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那答案,或说那个问题,并未让她等太久。

先是水声变了。

不再是单调的流淌,而多了一种极轻的、规律的碰撞声,像是有人在上游将无数陶器投入江中,由它们自行寻找航道。

那声音“叩、叩”地,不疾不徐,仿佛是江水生出了骨骼,在自我叩问。

林昭然的视线艰难地聚焦。

月色下,江面浮光点点,那不是星辰的倒影,而是一只只顺流而下的灰陶罐——粗粝如石,泛着冷硬的微光,仿佛不是烧制而成,而是从大地深处自行爬出的遗骨。

它们彼此轻撞,发出沉闷的“叩”响,像远古祭礼中石磬低鸣;夜风掠过罐口,又带起一丝空洞呜咽,如同亡魂在水底试语。

指尖若触其壁,应是冰凉而磨砂的质感,带着江雾沁入肌理的湿意。

数百,乃至上千。

它们中的一些,罐壁上那个熟悉的“问”字在月明下轮廓分明;另一些则在水流颠簸中现出裂痕,字迹残缺,像一声哽在喉头的叹息。

草庐外传来弟子们压抑的惊呼,有人已备好长篙与渔网,焦急地望向柳明漪,等待指令。

“先生,是哪里的弟子?为何如此……竟将‘问器’付诸流水?”

他们以为这是某种新的密令,或是某处据点被官府捣毁后的无奈之举,是需要下游的他们去打捞、去承继的信号。

林昭然的胸口却陡然一松,像是压了半生的巨石终于滚落。

她能感觉到自己体内那簇心火,正随着江上那些漂流的陶罐,一寸寸散入天地——那火曾灼烧肺腑,如今却化作温热的余烬,随呼吸缓缓逸出唇齿之间,混入晚风。

她摆了摆手,动作微弱得几乎看不见,但声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喙的平静:“不许捞。”

众弟子愕然。

她又补了一句,气息已如游丝:“也不许……问来处。”

柳明漪最先领会,她按住身边骚动的年轻弟子,对着那片沉默漂流的器物,深深躬身。

那些陶罐不是求救的信号,也不是传递的火炬。

它们是石头,是自己长出了脚,开始走路的石头。

它们不再需要护送者,也不再需要继承人。

三日后,消息从下游沿江传来,印证了林昭然的预感。

第一份急报来自七十里外的渔村。

说江上漂来数百陶罐,那一夜江水平缓,别处的河滩空荡荡的,唯独村东头那片荒芜的浅滩上,密密麻麻挤满了陶罐,像是被什么看不见的手推上去的。

后来有人发现,那段河道有个暗涡,只在春汛初至时才把东西卷上来——偏偏那晚正是涨潮。

村民们从未见过这等奇景,初时不敢触碰,只当是江神赐物。

陶罐静卧泥沙,映着晨光泛出幽微的灰白,摸上去粗糙温润,似有无数人掌心摩挲过的痕迹。

直到一个玩耍的孩童不慎将一只陶罐碰裂,清脆的碎响惊飞了树梢的鸟雀,孩子伸手探入,发现里面并无金银,只有一层防潮的干草,散发出淡淡的陈年土腥与植物枯香。

孩子们便壮着胆子,将罐子一一捞起。

罐子无主,却带着无数人摩挲过的温润。

裂了的,村里的老陶匠便取出自家最好的陶粉,混着江泥,细细补上,指尖沾满湿润的泥浆,在修补时还能听见细微的“沙沙”声;光暗了的,孩子们便从山里寻来会发光的萤石,小心地嵌入罐底,夜里捧在手中,能照见彼此眼中的光亮。

入夜,这数百只陶罐被村民们自发地摆在村口的老槐树下,光芒汇聚,竟将黑夜照得如同白昼,村里没钱点灯的孩子们,第一次能在夜里围坐读书,纸页翻动声窸窣如雨,诵读声清亮回荡。

县令闻讯,勃然大怒,认定此为“南荒逆物”,亲率衙役前来收缴。

可他面对的,是整个村庄沉默的包围。

一位抱着孙子的老者,指着那些光芒,平静地问:“大人,此罐无主,来处不明,却已照过我们村里上百个娃儿的脸。它不属于任何人,又属于每一个被它照亮的人——您说,这天底下,谁有资格夺走大家伙儿的光?”

衙役的刀在光下泛着冷意,刀刃映着陶罐荧光微微颤动,却无论如何也挥不下去。

县令在数百道质朴而坚定的目光中,最终选择了退却。

柳明漪读完这份信报,眼圈泛红。

她轻轻折好纸页,仿佛怕惊扰了那一夜槐树下的光芒。

可思绪尚未平复,另一封快马加急的密函已送至窗前——是程知微自京畿而来。

他奉新帝之命巡查各州学宫改制事宜,途经三年前被沈砚之下令废弃的旧科场。

那里早已墙倾垣颓,一片荒芜。

瓦砾间杂草丛生,踩上去发出干枯断裂的“咔嚓”声,空气中弥漫着尘土与腐叶的气息。

可他却在缝隙间,发现了一种奇异的野草。

那草叶脉虬结,十中有三四,扭曲却清晰地呈现出一个“问”字的形状。

他蹲下身细看,叶片边缘微卷,触感粗糙,鼻尖凑近,还能嗅到一丝类似墨汁与泥土混合的苦涩气味。

附近玩耍的孩童采下草叶,小心地夹在残破的书页里,得意地称之为“活字草”。

程知微心头剧震,他想起林昭然初创《梦问篇》时,曾指着南荒的草木说:“人心能问,草木亦能问。我在南荒见过一种藤蔓,缠绕古碑百年后,竟依稀显出碑文纹路。人心执念太深,天地也会留下痕迹。”

他当即有了决断,命随行的心腹,将他带来的、混有南荒灰土的行囊,分头潜往各州府早已废弃的讲学旧址,将灰土悄悄洒入废墟的泥土里。

月余之后,怪事发生了。

从北地到江南,十余州府同时上报,说学宫废墟之上,长出了同样的“问”字怪草。

地方官视为不祥,下令放火焚烧。

火焰腾起时噼啪作响,浓烟滚滚,焦糊味弥漫数里。

可那火愈是烈,草灰飞扬得愈是广阔。

几场春雨过后,草不仅在原地复生,更蔓延至周边的田埂、路边,甚至官衙的墙角。

新生的草叶在夜里竟会发出比从前更盛的荧光,绿芒幽幽,如星点铺地,踏上去软绵湿润,还带着雨水滑落的滴答声。

程知微听闻此事,在递给新帝的奏章结尾,只附上了一句话:“昔日朝廷焚讲义,讲义化灰入土;今日朝廷焚野草,野草随风而生。火愈烈,则问愈生。”

柳明漪的网,也从宫里捞出了新的消息。

三名负责打扫御书房的小内侍,因私藏当年南荒流出的“足音经”残卷——记录女子们如何一步步走出闺阁的文字——被人告发,自缚于内侍省门前请罪。

南荒在京城的弟子们请求柳明漪动用关系营救,她却沉默了。

她没有救,也没有弃。

她命最好的绣娘,用最细的银线,赶制了三方雪白的“无文帕”。

帕上没有任何字画,只在夹层里,密密织入了最后一批“静纱”的碎丝——那是一种曾在南荒女塾中传递思想的特制薄绢,触之微颤,若贴耳细听,似有极轻的共振嗡鸣,如同记忆在纤维中低语。

随后,她将手帕托付给一个常年向宫中运送香料的商队,不着痕迹地送到了那三名小内侍手中。

数日后,宫中传出新的风闻。

说那三名小内侍虽被罚,却并未处死。

只是每晚回到住处,便会用那方洁白的手帕覆住口鼻,彻夜端坐。

布料贴肤微凉,吸进的气息中似有极淡的檀香与旧纸味。

无人听见他们发出任何声音,但每一个见过他们的人都说,他们的眼神,一天比一天明亮。

一位掌事的老太监无意间撞见此景,长叹一声,对身边人说:“从前,咱们怕他们肚里有话,要说出来;如今,我倒怕他们心里有话,却不肯说了。”

柳明漪摩挲着一方同样质地的手帕,感受着织物纤维中那股熟悉的、微弱的共振,低声自语:“不是我们学会了如何藏匿声音,是声音它自己,学会了如何藏匿我们。”

最让林昭然心神震动的,是关于裴怀礼的消息。

这位沈砚之最后的守护者,归隐山林后,竟也处处与“问”的碎片不期而遇。

他看到猎户将南荒灰陶的碎片磨光,镶嵌在刀柄上,说这东西在夜里会亮,是见过光的,能辟邪——握在手中微温,摩擦时发出细碎的“沙沙”声;他看到乡野村医将陶片碾成粉末,混入草药,取名“明心散”,专治那些“心里堵得慌,却不知为何”的病人,药香混着陶尘,入口微涩,却令人胸中豁然。

裴怀礼初时怒不可遏,认为这是对先生、对“问”最不堪的亵渎。

直到一晚,他梦见沈砚之穿着那件熟悉的旧袍,手执一卷残书,站在一片荒芜里,回头问他:“怀礼,你说,礼到底在何处?”

他惊醒过来,冷汗浸透衣衫,窗外虫鸣骤歇,唯有心跳如鼓。

黑暗中,他顿悟。

他取出自己誊写、批注了一生的《问录》手稿,那是他与沈砚之毕生对“问”的诘难与思考。

羊皮纸泛黄,墨迹深浅不一,翻动时发出枯叶般的“簌簌”声。

他点燃烛火,将手稿一页页烧成灰,火焰跳跃,映着他脸上纵横的泪痕。

灰烬温热,混入他从路边捡来的陶粉之中,亲手搓成一粒粒黑色的药丸,名曰“问心丸”。

指尖沾满灰泥,搓揉时还能闻到焦纸与泥土交融的气息。

他将药丸分赠给过往的游方郎中,告诉他们:“此药不治身病,只治那些得了病,却不敢问病根的人。”

药丸随郎中行遍千里,竟真的“治”好了一个人。

一月后,邻县县令突然开仓放粮,而后自缚于府衙门前,墙上贴着他亲笔书写的罪状。

罪状的末尾写着:“我非一日为贪官,只是今日,才敢承认我是。此丸不入口,入心。”

当所有故事都讲完,最后的讯息也抵达了。

是孙奉,他奉诏巡查南荒,最终独自一人来到了江畔的旧址。

草庐依旧,陶窑却早已冷寂。

窑口黑黢,触手冰凉,残留着多年未燃的死灰气息。

只有一个盲眼的少年,守着最后的余温,在窑边用泥土捏着什么。

他的手指灵巧地在泥团上游走,发出轻微的“噗噗”声,指尖沾着湿泥,脸上带着专注的宁静。

孙奉走近,少年递给他一只新制的陶罐,罐壁上那个“问”字,刻痕很浅,浅得像一道呼吸的痕迹。

孙奉接过陶罐,入手温热,他忍不住问:“这字,是谁教你刻的?”

少年摇了摇头,脸上是一片茫然的天真:“没有人教。我只是在这里,摸过成千上万个旧的罐子。摸得多了,手就自己记住了。”

孙奉心中巨浪翻涌,捧着陶罐,转身欲走。

就在这时,那盲童忽然伸出小手,轻轻拉住了他的衣袖。

指尖掠过布料,捻了捻沾上的微尘,忽而说道:

“这灰……和我每天筛陶土时见到的差不多。只是多了些香火气,像是谁家祠堂里供久了的东西。”

孙奉浑身一震。

他颤抖着,缓缓探手入袖,取出那个藏了多年的锦囊。

布已泛黄,线脚松动,里面是一捧曾属于沈砚之的骨灰。

盲童并未睁眼,只是将一双沾满泥泞的小手,轻轻覆在锦囊之上,声音平静如述天道:

“灰,和土一样。它们,都只是地的一部分。”

——这一句落下,仿佛天地俱寂。

孙奉双膝一软,重重跪倒在熄灭的陶窑前,打开锦囊,任那捧灰随风散落,融入窑底积尘。

不是埋葬,是归还;不是终结,是轮回。

那火,已不必再燃。

柳明漪讲完最后一个字,草庐内静得只剩下林昭然愈发微弱的呼吸声。

她闭上眼,仿佛看见那捧灰落入窑底尘土的模样——没有悲鸣,没有哀歌,只有无声的回归。

多少年了,人们为“问”流血,为“问”赴死,为“问”守墓……可今日,终于有人敢把它还给大地。

她嘴角微扬,像释重负,又像初醒。

她听完了这一切,肺腑间那阵撕裂般的疼痛似乎也远去了。

她感觉自己变得很轻、很轻,像一片即将离枝的叶,又像一缕将要散去的烟。

所有的风暴,都已在她身后平息;所有的种子,都已在远处破土。

她此生的路,确确实实地,走到了尽头。

林昭然的目光,穿过窗棂,望向远处江水与天空相接的地方。

那里一片空蒙,无边无际。

她忽然很想去看看。

“明漪,”她的声音轻得像耳语,却无比清晰,“扶我……出去。”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快穿渣女万人迷结婚生娃帝女临安策秋凉了,婆家该灭门了!全员团宠郡主别太坏快穿:绑定大佬后不辜道者从诡异大陆开始军爷以身许国,军嫂许他也许家[射雕同人]妖女摄政王带娃娇宠野玫瑰穿书后,恶毒女配携带空间发大财寻龙藏珠重生婚宠:总裁撩上瘾我家有直男被弃鬼宅?玄学大佬的直播间火了引她深爱弑天刃面甜心黑小白菜,重生八零撩了狼小姑娘腰细身软,三爷诱吻成瘾毕业后,我回村种地直播四合院:随身一个成长空间逃婚后,她在古代养殖创业暴富了滨城霸主:虐妻悔途剑修小师妹,她六艺全通灵异万界人在奥特:吾乃雷奥尼克斯摆烂吃瓜:满朝文武嘻嘻?不嘻嘻直播算命:遇到亲生父母人偶们的舞台剧这个法师怎么比战士还能打冷面大理寺少卿,天天热脸把我宠扮演舔狗后,深陷修罗场超兽武装:轮回者的系统八零娇妻妩媚,高冷学神食髓知味堂堂女大学生,你说我是阴间使者不灭钢之魂林有德摄政王的王妃狂炸天命格被夺后,她被五个哥哥争着宠重活一世避祸为上清穿:病弱贵妃的荣宠路终极一班:抓住这只丁小雨给残疾老公生三个崽,他乐傻了水仙:悲惨女配跳崖后回到了过去算命直播抓鬼魔圣传丫鬟宁死不做妾,世子执着不放手缝进灵魂的回忆这么玩居然也可以龙游天下:天地秘闻奇案录
方浪书院搜藏榜:我在末世拥有了躺平生活恭送道友飞升偷偷招惹重生七零美女画家拿捏工程师神算疯玫瑰,撩得恶犬贺爷心尖宠LOL:快苟到世一上,你玩实名制?综影之我在清剧里想摆烂美漫:什么年代了还当传统蝙蝠侠葱茏如叶八零换亲女配?我靠签到系统杀疯青鲤修仙记摆烂后我重生了福天记等穗抽芽等爱开花茵绝遥全家重生,五岁萌宝被全京城团宠我爹是皇上鬼帝狂妃倾天下在朝堂被偷听心声后,他们都颠了梦回花国娘子别走,为夫一定认真背夫纲现实世界里的爱丽丝我用重生埋葬他勾魂的眼神末世重生,只想囤粮摆烂度日非人世界的人类生活普通人快穿指南八零年代探案日常情逢对手就是爱你,小糯米梦初迷离总有叹惋穿成末世文漂亮女配,男主宠上瘾全民武道:我以诡魂凶兽为食逃荒海岛,奶包福运绵绵赶海发家小马宝莉:马格分裂的公主炮灰好像变了你好呀,作文民国聊斋杀穿诡片世界前任求着我回去先离后爱,前妻在恋综市场杀疯了云阁飞梦穿成修仙界的凡人公主后我登基了高门军官灭妻:要她改嫁送她进监人在武动,开局签到药老戒指我看上了哥哥的战友尘世长生仙爱我吧,稳赢契约新妻怀孕出逃除我以外,全队反派厉少你前妻带崽来抢家产啦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军方大佬不近女色却一夜间丢了魂快穿:貌美天仙总被阴湿男鬼觊觎时空剑主:从尘埃中归来玄学直播:江小姐的封神之路觉日大小姐归来发现自己竟是团宠她的权利游戏东篱把酒黄昏后崩坏:我妹是巨她喵可爱的琪亚娜港岛:开局接手夕阳社团港岛:我的规矩就是抢原神:千织别哭后面还有老婆呢凡人修仙之我从种药开始爹不疼娘不爱,下乡后我一胎双宝穿书后我一心抱大腿穿越七零年代小知青的平淡生活被逼七零后,搬空家当下乡北大荒综影穿:从巴啦啦小魔仙开始!开局是石头?没事,我抢了个系统揽霜时间裁决者:从副本开始的归零逆749局特聘:混沌师的通天之路奶娘想下班,禁欲侯爷夜夜缠四合院:新傻柱的外耗人生他僵尸入了编,你惹他干嘛?疯了吧!何雨柱竟是鲁班传人?混沌至尊鼎对弈世间综影视之觉醒后男神为我崩人设濒死时绑定老祖宗账号和那个瘸子从生产队到个体户锦堂春深权臣之妻她又谋又飒煤老板的原配重生了我在乾清宫当康熙的隐形正宫四合院:进来一个最阴的炮灰重生,当皇太女也行崩坏:身为开拓者的我变成了凯文奥特曼:打个怪兽,被诺亚看中了凡俗隐仙录竹马太爱贴贴,修真界没眼看都重生了,肯定是搞钱最重要重生之嫡女行太后娘娘在七十年代又又又发疯了全兽出击:随影逐行穿越兽人世界之不离不弃凌警官,冯少给您提鞋都不配殊运红楼一梦之环玉声声恶毒女配下乡后,被绝嗣糙汉娇宠厨神:全师门都在等大师兄开小灶