当然,他为大秦立下的汗马功劳,亦是关键。
正因如此,李斯从未萌生离秦寻道的妄念。
此刻他与王翦、蒙恬等人无异,皆躬身称颂秦王圣明。
唯独赵高——
虽口中诵着相同赞词,行着相同礼节,眼底却暗涌着别样盘算。
他正思索着如何找借口离开大秦,亲自探寻九洲道场的下落。
然而此刻,嬴政彻底断绝了他们的念想。
他已无法指望亲自前往。
若派遣六**之一前去——
心中又生出顾虑。
倘若对方叛变该如何是好?
白起的实力有目共睹。
若六**真寻到九洲道场——
**的实力若与白起相当,是否还会听命于他?
抑或借此机会直接脱离掌控?
这些疑虑令他举棋不定。
可若不派六**出马——
便彻底断送了寻找九洲道场的唯一机会。
赵高的心思——
绝不能让任何人察觉。
若被嬴政知晓他已有异心——
离身首异处之日便不远矣。
更何况如今大秦尚有白起坐镇。
他更不敢轻举妄动。
白起是否会为嬴政铲除异己——
尚无十足把握。
但眼下宁可信其有!
谨慎方能长久。
赵高此刻已不敢再有动作。
关于九洲道场之事——
只能另谋他法。
退朝后——
众人不禁长舒一口气。
朝堂之上不便显露真实情绪。
今日嬴政为震慑群臣——
已对他们下了死令。
走下朝堂,总算能说说真心话了。
王翦走在宫道上,朝蒙恬使了个眼色。
蒙恬正和蒙括低声交谈。
收到王翦的信号后。
三人凑到一处。
真没想到,白己竟是武安君。
蒙恬深深叹息。
说来惭愧,早知武安君一生只娶一妻。
当初冒出个私生子时,竟无人质疑。
蒙括无奈摊手。
这事倒也怨不得咱们这些粗人。
连赵高那厮都没察觉呢。
王翦咂了咂嘴。
说不定赵高早就知道,只是瞒着大伙?
蒙恬若有所思。
确实有这可能。
不过李斯是真不知情吧?
王翦认真思忖片刻。
李斯确实蒙在鼓里。
这些日子他随侍王上,哪有闲心管这些。
蒙恬点头:说得是。
话头一转。
王翦看向两位同僚。
要不要去拜会武安君?
毕竟是我大秦的功臣。
蒙恬早有此意。
他们这些军中将领。
虽说不至于盲目崇拜谁。
但武安君白起。
在他们心中确是当之无愧的战神!
如今本尊就在眼前。
先前以白己身份出现时。
众人只当是同袍。
况且白己向来独来独往。
既然自己就是白起,作为后辈将领前去拜访,想必不会被拒之门外。几人商议后决定一同前往白起府邸。
李斯早已看穿他们的心思。身为秦国后进之臣,他对白起的往事多有耳闻。此刻他心中更明了一事:盖聂正为嬴政寻求长生之术,若真能成功,未来朝政仍将掌握在嬴政手中。而白起既站在嬴政这边,此时表明立场,不失为明智之举。
望着年轻得能做他们祖父的白起,李斯暗忖:即便盖聂求药未果,白起也必为大秦谋划。若将来嬴政有不测,白起的决策将关乎大秦国运。
三位可是在议论白起将军?李斯突然出声,惊得蒙毅一个激灵。蒙恬与王翦相视而笑——武将的警觉让他们早察觉有人靠近,唯独沉思中的蒙毅未曾留意。
见蒙毅受惊,李斯连忙拱手致歉:见诸位谈得兴起,不忍打断。
“没料到竟让你受惊了。”
“实在对不住。”
蒙毅赶忙还礼。
“是我考虑不周。”
“我这兄长,怕是早等着看我出丑呢!”
蒙毅话音刚落。
众人便一齐笑出了声。
李斯随即开口:
“三位可是要去拜会白起将军?”
说到此处,李斯仔细打量了他们一番。
生怕自己猜错了。
但转念一想也合理。
往日何曾见过这几人在阿房宫阶前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